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处理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养分消化的影响

玉米处理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养分消化的影响

一、玉米处理方法对泌乳牛产乳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帅[1](2021)在《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文中认为日粮碳水化合物结构和比例是影响乳畜产乳性能和乳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泌乳驴在该领域的研究报道极少。本论文研究了日粮NDF(中性洗涤纤维)/NFC(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对泌乳驴产乳性能的影响,并且从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和乳中氨基酸(AA)、脂肪酸(FA)组成及矿物元素含量的角度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理,为泌乳驴日粮中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合理搭配和驴乳成分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6头年龄(6.73±1.16岁)、体重(250.84±27.21 kg)、胎次(3.25±1.12胎)和泌乳天数(40±4天)相近的带驹德州驴分为对照组(CON)和试验组(TRM),每组8头,其中CON组饲喂精粗比30:70(NDF/NFC为1.65)的日粮,TRM组饲喂精粗比为40:60(NDF/NFC为1.48)的日粮,两组日粮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相同。试验期8周。在试验期内,每日将母驴与驴驹隔离开2次,每次隔离时间3h,全天共隔离6h;每天逐头记录挤奶量;每周测定乳成分;每两周在晨饲前对母驴进行空腹称重,试验最后一天对母驴进行空腹采血。本论文包括3个试验。试验一研究了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饲喂高精料(日粮NDF/NFC=1.48)日粮相比,低精料(日粮NDF/NFC=1.65)日粮可以显着提高母驴的挤奶量、估计产奶量、产奶效率和乳蛋白合成效率(P<0.05);提高乳蛋白、无脂固形物及总固形物产量,并且提高了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的消化率、能量利用率以及氮代谢率,但对乳成分含量无显着影响。试验二研究了日粮NDF/NFC对泌乳驴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激素浓度以及血清和乳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等能等氮的条件下,与NDF/NFC=1.48的日粮相比,NDF/NFC=1.65的日粮组泌乳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催乳素和氢化可的松的浓度显着升高(P<0.05),表皮生长因子的浓度有升高的趋势(P=0.092);血清胆固醇、胰高血糖素和促卵泡激素的浓度显着降低(P<0.05),尿素氮和β-羟丁酸的浓度呈降低趋势(P=0.08和P=0.08),血清和乳中钙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血中铁元素和乳中铜元素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8和P=0.06)。试验三研究了日粮NDF/NFC对驴乳和血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NDF/NFC从1.48提高到1.65时,可以提高泌乳驴血浆中Thr、Met、His、Lys、Pro、支链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LAA)的含量以及驴乳中Thr、Phe、His、Lys、Pro和LAA的比例(P<0.05);增加驴乳中多数单一AA(除Ser和Val)及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LAA的产量(P<0.05),改善了驴乳AA的平衡性。提高泌乳驴日粮NDF/NFC,血浆中链脂肪酸(MCFA)、长链脂肪酸(LC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 LCPUFA)和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6 LCPUFA)的组成及其进食量,以及乳中C18:3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 PUFA的比例显着升高(P<0.05);驴乳中多数单一FA及MCFA、LCFA、PUFA、n-3PUFA、n-6 PUFA、n-3 LCPUFA和n-6 LCPUFA及C20:5n3和C22:6n3的产量增加(P<0.05),提升了驴乳FA品质。综上所述,在等能等氮日粮条件下,适当增加日粮优质粗饲料比例,日粮NDF/NFC由1.48提高到1.65,可以促进泌乳驴对能量和蛋白质的代谢,提高其产奶效率、乳蛋白合成效率和乳AA和FA产量,提高产乳性能;并且优化驴乳的AA与FA组成,提高了驴乳AA中LAA的比例以及乳FA中C18:3n3、PUFA和n-3 PUFA的比例,提高了乳品质。

吴伟刚[2](2020)在《苹果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苹果酸(MA)对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体外发酵试验和动物饲养试验两部分。试验一:体外瘤胃发酵法研究苹果酸对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选取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阉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四个试验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添加0、5、10和15 mmol/L的苹果酸,Ⅰ组为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8h、16 h、24h、48 h的体外培养。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Ⅳ组的产气量随着苹果酸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Ⅳ组达到最大值,差异显着(P<0.05);干物质消失率(DMD)Ⅱ组、Ⅲ组、Ⅳ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苹果酸添加量的增加,各组培养液pH呈下降趋势,Ⅳ组pH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pH范围在6.24-6.60;在发酵8 h、16 h、48 h后,Ⅲ组氨氮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但与Ⅳ组差异不显着(P>0.05);在发酵16 h、24h、48 h后,Ⅲ组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与Ⅳ组差异不显着(P>0.05)。3)Ⅲ组的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与Ⅳ组差异不显着(P>0.05),Ⅱ组、Ⅲ组、Ⅳ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8h、16 h、24h发酵后,与对照组相比,Ⅲ组、Ⅳ组显着降低了乙丙比(P<0.05),两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 mmol/L的苹果酸可以提高瘤胃产气量及干物质消失率,提高发酵液乙酸、丙酸、丁酸及TVFA浓度,降低乙丙比,改善瘤胃发酵类型,提高瘤胃微生物发酵的活力。试验二:苹果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选泌乳天数(平均泌乳天数DIM 62±10 d)、胎次(1-2胎)、日均产奶量(35.5±4.6 kg/d)、体况相近60头泌乳早期中国荷斯坦奶牛(P>0.05)。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三组(C组、L组、H组),每组20头牛。三个试验组奶牛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50、100g/d苹果酸,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间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无差异(P>0.05)。试验全期产奶量与4%标准乳H组显着高于C组(P<0.05)。2)与C组相比,L组和H组粗蛋白消化率显着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H组显着高于C组和L组(P<0.05)。有机物消化率三个组显着呈线性增加(P<0.05)。与C组相比,钙消化率H组显着提高(P<0.05),而磷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3)与C组和L组相比,H组的血糖显着提高(P<0.05)。添加MA组的总蛋白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6.38%和9.74%(P<0.05)。H组的白蛋白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及L组(P<0.05),且随着MA添加量的增加,白蛋白水平呈线性增加(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H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及L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丙二醛含量H组显着降低,降低了 21.83%(P<0.05)。4)H组的瘤胃液pH显着高于对照组和L组(P<0.05)。H组的氨氮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和L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组和H组的乙酸含量显着提高(P<0.05)。H组的丙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L组(P<0.05)。L组和H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14.62%和23.55%(P<0.05)。三个试验组瘤胃的乙丙比随着MA添加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组间chao1指数,shannon指数无显着变化(P>0.05)。通过对瘤胃微生物菌门、菌属丰度的多重分析比较可以得出:日粮中添加苹果酸对瘤胃细菌门水平的影响上看,三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L组和H组厚壁菌门丰度显着提高(P<0.05);从属水平上看,作为优势菌属中主要的普雷沃氏菌属三个处理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与C组和L组相比,H组的丁酸弧菌属相对丰度显着提高(P<0.05)。通过属水平微生物物种与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热图分析可以看出,小杆菌属、氨基酸球菌属、夏普氏菌属和Bulleidia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合成,氨氮的利用及维持瘤胃酸碱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在现有试验条件下,在泌乳早期奶牛饲粮中添加100 g/d苹果酸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瘤胃发酵类型,促进能量与氮元素利用,并且能够维持瘤胃微生态稳定。

