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新闻中的网络舆论演变-以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件为例论文

反转新闻中的网络舆论演变
——以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件为例

姜玉涵

摘 要 反转新闻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的现象,当今大众媒介单向传播的情况已经改变,社会化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受众的参与度也不断提高,这些都造就了反转新闻的舆论高潮。文章以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件为例,对反转新闻的网络舆论进行周期划分,分析其舆论演变的特点,为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 反转新闻;网络舆论;周口男婴丢失案

1 研究思路和数据获取

1.1 研究思路

反转新闻,也称新闻反转剧,是那些紧跟社会热点、标注新闻热词继而引发广泛关注,但随后被证实与事实主体或全貌不符,甚至与事实截然相反的新闻现象[1]。2019年5月的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是一则典型的反转新闻事件,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任何一个热点话题引发的新媒体舆论都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过程,其演变发展符合舆论酝酿期、爆发期、消解期这样的周期规律[2]。本文以匡文波教授提出的新媒体舆论蝴蝶效应的生命周期为模型(如图1),分析周口男婴丢失案中的舆论阶段,划分舆论周期,进而分析其舆论特点。

图1 新媒体舆论蝴蝶效应的生命周期

1.2 数据获取

本文选取2019年5月16日至5月21日关于周口男婴丢失案件全网数据,数据来源于新浪官方舆情舆论服务平台“微热点”和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鹰眼速读网”对于事件相关信息的抓取。通过对全网的相关数据量统计,分析周口男婴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演变及特点。

2 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件分析

2.1 事件回顾

2019年5月16日中午,河南周口市公安局文昌分局接到报警,一女子晕倒后四个月大男婴失踪。下午6时,河南省周口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平安周口”发布警情通报,晚11点发布悬赏通告,事件定性为“盗婴案”。

5月19日,周口警方称“婴儿丢失”警情已经查清,男婴已找回。

5月20日,有媒体报道,男婴丢失是男婴母亲自导自演,与男婴生父合谋抱走孩子。

由于微博具有传播的碎片化特点,碎片化的信息反映了事件在不同时间的状态,这些关于周口男婴丢失事件的碎片化信息,构成了事件的全貌,因此微博成为了适用于揭露事件面貌的平台,公众的注意力聚集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不同节点的新闻动态。加之微博交流结构的开放性使周口男婴“丢失”事件的反转迅速被公众关注,由于微博的转发非常简单、方便,促进信息流动,使男婴丢失这则反转新闻轻易地实现“病毒式”传播,事件热度得以在短时间急剧攀升[4]

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但是,限于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很多学校依然以应试教育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校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首先,教师应该意识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占有学生晚上的学习时间,应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其次,对于一些不上晚自习的学校,教师要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学生课后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完成少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观看教学视频。对于上晚自习的学校,在晚自习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在文化形成过程中,楚国人首先吸收了苗族文化,融合了百越文化、夷濮文化,巴蜀文化和氐羌文化,又汲取了中原文化的养分,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5]。楚国的文化心理表现出崇火尚凤、亲鬼好巫,追求浪漫的文化特征,与对神龙崇拜,对鬼神敬而远之的中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接近鬼神,崇拜神灵,尊敬巫术的楚国个性文化,却包含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理性思考。因此,在楚文化中,不仅追求长生,而且还有僻静境界的想象力,强烈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自豪感,也有文化的开放和宽容。既是“信巫鬼,重淫祀”之乡,又是中国道家文化孕育与生存之地。表现出民族文化个性与理性兼融的精神气质,而楚辞神话细腻地表现出这种文化特征。

(一)情感脆弱、意志薄弱。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但有些学生的适应性差,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成绩的下降又导致学生的心理变得脆弱起来,怕别人说自己的学习,怕家长问,怕考试,怕面对同学和老师。

2.2 舆论周期分析

2.2.2 舆论的爆发期:男婴被找到的欣喜与自导自演的闹剧引爆舆论

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助于诊断。典型指标是血浆和尿液中丙酮酸、乳酸含量增高,硫胺素和辅羧酶含量降低。测定红细胞中的转酮酶活性的变化目前被认为是评价硫胺素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方法是先不加硫胺素焦磷酸(TPP)测定一次转酮酶活性,然后在其底物中加入(TPP)再测一次转酮酶活性,比较两次测定酶活性的变化,加(TPP)后酶活性增加越多,说明硫胺素缺乏越严重。

