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破浪志千里论文_范小春

医海无涯破浪志千里论文_范小春

——————记我敬爱的南充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王文雷

范小春(四川省南充市中医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36-01

王文雷,丁丑年生,启蒙时值抗日烽火燃烧的岁月,生活颠沛流离,其父患病无治而终,一生抱憾,立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幼承祖训,饱读医书,满腔热忱,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学无止境,终大医精诚,杏林春暖,悬壶济世。诊病治疗,不拘古法。用药医穷理。博学厚德,谨慎行医。瞻其一生,兢兢业业,诚诚恳恳,坦坦荡荡,坚守一线,无怨无悔,奉献一生。赞美之言,无从言语,以诗为表:尤来志凌云,得以展宏图。胸襟之宽阔,眼底藏万物。

海纳百川水,决胜千里外。深思亦熟虑,睿智多谋略。

实践出真知,教学与相长。仁心与仁术,悬壶济万世。

百年正骨术,仁术解患愁。继承与发扬,功德赛王侯。

一、幽幽杏林道,仁心誉果州王老奉承“大医稿诚”,治病不问贵贱贫富,急患者之所急。技术精湛,态度诚恳。南充市一军属蒋氏,摔伤致骨折,无法行走,因贫困潦倒,无人照料,放弃治疗。王老闻讯,慷慨解囊,为其正骨,问寒问暖,体贴入微。蒋氏痊愈,感激涕零,赠以锦旗。南充县城关镇罗氏,长期胸痛欲亡,用尽钱财,慕名就诊,王老诊断其病已入膏肓,垫付住院费,留院治疗,缓解病痛,安度余生。王老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事迹为世人所乐道。一青年,两颧高耸,两眼凹陷,腹大如鼓,四肢枯瘦如柴,仰坐在椅子上,声音低微,身体极度虚弱,无治欲终,恰王老路过,认为"蛊胀",临证处方,上山采药为药引,守候其旁,连服四剂,肿胀的肚子有所减小,脸上有了微微的红晕,病情开始好转,逐渐病好如初。王老感人事迹诸多,举不胜数,热人肺腑,激励世人。

二、漫漫悬壶路,仁术川东北王老临证50余载,理伤续断重实践,内外科一理贯之,力求明其病理,察其病机,撮其要旨,结合骨伤之特点,取其医理之精华,容古书与现代医学于一体。

擅长气血兼顾,注重兼邪,突出痰瘀,内外并重,脾肾同治,治病求本。临床用药颇具特色,内服配伍强调君臣佐使,尤以药对运用而屡建奇功;外用配伍讲究辛窜走窍,注重剂型改革,疗效颇著。先后参与主持完成了多项伤科经验方中成药制定,如“损伤初期合剂,复方三期消肿胶囊;损伤中期合剂,接骨疗伤胶囊;损伤后期合剂,龟甲健骨胶囊;乌血经络酒”等,目前临床广泛使用,成为我院伤科用药经典。

斗胆揣摩王老学术思想,总结如下:筋骨并重、肝肾同治《内经》说:“诸筋者皆属于节;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筋的主要功能是连属关节。骨是立身之主干。人体的俯、仰、屈、伸等一切动作需筋来支持。所以骨的主要功用是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免受外力损伤。

筋骨与肝肾两脏是密切相关的。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的生长、发育乃至损伤以后的修复,要依靠肾脏精气的滋养。肝血充盈,使筋有充分的濡养,筋强才能束骨而利关节。凡外伤疾病,从现象上看来是受外来暴力所造成,而实际上,不健康的身体虽受轻微之外力,亦能引起伤筋伤骨,年老体弱者,肝肾精血较衰,稍受外伤,即易发生骨折,而且骨折后愈合较差,这就是肝肾不足的关系。

青年人肝血肾精旺盛,也就不容易外伤筋骨,即使伤了也容易恢复,临床上有些病例不能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肝血肾精盛,筋骨亦劲强有力,肝血肾精衰退时,骨也随之衰退。

王老认为筋束骨、骨张筋,筋与骨的关系殊为密切。因而在治疗上就要筋骨并重。临床存在的误区是骨折、脱位的治疗,强调复位,而忽略治筋。伤科传统在骨折复位同时是要理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手法中也有一条是推拿按摩,顺骨捋筋。早期的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也是治骨同时治筋。这对疾病的痊愈、功能的恢复是很有关系的。

筋骨损伤,垂青气血王老认为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气血之于形体,无处不在。对于因损伤而成的疾病,其辩证论治原则,总不离乎气血,故伤科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立在“气血并重”之上,不能专主血或主气而有所偏。气血的重要性。气属阳而血属阴,故气血是阴阳的物质基础,气血不和,即是阴阳不平而有偏性;所以因损伤而致的疾病,亦关乎气血阴阳之变。

王老理伤的基本原则,垂青气血,气血兼顾而不偏废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含两种意义:一是说如果受到外伤,筋骨皮肉固然首当其冲,但气血亦同时受到损伤。第二个意义:在损伤治疗中强调气血的辩证和治疗。然而形体之抗拒外力,百节所以能屈伸活动,气之充也;血的化液濡筋,成髓养骨,也是依靠气的作用,所以气血兼顾而宜“以气为主”。不过积瘀阻道,妨碍气行,又当祛瘀,则当“以血为先”。

