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H~+交换剂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

Na~+/H~+交换剂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

一、Na~+/H~+交换子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林[1](2021)在《氯离子/碳酸氢盐转运体SLC26A9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SLC26A9(Solute carrier family 26 member 9)是多功能阴离子转运体SLC26A家族中的一员,具有Cl-通道的功能。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SLC26A9缺失导致小鼠胃癌的发生,这首次证明了它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27]。然而,SLC26A9在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方法:1)用IHC检测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癌前疾病(结直肠息肉、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SLC26A9的表达量以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2)运用WB技术检测人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SLC26A9的表达量。q PCR与WB方法比较SLC26A9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3)在COLO201细胞株中构建沉默SLC26A9稳定株;在SW48细胞株中构建过表达SLC26A9稳定株;通过q PCR和WB分别验证沉默/过表达SLC26A9基因是否成功。4)在COLO201沉默稳定株中,通过CCK-8增殖实验和细胞周期实验,检测沉默SLC26A9基因后(即沉默组),比较空转组与沉默组细胞的增殖能力。5)在COLO201沉默稳定株中,运用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沉默SLC26A9基因后(即沉默组),比较空转组与沉默组细胞凋亡情况。6)在SW48过表达稳定株中,通过CCK-8增殖实验、生长曲线实验、Ki67、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周期实验,检测过表达SLC26A9基因后(即过表达组),比较空转组与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能力。7)在SW48过表达稳定株中,通过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SLC26A9基因后(即过表达组),比较空转组与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能力。8)在SW48过表达稳定株中,运用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过表达SLC26A9基因后(即过表达组),比较空转组与过表达组细胞凋亡情况。9)运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人COLO201细胞沉默SLC26A9后,空转组与过表达组的成瘤情况。10)运用肺转移瘤实验检测通沉默SLC26A9或过表达SLC26A9后,观察结直肠癌肺转移能力。11)在SW48过表达稳定株、COLO201沉默稳定株中,通过WB研究SLC26A9对肿瘤细胞增殖、EMT、凋亡和CSCs的影响。以及探索SLC26A9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12)通过细胞浆与细胞核蛋白提取,利用WB验证SLC26A9从细胞浆向细胞核移位并累积机制的研究。13)利用选择性的β-catenin抑制剂XAV-939,进一步阐明SLC26A9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机制。结果:SLC26A9在正常结直肠上皮(n=135)、增生性息肉(n=76)和腺瘤(n=106)的细胞质中表达较低,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且移位到细胞核(n=150,p<0.0001)。此外,SLC26A9表达上调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与正常结肠细胞系(NCM460)相比,SLC26A9在所有CRC细胞系中表达均显着上调,在COLO201细胞系中表达最高,在SW48细胞系中表达最低。在COLO201中沉默SLC26A9,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并在体内外抑制细胞增殖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SLC26A9与β-catenin在CRC的细胞核均有表达,并从胞浆向细胞核移位,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包括CCND1,c-Myc和Snail,但抑制细胞色素C(Cyt-C),Caspase9,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和核酸内切酶G(Endo G),表明抑制Caspase依赖和非依赖的凋亡通路。SLC26A9表达的改变导致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记物的改变,包括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表达增加,以及EMT诱导的癌症干细胞(CSC)改变,包括CD44、CD133、Lgr5、OCT4和Nanog表达上调。结论:SLC26A9上调并移位到细胞核激活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了CRC的发生发展。SLC26A9可能是CRC新的候选癌基因。

卢成丽[2](2021)在《SLC26A9基因在三阴型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SLC26A9是碳酸氢盐转运体SLC26A家族中的一员,参与调节碳酸氢盐分泌和氯离子的转运。既往研究表明胃中的SLC26A9缺失后会导致胃癌的发生发展。但是,SLC26A9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和功能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SLC26A9在三阴型乳腺癌发病中的潜在作用,为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1)运用免疫组化检测三阴性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SLC26A9的表达;WB技术检测SLC26A9在人正常乳腺细胞MCF10A和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MDA-MB-468中的表达;2)分析SLC26A9的表达与患者临床指标、常用分子标志物及预后的关系;3)构建SLC26A9敲除或沉默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运用PCR或WB验证敲除或沉默效率;4)细胞功能学部分实验探索SLC26A9敲除或沉默后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迁移的影响;5)WB检测SLC26A9敲除或沉默后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GFR/PI3K信号通路及下游蛋白的作用;6)加入EGF作为激动剂,进一步明确SLC26A9是否通过激活EGFR/PI3K通路而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结果: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SLC26A9的表达明显上调,且相对于低表达组,SLC26A9高表达组的OS明显降低;2)SLC26A9敲除或沉默后可阻滞G2/M期转变、诱导凋亡,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3)SLC26A9敲除或沉默后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增殖标志物、EMT标志物snail及下游间质相关蛋白的表达,而促进上皮相关蛋白如E-cadherin的表达;4)SLC26A9敲除或沉默后抑制EGFR/PI3K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在三阴性乳腺癌中SLC26A9的表达明显上调,并且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高表达组患者的OS明显降低。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SLC26A9可能通过激活EGFR/PI3K通路抑制凋亡,并且增进其增殖和迁移。提示SLC26A9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有望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方向。

王洋[3](2021)在《乳腺癌电导率与生物标志物和关键调控蛋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电阻抗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生理和病理相关的物理变化。人体内部的稳态是被严格调控的,病变组织环境遭到破坏,物理特性也随之改变。研究表明,生物电阻抗能够对乳腺癌不同病理时期的组织进行有效区分,并发展了以电阻抗成像为代表的无创检测方法,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旨在研究乳腺癌电导率与目前熟知的几种生物标志物相关性的同时,探索乳腺癌电导率发生变化的调控机制。为了在细胞水平准确测量电导率,本文提出并建立具备肿瘤微环境的细胞悬浮液电导率测量方法。通过对细胞生长培养基、细胞和细胞悬浮液的电导率测量,发现乳腺癌转移性强的细胞MDA-MB-231的细胞悬浮液电导率受到细胞生长培养基电导率的影响比细胞电导率的影响更强。而具备肿瘤微环境的细胞悬浮液电导率变化与组织样本的电导率变化一致。该结果表明,建立具备肿瘤微环境的细胞悬浮液测量方法更适合在细胞层面进行乳腺癌电导率的研究。从肿瘤特性分析乳腺肿瘤细胞自身发生发展过程中影响离子浓度的生理活动生物标志物与电导率改变的相关性。通过检测不同时期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的增殖(Ki67,cyclingD1)、迁移(MIIP,迁移率)、代谢异常(LDHA,乳酸)、酸性(NHE1,ΔpH)和缺氧微环境(HIF-1α)的标志物,分析标志物与不同时期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电导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的增殖、迁移、代谢异常、酸性和缺氧微环境生物标志物与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悬浮液电导率显着相关,其中酸性微环境标志物NHE1与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悬浮液电导率最相关。从电解质角度证明了乳腺癌电导率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显着相关。