图2 周口男婴丢失案全网信息走势图

2.2.1 舆论的酝酿期:对窃婴案件的关注

舆论的酝酿期为5月16日到5月18日。5月16日,周口男婴丢失事件在网络上披露,周口警方官方微博发布通报之后,头条新闻、人民日报、大河报等媒体在其官方微博发文,加速事件的扩散,事件影响力呈上升趋势。梁咏琪、陈法蓉等明星意见领袖及自媒体大V积极转发帮助寻人,促使事件热度呈上升趋势,在5月17日呈现小高峰。18日,周口男婴“被盗”超48小时,由于事件没有进一步进展,舆情热度出现暂时回落。此时,媒体及公众的关注点聚焦在盗窃婴儿这一事件定性上,传播婴儿丢失的消息是信息的主要构成部分。

从事件曝光到对事件做出处理,笔者选用网络上于5月16日到5月21日对周口男婴丢失事件的信息量走势图(数据来自新浪官方舆情舆论服务平台微热点),如图2,截至5月21日,仅在微博上,#周口男婴丢失事件#、#周口丢失男婴找到了#、#周口男婴丢失系女方自导自演#、#周口丢失男婴生父另有其人#等相关话题,总阅读量为10.6亿次,讨论为15.9万条。根据匡文波教授的新媒体舆论蝴蝶效应的生命周期,划分出事件网络舆论演变发展的三阶段:酝酿期、爆发期、消解期。5月16日事件爆出,在5月20日事件反转后舆论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消解回落。

舆论的爆发期为5月19日到5月20日。5月19日,周口警方发布官方微博,称“丢失男婴”已经找到,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东方今报等媒体官方微博随后传播男婴被找回的喜讯,公众讨论婴儿被找到的消息,促使舆情热度急速攀升。5月20日,事件出现大反转,有媒体报道男婴并非“被盗”而是女方自导自演。“婚外情”“母亲与生父合谋抱走孩子”“男婴生父为在职干部”等戏剧性情节引爆舆论热议,舆情热度于当日达到顶峰,信息攀升并于20日超过8亿。

通过周口男婴丢失案的信息走势图(如图2)可以看出,舆论的变化过程与事件的进展密切相关,事件伊始并未引起公众的过多关注,事件在5月20日出现反转之后,舆论迅速到达极值。

5月21日,安徽滁州市委宣传部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纪委情况通报,滁州军分区人武装部政委王一迪涉及周口婴儿丢失案件,纪委正展开调查核实。随着事件参与策划者被拘留,以及整个事件被曝光,不再有二次反转的可能,舆情热度迅速下降。

3 反转新闻的舆论特点

3.1 事件反转:引爆舆论的导火索

2.2.3 舆论的消解期:官方通报平息舆论热潮

在5月20日爆出男婴丢失系自导自演后,5月21日,安徽滁州市委宣传部发布纪委情况通报,调查涉事婴儿父亲,之后舆论渐渐平息。

图3 网民观点分布

3.2 社会化媒体:承载舆论的摇篮

在周口男婴丢失案中,从最开始的网友披露事件,到周口警方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通报,到警方公布案件最新进展和安徽滁州市委宣传部通报处理结果,微博起到了首发和跟进的作用。

5月21日,安徽滁州市委宣传部通过官方微博“美好滁州”发布纪委情况通报,滁州军分区人武装部政委王一迪涉及周口婴儿丢失案件,滁州军分区纪委正展开调查核实。

矫正视听,引导舆论。在事件出现反转之后,传统媒体及时发布官方评论,例如新京报发文《“周口盗婴案”系女方策划,别再为私利愚弄公众了》指出,“事件不只是欺骗公众感情,也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狼来了’的把戏玩多了,势必会割裂互联网在陌生人社会连接的信任网。”对这起虚假警情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谴责涉事人员的行为,在引导舆论和及时疏解公众情绪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5]

