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

陈静[1]2002年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范围“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利用、改造的规模和速度空前加大,促进了各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暴露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因此人类开始寻求新的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协调是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调整与控制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介绍了协调的基本概念,总结了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协调控制的概念,概述了协调控制的原理。然后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特征、结构与功能、运行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由此构建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概念模型与调控模型。随后论述了用于评价协调发展的模型与方法,建立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在采用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对系统协调发展的时间序列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灰色GM(1,N)模型对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最后以河北省为背景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河北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李勇[2]2006年在《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与预测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及根本所在。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把城市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对武汉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阐述了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及构建原则,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选取了一套表征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CDIS)。该体系由系统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具有递阶层次结构,能综合反映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不同属性。指标是按隶属关系、层次关系原则组成的有序集合,其中社会、经济子系统各含5个指标因子,资源子系统含4个指标因子,环境子系统含7个指标因子,共21个指标因子。本文分别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和集对分析方法对武汉市1991年~2003年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两种评价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1991~2003年间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除在1995年有所下降外,从1991年到2003年间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本文采用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对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该组合预测模型合理地利用灰色系统能解决灰信息、贫信息等问题的优势,规避了神经网络对样本数据要求多的瓶颈,使预测具有GM(1,1)模型对数据不确定性方面把握的能力,也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在非线性拟合预测领域的特点。预测结果表明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从2004年开始仍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且逐年稳步攀升。本文运用MATLAB软件为文中的评价、预测模型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方便了模型的应用。围绕《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的发展目标,结合灰色神经网络对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指数的预测结果,从五个方面(树立城市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的观念、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指导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朝向协调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取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两种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的比较和分析,肯定了协调发展理论和集对分析方法在协调发展评价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尝试建立一整套从评价到预测的方法和模型,使评价、预测和对策研究融为一体。

张晓慧[3]2008年在《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油气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引入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指出要解决我国石油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就必须在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观。本文在构建了以系统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系统协调综合评价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框架。在界定大系统协调发展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内涵的探讨,提出了实现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思路,为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评价奠定了必要的研究基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石油资源的消费和需求十分巨大,这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必然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本文对我国石油工业与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世界石油资源的潜力、生产能力以及需求结构入手,分析了国际石油资源形势,对中国石油资源形势,包括资源潜力、生产能力、炼油化工能力、石油进出口能力以及石油消费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阐明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概况,找出了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矛盾;分析了中国经济与石油消费的相关关系,为下文的系统分析和评价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基础。论文将系统分析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引入到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中。根据系统协调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将大系统分解为包括石油工业、人口、经济、科技和环境5个子系统在内的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多层体系,详细分析了大系统各子系统的要素、相关关系、功能以及运行机理,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石油工业的特点,构建了包含5个子系统82个分项指标的多层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奠定了基础。论文根据已建立的协调发展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等综合评价法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发展度、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定量描述我国石油工业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并提出多种发展模式。将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仿真研究中,根据5个子系统的相关关系,建立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SD模型,并运用1999—2006年的数据进行有效性与合理性检验,最后对第五章提出的未来我国石油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多种方案进行仿真,找出我国未来发展中最合理的方案,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卓舜鹏[4]2017年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市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十叁五”规划核心战略城市,中央对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给予了厚望。但随着北京在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协调的局面,一些大城市病症,如人口拥挤、城市污染、雾霾等问题相继成为焦点,挚肘着北京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为研究和改善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调研大量北京现状数据,利用Anylogic软件构建北京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这四大系统相互关联、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先利用2012年至2015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数据误差在10%以内,模型可行。并以此来对北京市未来四年(2016年至2019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模拟仿真。结合“十叁五”规划的相关指标,分别仿真了无控制措施下的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有功能疏解、控制措施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四年后,在有控制措施情况下,社会人口、GDP、资源消耗、水耗等基本都符合“十叁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为促进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本文强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功能疏解以及控制措施:将人口控制、企业外迁、功能疏解、能耗控制、叁废治理、严控排放等,使得北京走向绿色和谐发展的道路。本文总共分为六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交代了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北京市的社会经济现状同时也是本文的数据来源;第叁章是本文核心的建模理论方法与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构建;第四章通过运行结果针对模型的可行性做验证和误差分析;第五章是对北京未来的社会经济做仿真预测分析以及控制措施具体阐述;最后,第六章是对论文的总结和模型的不足分析以及展望。