针对肿瘤的血管生成特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电导率变化的相关性。通过检测不同时期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分析乳腺癌组织电导率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通过检测不同时期乳腺癌细胞VEGFA介导的血管生成不同过程,分析与不同时期乳腺癌细胞电导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与组织电导率显着相关,且VEGFA介导的血管生成不同过程与乳腺癌细胞悬浮液电导率也显着相关,其中VEGFA介导的HUVECs的细胞增殖与细胞悬浮液电导率相关性最显着。从水分角度,阐明了乳腺癌电导率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显着相关。为了探索调控电导率改变的关键蛋白和信号通路,本文得到NHE1与乳腺癌细胞悬浮液和组织电导率相关性最强,以此为突破口,利用不同抑制剂调节不同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AKT和ERK通路能够通过调控NHE1调节电导率的改变;NHE1通过控制离子运输改变细胞外pH进而改变电导率。上述结果表明NHE1在乳腺癌电导率改变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综上,本文建立具备肿瘤微环境的细胞悬浮液电导率测量方法,分析了乳腺癌生理活动标志物与电导率的相关性。并以相关性最强的NHE1入手,获得了调控乳腺癌细胞电导率的相关通路。为电导率改变的生物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进一步为促进以电导率为特征参数的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刘燕[4](2020)在《基于新型纳米PDT技术的肿瘤高效治疗策略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药物疗效的改善及肿瘤转移与复发的抑制等都是癌症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开发安全、高效、精准的纳米药物治疗技术和方法一直是癌症治疗研究的热点。纳米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果由药物颗粒在体内层级输运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决定,其中纳米药物的载药量、肿瘤内富集效率、瘤内渗透程度、细胞内化剂量以及药效作用靶点结合效率、肿瘤细胞耐药性等都是制约纳米药物治疗效率的因素。虽然已经有大量的探索性研究,但是由于上述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因而难以给出清晰的影响规律。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多年来对光动力PDT肿瘤治疗新技术的研究,利用其光敏即时响应的精准控释特性、发挥药效的单线氧浓度与释放速率的可控性,以及亚细胞器的靶向技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表面修饰技术等,将稀土纳米PDT药物颗粒作为研究的纳米药物模型,分别针对论文中所提出的肿瘤高效治疗策略开展系统研究,具体如下:(1)纳米药物的协同靶向策略。构建UCNs-GOQD纳米PDT药物颗粒,其中UCNs可吸收近红外光,激发新型高效的纳米光敏剂GOQD释放单线氧。基于ROS作用距离极短(~150 nm)、线粒体是PDT高效作用靶点,分别从瘤体富集、细胞内化及线粒体精准定位等方面,研究细胞膜的透膜靶向剂FA(叶酸)、线粒体的靶向剂TPP(三苯基膦)的协同靶向效应。体外的Hela细胞实验表明,相对于FA或者TPP的单一修饰,FA/TPP层级靶向的纳米药物在细胞内的吞噬剂量分别增加了20%、40%,在线粒体位置的靶向效率分别提升了46%、50%,因而对Hela细胞具有更强的杀死效果。在体内小鼠肿瘤模型实验中,FA/TPP层级靶向的纳米药物在小鼠肿瘤内的富集含量相对于FA修饰提升了40%,相对于TPP修饰提升了75%,其在瘤体内线粒体靶向效率分别相对提升了16%和10%,从而对小鼠的Hela实体瘤具有更高效的抑制。表明协同靶向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纳米药物颗粒的瘤内富集、细胞内化和精准定位以及肿瘤治疗效果。(2)纳米药物的细胞传递策略。在UCNs@Pp IX纳米PDT药物颗粒表面,同时引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赖氨酸齐聚物PLL和细胞膜的高效透膜靶向剂FA,以研究其在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以及瘤内渗透的特性。In-vitro实验发现,具有PLL/FA表面修饰的UCNs@Pp IX纳米颗粒可以在transwell体系的不同细胞层之间有效传递,并且其在Hela细胞内的吞噬剂量是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修饰的1.51倍,排出速度是APTS修饰的1.8倍;通过对胞内转运蛋白Rab的标记转染,PLL/FA修饰的纳米粒子与胞内循环转运蛋白Rab11的重合度可达到55%,而APTS修饰的纳米粒子仅为32%。表明PLL/FA修饰的纳米粒子在Hela细胞之间具有高效的转胞吞介导的细胞传递作用。在in vivo实验中,PLL/FA修饰的纳米粒子在肿瘤内的渗透程度更高;细胞内化效率可达到62.8%,是APTS修饰的2.6倍,且最终能够消除肿瘤。而当加入不同抑制剂时,细胞对PLL/FA修饰纳米颗粒的吞噬及排出剂量受到显着抑制,纳米粒子与胞内循环转运蛋白Rab11的定位效率也显着降低;与此同时,瘤内渗透效果减弱,细胞内化效率降低,治疗后瘤体出现残存。通过数据拟合发现in-vivo瘤内渗透程度与in-vitro细胞吞吐剂量存在正向依赖关系,表明细胞传递作用可以有效促进纳米药物颗粒在瘤内的深层渗透以及肿瘤治疗效果。(3)纳米药物的耐药规避策略。我们利用UCNs@Pp IX纳米PDT药物颗粒研究PDT纳米治疗技术对异质性和耐药性脑胶质瘤细胞以及相关小鼠皮下肿瘤模型的杀伤作用。研究发现,异质性脑胶质瘤细胞LN229、U87、T98G对临床标准一线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的耐受性差异很大,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4μM、485μM、1442μM,且LN229与U87细胞在低浓度TMZ诱导下会形成耐药细胞株LN229/TMZ(IC50升高至606μM)、U87/TMZ(IC50升高至980μM)。PDT纳米技术作用时,异质性细胞以及诱导耐药细胞对纳米PDT药物颗粒都比较敏感,IC50浓度均在70~92 ug/ml之间。在小鼠肿瘤治疗实验中,TMZ对不同瘤体模型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而纳米PDT药物颗粒对各类TMZ耐药/非耐药瘤体均表现出显着的肿瘤抑制及根除效果。利用Q-PCR技术研究细胞内耐药基因的调控情况发现,TMZ处理后,细胞内耐药基因显着上调,多重耐药通路被激活;纳米PDT药物颗粒处理后,抗凋亡蛋白显着下调,凋亡蛋白显着上调,引起细胞凋亡,而其它的耐药通路并没有受到明显调控。表明,纳米PDT治疗技术以其独特的毒性机制,直接诱导细胞凋亡,可以有效规避耐药通路的激活,从而实现对耐药瘤体的高效治疗。基于上述策略的研究结果,我们设计且制备了新型UCNs@Pp IX-PLL-FA纳米PDT药物颗粒,将药物光敏剂Pp IX连接在齐聚物PLL上,该纳米PDT颗粒的药物负载效率提高至25wt%~43wt%,远高于文献报道的14wt%;同时in-vivo实验表明:该纳米PDT药物颗粒能够在肿瘤内有效富集,深层渗透,且在肿瘤细胞中高效内化;另外通过anti-CD133标记发现,纳米PDT药物颗粒对干性Hela细胞与非干性Hela细胞均具有高效杀伤效果。该纳米PDT药物颗粒兼具上述三种策略,同时具有高效的药物负载,成功地以5.6 mg/kg(i.p.)的安全注射剂量,实现了对小鼠Hela瘤体模型的根除,且在40天没有复发,为安全高效的纳米PDT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转化提供了可能。

王宗杰[5](2020)在《海洋滑动细菌天然产物的挖掘、disorazoles的异源表达及肿瘤靶向递送》文中研究说明癌症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目前依然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现阶段,化疗依然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由于很多化疗药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天然产物,且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也常被用来寻找新的抗肿瘤靶点,因此积极寻找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是抗肿瘤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近些年来中重复发现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发现有价值的天然产物越来越困难。这可能与研究人员将过多的研究精力集中在经典的天然产物产生菌类群上有关。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除了放线菌、芽孢杆菌等传统天然产物产生菌,海洋滑动细菌也具有巨大的天然产物合成潜力。因此,本研究将天然产物挖掘的目标转向了研究较少的海洋滑动细菌。除了积极寻找具有新颖结构的天然产物,充分利用现有化合物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Disorazoles是从纤维堆囊菌中发现的一类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其细胞毒性比埃博霉素强100倍。但由于靶向性较差,毒副作用严重,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而随着靶向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对肿瘤靶向细菌研究的深入,使得利用特定的载体将高毒性的化合物靶向递送至肿瘤内部成为可能。利用这一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发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还能避免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是一个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以肿瘤问题为出发点,分别从天然产物挖掘及靶向递送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海洋滑动细菌新物种的分离及其天然产物合成潜力评价。本研究通过诱捕法从海洋来源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了 100余株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其中有1 1株潜在的新物种,且绝大部分属于海洋滑动细菌。这些菌株的分离纯化为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之后对分离得到的新物种进行了多种培养条件的发酵,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生物活性评价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对其中一株生物活性较好的海洋拟杆菌Fulviviga sp.W222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其中包含多个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说明其具有天然产物合成潜力。