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项目管理的征地拆迁工作论文_林炎

试论如何做好项目管理的征地拆迁工作论文_林炎

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土地整备事务中心 广东深圳 518126

摘要:项目实施前的基本性工作是征地拆迁,直接影响到后面一系列项目开展、以及动工的时间、工期和工程的管理。搬迁管理要有运用熟悉的一系列法规,为征地搬迁创造好的环境。优化偿还制度,减少拆迁前的矛盾,后续拆迁能够进行顺利。

关键词:项目管理;征地拆迁;工作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由此,城市的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经济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征地和被征者、拆迁与被拆迁者之间的关系日渐趋于紧张,矛盾逐步深化,而这些社会问题的产生,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项目发展,而且,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因素。所以,如何用适当的策略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不仅是项目管理部门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学者和众多有志之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正是站在这个角度,对当前在征地和拆迁工作中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1.征地和拆迁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政策和认知方面

当前,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应和比较全面的征地和拆迁的法规和政策,但因受物价上涨和大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被征地、拆迁居民的补偿标准也一直在相应的变化和提高着。所以,面对这种变化,居民内心对被征地、拆迁补偿的内心期望值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人,希望能在被征地和被拆迁过程中,得到大笔的补偿,由此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所以,补偿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一部分居民,对征地和拆迁采用了一等、二看、三拖延的态度。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持续走高和多变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阻遏征地、拆迁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就是各地补偿政策不统一带来的问题。在目前,全国由于地域经济的差异,没有制定统一的征地、拆迁补偿办法。而是由当地的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经济现状制定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后,再将具体的补偿细则交于省下属的地、市、州等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各地实际状况制定。这样的征地、拆迁补偿办法,由于各地政府会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状态、居民收入、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制定,从而就导致了各地方的补偿标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在很多地方,在制定补偿标准时,还会采取一村一策,一项目一补偿标准的政策,这就造成了村和村、乡和乡、街道和街道等相邻区域,补偿标准不同的情况发生,这也是造成征地、拆迁工作难以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在认知方面,部分被征地、拆迁的居民,片面的理解了征地、拆迁补偿的作用,对补偿的期望值无限的拔高,脱离的实际状态来理解和认知补偿的作用。将自己家庭出现的一切问题和矛盾,都希望通过这次征地、拆迁得以解决。解决不了,就拒绝拆迁。还有些居民,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临时加建、抢建自家房屋,以此来争取更大的补偿。被征地的居民,在地里栽种树木、农作物,以此来增加补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这些做法,往往让征地、拆迁工作陷入僵局。[2]

1.2安置方面

在被拆迁居民的安置方面,计划不周全,实施力度偏弱。在拆迁工作实施时,拆迁人员往往会对被拆迁的居民承诺入驻安置房的时间。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建设开发实施周期一般都比较长,由于政策、资金、施工滞后和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时候安置房交付使用都陷入了“虎头蛇尾”的怪圈,安置房在承诺期限内一旦不能兑现,就很容易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围堵政府办公大楼等,这样不但影响了政府部门的正常办公,给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3]

2.优化项目管理的征地拆迁工作的应对策略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应的,出现问题不害怕,只要能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那么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征地和拆迁工作也会得以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在征地和拆迁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的解决、应对策略如下:

2.1健全组织机构,保障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建设单位,均应实行高层负责机制并建立健全专门的征地协调组织机构。首先,实行高层负责制,可以减少一些中间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有利于强化高层领导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担当;可以使主要领导设身处地的考虑征地拆迁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予以解决;其次,建立健全专业征地协调机构并定期展开征地拆迁协调会,可以营造出各方面高度重视的氛围,形成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大协调局面,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并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积极配合、密切合作,有利于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2.2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

思想方面出现了问题,就要从思想方面解决,虽然,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但面对亲情和美好的生活,只要工作人员能够抓住老人的心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个心结还是可以打开的。例如,请老人的儿孙去做思想工作,要比工作人员去做要有效果。相信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症结,是一定可以解开的。[1]

2.3运用法律政策搞好征地条件

为了打破土地征用和拆迁的困境,首先我们必须使土地征用和拆迁有法律依据。《宪法》、《产权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征收必须依法进行。换言之,中国的拆迁工作长期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制定征地拆迁管理专项法律,以法律的方式确定征地关系,明确权利责任的范围,制定征地拆迁保障措施和体制。同时,在法律层面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严格区分公共项目、商业开发等其他项目的差别。这样既保护失地农民和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也为涉及国民经济和民生的重大项目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4政策和认知方面

在政策的制定方面,除了根据当地的实际状态进行合理的制定外,在实施方面要保持实施的连续性。相关部门在执行征地、拆迁政策时,一定要做到依法而行,依策而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有效的制定和实施补偿办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补偿措施时,要根据当地和当时的物价标准,最大限度合理进行补偿,并且,要学会在合理范围内、依法依规进行适当调整,力争达到大部分群众的满意。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4]

.5安置方面

拆迁后的安置工作,是稳定民心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要求需要征地的单位,在征地、拆迁未开始之前,就必须制定出详细、科学的安置房规划设计草案、选址情况、施工计划以及资金的调配状况,对承诺的交房日期,要做到不拖延。如不是人不能抗拒的状态下,延长了交房期限,就要予以处罚。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安置房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安置房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按期完工。

结语

为了做好工程管理中的搬迁问题,必须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合法解决搬迁的问题。同时,对征地拆迁的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更新补偿的方法,引导媒体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的正向舆论引导,最终形成全面的征地拆迁制度。由此,才能解决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关的公共工程建设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任宏,张埔炽.公共项目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28(01):31-35.

[2]张玮玲,李绣彬.加强和完善征地拆迁资金监管刍议[J].财政监督,2013(36):45-46.

[3]吴建华.浅谈城市征地拆迁中的沟通问题[J].新西部,2010(06):73-74.

[4]黄志华,潘建军.破解“征地拆迁难”的实践与启示——以丽水市区为例[J].浙江国土资源,2007(01):16-19.

论文作者:林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试论如何做好项目管理的征地拆迁工作论文_林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