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有效性研究论文_杨丽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有效性研究论文_杨丽敏

杨丽敏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6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作品为载体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ZJGB2016064)阶段性成果、湖南省2015年科学研究一般课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意作品微信营销系统研发与应用》(课题编号15c0462)的阶段性成果、201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的高职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4C36)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在教育领域就需要强化创新观念。以高职院校为例,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工作越加重视,国家和政府应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把握好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凸显当代高职院校育人的途径和价值。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应当借取社会育人的相关经验,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分析

在当今经济大转型环境中,高职院校在育人方面也应该转变,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必须要在高职院校落实到位。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根本不能满足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先前长时间教育观念影响之下,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根本就不能够适应当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能力不尽相同,严重阻碍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工作的开展。

1.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问题分析

1.1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推行和育人机制不相适应

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来看,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凸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平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将过多的课程放在了实践操作方面。当前教育领域,高职院校在育人过程中应该强化育人机制,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可喜的教学成果,高职学生存在最多的问题就是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主要的课程学习中,在实际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另外,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并没有该方面的师资,要想取得好的创新创业实践效果往往很难达到。

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没有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视起来,所以达不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2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水平受到学生群体能力的制约

高职院校学生和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往往偏低,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明显偏低。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很多学生借助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机会,往往能够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也很难适应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据相关信息表明,高职院校学生比普通院校学生相比,休闲娱乐的时间比较多,并且更容易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交际能力比较强。所以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的热情度也很低,高职院校学生自律意识也很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并没有很强的积极性,即便高职院校本身对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很上心,但是在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之下,也不能达到当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理想效果。

1.3高职院校师资达不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内在要求

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师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理想效果。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属于高职院校自身的骨干教师团队,受到高职院校一手支配,另外一种是聘用的外来教师。对于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团队来讲,在开展实际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受到了高职院校本身的专业培训,并且具有多年的从教经验,但是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团队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并不能迎合社会的发展及市场经济的大转型。所以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团队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工作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在不迎合社会发展情况条件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知识也不能做到更新,学生在这种教育机制下不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对于社会上聘用的外来教师,比在校骨干教师更加具备充足的行业经验,并且能够及时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动向。

2.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采取的有效措施

2.1考察不同种类学生成长经验,落实好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能力参差不齐,最终影响到高中院校正常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所以就需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老师应当对本校学生成长经验进行深入了解,打开学生心灵的枷锁,让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实践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

2.2更新先前的教学观念,迎合新时代育人培养机制

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创业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必须实施的一项基本策略。更新先前的教学观念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基础。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学生应当借助当下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手段,及时了解到社会人才发展走向,对于未来社会人才需求有一定的预测,对先前老师灌输的传统理念进行创新,迎合新时代社会育人培养机制的内在要求。在新时代经济大变革环境之下,高职院校教师也应当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当下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将学生的位置放在第一位,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学生观,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所想,从而达到师生思想的统一。

2.3根据学生所需,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实践交流平台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在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对于创新创业实践有了很好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社会人才信息以及发展动向,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轻松愉悦的实践和学习空间,从而发挥出高职院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交流实践平台,这是一个具备便利和宽松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让学生能够做到独立思考。

3.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凸显本校的办学特色,提升本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那么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创业实践交流合作的平台,并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不同能力给予不同的实践平台,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总体创新创业水平。

【作者简介】杨丽敏(1984-),女,汉族,湖南省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宋双成;;创新能力、创业素质:高校创业教育的着力点[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年04期

[2] 刘立功;李景生;朱立坤;;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论文作者:杨丽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有效性研究论文_杨丽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