(2)新型铁载体fulvivirgamide的挖掘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确定。菌株W222中含有一个去铁胺类(Desferrioxamine,DFO)铁载体的生物合成基因簇(Biosynthesis Gene Cluster,BGC)。与已知基因簇相比,其中还包含两个未知功能的基因(fulE及fulF),且这两个基因在拟杆菌类群中相对比较保守的。说明它们具有比较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能负责合成一类新的DFO类铁载体。结合Chrome azurol S(CAS)实验与铁离子添加实验,利用LC-MS对菌株W222的发酵产物进行检测,确定了其中可能的铁载体的吸收峰及分子量。进一步地高分辨质谱(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MS)检测确定了它们的精确分子量及可能的分子式,推测其可能是Desferrioxamine Gi(DFOGi)伯胺氮原子酰基化的产物,并将其命名为灰黄杆菌胺(fulvivirgamide,FVM)。为了确定FVM的结构,我们利用色谱分离的方法对其中产量较高的化合物(1-4)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NMR结合HRMS及MS/MS确定了其化学机构。化合物1-4分别是DFOG1伯胺氮原子被苯乙酰基、乙酰基、丙酰基及异丁酰基修饰的产物。通过解析出的化学结构结合HRMS及MS/MS,推测出了另外一些铁载体的大致结构,均为DFOG1伯胺氮原子被不同脂肪酸或芳香族脂肪酸酰基化的产物。为了确定FVM的生物合成途径,我们将其基因簇中可能的功能基因克隆到了共表达质粒上,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通过比较不同转化子的发酵产物,证明了 FulF为一个全新的酰基转移酶,负责DFOG1伯胺氮原子的酰基化。为了明确FulF的底物,我们向BL21(DE3):;fwlF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了DFOG1及肉豆蔻酸,并在其产物中发现了目标产物FVMB14,说明FulF可以催化DFOGi的酰基化过程。对分离到的化合物(1-3)进行了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发现其对三种人源肿瘤细胞都具有抑制所用,IC50介于9到19μM之间。(3)Disorazoles异源表达宿主的构建。异源表达不仅可以促进disorazoles的相关研究,同时也是靶向递送的前提。泰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E264是一株分离自泰国水稻田里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与其它肿瘤靶向细菌相比,菌株E264次级代谢产物丰富,可以为异源基因簇的表达提供丰富的前体物质,具有成为异源表达宿主的潜力。但由于其可用的筛选标记较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利用两步单交换结合反向筛选的方法对B.thailandensis E264基因组上的3个多重耐药外排泵(MDR pumps)进行了无痕敲除,得到了一株对常用抗生素普遍敏感的突变株。除了耐药性的变化,敲除耐药泵的突变株生长速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保留了其生长速度快的优势。之后,我们将disorazole A1的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E.coli WM3064介导的结合转移转至突变株E264ABAC中,并在其M8培养基的发酵产物中检测到三个特异的吸收峰。经NMR确证保留时间为16.8min的质谱峰峰是disorazole A1的衍生物disorazole F2。对比二者的结构发现这可能是由于B.thailandensis E264中缺乏相应的甲基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导致的。通过突变株E264ABAC异源表达得到的产物排除了后修饰酶的影响,大大方便了其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而在表达disorazole Z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只检测到了其酯基缺失的衍生物。经生物合成分析推测,这也可能是由位于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外的细胞色素P450和羧酸酯酶催化的。(4)B.thailandensis E264肿瘤定植特性及disorazole的靶向递送。Disorazoles在B.thailandensis E264中的成功表达,为其肿瘤靶向递送提供了基础。但由于野生型E264毒性较大,因此我们首先依据沙门氏菌的减毒策略构建了两株减毒株E264ΔwaaN及E264ΔrelAΔspoT,并对野生型E264及其减毒株的毒性进行了评价,发现E264AwaaN的毒性有了明显的降低,同时低剂量的野生型E264的致死率也较低。之后的肿瘤定植实验结果显示,虽然E264ΔwaaN的毒性较低,但其肿瘤定植的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低剂量注射的野生型E264不仅安全性有保障,且其最终在肿瘤内部定植的密度也没有受到影响。结合毒性及肿瘤定植能力的实验结果,最终我们选择以低剂量的野生型E264作为递送载体,将disorazole直接递送至肿瘤内部,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抗肿瘤效果。但最终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野生型菌株E264,转化子E264::disA的抗肿瘤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推测可能是由于肿瘤内部的生长环境较为严苛,E264在其中的生长受到抑制,并不能有效地表达外源基因簇导致的。本研究从非经典的天然产物产生菌——海洋滑动细菌中发现了一类新型的去铁胺类铁载体;构建了一个新的表达宿主E264ABAC,并利用其实现了disorazoles化合物的异源表达;最后,对B.thailandensis E264作为高毒性化合物靶向递送载体的可能性及局限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张庆[6](2020)在《两种新型99mTc标记硝基咪唑类显像剂的制备及体内外乏氧靶向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乏氧是恶性肿瘤普遍存在的一个病理生理特征,乏氧可以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以及对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更加耐受。肿瘤内乏氧情况的检测一直是重要的研究热点。在核医学领域,尽管开发出的用于乏氧显像的放射性药物有很多,但目前用于临床的只有18F-MISO、123I-IAZA、99mTc-HL91等少数几种,而且受化学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等影响,它们作为乏氧显像剂也并非十分理想。更新的、药代动力学更优秀的、肿瘤/本底比值更高的放射性药物尚需进一步开发。近年来探测器等硬件和重建算法的改进使核素单光子显像可定量分析的时代也已到来,在不久的将来,利用SPECT/CT一体机完全可能获得分辨率高、组织结构清晰的肿瘤图像,并可能指导放疗勾划乏氧生物靶区。锝(99mTc)具有众多优点,99mTc标记的乏氧放射性药物可与PET正电子药物优势互补。本课题设计合成一种新型5-硝基咪唑-天冬氨酸酰胺衍生物,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99mTc标记方法,进行元素分析验证及物理化性质质控的检测,并从分子水平、体外细胞和小鼠移植瘤模型三个层面进行肿瘤乏氧选择性研究,并与当前SPECT乏氧药物中性能优良而又未在国内进行过研究的2-硝基咪唑类代表99mTc-BRU59-21进行对比研究,为开发结构简单、便于制备、性价比高、乏氧选择性好的SPECT新型放射性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合成5-硝基咪唑天冬氨酸酰胺衍生物(3-氨基-4-[2-(2-甲基-5-硝基-1H-咪唑基)-乙胺基]-4-氧代-丁酸,代号NASn)和2-硝基咪唑HMPAO衍生物(代号BRU59-21),用NMR与MS进行验证。探讨并优化了99mTc核素标记方法。用放射性TLC及HPLC对标记物进行质控并检测标记物的体内外稳定性、脂水分配系数、电荷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异常毒性等一般性质。通过CCK-8法细胞活性检测、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内源性乏氧标志物HIF-1α确定了A549肺腺癌细胞的最佳乏氧培养时间。通过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荷A549肺腺癌裸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研究上述两种标记物在乏氧细胞和各组织中的聚集情况以及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血液清除情况,比较两种标记物在瘤体积不同的荷A549肺腺癌裸鼠模型体内分布及SPECT断层显像结果的差异。最后通过肿瘤病理组织切片乏氧标志物哌莫硝唑(Pimonidazole,PIMO)和HIF-1α的免疫组化染色与相同瘤组织切片的放射自显影结果两者对比,定性、定量检测上述两种放射性标记物在肿瘤中的分布是否反映肿瘤的乏氧情况。结果:(1)两种配体化合物的NMR与MS分析显示与设计的结构一致,NASn通过两步法99mTc标记形成[99mTcN]-NASn,BRU59-21直接99mTc标记形成99mTc-BRU59-21,优化了NASn的放射性标记条件,两种标记产物放射性化学纯度均>95%。(2)[99mTcN]-NASn、99mTc-BRU59-21均为电中性化合物,其脂水分配系数logP为1.7和1.38,均为亲脂性。在室温、人血白蛋白37℃、小鼠肝匀浆中37℃三种条件下放置4h,标记物的放化纯均无明显下降。两种标记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8.8%和50.5%。两种标记物74MBq尾静脉注入实验小鼠并持续观察7天,小鼠全部存活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A549细胞乏氧培养不同时间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09),以乏氧24 h组细胞存活率最高(96.30±2.79)%。正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将A549细胞培养不同时间(4h?48h),乏氧状态下培养4h HIF-1a蛋白表达开始增加,到24h达到峰值,48h后其表达有所降低,与常氧条件下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峰值24h 3.69±0.37 vs 1.01±0.04,P=0.000);在12h HIF-1a mRNA表达开始明显增加,24h表达达到峰值,与常氧条件下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3.27±0.32 vs 1.03±0.28,P=0.000)。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加入标记物后l0min,乏氧体系中A549细胞对标记物的摄取百分数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且均高于相应时相常氧体系中细胞对标记物的摄取百分数。