佟丙辛[3](2019)在《河北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其优化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快、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畜牧业也快速转型,在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牧系统氮素利用效率低以及氨挥发、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风险,严重制约了农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在阐明农牧系统氮素流动规律基础上,探索农牧系统高产高效环保的氮素优化管理途径。为此,本研究以河北省农牧系统为例,沿着“饲料投入-奶牛生产-粪尿处理-农田施用”全链条,从奶牛场、农田和区域等多尺度系统研究氮素流动特征及其调控策略。在奶牛场尺度,通过实地跟踪监测和饲喂试验,探讨奶牛养殖场环节氮素利用和去向与养殖规模和日粮氮水平的关系;通过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堆肥模式下粪尿处理环节碳氮转化和去向特点;通过2年田间试验,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后的农田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在区域尺度,运用NUFER模型定量分析河北省1980-2015年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情景分析,探讨河北省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优化途径,以期为我国农牧系统的氮素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结果如下:(1)奶牛场尺度氮素利用和输出与养殖规模和泌乳牛日粮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将奶牛养殖场分成≤100、101-300、301-500和>500头4种规模,跟踪监测结果表明,与小于100头养殖规模的奶牛场相比,在氮素平均投入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三种大于100头奶牛场在奶牛场尺度和泌乳牛尺度均具有较高的平均产奶量、牛奶氮素输出量和平均氮素利用效率,而三种大规模奶牛养殖场之间各项均无显着性差异。奶牛场尺度标准牛(600 kg)氮素平衡方面,小于100头养殖规模奶牛场的牛奶氮素输出量显着低于其他三种类型养殖场、粪尿氮素输出(94.0 kg/head/year)和氨挥发氮素损失(26.2 kg/head/year)显着高于其他三种养殖规模的奶牛场,所有类型养殖规模奶牛场之间的氧化亚氮氮素排放和水体氮素损失无显着差异。不同日粮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与高日粮蛋白水平(17.2%)相比,低日粮蛋白水平(15.0%)泌乳牛产奶量和奶氮输出量无差异,但是能够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高13.4%),显着降低牛奶尿素氮含量,对粪氮含量和粪氮输出量无影响,能够显着降低尿氮含量和尿氮输出量。(2)奶牛场粪尿处理环节的氮素转化和去向因堆肥方式的不同而不同。4种堆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与静态处理相比,翻堆、强制通风和强制通风+酸化能够显着增加堆肥产物的全氮含量、氨挥发速率,能够显着降低堆肥产物的铵态氮含量、氧化亚氮排放速率;与静态处理相比,翻堆和强制通风处理堆肥产物的硝态氮含量显着降低,强制通风+酸化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基本与静态处理持平(0.170 g/kg)。翻堆和强制通风加快了堆肥进程,提高了堆肥效率,缩短了基于植物生理毒性的无害化时间(缩短60.0%以上),同时也增加了碳和氮的损失。除静态处理外,翻堆、强制通风和强制通风+酸化处理均达到完全腐熟状态。采用强制通风与酸化结合的堆肥方法,其堆肥质量最佳(全氮含量19.7g/kg),GHG值最低(52.8 kg CO2-eq/t)。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农艺价值、植物毒性和效率指标,强制通风结合酸化的堆肥方法是粪尿处理环节最适合的生产方式。(3)有机肥氮素替代无机肥氮素改变了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利用和平衡状况。2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氮施用比例的不断增加,作物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Nmin逐渐降低,氨挥发带来的氮素损失显着减少,氮盈余量逐渐增加。与其他处理相比,无机0.75处理(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25%)能够使农田系统的氮素利用更加高效,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地上部作物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小麦与玉米的平均产量和平均效率分别提高4.6%和5.1%。有机肥替代比例大于25%的各个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与无机处理相比,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1980年至2015年,河北省农牧系统的氮素输入量、环境氮素损失量(占总氮素输入量的44.9%)显着增加,但是农牧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偏低(31.3%)。2015年河北省农田体系具有氮素投入量大(185.7万吨)、化肥氮素投入占比高(70.0%)、氮素利用效率低、区域之间差异大和环境风险高等特征。2015年河北省畜牧系统的饲料氮素主要来自外省饲料的购入(75.0%),同时各个区域之间的单位面积畜牧业氮素输入输出量差异显着。(5)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优化管理具有巨大潜力。不同氮素优化管理策略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农牧系统全链条的氮素流动在优化管理的条件下呈现出低投入、高效率和低环境风险的良好效果。其中优化堆肥方式和适当比例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还田是影响区域氮素流动的关键环节。以2015年为基准,在全链条的氮素优化条件下,河北省农牧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主产品氮素输出量均能显着提高,系统氮素投入量总体降低14.8%,水体和大气总氮素损失显着降低31.7%。总之,农牧系统存在严重的分离现象,通过适当扩大养殖规模、降低日粮蛋白水平、优化粪尿处理方式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途径,可以有效的改变系统内部氮素的流动、利用和去向,提高氮养分效率和减少环境排放。通过农牧系统全链条的系统分析,可以更加明确不同环节、不同尺度的氮素优化管理策略的潜力,为实现农牧结合提供方法论依据。

张平,郭刚,霍文婕,王聪,刘强[4](2020)在《日粮添加棕榈脂肪粉对泌乳牛产奶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试验旨在研究棕榈脂肪粉(PFP)对泌乳牛产奶性能、消化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642±11.6)kg、胎次(2.1±0.98)、产奶天数(103±8.2)d和平均日产奶量(37.3±2.8)kg的荷斯坦泌乳牛,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占日粮干物质1%、2%和3%的PFP。饲养试验期111 d,包括21 d预试期和90 d正试期。结果表明:3%PFP组产奶量高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3%PFP组和2%PFP组的4%标准乳产量和饲料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PFP组和2%PFP组乳脂率高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3%PFP组C16与C17~22脂肪酸产量最高,其次为2%PFP组,再次为1%PFP组,最低为对照组(P<0.05);3%PFP组和2%PFP组干物质、有机物、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PFP添加组脂肪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3%PFP组和2%PFP组瘤胃pH低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高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PFP添加组丙酸摩尔比高于对照组、乙酸/丙酸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知,添加2%~3%PFP可提高养分消化率和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量,进而改善了泌乳牛产奶性能。

朱凯丽[5](2019)在《日粮添加枣渣对奶牛瘤胃发酵及产奶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半体内法和饲养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枣渣对奶牛瘤胃发酵、养分消化率、瘤胃液和血液抗氧化指标及产奶性能的影响,为生产中枣渣作为奶牛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半体内试验中,选用4头18月龄、体重为750?7 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荷斯坦奶公牛为试验动物,4×4拉丁方设计,在日粮中添加0%、4%、8%和12%水平的枣渣后,研究枣渣日粮对营养物质的有效降解率、瘤胃发酵参数、全消化道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及日粮养分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秆、枣渣和精料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在枣渣添加量为8%时最高。瘤胃液pH、氨态氮浓度在喂后2 h有降低趋势(P<0.1),各处理组间随枣渣增加而降低(P<0.1);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在三个时间点呈低高低变化趋势,丙酸摩尔比例降低,乙酸摩尔比例、丁酸摩尔比例和乙酸/丙酸比值显着增高,在8%时效果最好。瘤胃液抗氧化指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DPPH清除率在枣渣添加量为8%时显着增加(P<0.05)。饲料中DM、OM的表观消化率随枣渣添加量增多有升高趋势,在8%时显着增加(P<0.05)。血液常规指标中随枣渣添加增加血浆尿素氮和胆固醇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P<0.05)。综上日粮添加枣渣水平在8%时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进行奶牛饲养试验,试验选用生理状态一致或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母牛20头,随机分为2组,研究日粮添加枣渣(0%和8%)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奶牛日粮添加枣渣后,瘤胃液总VFA浓度显着升高(P<0.05),乙酸、丁酸摩尔比例有升高趋势(P<0.1),氨态氮浓度有降低趋势(P<0.1)。与枣渣添加量为0%的组相比,瘤胃液抗氧化活性指标SOD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着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有升高趋势(P<0.1),其他指标差异不显着。日粮DM、OM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升高,血液指标不受处理影响。在产奶性能方面,日粮添加8%枣渣后,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标准奶量显着增加(P<0.05),乳成分中乳脂率显着升高(P<0.05),乳糖和乳蛋白有升高趋势。乳抗氧化能力显着增强(P<0.05),乳体细胞数显着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当枣渣能够提高奶牛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改善瘤胃内环境,增加采食量,使泌乳奶牛的产奶量提高,乳品质得到改善,枣渣添加水平在8%为宜。

