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基层党建工作重在创新论文_闫研

急救中心基层党建工作重在创新论文_闫研

天津市急救中心 天津市 300011

摘要:院前急救工作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的发展给院前急救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此,本文全面阐述了院前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关键词:院前急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前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持之以恒严厉整治中心院前急救不正之风,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查问题、补短板,全面提升急救中心党的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健康天津”、提升中心事业改革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要做好急救中心干部群众的的思想政治工作绝非易事,因为一线职工面对的突发情况多种多样,所以解决的途径、方法也必然是千姿百态的。但就院前医疗实际工作而言,我认为政治思想工作必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急救中心院前医疗特点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就成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环节。

1院前急救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1.1急救中心的专业性质

急救中心是从事院前急救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日常急、危、重病人呼救“120”后的救治转送工作;突发性灾害事故的伤员现场、途中的抢救工作,参与特殊任务,如:大型集会、重要活动、各类体育赛事及上级指派的临时任务。

1.2突然性与突发性相结合

院前急救工作无规律而且突然性强,一线人员24小时在岗,全年无休,整夜不眠,经常连饭都顾上不吃。天津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国际交往不断增加,各种大型合资、外资企业相继在此落户,随着社会发展、交通繁忙,各种突发性事故日益增多。有许多时候我们急救人员都是和消防、公安人员一起奋战在事故现场抢救危重伤员,有一定的危险性。况且特大事故往往呈现突发性,所有人员必须时刻处在高度紧张状态。

1.3时间紧迫、工作紧张、环境恶劣

急救中心为了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救护质量,采用了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自调度员受理求救开始,急救工作也就启动了,调度员通过MPDS系统为院前百姓提供更好的接警服务,派车两分钟内急救单元出车赶往事发地点。

2适应应急抢险救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2.1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高度保证应急救援行动

应急救援事件频发,使得救援行动覆盖的事件范围逐步扩大。突发事件关系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应急救援,势必会对居民生活秩序、社会稳定产生影响或者造成潜在的危害。自然灾害、社会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环境污染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甚至扰乱办公秩序、交通秩序、个人争端等事件,都有可能需要应急救援行动。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这些几乎每天都发生的应急救援事件,思想政治工作便是第一道防线。面对日益复杂的救援形势,要克服救援人员的恐慌、疲惫心理,保证心理素质良好,随时处于待战状态,思想政治工作要走在最前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否高效发挥作用,直接决定了思想与行动能否高度统一,决定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以及成果。

2.2思想政治工作应有预见性才能保障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事件一旦发生,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早一秒救援就多出一份希望。应急救援事件的覆盖面广、任务紧急,更是加剧了局面的复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多部门联动应急抢险救援,在平常就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比如汶川发生的8.0级破坏性地震,波及面积大,几乎整个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地区都有震感。“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的种类和程度都是史无前例。救援黄金72小时面临的危险和困难重重。军区、武警、医疗机构、社会团体、国外救援队等各种力量组成了一个救援团队。这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越发艰巨,从救援前的思想动员开始、救援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指导,见证大灾难后救援队伍的心理创伤修复和士气鼓舞,都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最大程度预见到这些必然后果,才能做好心理疏导,为紧急救援减少压力提供支持。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正确的预见性指导,才能汇聚八方力量,最大程度减轻突发事件对公众的伤害。

2.3思想政治工作应有及时性才能保障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组织协调难度大,需要各方救援力量密切配合、统一行动才能顺利完成应急救援。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全局观念,树立听从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正确思想观念。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稳定局面、凝聚力量。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起着前瞻性、统筹性的作用。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破坏性大、突然性等特征,各种恐慌情绪、谣言就会迅速发酵,破坏救援士气。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及时化解这些社会危机,公开透明地发布权威信息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谣言便会止于真相。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滞后,就会延误应急救援的黄金时段。

3院前急救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3.1运用“心理共生”原则,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心理共生”是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医务人员头脑。通过宣传教育、合理引导、谈心走访等方法,使职工掌握先进的科学理论,统一认识、指导实践,牢固树立以发展求生存的思想,在维持基本稳定中积极谋求中心建设的新发展。坚持用中心的发展目标鼓舞职工斗志。思想工作应紧密围绕院前急救的建设与发展,按照科学、可行性原则,制订出科学的长远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并将其进行分级、分类,细化成各个科室、职工的小目标,再将之宣传给广大职工凝聚人心,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把努力为实现中心发展总体目标贡献力量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

3.2应用公共治理理论改善当前的思想工作

3.2.1建立互动载体

鼓励各部门、科室在政治理论学习、警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形式上有所创新;同时通过内部网络、微信平台、津云等媒介渠道,改变传统的下压式学习教育,使学习更加及时、互动更加便捷,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学习热情。

3.2.2开展文化建设

强化中心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急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通过学习教育、专题讨论、征文比赛等,重温“大医精诚”“关爱生命”的理念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及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概括凝练出急救工作者“时间就是生命、信心创造奇迹”的职业追求和精神理念;引导职工用专业拯救生命、用关爱抚慰心灵,激励职工在平凡、辛劳、坚守中体会职业意义,在危急、苦难、废墟中发现职业价值等,从而凝聚全员力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院前医疗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管理离不开政治思想工作,离开了政治思想工作管理就是一句空话。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只有将政治思想工作强化、细化,才能将院前急救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若然.院前急救中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思路探讨[J].产学研论坛,2018(06).

[2]孟洪德;王秋菊;胡曦;王晨,吴琳.量化考核与等级评定相结合的院前医疗急救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研究[J].中国培训,2016(10).

论文作者:闫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急救中心基层党建工作重在创新论文_闫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