99mTc-NASn摄取的达峰时间在60min,99mTc-BRU59-21的细胞摄取达峰时间在120min,分别为(28.51±2.36)%和(24.34±2.65%);摄取值都为常氧状态的5倍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液清除实验表明两种标记物99mTc-NASn、99mTc-BRU59-21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血液清除符合二室代谢模型,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112.47min和61.28min。荷肺腺癌A549裸鼠体内分布数据表明:进入血液后清除较慢,标记物主要经肝肠排泄,还有部分经肾脏排泄。肿瘤摄取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NAsn至120min时摄取达峰值(4.57±0.29)%ID/g,瘤体/肌肉摄取比(T/M)为6.80;NAsn的肿瘤绝对摄取值优于BRU-5921,后者于60min时摄取达峰值(2.66±0.22)%ID/g,T/M为3.54。BRU-5921血液清除更快,60min前肿瘤与血液比值(T/B)都高于NASn(3.09±0.88 vs 1.87±0.67)。荷A549腺癌裸鼠SPECT/CT显像与体内分布结果大致类似,统计检验发现0.5cm和1.5cm两种瘤体积的荷A549裸鼠显像对比,同体积肿瘤两种标记物显像的瘤/本底比(T/N)有统计学意义(1.5cm-5.17土0.68 vs 2.45±0.53,0.5cm-4.53土0.55 vs 2.09土0.48,p均<0.005)。对比相同瘤组织切片HIF-1a免疫组化的结果与显像发现瘤体积越大(1.5cm vs 0.5 cm),HIF-1a表达含量越高(88.23%±4.78%vs 48.62%±3.48%),显像T/N越高(NASn 5.17土0.68 vs 4.53土0.55;BRU59-21 2.45±0.53vs 2.09土0.48),表明两种标记物在肿瘤中均有较好的乏氧选择性。(5)这两种核素标记物摄取与免疫组织化学PIMO的染色均具有显着正相关:放射自显影中的肿瘤99mTc-NASn摄取与PIMO阳性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r=0.861,P=0.000);99mTc-BRU59-21摄取与PIMO阳性的关系(r=0.71,P=0.002)。99mTc-NASn和PIMO之间的相关性高于99mTc-BRU59-21和PIMO之间的相关性(χ2=8.38,P=0.001)。结论:[99mTcN]-NASn、99mTc-BRU59-21均为电中性的脂溶性化合物,几无异常毒性,且在体内外条件下稳定性好。体外细胞摄取及荷瘤动物模型SPECT显像、免疫组化及放射性自显影研究表明二者均具有较好的乏氧选择性。[99mTcN]-NASn相对较慢的血液清除模式和结构内两个乏氧还原基团可能使肿瘤摄取与滞留更佳,值得进一步开发为肿瘤乏氧显像的放射性药物。

张昭[7](2020)在《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中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并具有预后价值的基因》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是肾肿瘤中最常见且预后相对较差的一种类型。随着时代发展和当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人们在分子层面上对肾透明细胞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目前其发生、进展及转移机制仍不清楚,并且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这两种主要成分对肿瘤微环境进行分析,寻找新的靶基因位点,筛选出能够判断预后的新型分子标志物,有助于为探究疾病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为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制提供基础。研究目的:我们的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并具有预后价值的基因,并对它们涉及的相关蛋白或通路进行讨论。研究方法: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mRNA表达信息及临床信息从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获得,每个患者的免疫/基质评分通过ESTIMATE算法获得。根据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首先我们分别探讨了免疫/基质评分与WHO/ISUP分级和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高低分组之间差异基因分析和生存分析获得了显着表达差异并与预后相关的基因。其次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并构建了蛋白质互作网络。最后,从ICGC(Internationa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数据库中获取了另一组独立的肾癌数据,来验证这些基因以确保我们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我们获得了 243个与总生存率显着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质互作网络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跨膜活性的调节。在ICGC数据库中证实了 13个基因具有预后价值。结论:我们的研究筛选出了 1 3个与肿瘤微环境密切关联并具有预后价值的基因。对于这些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对改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探究新的治疗方案开辟了新方向。

郝晓迪[8](2020)在《大鼠脑积水模型脉络丛相关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干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脑积水是神经科常见疾病,是出血性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除出血性卒中外还有脑膜炎、脑外伤等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会导致脑积水的发生,从婴幼儿到老年人影响人群广泛。但目前脑积水的内科治疗手段较为有限,外科手术治疗会伴随有癫痫、感染等并发症。所以深入探讨理解脑积水的发生机制十分重要,这将为临床治疗脑积水提供可行性方案。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器官,在脑积水的发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脉络丛在参与脑脊液分泌的同时,其相关炎症反应及脉络丛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也日益受到关注,脉络丛炎症反应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脉络丛巨噬细胞是一种独特来源的大脑非实质区巨噬细胞,具备胚胎前体细胞及成年造血系统前体细胞的双重来源,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免疫门户,是参与脉络丛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脉络丛相关炎症反应,特别是脉络丛巨噬细胞在脑积水中的具体作用并不清楚。本研究将利用侧脑室注射凝血酶和自发高血压大鼠两种动物模型模拟脑积水的发生。重点观察不同模型下脑积水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脉络丛变化,探讨不同模型中脑积水的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第一部分凝血酶诱导大鼠脑积水形成模型中脉络丛相关炎症反研究目的凝血酶在脑出血继发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脑积水中的作用还不明确。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脉络丛相关炎症反应在凝血酶诱导大鼠脑积水中的作用及其干预策略。研究方法1.采用侧脑室注射凝血酶的方法模拟脑室出血后脑积水发生。成年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或凝血酶侧脑室注射。24小时后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e,MRI)方法测量侧脑室体积。使用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脉络丛炎症细胞浸润及脉络丛巨噬细胞变化。用Evans blue染料含量测定和白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大鼠脑屏障渗透性。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脉络丛中连接蛋白的变化情况。2.给予凝血酶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1,PAR1)拮抗剂SCH79797观察其在凝血酶诱导脑积水中的作用及其对脉络丛的影响。将成年SD大鼠侧脑室注射凝血酶后随机分组,分别给予PAR1拮抗剂(SCH79797),以及PAR1下游效应因子Src抑制剂(PP2)、PAK1抑制剂(IPA3)。通过核磁共振、免疫荧光染色、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大鼠脑室大小,脉络丛巨噬细胞变化及细胞连接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与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相比,大鼠侧脑室注射凝血酶24小时后,MRI发现大鼠脑室体积明显扩大;脉络丛炎症细胞浸润增多,脉络丛巨噬细胞活化(CD68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脑组织中Evans blue含量增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脉络丛周围白蛋白沉积增多,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发现脉络丛组织中血管内皮钙连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显着减少。2.大鼠侧脑室注射凝血酶的同时,分别随机给予PAR1拮抗剂(SCH79797)、Src抑制剂(PP2)、PAK1抑制剂(IPA3)治疗。24小时后观察发现,SCH79797治疗组缓解了大鼠脑积水的发生,减少了脉络丛巨噬细胞CD68阳性细胞数量,一定程度上逆转了脉络丛中VE-cadherin的减少;PP2和IPA3也不同程度的缓解了凝血酶注射后脑室体积扩大,逆转脉络丛中VE-cadherin的减少。结论1.侧脑室注射凝血酶可以导致脉络丛炎症浸润、脉络丛巨噬细胞激活,血脑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破坏,脉络丛连接蛋白VE-cadherin减少,诱导大鼠脑积水的产生。