李崇明[5]2005年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以社会、经济、生态、管理等领域的知识为基础,借助一般系统论、多元统计、图论等理论和方法,结合具体的小城镇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综述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与趋势,为研究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和分类,分析了现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与方法,提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并结合小城镇的时空特点,对小城镇的各指标从指标含义、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适用范围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参照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同时利用图论知识、聚类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系统核与核度理论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筛选模型。对本文所研究的小城镇做出了界定,结合小城镇特点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分析; 将小城镇作为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复合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利用复合系统思想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通过研究可持续发展对每个子系统的要求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目标; 给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从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与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出发,分析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小城镇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小城镇各子系统的发展及其相互制约关系出发研究小城镇系统协调发展的机理,给出了小城镇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定义与描述; 对两子系统发展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利用一般系统演化理论结合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相互制约关系对协调发展机理进行了分析; 小城镇系统协调发展是小城镇各子系统(指标)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小城镇中的综合体现,通过对灰色模型的建模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小城镇各指标或子系统之间的灰色模型来体现小城镇复合系统内的复杂关系,给出了小城镇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的建模思路、步骤及算法,建立了小城镇系统的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

罗璐琴[6]2007年在《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度评价与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只有城市和谐了,才会有区域的和谐,甚至国家的和谐。对处于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期的武汉市,如何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的同时,又坚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是一个城市发展路径选择和战略决策的重要问题,也是决策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旨在借鉴可持续发展度和协调度评价与预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度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和谐度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建设“和谐武汉”提出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比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协调等概念,提出了和谐的概念和内涵,并以和谐度理论为基础,结合武汉市的和谐发展现状选取了一套定量评价武汉市和谐度的指标体系,它是由目标层、约束层、子系统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其中约束层由社会综合发展指标、经济综合发展指标、资源综合发展指标和环境综合发展指标构成;子系统层由准则层加以反映;准则层由具体评价指标层加以反映。其中社会子系统11个,经济子系统8个,资源子系统4个以及环境子系统9个,共32个指标。最后经独立性和可行性检验得出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本文运用结合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要素和相关性分析,运用效益理论和平衡理论建立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和谐度评价模型,对武汉市1988——2004年的和谐度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按时间序列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武汉市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不容乐观;武汉市经历了由不和谐(1988-1994年)——濒临不和谐(1995-2000年)——勉强和谐(2001-2004年)的叁个阶段,总体上符合武汉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方向,但是仍然存在武汉市社会系统与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不协调、武汉市经济系统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不协调等不和谐之处。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D)和情景分析,建立了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和谐度预测模型。模型中选取了基尼系数、人口、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废气排放量和GDP等5个指标并建立了系统流图;确定了GDP增长率、环保投入因子和第叁产业所占GDP比重等3个政策因子并进行调整,针对4种情景方案进行模拟预测;最后结合和谐度评价模型对4种情景方案下的和谐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情景I即保持现在的发展模式,武汉市2010年的和谐度仅为0.7567,为中级和谐;通过对比四种情景方案,调整3个政策因子,得出情景方案IV即调整第叁产业所占GDP比重由0.491提高到0.55,环保因子由0.5增加到0.7,以及GDP增长率为11%,为较好的发展模式。最后本文根据和谐度评价结果及预测结果给出了武汉市构建和谐武汉的对策。