陈晓校[6](2019)在《枣粉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及产奶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中国常规饲料的短缺问题,满足畜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注意力转向开发新型非常规饲料的研究,由于残次枣具有许多生物活性成分且价格较便宜,也就自然而然成为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本试验采用了体外发酵试验和奶牛饲养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枣粉对奶牛瘤胃发酵、表观消化率、血液指标及产奶性能的影响,为枣粉在反刍动物上的合理有效地应用提供科学数据。试验1:本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枣粉对体外瘤胃液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Menke体外产气法,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枣粉,分别为0%、5%、10%、15%、20%五个不同的梯度。在晨饲前采集3头荷斯坦奶公牛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水平枣粉日粮在体外产气发酵,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产气量增加,从9 h到48 h,产气量随着枣粉水平的增加而呈显着的二次增加现象(Q;P<0.05)。2)在最初的3 h,随着枣粉水平的提高,NH3-N浓度呈线性降低(L;P<0.05);丙酸和丙酸则有上升的趋势(P<0.1)。与此对应,乙酸/丙酸比随着枣粉水平的提高呈现降低的趋势(P<0.1)。3)加入枣粉后,瘤胃液中GSH-Px、SOD、T-AOC和DPPH清除率显着增加(P<0.05),居于中间的10%枣粉组抗氧化活性水平最强。4)各枣粉组的干物质(DM)降解率都随着时间规律性的提高,在3 h,随着枣粉水平的提高,CP消化率呈现线性的显着增加(L;P<0.05);在6 h,先是与3 h的趋势一致,但到了15%枣粉组便降了下来,整个曲线为二次型的,并达到了显着差异(Q;P<0.05)。试验2:本试验研究TMR中添加枣粉对奶牛瘤胃发酵和产奶性能的影响。该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择2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母牛,随机分成对照组(0%枣粉)和试验组(10%枣粉)。试验期为10周,其中前2周为预试期,其余8周为正试期。1)添加枣粉使瘤胃NH3-N浓度呈现降低趋势(P<0.1),总VFA浓度显着增加,但各VFA摩尔比无明显变化。2)瘤胃液抗氧化活性增强,DPPH清除率显着增加(P<0.05)。3)OM消化率显着提高(P<0.05),而DM和CP的消化率有增加趋势(P<0.1)。4)枣粉能显着提高DMI和产奶量(P<0.05),乳脂率也呈增加趋势(P<0.1),乳液总抗氧化能力、SOD、DPPH清除率显着增加,体细胞数显着降低。结果表明,枣粉以占日粮干物质的10%用于泌乳牛日粮,对奶牛维持正常瘤胃内环境、提高适口性、提高养分消化率和泌乳性能都具有促进作用。

王铭超[7](2019)在《蜘蛛酶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肉产品的需求量和肉品质在不断提升。当前减少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保证食品绿色安全也是大众日益所重视的,因而近年来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药物正受到严格限制。经研究发现酶制剂具有强大的生物学功能,且绿色环保,具备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的潜在优势。本论文分别研究了蜘蛛酶对奶牛产奶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蜘蛛酶对大尾寒羊的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等应用效果,探究蜘蛛酶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的使用功效及适宜用量,以推进蜘蛛酶在市场的应用,这对于发展绿色、环保饲料及促进养殖效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试验一蜘蛛酶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血清理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根据泌乳奶牛体重、泌乳天数与产奶量相近或相似的原则选用40头泌乳后期奶牛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蜘蛛酶,预试验3d,正式试验进行18d。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组Ⅰ:基础日粮+10g/(头·d)、试验组Ⅱ:基础日粮+15g/(头·d)、试验组Ⅲ:基础日粮+20g/(头·d),试验结果:(1)试验得出,泌乳奶牛的产奶量在整个试验阶段呈现减少的趋势,添加蜘蛛酶制剂试验组的产奶量与对照组的产奶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各组试验前后产奶量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日均产奶量下降5.58%,试验Ⅰ、Ⅱ、Ⅲ组的日均产奶量分别降低4.87%,2.58%,4.78%。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蜘蛛酶制剂后对产奶量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趋势。(2)饲粮中添加蜘蛛酶后,泌乳奶牛一些乳成分有着明显的变化。试验组Ⅰ、Ⅱ、Ⅲ的乳体细胞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Ⅲ乳糖率比试验组Ⅰ显着提高了 4.06%。试验组Ⅰ的乳尿素氮含量比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其它各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蜘蛛酶添加剂能够提高乳脂水平,降低乳体细胞数,改善牛奶品质。(3)试验得出,试验组Ⅲ的AL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Ⅱ的GLU浓度升高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Ⅲ(P<0.05)。试验组Ⅱ、Ⅲ的TCHO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各组其它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添加蜘蛛酶不会对泌乳奶牛血清生化产生不良影响。总结试验结果得出,添加蜘蛛酶在-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并且不会对泌乳奶牛血清生化产生不良影响。推荐蜘蛛酶在泌乳奶牛中的添加量为10g/(头·d)。试验二蜘蛛酶制剂对大尾寒羊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选用健康的40头大约35kg公羊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分为4组,每组10头大尾寒羊,预试验7d,正式试验进行27d。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组Ⅰ(基础日粮中添加250g/t蜘蛛酶)、试验组Ⅱ(基础日粮中添加500g/t蜘蛛酶)、试验组Ⅲ(基础日粮中添加750g/t蜘蛛酶),结果显示:(1)试验得出,在各组大尾寒羊初始体重无差异的基础上,日粮中添加蜘蛛酶对大尾寒羊的生产性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促进。试验组Ⅱ大尾寒羊的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Ⅲ(P<0.05),比它们分别提高了15.38%,11.11%。各组其它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表明在大尾寒羊的日粮中添加蜘蛛酶制剂可以促进大尾寒羊的生长性能,并适当降低了料重比,节约成本。(2)各试验组的屠宰率比对照组有一定程度提高趋势,分别提高了 3.40%,7.10%,3.04%。各组的净肉率、肉骨比及眼肌面积指标无差异(P>0.05)。说明在大尾寒羊日粮中添加蜘蛛酶能够提高大尾寒羊的产肉能力,但可能由于试验周期稍短,试验结果差异性不显着。(3)由表3可以看出,试验组Ⅱ的滴水损失比对照组显着降低了 14.39%(P<0.05),试验组Ⅰ、Ⅲ滴水损失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 5.04%,4.68%,无显着差异(P>0.05)。其它各组指标没有差异性(P>0.05)。总的来说,这些肉品质数据的变化说明了添加蜘蛛酶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尾寒羊的产肉能力,减少羊肉的滴水损失,有利于改善羊肉嫩度。