2.PAR1拮抗剂(SCH79797)可以减少脉络丛巨噬细胞激活及脉络丛中连接蛋白VE-cadherin的破坏,缓解大鼠脑积水的发生;Src抑制剂(PP2)和PAK1抑制剂(IPA3)也不同程度的缓解了大鼠脑积水的发生;SCH79797可以通过抑制PAR1-Src-PAK1通路逆转脉络丛中VE-cadherin的减少。研究目的明确自发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s)脑积水发生发展规律,着重研究脉络丛相关炎症反应中脉络丛巨噬细胞变化对SHRs脑积水影响,并探讨SHRs脑积水治疗策略。研究方法1.取同周龄同性别WKY(Wistar-Kyoto)大鼠与自发高血压大鼠进行对照。MRI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侧脑室大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脉络丛巨噬细胞(Iba1)及其激活(CD68)情况的变化。为了进一步观察脑积水继发脑损伤的情况,实验采用新事物识别的行为学方法评价了SHRs脑积水发生后的认知功能。并采用HE组织染色的方法观察不同大鼠的胼胝体厚度,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2.在脑积水发生初期将雄性SHRs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去铁敏或米诺环素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用核磁共振的方法观察大鼠侧脑室变化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脉络丛巨噬细胞变化及激活情况。通过行为学评分检测认知功能障碍,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SHRs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丢失及胼胝体区的变化。研究结果1.与同周龄同性别WKY大鼠相比,七周龄SHRs已经发生明显的脑积水。九周龄SHRs脑积水进一步加重,且雄性SHRs比雌性SHRs脑积水程度更为严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发现,与WKY大鼠相比,九周龄SHRs脉络丛巨噬细胞CD68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同时发现与WKY大鼠相比,九周龄SHRs胼胝体厚度变薄,海马CA1区神经元Neu N数量减少,且伴随有认知功能受损。而脑积水发生前(四周龄时)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SHRs在脑积水出现前已经发生脉络丛巨噬细胞胞体变大及激活的CD68阳性细胞数量的显着增加。2.米诺环素治疗组相比较于对照组缓解了SHRs脑积水的发生;减少了激活的脉络丛巨噬细胞CD68细胞数量;改善了认知功能障碍,减轻了胼胝体萎缩及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情况。同时监测大鼠的一般生理状况发现,米诺环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SHRs高血压,但并未出现体重下降等不良反应。而去铁敏治疗不能改善SHRs脑积水的发生。结论1.脉络丛相关炎症反应是SHRs脑积水发生的重要因素,且脉络丛巨噬细胞激活与脑积水严重程度呈显着正相关。九周龄SHRs相比较于WKY大鼠发生明显的脑积水,同时伴随有认知功能障碍及白质损伤和神经元丢失。2.在SHRs脑积水发生后给予米诺环素可以通过抑制脉络丛巨噬细胞激活延缓脑积水进展,改善认知功能,减轻白质损伤和神经元丢失。而去铁敏治疗不能改善SHRs脑积水的发生,也提示米诺环素治疗SHRs脑积水并不是通过螯合铁离子发挥作用的。

劳亚玲[9](2020)在《预测miRNA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靶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机制,预测miRNA在EH合并T2DM的治疗靶点,发掘miRNA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糖尿病科住院患者80例,分为EH组、T2DM组、EH+T2DM组和正常对照(NC)组四组,每组各2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浆,RT-qPCR检测四组患者血浆中miR-27a-5p、miR-130a-5p、miR-195-5p和miR-197-5p的表达水平,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NA的靶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NA对靶基因的靶向作用,使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H组与NC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T2DM组患者的SUA、FPG高于N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H+T2DM组患者的LDL-C低于NC组患者,FPG高于N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BMI、TC、TG、HDL-C、Scr、SUA、BUN无明显差异(P>0.05)。2.RT-qPCR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EH组、T2DM组、EH+T2DM组的miR-27a-5p、miR-130a-5p、miR-195-5p 和 miR-197-5p 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miR-27a-5p的相对表达量在T2DM组与N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miR-130a-5p的相对表达量在EH组与N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miR-195-5p的相对表达量在EH+T2DM组与N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miR-197-5p的相对表达量在EH组、T2DM组、EH+T2DM组与NC组无明显差异(P>0.05)。3.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95-5p的靶基因是DRD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过表达的miR-195-5p可以显着抑制DRD1 3’ UTR的荧光活性,而当DRD1 3’ UTR与miR-195-5p结合位点的种子序列突变之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结 论]1.LDL-C水平降低、FPG水平升高与EH合并T2DM的发病相关,是EH合并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2.miR-195-5p在EH合并T2DM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明显下调,DRD1是miR-195-5p的靶基因,表明miR-195-5p可能直接靶向DRD1参与了 EH合并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有望成为EH合并T2DM的生物标志物,并且可能成为EH合并T2DM及其并发症治疗的新靶点。

由莉[10](2020)在《2型糖尿病中IGF-1系统对癌症表型与血液肿瘤关联的介导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2型糖尿病(T2DM)和癌症之间的生物学联系机制复杂且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前期研究发现,当T2DM患者具有某些特定的表型时,他们发生癌症的风险增加,主要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 mmol/L合并甘油三酯(TG)<1.7 mmol/L以及LDL-C<2.8 mmol/L合并蛋白尿。这些表型与癌症风险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其与T2DM患者发生总的癌症风险或者与实体肿瘤发生风险的关系上,然而它们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风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另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作为细胞表面受体网络可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发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及阻滞凋亡的作用,它的失调已被证明在某些癌症发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为该系统重要组成成分的IGF-1和IGFBP-3,它们在循环中的浓度水平与某些癌症的风险有关。IGFs系统中,IGF-1主要通过结合IGFBP-3起作用,然而,目前报道涉及IGF-1和IGFBP-3在血液肿瘤中表达的文献很少。IGF-1及IGFBP-3在T2DM合并血液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分析未见报道。IGF-1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糖尿病癌症表型和发生血液肿瘤风险中的作用亦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T2DM患者糖尿病癌症表型与其血液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IGF-1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是否介导了这些表型和血液肿瘤间的关联,从而探索IGF-1系统在糖尿病和血液肿瘤风险中的可能机制。一方面为后续的对与糖尿病癌症表型和血液肿瘤发生相关的机制探索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以后研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预测模型提供初步数据。方法本研究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T2DM合并血液肿瘤的患者为病例组,以T2DM患者为对照组。使用调查表(见附录),对研究人群与糖尿病癌症表型及其与血液肿瘤风险关系的相关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收集T2DM患者分别伴有和不伴有血液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检测糖尿病癌症表型相关指标、IGF-1及IGFBP-3的表达。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获得危险比(OR,Odds Ratio)和95%的可信区间(95%CI,confidence interval)估计T2DM患者癌症表型与血液肿瘤间的关联。本研究首先进行了单变量分析,然后调整了下列混杂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糖尿病病史、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和血压等。最后观察了IGF-1和IGFBP-3是否可以解释癌症表型和血液肿瘤间的关联。结果(1)糖尿病癌症表型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T2DM患者伴有表型HDL-C<1.0 mmol/L的,其血液肿瘤的发生风险是HDL-C≥1.0 mmol/L的T2DM患者的2.32倍,调整后为2.84倍(P<0.01)。