杨光明[7]2015年在《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及系统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资源,是可持续发展基本要素,是群众安居乐业基本保障。伴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湖泊水资源是重要水资源,工业发展给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巨大威胁。高原湖泊都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诉求迫切,湖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研究重点。在水土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视角探讨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系统模型构建。为保障指标体系和系统模型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本文对可持续发展能力概念和相应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进行综述,利用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方法和动力学决策实验得出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模型。运用洱海湖区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数据进行检验和模拟,通过持续度、发展度和协调度结合在欧氏空间当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出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值。形成搭建宏观指标体系——明确系统指标关系——代入公式寻求数值的思路建立起定量化与定性化结合的评价方法。结合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利用湖区数据对洱海城市湖区现实状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湖区整个系统可持续利用进行模拟仿真,在不同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模拟计算,最后得出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小。通过对洱海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判定和模拟实证研究验证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仿真模型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精确性。在集合洱海湖区可持续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对策,为其他城市湖泊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整合湖泊与城市共生关系,提出高原城市湖区发展概念。课题组曾先后从滇池湖区旅游产业与湖泊治理、抚仙湖可持续发展条件判定和对策、云南高原湖泊生态良性运转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与治理对策等与高原湖泊可持续发展相关视角进行研究。在整合文献和课题组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高原城市湖泊概念并对其特点进行梳理,把湖泊与城市互动和共生纳入研究范围当中,提出高原城市湖区概念,从而界定研究范围。(2)运用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结合得出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和权重。从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出发,在把握和考虑利益相关者意愿基础上,按照问题清单——关键问题寻找——问题树建立——目标树建立——项目群划分——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对高原城市湖区发展进行全面梳理,确定和完善影响能力建设关键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出主要指标的权重,从中得出各指标影响程度。(3)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分析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指标之间数量关系,建立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模型。根据高原湖区发展现状和困境,结合调研成果建立湖区发展因果关系,在明确变量类型和数量关系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PLE建立各个子系统流程图,并给出系统总流程图。从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度”、“发展度”、“协调度”视角改进可持续发展能力数值计算。结合指标体系权重和系统模型模拟出的不同年份各参数数值进行能力分值计算。按照搭建指标体系——明确指标关系——带入寻求数值的思路建立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计算方式。这为研究类似湖区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和演化提供思路。(4)通过洱海实证研究验证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有效性和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在利用年鉴数据和湖区经济发展报告数据对模型进行一致性、结构性和灵敏度检验验证模型有效基础上,输入数值得出洱海湖区在常规状态下未来时间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变化,并通过对水资源和整个系统可持续发展方案设计模拟得出优选发展模式。研究得出总需水量将从2000年56亿方变成2030年94亿方,洱海湖区水资源紧张程度会从2010年30亿方增加2030年60亿方,湖区城镇人口数量将从2010年22.3404万人增加到2030年34.8424万人。根据不同设计方案模拟结果得出湖区可持续发展优选模式。研究发现洱海湖区在发展状态中处于比较领先位置,水质保护是关键,是影响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因素。数据支撑和方案设计可以为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湖区提供研究思路、模型框架和变量关系。(5)总结洱海湖区可持续发展经验和调研成果提出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对策建议。结合对高原城市湖区发展状态和困境判断,利用动力学软件模拟出洱海湖区常规状态下各个指标状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数值。通过数值、大量文件书籍资料、多次调研经验,本文给出洱海湖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优良、值得全国湖区借鉴的经验。在对洱海整体系统模拟仿真基础上提出高原湖区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方案和对策建议。

