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输液过程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论文_王丽玲

(彭山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川眉山 620860)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属满意度以及一次性穿刺成功性。结果:依从性方面,对照组总依从率为66.67%,观察组为86.67%;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为93.33%;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达到96.67%。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依从程度,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从而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输液;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218-02

对于儿童而言,绝大多数对输液存在紧张、恐惧、抵触情绪,表现为输液过程中严重哭闹,影响穿刺成功性以及安全性[1]。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输液中的应用重点在于了解患儿心理,从儿童角度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本文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部在2016年3月至同年9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患儿共60例,均非住院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基础资料如下。对照组中男患与女患比例为14:16;年龄区间处于1至5岁之间,平均年龄(2.9±0.7)岁;病因:11例为腹泻、7例为支气管炎、12例为发热。观察组中男患与女患比例为13:17;年龄区间处于1至5岁之间,平均年龄(2.8±0.8)岁;病因:10例为腹泻、6例为支气管炎、14例为发热。两组患儿均为常规静脉滴注,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根据患儿输液实施必要护理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环境护理 门诊输液环境属于开放式,病种多、人员流动量大、陪护人员数量较多,因此可能存在环境嘈杂情况,不利于患儿情绪的稳定。护理人员应保证输液室中空气清新、设备齐全,定期清洁各项物品,保障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清新、舒适的输液环境。可在输液室提供杂志、报刊供家属翻阅,播放动画片安抚患儿情绪,让患儿及家属均可感受到温馨感及舒适感。

1.2.2转移注意力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通过播放动画片、哄逗等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抓准时机,一次性成功穿刺。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可通过聊天方式,在穿刺时故意咳嗽或与患儿说话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关注程度。

1.2.3加强巡视 由于儿童的自制能力较差,在输液过程中可能由于哭闹、手臂摆动造成穿刺位置回血危险。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及输液巡视,对家属做好指导,令家属保障穿刺位置固定不动。巡视过程中主动询问患儿及家属是否有大小便需求或饮水需求,站在患者角度提供舒适化的护理服务。

1.2.4心理引导 输液属于侵入性操作,患儿往往表现出极度恐惧感,尤其是初次输液患儿,易油于哭闹及抵抗造成多次穿刺不成功。护理人员应多采用肯定性语言以及鼓励性语言满足患儿心理需求,耐心消除其不良情绪,取得患儿家属信任与支持。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依从程度

统计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的依从程度,分为依从、被动依从及不依从,计算总依从率。结果显示,对照组总依从率为66.67%,观察组为8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满意度

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示对照组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为9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一次穿刺成功性

统计两组患儿输液时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显示,对照组中26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占组内86.67%;观察组中29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占组内9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造成患儿输液过程中的不配合表现主要在于静脉穿刺所产生的疼痛感[3]。这项侵入性操作不仅会造成患儿心理上的不适感,也会由于输液时间较长且输液过程中无法自由活动而影响到其依从程度[4]。舒适护理指的是通过舒适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精神、社会、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降低不愉快程度。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输液依从性方面,对照组总依从率为66.67%,观察组为86.67%。这主要由于舒适护理中加强了对患儿的心理引导,让患儿在输液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研究中采用的转移注意力方式可减轻患儿对输液穿刺的关注程度,采用鼓励方式可帮助患儿提升内心的勇敢程度,从而正确面对输液操作,提升对输液的依从程度[5]。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为93.33%。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直接与穿刺成功性以及患儿输液过程中的态度、表现相关。患儿若在输液时表现出的明显哭闹情绪,会加重患儿家属的烦躁程度,因此满意度也会受到影响。研究中舒适护理模式注重对患儿的安抚以及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儿更积极地配合输液操作,从而稳定家属情绪,提升家属的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达到96.67%。由于观察组中舒适护理模式下患儿输液依从性更高,因此哭闹程度更低,穿刺不会受到穿刺位置活动的影响,因此穿刺成功率更高。总之,舒适护理模式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江继云,朱红超,何珣,任梅.如何指导护生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v.1101:92-93.

[2]熊勇,姜玉娥,付四毛,李颖莉,邹剑诚.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v.1212:52-55.

[3]赵云霞,刘燕.舒适护理应用于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医疗装备,2014,v.27;No.27504:151-152.

[4]席时清.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5,v.15;No.8406:83-85.

[5]成丽,林燕.情景游戏干预对门诊输液室学龄前儿童输液治疗的影响[J].蛇志,2015,v.27;No.10804:402-403+407.

论文作者:王丽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儿童输液过程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论文_王丽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