伴有表型LDL-C<2.8 mmol/L合并蛋白尿的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是不具有此表型患者的1.49倍,调整后为1.35倍(P>0.05)。T2DM伴有表型LDL-C<2.8mmol/L合并TG<1.7 mmol/L的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是不具有此表型患者的8.36倍,调整后为6.41倍(P<0.001)。T2DM患者具有糖尿病癌症表型时,其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增加。尤其是伴有HDL-C<1.0 mmol/L或LDL-C<2.8 mmol/L合并TG<1.7 mmol/L癌症表型时,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2)IGF-1及其结合蛋白IGFBP-3的表达水平分别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风险之间的关系。T2DM合并血液肿瘤患者的IGF-1、IGFBP-3水平分别为126.12 ng/m L和2.80μg/m L,T2DM患者的IGF-1、IGFBP-3水平分别为132.59 ng/m L和3.32μg/m L。两组之间的IGF-1表达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血液肿瘤的T2DM患者IGFBP-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纯T2DM患者的IGFBP-3表达水平(P<0.05)。将研究对象按照IGF-1的表达水平分成高(≥148 ng/m L)、中(≥100.67 ng/m L且<148 ng/m L)和低(<100.67 ng/m L)三组。以IGF-1表达水平的中间组为参照,IGF-1表达低水平组(即IGF-1水平<100.67 ng/m L)的研究对象,其血液肿瘤的发生风险是参照研究对象的2.16倍(P=0.046),调整后为2.25倍(P=0.055)。IGF-1表达水平低的T2DM患者与IGF-1表达水平高的T2DM患者比较,其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增加。将研究对象按照IGFBP-3的表达水平也分成高(≥3.54μg/m L)、中(≥2.17μg/m L且<3.54μg/m L)和低(<2.17μg/m L)三组。以IGFBP-3表达的高水平组为参照,IGFBP-3表达的低水平组(即IGFBP-3水平<2.17μg/m L)研究对象,其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是IGFBP-3高水平组(≥3.54μg/m L)研究对象的3.50倍(P=0.027),调整后为3.08倍(P=0.080)。与IGFBP-3表达水平高的T2DM患者相比,IGFBP-3表达水平低的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3)IGFBP-3的低水平表达与具有糖尿病癌症表型HDL-C<1.0 mmol/L和LDL-C<2.8 mmol/L合并TG<1.7 mmol/L的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风险之间的关系。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状况(当前吸烟者加上曾经吸烟者)、饮酒状况(当前吸烟者加上曾经吸烟者)、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入组时药物使用等影响因素后,T2DM患者合并三组糖尿病癌症表型发生血液肿瘤的癌症风险仍然增加,尤其是在合并HDL-C<1.0 mmol/L和合并LDL-C<2.8 mmol/L与甘油三酯<1.7 mmol/L表型时,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2.81倍(95%CI:1.38-5.69,P=0.004)和6.41倍(95%CI:2.22-18.50,P=0.001)。模型中再引入IGF-1和IGFBP-3这两个变量后,伴有表型HDL-C<1.0 mmol/L的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降低为1.52倍(95%CI:0.49-4.75,P>0.05),伴有表型LDL-C<2.8 mmol/L合并蛋白尿的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下降为1.37倍(95%CI:0.38-4.89,P>0.05);T2DM患者伴有表型LDL-C<2.8 mmol/L合并TG<1.7 mmol/L的,其血液肿瘤的发生风险下降为3.30倍(95%CI:0.73-14.91,P>0.05)。此时,IGF-1的低水平表达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风险之间的关系OR值为1.96(95%CI:0.89-4.30,P=0.094);而与高水平组的IGFBP-3相比,IGFBP-3中水平表达的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风险关系OR值为6.95(95%CI:1.31-36.84,P=0.023),低水平IGFBP-3的表达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风险之间的关系OR值为19.80(95%CI:2.97-132.07,P=0.002)。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IGFBP-3水平的降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Pfor trend=0.019)。结论在本研究中,糖尿病癌症表型HDL<1.0 mmol/L和LDL-C<2.8 mmol/L合并TG<1.7 mmol/L均与T2DM患者血液肿瘤发生风险的增加有关;IGFBP-3的低表达和血液肿瘤发生显着相关,其作用独立于上述糖尿病肿瘤表现型,并介导HDL<1.0mmol/L和LDL-C<2.8 mmol/L合并TG<1.7 mmol/L与血液肿瘤之间的风险联系。本研究发现支持,胰岛素缺乏激活IGF-胆固醇途径可导致血液肿瘤发生的假设,也支持IGFBP-3参与胰岛素抵抗异常调控AMPK通路导致血液肿瘤发生的假设。本研究是一个病例对照研究,无法确定这些关联是否为因果关联,因此需要前瞻性的队列研究进行验证。同时,本研究发现也提示需要相关的机制研究,以探索发现所涉及的相关分子机制。因此,通过深入的机制研究来探索IGF-1系统在糖尿病癌症表型和血液肿瘤关联中的介导作用,可以为糖尿病和肿瘤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为IGFBP-3作为抑癌因子对肿瘤治疗靶向性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二、Na~+/H~+交换子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a~+/H~+交换子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氯离子/碳酸氢盐转运体SLC26A9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离子通道和转运体在结肠直肠和结直肠癌中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SLC26A9基因在三阴型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乳腺癌电导率与生物标志物和关键调控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以电导率为特征值的测量方法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3 电导率与生物标志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1.3.1 肿瘤特征概述
        1.3.2 电导率与生物标志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1.4 电导率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4.1 肿瘤中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1.4.2 电导率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5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的
        1.5.1 当前存在的问题
        1.5.2 研究目的
    1.6 论文内容安排与创新点
        1.6.1 论文内容安排
        1.6.2 创新点
第二章、乳腺癌电导率测量与分析
    2.1 研究目的
    2.2 生物组织的电阻抗理论基础
    2.3 材料与方法
        2.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2 细胞复苏、传代、冻存
        2.3.3 乳腺癌细胞密度检测
        2.3.4 乳腺癌细胞电特性检测前培养
        2.3.5 乳腺癌细胞电特性检测收集方法与分组
        2.3.6 乳腺癌细胞电特性检测步骤
        2.3.7 乳腺癌细胞存活率
        2.3.8 乳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建立
        2.3.9 组织样本电特性检测系统
        2.3.10 数据分析
    2.4 结果
        2.4.1 乳腺癌组织电导率检量的电极改进
        2.4.2 乳腺癌组织电导率结果分析
        2.4.3 乳腺癌细胞电导率测量实验条件控制
        2.4.4 乳腺癌细胞电导率结果分析
    2.5 讨论
        2.5.1 电极材料改进-氧化铝(Al_2O_3)
        2.5.2 电导率相关性分析频率点选择
        2.5.3 建立以乳腺癌细胞悬浮液(生长培养基为溶剂)为研究对象的测量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乳腺癌生物标志物与电导率相关性分析
    3.1 研究目的
    技术路线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细胞划痕实验
        3.2.3 细胞增殖实验
        3.2.4 细胞蛋白质提取
        3.2.5 Western blot
        3.2.6 pH检测
        3.2.7 乳酸检测
        3.2.8 免疫组化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乳腺癌组织生物标志物
        3.3.2 乳腺癌组织生物标志物与电导率相关性
        3.3.3 乳腺癌细胞生物标志物
        3.3.4 乳腺癌细胞生物标志物与电导率相关性
    3.4 讨论
        3.4.1 乳腺癌细胞层面电导率与生物标志物相关性
        3.4.2 NHE1与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悬浮液电导率差异相关性最显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VEGFA介导的乳腺癌血管生成与电特性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4.1 研究目的
    技术路线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酶联免疫反应检测胞外VEGFA蛋白
        4.2.3 RNA提取
