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研究”_收入分配论文

名著:“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研究”_收入分配论文

一部力作:《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力作论文,我国目前论文,收入分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高效快速增长下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所要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要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增长下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却并非轻而易举。当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在伴随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其收入分配都面临着效率与公平的交替选择,即为获得收入分配的效率,就要牺牲收入分配的某些公平,反之,要获得收入分配的公平,就要牺牲收入分配的某些效率。自本世纪80年代初期推广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中国社会,由于体制转轨、组织功能转换和宏观政策都作了重大的调整,由此而带来的收入分配问题更是深深地困扰着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并撞击着理论工作者的心扉。传统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机制是以效率为代价换取公平的,因而使社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源泉;而社会变革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和脑体倒挂、第二职业收入高于第一职业、收入分配的普遍隐蔽性等既体现不了真正的公平,又反映不了真正的效率,直接导致社会经济运行在徘徊中前进。尽管众多的学者对此问题都作出这样或那样较为精辟的理论透视和实证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但还没有寻觅出一条明晰的理论链条和实践措施来将这个问题作贯穿性的解释并给出系统化的整套对策。由青年经济学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忠民教授著作的《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正好弥补了关于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理论空白和实践操作的对策空洞。

这部共9章25万字的专著,以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准则,将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都作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在《研究》第一章中,作者从经济发展水平对收入分配的基本决定和制约因素入手,探讨了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并引进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对中国过去收入分配问题和未来收入分配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预测,最后分析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实问题——让哪一部分人以及靠什么先富起来,并且对要素分配的效率区间作出理性判断,即:“先让自己辛勤劳动的实业家们先富起来,按要素的供求关系和各要素间的替代关系来确定其价格(即要素的收入分配)。”在第二章,作者沿着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这个轨迹,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二元经济下城乡间的收入分配问题,即城乡间收入分配不平衡,因而阻碍国民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继续市场化、改革土地制度、增强城乡工业体系的渗透与合理分工、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第三章论证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即:“不同所有制间收入差距大、不同产业间职工收入不平衡、个别行业的工资呈畸高状况、第二职业收入较多、脑体倒挂长期存在”等,指出造成这种收入分配问题是由于我国收入分配机制的紊乱所致,从而率先提出我国当前国民收入分配机制理论——双轨制收入分配理论:“社会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初次分配(也即要素的分配)应当由市场收入分配机制来主宰,社会的再分配则是政府计划收入分配机制理应尽力的场所。”并对现实生活中双轨制收入分配机制的扭曲提出了校正措施,即:“在经济部门内部以契约形式自由决定工资水平,推广产权改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等;在非经济部门,提高收入透明度,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使之高薪养廉,防止腐败,提高教师工资等。”在第四、五、六章中,深入细致地透视了两种分配机制和活动领域及作用方式:首先从市场的基本功能出发,分析了我国在当前的市场化过程中,市场性收入分配的变化及其调节手段作用,并且分析了收入分配市场化的条件,即:“开放要素市场、硬化预算约束、建立合理税制、社会保障制、健全政府功能、完善法律制度等”;接着,从社会领域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何建立一套与市场收入分配机制相互协调的社会保障系统,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市场收入分配机制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高效地运行,并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得到基本需求的满足和必要的发展,从而促进两种收入分配机制的交合作用,把增长与分配、效率与公平有效地统一起来。在此分析过程中,《研究》透视了就业、保障、福利三位一体的旧体制下满足基本需求制度的特点以及与新体制的根本矛盾与冲突,从而提出我国新体制下满足基本需求制度的目标选择——社会性保障制度,即“通过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补助来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基本劳动能力,保障人的其它基本权利与义务协同性,并通过普遍与全面的原则调节收入不平等和保证社会保险与收入调剂等。第七、八两章分别探讨了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收入差别问题。首先,《研究》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的社会集团消费引起的收入差距及其消极影响:“收入是不透明和模糊不清的、收入是实物性再分配形式、收入不体现为劳动收入、收入没有回流与分流机制、约束软化而导致刺激畸型消费”。由此,《研究》得出了弱化集团消费的结论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公开性的货币收入形式转化为个人消费基金、实行比例付费制、实行消费基金包干”等。其次,《研究》还分析了由于实物分配而造成的分配不公问题,即:“利益分配不透明、缺乏同一的经济评价尺度、灰市延伸、阻滞市场创新、价格失真导致要素配置低效、增加了交易费用与助长了浪费与腐败”等,《研究》因此得出了弱化和根治实物分配倾向的措施:“官商分离,加快产权制度变革、全面推进配给领域的货币过程、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等。最后一章则给出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政策系统化协调配套方案,保证两种收入分配机制发挥最大的效率。

纵观《研究》全书,它在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1)首次提出了国民收入分配是由市场收入分配和政府收入分配有机结合而成的“双轨制收入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现状,指出了根本问题在于双轨的扭曲,进而提出了扭曲双轨变为全理性双轨的途径与措施;(2)率先对我国就业、福利、保障为一体的旧体制下满足基本需求制度提出批评,提出了走新体制下的满足基本需求制度的理性选择——社会性保障制度;(3)对实物分配这种与市场化改革相悖的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走向充分货币收入化的政策性建议;(4)首次从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集团消费,指出了其中不利于合理收入分配的弊病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值得指出的是,《研究》的政策性建议和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社会正在并将进一步得到实施。

标签:;  ;  

名著:“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研究”_收入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