张翔飞[8](2019)在《阴离子盐及钙添加对围产期奶牛血钙稳衡与脂肪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奶牛围产期是其生产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奶牛由于围产期胎儿发育、分娩以及泌乳启动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影响,养分摄入不足以满足机体需求,易诱发能量负平衡(NEB)。NEB条件下奶牛需要动员体储尤其是脂肪组织氧化分解提供能量,但其过度动员可引起肝脏损伤,酮体积累等,导致酮病、脂肪肝成为围产期奶牛的高发疾病。Ca在机体内肌肉收缩、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奶牛产后低血钙可进一步影响产后采食恢复、失重与其他疾病如酮病发生率,提示围产期奶牛血Ca与体储动员间的潜在关系。阴离子盐添加对奶牛产后血钙水平具有一定提升作用,但阴离子盐及其搭配高Ca如何作用于机体血钙稳衡以调控钙代谢,并影响奶牛围产期脂肪代谢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围产期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比较产后不同血Ca水平奶牛在生产性能、血液代谢物以及钙调激素的差异,进一步考察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与Ca通过钙稳衡机制对围产期奶牛钙代谢的影响,及其对奶牛脂肪代谢途径的调控作用,促进围产期健康过渡。试验一不同产后血钙水平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及钙调激素比较研究本试验以30头预产期相近、3胎次,体重为811.7±72.1 kg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产前及产后饲喂相同围产前期日粮与泌乳日粮,以产后24 h血清Ca水平作为分组依据,在30头试验牛中选取8头亚临床低血钙症奶牛(血Ca处于1.38~2.0mmol/L范围),被分入低血钙组(LC,n=8),按相近初始体重和体况评分(BCS),选取8头正常血钙水平奶牛作为正常血钙组(2.0~2.5 mmol/L,NC,n=8)。每头牛试验期为从产前28 d至产后28 d结束,研究结果显示:(1)在试验牛中,奶牛产后低血钙的发生率为26.67%。LC奶牛围产后期体重与NC组相比多损失24.76 kg,且泌乳量显着低于NC组(P<0.05)。(2)LC奶牛产后24h血清钙调激素中1,25(OH)2D3显着低于NC组(P<0.05),而强离子差(SID)显着高于NC组(P<0.05)。(3)LC奶牛在产后血清胆固醇(CHOL)、总蛋白(TP)、球蛋白(GLB)水平上显着低于NC组(P<0.05),非酯化脂肪酸(NEFA)与β羟丁酸(BHBA)浓度显着高于NC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奶牛围产期血Ca水平与血清NEFA、BHBA水平呈显着负相关(r=-0.49,P<0.01;r=-0.26,P<0.05);以上结果表明,产后低血钙奶牛围产期生产性能降低,钙调激素中1,25(OH)2D3水平较低,血清强离子差较高。产后血Ca水平与机体脂肪代谢物NEFA、BHBA存在显着负相关,低血钙奶牛的表现出更高的脂肪动员和酮体生成。试验二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生产性能、血钙稳衡与脂肪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选取84头2-5胎次、体重为771.70±94.08 kg的妊娠后期荷斯坦奶牛,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按上一胎泌乳量、胎次、体况评分、预计产犊时间分为28个区组,每个区组3头,随机分入3个不同围产前期日粮组:对照组(CON,基础日粮):DCAD+10.11 m Eq/100 g、Ca 0.4%,阴离子盐添加组(ND,添加阴离子盐):DCAD-24.40 m Eq/100 g、Ca 0.4%,阴离子盐高Ca添加组(NDCA,添加阴离子盐与Ca):DCAD-24.44 m Eq/100 g、Ca 1.95%;每个处理组28头,分娩后饲喂同一泌乳日粮。每头牛试验期从产前28 d至产后28 d结束,分析结果显示:(1)NDCA组奶牛产前DMI显着高于ND组(P<0.05)。产后阶段,与CON相比,ND组奶牛平均DMI增加了5.64%,NDCA组奶牛产后DMI显着增加了7.65%(P<0.05),泌乳净能(NEL)、CP、NDF、ADF、Ca、P养分摄入量以及总能(GE)、DM、CP表观消化率显着升高(P<0.05);围产后期体重损失NDCA、ND与CON相比降低了33.60%、24.19%,且NDCA组BCS损失在各组间最低(P<0.05)。NDCA组奶牛初乳乳脂率、乳糖率显着提高,体细胞数(SCC)降低(P<0.05)。围产后期ND与NDCA组奶牛常乳乳糖率显着提高、SCC降低(P<0.05),NDCA组泌乳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2)ND、NDCA奶牛围产期血Ca水平显着提高,同时显着增加了奶牛产前的尿Ca排泄(P<0.05),围产后期低血钙(Ca<2.0 mmol/L)发生率降低,产乳热发生率以NDCA组最低。ND、NDCA组奶牛产前及产犊时尿液p H显着降低(5.5-6.0,P<0.05),产犊时血液p H、HCO3-与SID显着低于CON(P<0.05);钙调激素中甲状旁腺素(PTH)、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 P)无显着变化,1,25(OH)2D3及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水平显着高于CON(P<0.05),其调控下游的骨动员活动标志分子:Ⅰ型胶原C端肽(CTX I)、羟脯氨酸(HYP)在产后24 h显着升高(P<0.05),BGP:CTX I下降(P<0.05),同时Ca表观消化率显着提高(P<0.05)。(3)ND和NDCA显着改善了奶牛围产后期能量负平衡(NEB,P<0.05),NDCA组在产后1周的EB高出CON组17.66%、ND组6.37%。脂肪代谢相关调控激素中,ND与NDCA组奶牛产后脂联素(APN)显着降低(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激素分泌升高(P<0.05);此外,NDCA显着提高了胰岛素(INS,P<0.05),降低胰高血糖素(GC)分泌(P<0.05)。血清脂肪代谢物中NEFA水平在ND、NDCA组奶牛中显着降低(P<0.05)。(4)脂肪合成相关酶中脂肪酸合成酶(FAS)酶活在ND与NDCA组中显着升高,NDCA组乙酰辅酶羧化酶(ACC)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脂肪氧化分解相关酶中ND与NDCA组奶牛激素敏感酯酶(HSL)、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X)酶活较CON组显着降低,且NDCA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脂肪酸氧化过程中活化分子辅酶A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ACS)在ND、NDCA组中显着降低(P<0.05),转运分子肉碱、酰基肉碱及氧化产物乙酰Co A、BHBA、乙酰乙酸在NDCA组显着降低(P<0.05)。肝脏脂肪转运蛋白中NDCA组奶牛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Apo B100)水平显着提高(P<0.05),NDCA进一步显着降低了奶牛肝损伤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水平(P<0.05)。(5)ND、NDCA组奶牛产后免疫球蛋白Ig A、M水平显着升高(P<0.05),机体LPS及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成显着降低(P<0.05);NDCA在产后7 d进一步显着降低LPS及炎性细胞因子(P<0.05)。奶牛产后与低血钙、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及不良健康评分以NDCA组最低。以上结果表明,产前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可促进奶牛产后采食量恢复,缓解NEB;阴离子盐结合高Ca进一步提高围产后期采食量及养分摄入消化,体储损失降低,泌乳性能提高。添加阴离子盐提高了奶牛围产期血Ca水平,通过改变体液酸碱平衡,使血钙稳衡机制中1,25(OH)2D3羟化及转运增强,进一步从骨Ca动员与消化道Ca吸收改善了围产期奶牛血钙稳衡。添加阴离子盐提高脂肪合成调控相关激素分泌和酶活;降低了脂肪分解调控激素、酶活、NEFA及其氧化活化,阴离子盐补充高Ca进一步降低分解酶酶活、脂肪酸转运、氧化及酮体生成;并提高肝脏脂肪转运蛋白,缓解了肝脏损伤。阴离子盐添加增强了奶牛产后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产后疾病发生率以阴离子盐高Ca组最低。试验三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产后血清代谢组的影响基于试验二阴离子盐及钙添加对奶牛产后NEB与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本试验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索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方面影响的内在代谢途径。试验随机选取CON、ND、NDCA组奶牛各8头,通过LC-MS方法分析了奶牛产后24 h血清代谢组变化。结果发现:(1)ND、NDCA显着降低了奶牛产后血清中长链脂肪酸水平(P<0.05);NDCA添加显着影响了甘油磷脂代谢通路(P<0.05),其中参与肝脏脂肪转运的甘油磷脂酰胆碱水平显着升高(P<0.05),同时显着降低脂肪酸代谢物:甲基丁酰肉碱、3羟基-3甲基戊二酸和BHBA水平(P<0.05),NDCA与ND相比进一步显着降低了血清脂肪酸癸二酸、10Z-十九烯酸浓度(P<0.05)。(2)ND显着影响了泛酸辅酶A生物合成途径,提高了其代谢通路中泛酸分解代谢产物尿嘧啶和N-氨基甲酰-β-丙氨酸及缬氨酸水平(P<0.05),而ND与NDCA组奶牛产后血清中泛酸浓度显着降低(P<0.05),参与脂肪酸氧化的辅酶A前体物泛酸生物合成减弱,而促进脂肪合成的烟酰胺水平显着升高(P<0.05)。(3)NDCA显着提高了三羧酸循环代谢通路与乙醛酸-二羧酸代谢通路中乌头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的浓度(P<0.05),增强了参与脂肪氧化分解产物利用的三羧酸循环代谢及乙醛酸-二羧酸代谢。(4)ND与NDCA显着影响了奶牛产后精氨酸脯氨酸代谢通路(P<0.05):其中NDCA组尿素循环代谢中间产物精氨酸、瓜氨酸、N(2)-乙酰-L-鸟氨酸浓度显着下降(P<0.05),尿素循环减弱,并进一步提高了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浓度。(5)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谷氨酰胺、吡咯烷酮羧酸、尿嘧啶、尿苷和泛酸5种代谢物可作为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对奶牛产后机体代谢影响的生物标志物;肌酸、棕榈酰甘氨酸、甘油磷脂酰胆碱、丙氨酸、蛋氨酸、N(2)-乙酰-L-鸟氨酸、烟酰胺和泛酸8种代谢分子为阴离子盐高Ca添加对奶牛产后机体代谢影响的生物标志物。以上结果表明,添加阴离子盐降低了奶牛产后脂肪动员的长链脂肪酸生成,影响泛酸辅酶A生物合成途径,参与脂肪酸氧化活化的辅酶A前体物泛酸合成下降;阴离子盐搭配高Ca进一步降低奶牛产后血清脂肪酸及其氧化产物,并影响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提高其中参与肝脏脂肪转运的甘油磷脂胆碱水平,增强参与脂肪分解产物利用的三羧酸循环代谢及乙醛酸-二羧酸代谢通路,尿素循环减弱。综上所述,产后低血钙奶牛生产性能降低,疾病发生率升高,机体脂肪动员增加。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能够促进奶牛产后采食量恢复,提高常乳乳品质;阴离子盐结合高Ca可进一步显着提高奶牛产后采食量及养分摄入消化,围产后期体储损失降低,泌乳性能显着提高。阴离子盐添加通过改变体液酸碱平衡,促进了血钙稳衡机制中1,25(OH)2D3的羟化及转运,增强骨Ca动员与消化道Ca吸收,改善了围产期奶牛血钙稳衡,低血钙发生率下降。阴离子盐添加缓解了奶牛产后NEB,降低脂肪分解相关激素和酶活、及产物长链脂肪酸生成,通过泛酸辅酶A生物合成途径减弱脂肪酸活化,从而减少脂肪动员;阴离子盐结合高Ca进一步降低脂肪酸氧化过程中转运分子、下游氧化酶酶活与氧化产物、酮体生成,促进参与肝脏脂肪转运的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与脂肪转运脂蛋白,并增强参与脂肪分解产物利用的三羧酸循环代谢,缓解了肝脏损伤与酮体积累。阴离子盐添加提高了奶牛产后机体免疫、降低了炎症反应,阴离子盐结合高Ca添加使奶牛产后疾病发生率及不良健康评分降低。