        4.2.4 qRT-PCR检测
        4.2.5 肿瘤条件培养液(Tumor conditioned medium,TCM)的制备和收集
        4.2.6 HUVCEs细胞在TCM中的增殖
        4.2.7 HUVCEs细胞在TCM中的迁移
        4.2.8 HUVCEs细胞在TCM中的侵袭
        4.2.9 HUVCEs细胞体外成管实验
        4.2.10 HE染色
        4.2.11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乳腺癌组织电导率与血管生成特性相关性分析
        4.3.2 乳腺癌细胞VEGFA表达与分泌
        4.3.3 HUVECs细胞在TCM中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特性
        4.3.4 HUVECs细胞在TCM中的成管性
        4.3.5 乳腺癌细胞血管生成特性与电特性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在MDA-MB-231细胞中AKT和ERK通路通过调节NHE1的表达调控电导率的改变
    5.1 研究目的
    技术路线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TCGA数据分析
        5.2.3 生长曲线
        5.2.4 显微细胞形态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通过抑制NHE1的表达抑制pH降低和电导率增加
        5.3.2 激活AKT通路抑制NHE1的表达抑制电导率的增加
        5.3.3 抑制ERK通路抑制NHE1的表达抑制电导率的增加
    5.4 讨论
        5.4.1 NHE1抑制剂的选择
        5.4.2 NHE1通过调控MDA-MB-231细胞外pH调节电导率的改变
        5.4.3 AKT和ERK通路通过调控NHE1可以调节电导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专业术语
发表的论文
会议报告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4)基于新型纳米PDT技术的肿瘤高效治疗策略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与标记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治疗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纳米药物的构筑
        1.2.2 纳米药物的肿瘤富集
        1.2.3 纳米药物的瘤内渗透
        1.2.4 纳米药物的细胞内化
        1.2.5 纳米药物的缓释
    1.3 纳米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
        1.3.1 药物负载新模式
        1.3.2 药物控释新技术
        1.3.3 药物瘤内渗透新路径
        1.3.4 精准靶向新技术
        1.3.5 耐药抑制新方法
    1.4 论文选题及设计思路
第二章 多功能PDT纳米粒子的构筑
    2.1 引言
    2.2 UCNS-GOQD-FA/TPP纳米体系的构筑
        2.2.1 实验试剂及合成步骤
        2.2.2 材料表征
        2.2.3 结构与性能分析
    2.3 UCNS@PPIX-PLL-FA纳米体系的构筑
        2.3.1 实验试剂及合成步骤
        2.3.2 材料表征
        2.3.3 结构与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协同靶向策略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活性氧释放
        3.3.2 细胞吞噬
        3.3.3 线粒体靶向定位
        3.3.4 细胞毒性与细胞凋亡
        3.3.5 体内靶向及细胞器定位
        3.3.6 瘤体治疗效果
        3.3.7 体内代谢分布
        3.3.8 生物安全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胞传递策略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ranswell体系中的迁移
        4.3.2 细胞吞吐特性
        4.3.3 细胞内转运通路
        4.3.4 瘤内渗透扩散
        4.3.5 细胞吞吐作用抑制
        4.3.6 细胞内转运作用抑制
        4.3.7 抑制剂作用下的瘤内渗透
        4.3.8 转胞吞与瘤内渗透的关系
        4.3.9 肿瘤治疗效果
        4.3.10 生物安全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耐药规避策略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步骤
    5.3 结果讨论
        5.3.1 TMZ与 PDT作用对GBM细胞的杀伤
        5.3.2 PDT对 TMZ诱导耐药细胞的杀伤
        5.3.3 细胞吞噬
        5.3.4 细胞内活性氧释放
        5.3.5 细胞内基因调控
        5.3.6 纳米药物在肿瘤内的渗透
        5.3.7 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
        5.3.8 生物安全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安全、小剂量的纳米PDT粒子对肿瘤的高效治疗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步骤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光敏剂负载
        6.3.2 活性氧释放
        6.3.3 He La细胞与Hela-CSCs对纳米粒子的吞噬
        6.3.4 He La细胞与Hela-CSCs的 PDT毒性
        6.3.5 瘤内扩散
        6.3.6 瘤内细胞内化
        6.3.7 瘤体治疗效果
        6.3.8 体内分布代谢
        6.3.9 生物安全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致谢

(5)海洋滑动细菌天然产物的挖掘、disorazoles的异源表达及肿瘤靶向递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及其目前的治疗方法
        1.1.1 癌症概述
        1.1.2 目前癌症主流的治疗方法
        1.1.3 化疗药物的分类
    1.2 新颖天然产物的挖掘
        1.2.1 基于培养条件优化的天然产物挖掘
        1.2.2 基于基因组序列的天然产物挖掘
        1.2.3 基于新的分类单元的天然产物挖掘
    1.3 抗肿瘤天然产物
        1.3.1 Disorazoles
        1.3.2 铁载体
    1.4 肿瘤靶向的细菌及其在抗肿瘤中的应用
        1.4.1 肿瘤靶向细菌的历史
        1.4.2 肿瘤靶向细菌定向改造
        1.4.3 利用肿瘤靶向细菌定向运送抗肿瘤因子
    1.5 立题依据与意义
第二章 海洋滑动细菌中抗肿瘤化合物的挖掘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材料
        2.2.1 菌株、质粒与引物
        2.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2.2.3 主要培养基与溶液配方
        2.2.4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2 海洋滑动细菌的分离、鉴定与保藏
        2.3.3 菌株W222基因组提取、测序及基因簇预测分析
        2.3.4 菌株W222发酵产物分析及铁载体的确定
        2.3.5 菌株W222中铁载体的分离鉴定
        2.3.6 新型铁载体fulvivirgamide的异源表达
        2.3.7 Fulvivirgamides细胞毒性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分离得到新物种
        2.4.2 菌株W222基因组及基因簇信息
        2.4.3 新型铁载体fulvivirgamide离子峰的确定
        2.4.4 Fulvivirgamide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2.4.5 Fulvivirgamide的异源表达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2.4.6 Fulvivirgamide的细胞毒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肿瘤化合物disorazoles异源表达宿主的构建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质粒与引物
        3.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3.2.3 主要培养基与溶液配方
        3.2.4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无痕敲除的原理及敲除质粒的构建
        3.3.2 耐药泵的敲除及验证
        3.3.3 突变株与野生株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3.3.4 Disorazole Z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
        3.3.5 结合转移及发酵产物检测
        3.3.6 E264内源启动子的筛选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构建敲除质粒
        3.4.2 突变株的构建及验证
        3.4.3 突变株与野生型生理生化特性
        3.4.4 Disorazole Z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
        3.4.5 结合转移与异源表达分析
        3.4.6 内源性启动子筛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thailandensis E264肿瘤定植效果及其作为药物靶向递送载体初探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材料
        4.2.1 菌株(细胞系)、质粒与引物
        4.2.2 主要试剂及耗材
        4.2.3 主要培养基与溶液配方
        4.2.4 主要仪器
        4.2.5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质粒及减毒菌株的构建
        4.3.2 荷瘤小鼠模型的构建
        4.3.3 细菌悬液的制备及小鼠尾静脉注射
        4.3.4 瘤内细菌计数及瘤体大小测量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构建的质粒及减毒菌株
        4.4.2 野生型与减毒菌株毒性及定植能力对比
