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论文_邓淇心,余,敏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论文_邓淇心,余,敏

四川浩业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 610037

摘要:总体来看,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因此,强化水资源管理,树立节约意识对我国水资源的保护非常必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为农村地区现代化农业水平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为了支持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专门修建的水利工程事业。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出具规模,并带有地域特征、地方特色,有效支持着地方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产量、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利用正在逐步以农民为核心,用来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农田水利工程也积极迎合时代发展,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效益为核心,朝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水资源利用工程,水资源保护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话题,农田水利工程从建设到应用都应该以节水、节能为理念,在节水、水资源最大程度利用的前提下来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从而实现其最优效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宗旨是要在节水、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来灌溉农田,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依赖于先进的灌溉技术、水利工程技术获得最多的农业经济效益。

2当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当中所面临的困境

2.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时,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考察阶段经常习惯性的参照过往资料,在现场考量当中缺乏严谨性、认真性,使得节水灌溉工程在设计阶段时常出现一些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的现象。如,不能及时针对节水灌溉工程当中的植被种植结构进行科学规划与认真探究,对灌溉区域内的土壤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使设计人员不能充分掌握灌溉区域的水源、水质状况,很难针对灌溉区域的土地隶属情况作出确切划分等。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时,很多设计人员只顾一味地依据以往经验进行项目设计,经常在没有确切掌控现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设计,造成项目设计规划不合理、不科学。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必须亲自到灌溉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仔细探究该地区影响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的各种潜在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设计,确保节水灌溉工程符合实际状况,为以后灌溉工程发挥正常作用奠定基础。

2.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当中普遍存在忽视管理的情况

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阶段,对于各种工艺要求普遍较高,所以在施工时工程人员必须对各种工艺充分重视。大多数地方管理者或者施工人员经常会赶赴一线参与指导,然而,当灌溉工程建设完工后,一旦投入使用,经常会发生无人监管的状况,甚至部分节水灌溉工程自从投入使用当天起就会出现无人监管的现象,由于无人监管、维护机制不够健全,时常出现节水灌溉工程无法起到应有效果。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节水灌溉项目的产权问题缺乏明确性,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举措以及维护机制,为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地方部门应及时明确节水灌溉项目的产权问题,并施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建立健全完善的维护机制,给予充足的配套资源,并指定专人监管。只有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节水灌溉项目正常发挥节约用水的作用。

2.3节水灌溉工程当中植被种植结构缺乏合理性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的初衷就是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群众受益。然而大多数地区受传统种植理念的影响,使得节水灌溉项目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灌溉区域内的植被种植结构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就其种植方式而言,依然保持固有的种植理念,即便部分地区有较为高效的农业生产效益出现,其覆盖范围也相对较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水利项目很难取得高效灌溉的效果,进而无法确保人民群众的增产增收。为了尽可能地提升灌溉区域的经济效益,在节水灌溉项目施工时,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引导人民群众改变固有种植理念,使灌溉区的植被种植结构得到明显改变,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节水灌溉效益,使人民群众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研究

3.1优化水资源配置

我国的水资源一直非常紧缺,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引入,可以填补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的不足,对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员要对节水灌溉区域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优化水资源配置,实行分质灌水法。在建设节水灌溉项目的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合理配置生活、农业以及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环境检测和考察,严格贯彻落实“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分配方针,明确制定灌区用水总量的具体指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2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要把增产增效、生态效益以及农村经济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从而推动高效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建设长足发展。在对灌溉区域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优先考虑因地势不平无法通过自流灌溉而导致严重缺水的地区;优先考虑经济较为发达,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优先考虑领导干部与群众思想较为先进,能大力支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的地区;优先考虑社会治安良好,没有发生过恶性案件的地区。比如甘肃省武威市的古浪县,县内地区植被覆盖面少,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农业产出呈现出只低不高的态势。但自从引入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古浪县的农业产量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村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

3.3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提高,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含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与生态系统用水技术等。在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除了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强化,还需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4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维护都离不开高效的管理,管理水平的好坏决定着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保障建设好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长期有效的运行,就必须提高管理技术和能力。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实行权责分明制度,结合乡镇村合作管理,制定惩处制度,把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4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是支持农业建设的一项工程项目,为了达到预期的农田水利建设目标,就要积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的节水效率,减少水体浪费,为农业灌溉创造良好条件,达到预期的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1:78-79.

[2]马海山.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北京农业,2014,03:206.

[3]朱雷鸣.浅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4,03:55.

[4]赵宝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155-156.

论文作者:邓淇心,余,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论文_邓淇心,余,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