林静[9](2017)在《活性干酵母对荷斯坦泌乳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2个试验系统的研究了在全混合日粮(TMR,精粗比60:40)中添加三种水平的活性干酵母(ADY,活菌数≥2.0×1011CFU/g)对荷斯坦泌乳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液指标、瘤胃发酵和细菌群落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扩充活性酵母使用效果的数据,为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试验一:选择45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按体重、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和乳成分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15头,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ADY对荷斯坦泌乳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液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处理按ADY添加水平分:对照Y0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Y2组和Y5组每头牛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ADY量为2g/d和5g/d。试验预饲期7天,正式期60天,并于试验结束后完成各项指标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1)Y5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分别较对照Y0组显着提高1.23 kg/d,0.99 kg/d和1.92 kg/d(P<0.05),每天每头牛可额外收益3.25元;2)与对照Y0组相比,Y5组瘤胃丙酸浓度显着增加(P<0.05),乙酸与丙酸的摩尔比显着降低(P<0.05);3)Y2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高于对照Y0组(P>0.05),乳成分和瘤胃发酵参数无显着变化(P>0.05),每天每头牛可额外收益1.69元;4)奶牛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未受ADY添加水平的影响(P>0.05)。上述结果表明,日粮中每头牛添加5g/d的ADY可改善荷斯坦泌乳牛的瘤胃发酵功能,提高采食量和泌乳性能。试验二: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ADY对荷斯坦泌乳牛瘤胃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同试验一。在试验正式期的最后一天,从3个处理组中共抽取试验牛38头,于晨饲前通过口腔导管法收集瘤胃液10 ml,立即-80℃超低温保存。随后抽取1.5ml解冻处理的样品,完成总DNA的提取及PCR扩增,经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瘤胃细菌16SrRNA基因进行聚类比对分析后,共产生1679个OTUs,784543条序列。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添加ADY增加了奶牛瘤胃细菌的Chao1(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P>0.05);2)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detes)、硬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主导地位;在属水平上,Prevotella-1、SuccinivibrionaceaeUCG-001和Prevotella-7为优势菌;3)与对照Y0组相比,Y5组瘤胃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增加,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减少(P>0.05),而乳酸产生菌SuccinivibrionaceaUCG-001的相对丰度显着减少(P<0.05);4)与其他各处理组相比,Y2组变形菌门、琥珀酸孤菌科Succinivibrio相对丰度增加(P<0.05),Y5组硬壁菌门、毛螺菌科专一半纤维降解菌Marvinbryantia的相对丰度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添加ADY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奶牛瘤胃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添加5 g/d的ADY通过减少Proteobacteria乳酸产生菌SuccinivibrionaceaUCG-001的相对丰度,稳定瘤胃发酵内环境,同时增加瘤胃Firmicutes半纤维降解菌Marvinbryantia的相对丰度,促进奶牛对纤维物质的消化,进而提高生产性能。综合本研究的结果,TMR中添加2 g/d的ADY对奶牛的影响相对较小。添加5 g/d的ADY能提高荷斯坦泌乳牛瘤胃丙酸浓度,降低乙酸与丙酸的摩尔比,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并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ADY对荷斯坦泌乳牛瘤胃发酵环境及生产性能的改善与瘤胃相关细菌群落的改变有关。

柏兆海[10](2015)在《我国主要畜禽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畜禽产品需求增加,我国畜禽养殖总量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扩大,加重了我国农业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风险。虽然目前部分研究定量化了整个畜禽养殖体系养分流动,但是针对不同畜禽种类和不同畜禽养殖模式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通过文献数据挖掘、实地调研和模型模拟相结合,构建了NUFER模型畜牧业模块,阐明了我国国家尺度主要畜禽品种(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和生猪)不同养殖模式(传统,放牧,专业养殖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的资源需求,氮磷养分利用及损失途径。并且以生猪养殖体系为例,分析了养殖结构和养殖数量变化对资源需求,氮磷养分利用和损失的影响。并针对生猪养殖体系分析了未来优化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模型对主要畜禽种类的资源需求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平均每生产1kg牛肉、猪肉、鸡肉、鸡蛋和牛奶分别需要27、5.0、3.5、3.2和2.1kg饲料。而对应生产这些饲料所需的耕地和化肥需求规律如下:奶牛<生猪<蛋鸡<肉鸡<肉牛。2.通过模型定量了主要畜禽品种在动物个体、群体以及“土壤-饲料-畜禽”系统尺度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在个体尺度,肉鸡和蛋鸡体系氮素利用效率相近,并高于生猪和奶牛。在群体尺度,氮素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蛋鸡(39%)>肉鸡(37%)>生猪(21%)>奶牛(15%)>肉牛(3.2%)。在系统尺度上,各个畜禽种类之间差异变小,大小顺序为生猪(30%)≈蛋鸡(29%>肉鸡(26%)>奶牛(24%)>肉牛(16%)。3.对主要畜禽品种氮磷环境损失分析表明,平均每生产1kg氮产品,各个畜禽品种系统尺度氮损失大小排列顺序为:肉牛(31kg氮)>奶牛(7.0kg氮)>生猪(3.8kg氮)>肉鸡(2.5kg氮)>蛋鸡(2.3kg氮)。而对于平均每生产1kg磷产品整个系统尺度磷素损失呈现相反规律,即蛋鸡(4.2kg磷)>肉鸡((2.1kg磷)>生猪(2.1kg磷)>肉牛(0.7kg磷)>奶牛(0.3kg磷)。4.不同畜禽养殖模式之间资源需求差异显着,基本规律为每生产1kg畜禽产品,传统和放牧养殖模式的耕地和化肥需求低于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而饲料需求却远高于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5.在动物个体和群体尺度上,除蛋鸡和肉鸡外,其他畜禽品种的传统养殖模式氮磷利用效率均低于专业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然而在系统尺度上,主要畜禽品种的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由于农牧结合程度低,其氮磷利用效率显着低于传统和放牧模式。如不同奶牛养殖模式系统尺度氮利用效率规律为:传统(50%)>放牧(38%)>养殖小区(16%)>规模化养殖场(10%)。6.在奶牛和生猪养殖体系中,每生产1kg氮产品,传统模式氮损失较规模化养殖方式高。然而在蛋鸡和肉鸡养殖体系中,传统模式的氮磷损失远低于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如肉鸡养殖体系中,每生产1kg鸡肉氮,传统养殖模式平均损失0.7kg氮,而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分别损失3.0和2.5kg氮。在奶牛养殖体系中,每生产1kg牛奶氮产品,传统养殖模式损失10kg氮,而规模化养殖场仅损失6.3kg氮。7.饲养结构和管理措施变化显着影响畜禽养殖体系的资源需求和环境代价。如生猪养殖体系快速从后院式养殖方式向规模化养殖方式发展,促进了个体和群体尺度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增加,但是系统尺度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却大幅度降低,同时氮磷环境损失显着增加。针对生猪养殖的情景分析表明,单项减排措施对氮素的减排效果较低。当应用“土壤-饲料-畜禽”系统综合减排技术,生猪养殖体系氮磷损失可分别降低64%和95%。

二、玉米处理方法对泌乳牛产乳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处理方法对泌乳牛产乳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产乳性能的影响
        1.1.1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采食量的影响
        1.1.2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1.1.3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产奶量的影响
        1.1.4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乳成分的影响
    1.2 驴乳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
        1.2.1 驴乳的营养成分
        1.2.2 影响驴乳营养成分的因素
    1.3 驴乳的保健功能
        1.3.1 驴乳的消炎、镇痛功能
        1.3.2 驴乳的抗菌功能
        1.3.3 驴乳的免疫功能
        1.3.4 驴乳的防癌功能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试验研究
    2.1 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2.1.1 引言
        2.1.2 材料和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2.2 日粮NDF/NFC对泌乳驴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和乳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2.2.5 小结