临床所见,症情变化多端,必须随机应变。总之,“以气为主”是常法,“以血为主”是变法。这是王老理伤对内治所掌握的原则。

劳损杂病,唯重痰湿王老提出劳损杂病就更着重在从病人的全身情况入手辩症求因而治。痰本为人体津液,由于气血滞凝而致津液输布受碍,聚而成痰;或郁瘀化热则灼津成痰。骨伤科多见于损伤气血不和,内生痰湿留络,与内科疾病中脾虚生湿酿痰有所不同。新伤多为痰瘀互结,劳损杂病多为痰湿入络。

王老认为伤损之后气血不和,痰湿每能凝滞经络。风寒湿三者,唯重湿邪,在痰湿的论治中,结合损伤的特点,特别强调与脾肾的关系。主张其治宜温补肾阳,补火生土以化散痰结。王老伤科历来重视痰湿的化散,牛蒡、僵蚕等即为中医治痰湿之常用要药,若痰湿甚者,尚可加入制南星。大凡损伤病程较长者,临诊每见痹痛缠绵、关节僵凝,天气阴寒则更加剧,并可移行到损伤肢体以外的部位。对此气血不足,脉络久瘀,而风寒之邪留缠不已之证,治非辛温不能活血通经除痹,临床应用时,又多加入益气之参芪及温经止痛之川草乌等。如头部内伤,瘀阻于上,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神明被扰,瘀阻不散,使津液周流障碍,聚而成痰,痰瘀交凝,致使症情重笃难已。其治惟以祛瘀生新,升清降浊合豁痰开窍为法。其昏愦期,瘀热夹痰者,拟逐瘀醒脑,清热豁痰,取至宝丹清热开窍。

恢复期,痰浊阻滞者,治以化痰健运为主。胸胁内伤,常常出现气闭痰湿蒙蔽心窍,在柴胡疏肝散基础上,喜加白芥子去除由气血凝聚而聚积于心窍的无形之痰。新伤骨折伤筋,益气活血散结之外,常用南星、半夏等祛痰湿,以达消结散肿之效。痰瘀流注经隧所致者,宜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之法。以补阳还五汤为主,配桂枝、南星、泽漆之类以温经化痰。痰湿入络者,宜祛风豁痰通络。王老喜投牛蒡子汤方治此证,方中牛蒡子能豁痰消肿,通十二经络,白僵蚕,化痰散结。两味合用,专治湿痰流注经络。腰腿痛,多用薏苡仁、白芥子、茯苓、以化痰利水消肿。王老认为,虫类药,如地龙,全蝎等都有化痰散结的功效。骨折后期患肢肿胀不消,常取益气活血、健脾利湿法,或温化痰瘀,其效甚佳。对于髋关节先天性脱位、网球肘、腰椎退行性变等,除治以祛风活血、益气温阳之法外,常用健脾化痰之品治疗,如半夏、僵蚕、地龙、南星、威灵仙、半夏、陈皮等。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则常取熟地、山萸肉、巴戟肉、附片等。痰之为患,变化多端,还须辩证施治。

审视虚实,补泻兼施诸损伤之病,皆有虚实。秉赋素弱而损伤者,属邪实正虚,虚中挟实之证。

王老以为损伤之病,虽非外邪所害,七情所伤,然气血离经,瘀滞既成,则气血本源亦必因损而弱,甚至亦有重伤久不愈而导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虚弱。一般而言,往往祛瘀在先,后调补肝肾以壮筋骨,扶助脾胃以资化源而养气血。损伤后由气滞血瘀的实证转化为虚实挟杂之证,甚至因气散血失而虚脱,调补脾胃与肝肾命门,顾护正气。

王老临诊审视虚实,补泻兼施。他认为凡初损之后,久之由实转虚,或者虚中夹实,此时纵有实证,亦多宿瘀;气多呈虚象,气滞之时,便有耗气之趋向,往后发展“以气为主”必着眼于一个“虚”字。王老借“补中益气汤”之意,临证加减,用补益之法方为本,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中寓补,或攻前预补,王老用方总以温补脾肾为主。脾胃功能正常,可以使皮肉筋骨脑髓均能得到温养灌注。又肾主骨,为先天之本,因此,取益脾健运以促资化、滋补肾元以壮骨生髓的治则,可使耗损之气复原。在伤损后期或慢性损伤时,王老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喜添补骨脂、肉桂、熟地黄之类,充分体现了温补脾肾的学术思想。

医学无涯,贵在创新王老认为:医学之路无涯,观点各异,单一继承,并不可取,贵在创新。骨科医师的挑战不在于诊断,而在于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肩胛骨出”是一种门诊常见病,反复采用手法复位失败后,致使肩关节肌群紧张,再次复位成功率降低。王老结合《解剖学》,并四处寻找民间手法,给合自己的实践,认真探索,整理笔记,从理论上找依据,并理论运用于临床,屡试不爽。撰写成文,北京《中医骨伤》杂志于1989年6月以题为"王氏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给予了刊登。王老《颈肩腰腿病的诊断与鉴别》论文在首届国际项肩腰腿病学术交流会获一等奖,论文译成英文收集到《1992年北京首届国际颈椎肩腰痛学术论文集》一书中。

王老弟子遍布川东北,他常常对弟子说:医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目前,他正在潜心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把所经历的疑难病症的医疗过程整理成册,奉献给祖国的中医事业!

论文作者:范小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

标签:;  ;  ;  ;  ;  ;  ;  ;  

医海无涯破浪志千里论文_范小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