高方述[8]2013年在《典型湖区水环境承载力与调控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水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优化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调控水环境承载能力是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准确评价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力,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污染防治规划,对指导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水环境承载力相关概念、应用实例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对象—洪泽湖西部湖滨区域,提出水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在某一时空尺度内,水环境满足自身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承载某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水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本文以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为研究典型,通过综合分析历史监测数据对洪泽湖西部湖滨水质污染现状及富营养化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合理评价;依据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原则,针对洪泽湖西部湖滨区域生态环境特点,以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复合系统为对象,针对洪泽湖西部湖滨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将水环境容量、生态需水量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基于因子分析确定权重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解析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力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制约要素;设定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情景,进行了水环境承载力预测,评估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过程,探讨了区域水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途径;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水环境综合整治策略,特别是改善水环境承载状况的管理对策和建议,为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的良性发展和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为:1.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分别对洪泽湖人湖河流与西部湖滨水质历史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洪泽湖西部湖滨水体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升高,水体污染程度为重污染,总体水质呈逐年下降趋势,逐渐由Ⅳ类水质逐渐转变为V类,78%的采样点不满足Ⅳ类水质管理目标。高浓度的氮、磷和较适合的氮磷比具备了藻类生长的物质条件,由于湖水始终处于“泥沙型浊水状态”和“藻型浊水状态”的互变之中,不利于藻类生长,导致叶绿素a的浓度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2.考虑到区域降水情况和环保管理的要求,应以平水年作为洪泽湖湖西部湖滨水环境容量的控制要求。为此,依据水质达标要求和现有水质状况,采用OECD模型计算洪泽湖西部湖滨TN、TP的水环境容量及剩余水环境容量;基于入湖库口中的排污混合带大小为约束条件,通过入湖排污口污染物最大入湖量确定洪泽湖西部湖滨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量化模型,估算了COD、氨氮的水环境容量及剩余水环境容量。并通过污染负荷的测算,分析了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容量的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研究表明,区域平水年COD和氨氮的允许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89169.3t和9458.47t,TP和TN允许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9421.27t和971.06t。鉴于洪泽湖淮河流域城市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入湖污染物COD、TN和TP削减率需要分别达到100%、101.88%和98.15%才能满足现有水环境容量的要求。3.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针对作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动态的、复合系统的研究区域,综合考虑水环境的环境属性、生态功能属性和水资源属性以及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联系,从人口、经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结合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将水环境容量、水环境质量和生态需水量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反映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人口、社会经济、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支持力(水资源与水环境容量和社会资源配置能力)两大类评价指标、含24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能够反应单项指标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洪泽湖西部湖滨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以期能较为全面的、准确的反映和评价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状态。4.依据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对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现状为“超载”。2004-2009年间,系统压力逐年降低,其中人口压力缓慢上升,环境污染与资源利用压力和社会经济压力逐年减小,压力指数由2004年的0.589降低到2009年的0.387,其中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压力是其主导压力,是造成系统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系统支持力发展缓慢并有进一步削弱的趋势,其中水资源量日益减小、水质污染严重、无水环境容量是导致支持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压力过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持力及社会资源配置力低下是导致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的主要原因。功能区达标率、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和水资源供需比是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力主要的限制性因素。5.根据影响区域社会发展目标及制约洪泽湖西部湖滨承载力的压力与支持力的主要指标,设置了现状发展模式和改进发展模式两种情景,以评估预测分析水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年内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状况会有所好转,改进模式进一步减轻了系统压力,提高了系统支持力,水环境承载力由“十二五”的“超载”逐渐转变为“十叁五”的“可载”,改善效果显着,而现状发展模式充分考虑未来10年内区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虽然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力也有所下降,但始终处于“超载”状态。为此,区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重视水环境承载状况的改善,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总量控制、提高第叁产业比重、增加环保投资、降低COD排放强度/万元GDP、减小废水排放量、节约用水等综合措施提高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承载力。6.近年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协调度呈逐年好转趋势,但由于区域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污染物的排放量随经济总量的增加仍将持续增长、人口数量增加、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导致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发展水平处于相对滞后状态,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处于不协调状态。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将会导致洪泽湖西部湖滨的经济环境大系统失衡,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良性势头将难以实现。