    2.3 日粮NDF/NFC对泌乳驴血浆和乳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3.1 引言
        2.3.2 材料和方法
        2.3.3 结果
        2.3.4 讨论
        2.3.5 小结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3.1 论文总体讨论
        3.1.1 日粮NDF/NFC影响泌乳驴产乳性能和乳蛋白合成的可能机理
        3.1.2 驴乳的常规乳成分及AA和FA组成特点
    3.2 论文总体结论
    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3.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苹果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泌乳早期奶牛能量负平衡的影响
        1.1.1 能量负平衡的形成原因
        1.1.2 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的危害
    1.2 苹果酸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1.2.1 苹果酸的理化特性
        1.2.2 苹果酸在机体的代谢途径
        1.2.3 对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DMI)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1.2.4 对反刍动物瘤胃代谢的影响
        1.2.5 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影响
    1.3 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技术的研究
        1.3.1 瘤胃微生态区系的组成
        1.3.2 瘤胃微生态区系的影响因素
        1.3.3 瘤胃微生态区系的调控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体外法研究苹果酸对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
        2.1.1 试验设计
        2.1.2 体外发酵底物
        2.1.3 试验原料
        2.1.4 试验动物
        2.1.5 体外发酵培养
        2.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7 数据统计及分析
    2.2 苹果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及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2.2.2 试验动物
        2.2.3 试验原料
        2.2.4 试验设计
        2.2.5 饲养管理
        2.2.6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7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外法研究苹果酸对瘤胃产气量、发酵参数及VFA组成的影响
        3.1.1 不同MA添加量对体外产气量的影响
        3.1.2 不同MA添加量对培养底物DMD的影响
        3.1.3 不同MA添加量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3.2 不同MA添加量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化指标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2.1 不同MA添加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2.2 不同MA添加量对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2.3 不同MA添加量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2.4 不同MA添加量对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3.2.5 不同MA添加量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MA添加对体外模拟瘤胃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DMD)、发酵参数的影响
        4.1.1 MA添加对体外模拟瘤胃产气量和干物质消失率(DMD)的影响
        4.1.2 MA添加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2 MA添加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2.1 MA添加对泌乳早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4.2.2 MA添加对泌乳早期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2.3 MA添加对泌乳早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2.4 MA添加对泌乳早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2.5 MA添加对泌乳早期奶牛瘤胃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3)河北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其优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流动特征
        1.2.2 奶牛养殖场氮素流动特征
        1.2.3 粪尿处理过程氮素迁移转化
        1.2.4 农田系统氮素利用与平衡
        1.2.5 区域农牧系统氮素优化途径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2 养殖规模和日粮蛋白水平对奶牛场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河北省奶牛养殖场跟踪监测
        2.2.2 奶牛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饲养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养殖规模对奶牛场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2.3.2 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泌乳牛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2.4 讨论
        2.4.1 奶牛饲养方式的变化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2.4.2 不同饲养规模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2.4.3 不同饲养规模对氮素平衡的影响
        2.4.4 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泌乳牛产奶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氮平衡的影响
    2.5 小结
3 不同堆肥方式对堆肥过程中氮碳动态变化特征及平衡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样品采集及测定
        3.2.3 计算方法及公式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堆肥过程中温度和p H的变化
        3.3.2 含氮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氮平衡
        3.3.3 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速率变化及含碳组分的碳平衡
        3.3.4 堆肥腐熟度的变化
        3.3.5 基于环境指标、肥料指标和毒性指标的综合评价
    3.4 讨论
        3.4.1 温度和pH的变化
        3.4.2 堆肥过程中氮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平衡
        3.4.3 堆肥过程中碳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平衡
        3.4.4 堆肥腐熟度的变化
    3.5 小结
4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流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概况
        4.2.2 试验方案
        4.2.3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的影响
        4.3.2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3.3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的影响
        4.3.4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平衡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
        4.4.2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的影响
        4.4.3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平衡的影响
    4.5 小结
5 河北省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
        5.2.2 研究体系界定
        5.2.3 养分流动项的计算和数据获取方法
        5.2.4 评价指标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农田子系统不同年代氮素输入和输出核算
        5.3.2 农田子系统不同区域氮素输入和输出核算
        5.3.3 畜牧子系统不同年代氮素输入和输出核算
        5.3.4 畜牧子系统不同区域氮素输入和输出核算
        5.3.5 农牧体系不同年代氮素利用和去向的变化
        5.3.6 河北省农牧体系氮素利用和循环状况
    5.4 讨论
        5.4.1 河北省农田系统氮养分流动特征
        5.4.2 河北省畜牧系统氮养分流动特征
        5.4.3 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
        5.4.4 农牧体系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5.4.5 农牧体系氮素高效利用优化途径
    5.5 小结