        4.4.3 野生型E264与E264::disA抗肿瘤效果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正在准备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两种新型99mTc标记硝基咪唑类显像剂的制备及体内外乏氧靶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1章 两种配体的合成、鉴定、~(99m)Tc标记及质控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试剂
        1.2.2 实验仪器
        1.2.3 实验方法
    1.3 结果
        1.3.1 配体化合物质控
        1.3.2 ~(99m)Tc-配合物的质控
    1.4 讨论
第2章 标记物物理化性质表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
        2.2.2 ~(99m)Tc-NASn和~(99m)Tc-BRU59-21 的脂水分配系数lgP测定
        2.2.3 ~(99m)Tc-NASn和~(99m)Tc-BRU59-21 的电荷测定
        2.2.4 ~(99m)Tc-NASn和~(99m)Tc-BRU59-21 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2.2.5 标记物的异常毒性检测
    2.3 讨论
第3章 确定A549 细胞的最佳缺氧时间及细胞摄取实验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乏氧培养不同时间对A549 细胞活性的影响
        3.3.2 WB检测结果
        3.3.3 RT-PCR mRNA检测结果
        3.3.4 细胞摄取标记物的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标记配合物的小鼠生物分布及肿瘤乏氧显像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小鼠标记物药代动力学参数
        4.2.2 生物分布结果
        4.2.3 荷瘤裸鼠SPECT显像结果
        4.2.4 放射自显影与免疫组化结果
    4.3 讨论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创新点
    不足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综述
    参考文献

(7)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中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并具有预后价值的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大鼠脑积水模型脉络丛相关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干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凝血酶诱导大鼠脑积水形成模型中脉络丛相关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干预策略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与实验分组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试剂配制
        2.5 主要实验方法
        2.6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侧脑室凝血酶注射诱导了大鼠脑积水的发生
        3.2 侧脑室凝血酶注射导致大鼠脉络丛炎症浸润及脉络丛巨噬细胞激活
        3.3 侧脑室凝血酶注射导致大鼠脑屏障功能的破坏
        3.4 侧脑室注射凝血酶后引起脉络丛连接蛋白的改变
        3.5 PAR1 拮抗剂SCH79797缓解凝血酶诱导的脉络丛炎症浸润
        3.6 抑制PAR1/Src/PAK1通路缓解凝血酶诱导脑积水的产生
        3.7 SCH79797通过抑制PAR1-Src-PAK1通路缓解连接蛋白减少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自发高血压大鼠脑积水形成中脉络丛巨噬细胞激活的作用及干预策略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与实验分组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试剂配制
        2.5 主要实验方法
        2.6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SHRs血压体重变化规律
        3.2 SHRs脑积水发生发展规律
        3.3 SHRs脑积水大鼠脉络丛染色
        3.4 脑积水发生前脉络丛巨噬细胞染色
        3.5 SHRs认知行为学检测
        3.6 去铁敏治疗不能改善SHRs脑积水进展
        3.7 米诺环素治疗后SHRs一般生理情况
        3.8 米诺环素缓解了SHRs脑积水进展
        3.9 米诺环素减少了SHRs脉络丛相关炎症反应
        3.10 米诺环素治疗改善了SHRs认知功能障碍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性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脉络丛结构特点及其在脑损伤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预测miRNA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靶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iRNA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2型糖尿病中IGF-1系统对癌症表型与血液肿瘤关联的介导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糖尿病癌症表型与T2DM患者血液肿瘤发生风险的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3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结果
        1.2.2 不同组别研究对象血脂指标水平的比较
        1.2.3 糖尿病癌症表型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风险的分析
    1.3 讨论
        1.3.1 血脂水平与癌症风险
        1.3.2 糖尿病癌症表型与癌症风险
        1.3.3 研究糖尿病癌症表型与癌症风险的意义
        1.3.4 不足之处
    1.4 小结
二、IGF-1、IGFBP-3 的表达与血液肿瘤发生风险的关系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3 人IGF-1 酶联免疫分析(ELISA)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2.1.4 人IGFBP-3 的酶联免疫分析(ELISA)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2.1.5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IGF-1、IGFBP-3 的表达
        2.2.2 IGF-1、IGFBP-3 的相关性分析
        2.2.3 IGF-1与各指标的关系
        2.2.4 IGFBP-3与各指标的关系
        2.2.5 IGF-1、IGFBP-3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分析
    2.3 讨论
        2.3.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癌症风险
        2.3.2 IGF-1、IGFBP-3 的表达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2.3.3 IGF-1、IGFBP-3 的表达与T2DM患者发生血液肿瘤风险的关系
        2.3.4 不足之处
    2.4 小结
三、IGFs在糖尿病癌症表型与血液肿瘤发生风险中的作用
    3.1 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3.1 糖尿病癌症表型与癌症的关系
        3.3.2 IGF-1和IGFBP-3 与癌症发生风险的可能机制
        3.3.3 IGF-1和IGFBP-3 在糖尿病癌症表型与血液肿瘤风险中的作用
        3.3.4 不足之处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病例资料收集表
综述 IGF系统在血液肿瘤、血液肿瘤与2型糖尿病关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Na~+/H~+交换子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氯离子/碳酸氢盐转运体SLC26A9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张明林.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SLC26A9基因在三阴型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卢成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3]乳腺癌电导率与生物标志物和关键调控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 王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基于新型纳米PDT技术的肿瘤高效治疗策略及应用研究[D]. 刘燕.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海洋滑动细菌天然产物的挖掘、disorazoles的异源表达及肿瘤靶向递送[D]. 王宗杰. 山东大学, 2020(08)
  • [6]两种新型99mTc标记硝基咪唑类显像剂的制备及体内外乏氧靶向性研究[D]. 张庆. 南昌大学, 2020(08)
  • [7]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中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并具有预后价值的基因[D]. 张昭. 山东大学, 2020(09)
  • [8]大鼠脑积水模型脉络丛相关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干预策略研究[D]. 郝晓迪. 浙江大学, 2020(01)
  • [9]预测miRNA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靶点研究[D]. 劳亚玲.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2型糖尿病中IGF-1系统对癌症表型与血液肿瘤关联的介导作用研究[D]. 由莉.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Na~+/H~+交换剂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