调控方案的仿真模拟表明,只有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才可以保证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洪泽湖西部湖滨水环境管理控制目标、减轻系统压力、提升系统支持力是改善洪泽湖西部湖滨的主要途径。鉴于水环境系统的复杂性,水环境承载力以及总量控制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课题。本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作者水平局限,有些问题的认知、分析、研究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李秀娟[9]2008年在《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以森林资源分布为主的特殊区域——国有林区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国有林区是否协调发展不仅影响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上一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国有林改革的进行也离不开国有林区这一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本文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将国有林区划分为经济、社会、环境叁个子系统,选择吉林省国有林区这一典型区域对其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运行状况进行系统评价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线性加权和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动态评价法对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详细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条件;构建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出适合本研究的评价方法并建立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国有林区发展状况及整体水平、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子系统之间协调状态、协调发展水平、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进行系统评价;并以此提出促进吉林省国有林区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吉林省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科技教育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但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优势。(2)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整体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程度和协调发展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3)吉林省国有林区各微观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状态及协调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化趋势呈不平衡性;空间演化具有差异性。(4)延边林管区和吉林森工区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状态和协调发展水平具有很大差异。(5)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度等级类型与协调发展度等级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及特征基本相似。(6)影响吉林省国有林区协调发展因子的作用方向及作用程度不同,利导因子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优势上,限制因子较多且不同程度地限制着吉林省国有林区各微观区域的发展。(7)协调发展是形成国有林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以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发展,是一种生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应更好地发挥吉林省国有林区的资源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吉林省国有林区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张纪海[10]2005年在《基于Multi-Agent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其应用领域由传统的为应战服务向应急与应战相结合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式下,国民经济动员系统表现出很强的不适应性,组织结构僵化,各成员之间协调困难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现有的理论体系多是从国防经济学角度研究国民经济动员问题,而从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角度研究国民经济动员问题的成果相对较少。本论文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国民经济动员系统的上述问题,第一次尝试性地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对国民经济动员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与建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1) 对敏捷动员的核心内容——虚拟动员组织(动员联盟)进行研究,提出了动员联盟形成的价值基础、组建动员联盟的方法、动员联盟的管理模式及动员联盟成员敏捷性的评价方法。通过组建动员联盟提高了经济动员组织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2) 提出了基于角色的动员联盟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以角色视图为核心将动员联盟的任务视图、工作流视图、Agent 视图、组织视图和交互视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基于角色的动员联盟建模方法为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微观层次建模奠定了基础。(3) 提出了描述动员联盟形成过程的类合同网模型,并通过扩展PFP 通讯协议对类合同网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为动员联盟的形成过程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的描述方法。(4) 在构建国民经济动员系统模型时,提出角色机制,以角色关系作为系统成员联系的纽带。将系统的复杂性描述为系统成员角色关系的复杂性。系统运行方式的转变通过系统成员角色的转变实现。另外,通过设计角色感知、角色冲突、角色绑定等机制,为描述系统成员之间复杂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5) 提出了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建模方法,在该方法中提出了构建成员Agent 模型、系统环境模型、成员Agent 的协调模型和通信模型的框架和指导原则。通过组合上述基本模型可以构建不同规模的经济动员系统模型。(6) 在Swarm 仿真平台上开发了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仿真框架,运用仿真框架可以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模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仿真。

参考文献:

[1].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D]. 陈静. 河北工业大学. 2002

[2]. 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与预测建模研究[D]. 李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3]. 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张晓慧. 中国石油大学. 2008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市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建模与仿真[D]. 卓舜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5].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理论及应用研究[D]. 李崇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6]. 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度评价与预测[D]. 罗璐琴. 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 高原城市湖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及系统仿真研究[D]. 杨光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5

[8]. 典型湖区水环境承载力与调控方案研究[D]. 高方述.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9].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 李秀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10]. 基于Multi-Agent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张纪海. 北京理工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  ;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