6 不同优化管理策略对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情景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优化奶牛养殖系统养殖规模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6.3.2 优化饲料蛋白投入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6.3.3 优化粪尿管理方式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6.3.4 有机肥还田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6.3.5 全链条优化后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综合讨论
    7.1 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流动特征及优化途径
    7.2 小尺度到大尺度的氮素流动特征与优化管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研究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4)日粮添加棕榈脂肪粉对泌乳牛产奶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1.3 样品的采集与指标测定
        1.3.1 体重测定
        1.3.2 产奶量的测定和乳样采集与分析
        1.3.3 饲料样与粪样的采集与测定
        1.3.4 瘤胃液的采集与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FP对采食量、产奶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影响
    2.2 PFP对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2.3 PFP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3 讨论
    3.1 PFP对泌乳牛采食量、产奶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影响
    3.2 PFP对日粮养分消化率与瘤胃发酵的影响
4 结论

(5)日粮添加枣渣对奶牛瘤胃发酵及产奶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引言
    2.糟渣类农副资源的研究现状
    3.山西省枣副产品的资源现状
    4.枣副产品的营养价值
    5.枣副产品的活性物质成分
    6.枣副产品的生物学功能
    7.枣副产品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8.本试验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枣渣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 枣渣日粮对泌乳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6)枣粉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及产奶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引言
    2.我国奶牛业的发展现状
    3.山西省红枣资源现状
        3.1 枣粉的成分
        3.2 枣粉的生物学功能及研究现状
        3.3 枣粉作为饲料在动物各领域的研究进展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枣粉日粮对体外发酵产气参数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饲料原料的采集与制备
        2.2 试验日粮配方制作
        2.3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2.4 试验设计
        2.5 试验装置及准备工作
        2.5.1 缓冲液配制
        2.6 发酵培养步骤
        2.7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8 测定指标及方法
        2.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累计产气量与甲烷生成量
        3.2 发酵液pH变化
        3.3 发酵液NH_3-N浓度的变化
        3.4 发酵液中总VFA浓度和各酸比值的变化
    4.讨论
        4.1 枣粉日粮对奶牛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4.2 枣粉对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3 枣粉日粮对发酵液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5.小结
第三章 枣粉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及产奶性能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与设计
        2.2 试验日粮和分组
        2.3 供试牛的饲养管理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枣粉对奶牛全消化道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2 枣粉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3.3 枣粉对泌乳奶牛血液成分的影响
        3.4 枣粉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讨论
        4.1 枣粉对奶牛全消化道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2 枣粉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4.3 枣粉对奶牛乳中抗氧化性的影响
        4.4 枣粉对奶牛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4.5 枣粉对奶牛血液抗氧化性的影响
        4.6 枣粉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7 枣粉对奶牛瘤胃液抗氧化性的影响
    5.小结
第四章 结论
    1.基本结论
    2.主要创新点
    3.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7)蜘蛛酶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饲用蛋白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1.1 国内外饲用蛋白酶制剂的研究进展
        1.1.2 饲用蛋白酶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添加方法
        1.1.3 饲用蛋白酶制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1.1.3.1 饲用蛋白酶制剂在家禽上的应用
        1.1.3.2 饲用蛋白酶在猪上的应用
        1.1.3.3 饲用蛋白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1.1.4 饲用酶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2 蜘蛛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2.1 蜘蛛酶来源
        1.2.2 蜘蛛酶的主要作用机制
        1.2.3 蜘蛛酶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
        1.2.3.1 蜘蛛酶在家禽上的应用
        1.2.3.2 蜘蛛酶在猪上的应用
        1.2.3.3 蜘蛛酶在奶牛上的应用
    1.3 展望
2 引言
试验一 蜘蛛酶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血清理化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1.4 饲养管理
        1.4.1 试验场所
        1.4.2 预试验阶段
        1.4.3 正式试验阶段
        1.4.4 产奶量和乳成分的测定
        1.4.5 血样的采集及血清指标测定
        1.5 数据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蜘蛛酶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作用效果
        2.2 蜘蛛酶对乳成分的影响
        2.3 蜘蛛酶对泌乳奶牛血清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蜘蛛酶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3.2 蜘蛛酶对乳品质的影响
        3.3 蜘蛛酶对泌乳奶牛血清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试验二 蜘蛛酶制剂对大尾寒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基础日粮
        1.4 饲养管理
        1.4.1 试验场所
        1.4.2 预试验阶段
        1.4.3 正式试验阶段
        1.5 测定指标
        1.5.1 大尾寒羊生产性能指标
        1.5.2 大尾寒羊屠宰性能测定
        1.5.3 大尾寒羊肉品质测定
        1.6 数据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粮添加蜘蛛酶对大尾寒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日粮添加蜘蛛酶对大尾寒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2.3 日粮中添加蜘蛛酶对大尾寒羊肉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日粮添加蜘蛛酶对大尾寒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日粮添加蜘蛛酶对大尾寒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3.3 日粮添加蜘蛛酶对大尾寒羊肉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8)阴离子盐及钙添加对围产期奶牛血钙稳衡与脂肪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奶牛围产期生理代谢特征
        1.1 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
        1.2 奶牛围产期代谢变化
        1.2.1 奶牛围产期脂肪代谢变化
        1.2.2 奶牛围产期蛋白质代谢变化
        1.2.3 奶牛围产期糖代谢变化
        1.3 奶牛围产期免疫状态
        1.4 奶牛围产期血钙稳衡
    2 奶牛低血钙症
        2.1 围产期奶牛低血钙与能量代谢紊乱
        2.2 围产期奶牛低血钙与免疫抑制
    3 日粮钙水平对围产期奶牛低血钙的影响
    4 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及阴离子盐
        4.1 添加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添加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酸碱平衡的影响
