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私渡镇九年制学校,陕西 汉中 723500)
摘要:生活化的教学在当前教学中是比较普遍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更好的体现语文教学和学习的价值,符合当前的教学理念。本文就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作了简单的阐述,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
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还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息息相关。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诸如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在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生活化的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拉近学生与语文这门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用处和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生活化
教学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教师的教学起着总体的指导作用,因此,要进行教学上的改进和提高,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思想上进行改革,通过思想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在教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对教学的改革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许多教师对教学改革所要作出的调整和完善还处于摸索阶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刻,在教学中会时不时的展现出传统教学的弊端。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灵活的驾驭多种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可以选择适合本学科以及本班级的教学模式,这样也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实践证明,生活化的教学在各个学科中的实用率较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初中语文是学生积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时期,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语文学习的作用,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秉承这一观念,遵循这一生活化的概念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可能,如果没有生活化的教学观念,那么生活化的教学也只能成为空谈。
2、创新教学方式,创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
不同的教学观念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在生活化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要创新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方式能够满足生活化教学的观念。要想实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创建生活化的实践情境,提高教学的生活化
情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也可以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在课堂上围绕文本进行一些小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诸如,在学习《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回忆自己以往的旅游经历,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讲给学生听,通过让学生联想以往自己的旅游经历,回想旅游前自己的心情,然后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的心情,与学生自身的旅游经历,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文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引入生活化的实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去理解和感受作品,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提高文本理解能力。文本中最难体会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需要读者去体会和感受,如果教师进行过分的讲解会使得文本失去原有的味道,但是如果教师不进行讲解,学生又不一定能够真正的理解文本。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自己真实的感受来体会文本,通过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情来体会感激之情,通过发现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来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懂得享受美和回报美。
3、教学内容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没有用,阅读、古文这些东西在以后工作中用不到,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对语文的错误认识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写作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且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不断锻炼和培养,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逐渐提高。
写作能力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生活阅历有很大的关系,除了要多读书,拓宽自己的视野外,还要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将生活经历转化为文章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定期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或者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这种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将会影响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交际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作业形式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是最令学生头疼的事情,过多的作业会影响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但是作业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当前教学来看,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和单调,主要以书面作业和巩固基础知识为主,这样的作业形式为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学生对作业有不良情绪也会影响作业的效果。
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增强责任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语文学习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诸如,在学习完《论语》后,让学生谈一下自己学过的感受和认识,学完《背影》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亲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的孝心等等,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温暖,并且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化的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真实生活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增强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陆俭明.以创新理念推进中国语文教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J].语文建设,2009(11).
[2]臧艳红.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5(12).
[3]杨宇轩. 试析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 内蒙古教育,2016,08:23.
[4]高春华.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分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11:64-65.
论文作者:陈定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学生论文; 生活化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作业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