        4.3 添加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血钙的影响
        4.4 添加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的影响
    5 组学技术在围产期奶牛研究中的应用
    6 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产后不同血钙水平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及钙调激素比较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2.2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2.2.1 生产及泌乳性能
        2.2.2 血液生化指标
        2.2.3 血液钙调激素及分子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后不同血钙水平奶牛围产期生产及泌乳性能比较
        3.2 产后不同血钙水平奶牛血液钙调激素水平及SID比较
        3.3 产后不同血钙水平奶牛血液代谢物比较
        3.4 产后不同血钙水平奶牛围产期疾病发生率比较
        4 讨论
        4.1 产后不同血钙水平奶牛围产期生产及泌乳性能比较
        4.2 围产期奶牛血钙及钙调激素比较
        4.3 产后不同血钙水平奶牛围产期血液代谢物比较
        4.4 产后不同血钙水平奶牛围产期疾病发生率比较
        5 小结
    试验二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生产性能、血钙稳衡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2.2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2.2.1 生产及泌乳性能测定
        2.2.2 营养物质摄入量及表观消化率
        2.2.3 体液酸碱平衡与血钙稳衡
        2.2.4 血清代谢物
        2.2.5 脂肪代谢
        2.2.6 免疫与疾病发生率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生产及泌乳性能的影响
        3.2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营养物质摄入与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酸碱平衡及钙代谢的影响
        3.3.1 体液酸碱平衡
        3.3.2 血钙稳衡
        3.4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血液代谢物的影响
        3.5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脂肪代谢的影响
        3.5.1 脂肪代谢调控激素
        3.5.2 脂肪合成相关酶
        3.5.3 脂肪分解、脂肪酸氧化相关酶及分子
        3.5.4 肝脏脂肪转运相关分子及肝脏功能
        3.6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免疫与疾病发生率影响
        3.6.1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和氧化迸发能力
        3.6.2 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因子
        3.6.3 疾病发生率
        4 讨论
        4.1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生产及泌乳性能的影响
        4.2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营养物质摄入与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3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体液酸碱平衡与钙代谢的影响
        4.3.1 体液酸碱平衡
        4.3.2 血钙稳衡
        4.4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血液代谢物的影响
        4.5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能量平衡与脂肪代谢的影响
        4.5.1 能量平衡
        4.5.2 脂肪代谢调控激素
        4.5.3 血清脂肪代谢物
        4.5.4 脂肪合成相关酶
        4.5.5 脂肪分解、脂肪酸氧化相关酶及分子
        4.5.6 肝脏脂肪转运分子及肝脏功能
        4.6 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免疫、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4.6.1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和氧化迸发能力
        4.6.2 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因子
        4.6.3 疾病发生率
        5 小结
    试验三围产前期日粮添加阴离子盐及钙对奶牛产后血清代谢组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1 样品采集
        2.2.2 试剂与仪器
        2.2.3 检测样本前处理
        2.2.4 样本LC-MS分析
        2.3 数据分析
        2.3.1 样本数据预处理
        2.3.2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LC-MS数据可靠性分析
        3.2 主成分分析(PCA)
        3.3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3.4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3.5 重要差异代谢分子分析(VIP)
        3.6 差异代谢分子通路富集分析
        3.7 生物标志物筛选
        4 讨论
        4.1 脂肪代谢
        4.2 有机酸代谢
        4.3 氨基酸代谢
        4.4 非氨基酸含氮化合物代谢
        5 小结
第四部分 总体讨论与结论
    1 总体讨论
    2 全文结论
    3 研究创新点
    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活性干酵母对荷斯坦泌乳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细菌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和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瘤胃微生物概述
    1.3 瘤胃调控
    1.4 活性酵母简介及其研究进展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瘤胃微生物区系鉴定中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ADY对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水平ADY对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4.2 本文的创新点
    4.3 有待进一步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我国主要畜禽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奶牛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及损失途径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蛋鸡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途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肉鸡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及损失途径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生猪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变化及优化潜力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未来畜禽产品需求增加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影响 6.2
    未来减排措施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四、玉米处理方法对泌乳牛产乳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 梁晓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苹果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吴伟刚.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河北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其优化途径研究[D]. 佟丙辛.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4]日粮添加棕榈脂肪粉对泌乳牛产奶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J]. 张平,郭刚,霍文婕,王聪,刘强. 中国畜牧杂志, 2020(02)
  • [5]日粮添加枣渣对奶牛瘤胃发酵及产奶性能的影响[D]. 朱凯丽.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枣粉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及产奶性能的影响[D]. 陈晓校.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7]蜘蛛酶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D]. 王铭超.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8]阴离子盐及钙添加对围产期奶牛血钙稳衡与脂肪代谢的影响[D]. 张翔飞.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9]活性干酵母对荷斯坦泌乳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细菌群落的影响[D]. 林静.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10]我国主要畜禽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研究[D]. 柏兆海.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玉米处理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养分消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