3.3 传统媒体:坚守媒体职责

及时梳理,跟进报道。5月16日周口警方发布警情之后,人民日报、大河报等媒体通过官方微博发文传播婴儿“被盗”,提升事件关注度。5月18日,“澎湃新闻”发布的《全国都在找孩子!妈妈街头晕倒,醒来4个月大男婴失踪》一文,对事件进行梳理,引发舆论关注。19日,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东方今报等媒体通过官方微博传播男婴被找回的喜讯。

同时通过舆情信息的平台传播分布统计图(如图4,数据来源于鹰眼速读网)可以看出,微博的平台传播量居于第一。社会化媒体的首发和跟进成为引发舆论的主力,同时也成为承载舆论的摇篮。

传统媒体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经过大众媒体的报道、评论、转载,推动事件的讨论度进一步扩大,舆论热度进一步提升。这也启示我们,媒体要承担起引导舆论的作用,周口男婴事件中亲属自导自演的“狼来了”造成消极影响,如果不及时引导,会透支公众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媒体新闻发布以微博和其新闻客户端为主要阵营,在周口男婴丢失案这一渐渐披露真相的动态事件面前,网络平台更适合事件的跟进和传播,呈现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互动趋势。

3.4 意见领袖:迅速扩大事件影响力

在网络的各种社会化媒体空间中,会形成不同的话语权利阶层,从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两个方面引起的权利分化来看,话语权力的顶层是意见领袖,对于大众传播的效果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在微博这个以“个人中心”+“内容关联”的传播结构中,大多数用户的话语权利有限,很难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而例如明星这样的意见领袖,借助既有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占据话语的主导权,可以很快在微博中获得关注,产生影响[4]

截至2017年2月初,泰国公立崇华新生华立学校共有4986名学生,280位教师。成立于1990年的中文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有21位中国籍教师和30位泰国籍教师。该校从幼儿园到高三各级都开设了华文课,幼儿园到初中的汉语课程由中国籍教师和泰国籍教师教授,高中的汉语课程则由中国籍教师授课。

在周口男婴丢失案中,案发当天,梁咏琪(1 362万粉丝)、陈法蓉(247万粉丝)等明星,以及@回忆专用小马甲(3 907万粉丝),@追风少年刘全有(1 508万粉丝)等自媒体大V通过官方微博账号积极转发帮助寻人,借助其既有影响力和话语的主导权,使公众迅速聚焦事件,促使事件热度呈上升趋势。因此,意见领袖在舆论的形成和强化中,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尤其是自媒体大V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3.5 官方通报:消解与平息舆论

从网民观点分布图(如图3,数据来自微热点)中可看出,74.2%的网民对事件的反转表示惊讶,“周口”“男婴”“丢失”“晕倒”等词汇成为此事件网络传播的核心词,可见网民聚焦于事件的反转。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占有一定比重的公众表达的相同意见,当人数占比超过1/3时,构成舆论,因此在这起反转新闻中,事件的反转是引爆舆论的导火索[3]

肺结核(TB)是由结核菌感染引发的肺部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TB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据统计2013年我国新发感染TB患者900万,其中死亡约150万[1]。因此,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控制TB发展和传播是疾病防控的一大挑战[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10%结核菌感染者最终发展成TB,在这个过程中,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控制结核菌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

从网民观点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对事件及参与者的处理是舆论的第二大关注点,安徽滁州市委宣传部在一天内发布处理通报,顺应了公众的心声,有利于舆论的消解与平息,这也符合危机公关5S原则中的速度第一原则。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焊接技术∙标准∙质量”。邀请了13个来自国内标准化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有关焊接标准的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代表、国内外拥有先进焊接技术的企业专家、工程建设焊接有关标准的编修专家、国内外有关焊接标准研究和应用的知名专家就本次论坛主题做了相应的专题报告,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这启示我们,官方的通报和处理结果的公开,要以解答疑惑、平息舆论为目的,准确、客观、公开是消解舆论的有力措施。

3.6 网民:传统的道德价值取向与罗宾汉情结

传统的道德观长期作用于社会底层,这种影响往往通过直觉与经验层面表现出来,网民在判断事情时,受到传统道德观影响进行判断[4]

电流变化率的测试:将输出电流设定在2 A,调整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1,记录不同输出电压下的充电电流。电流变化率计算方法:当U1=36 V时,充电电流记为I11;当U1=30 V时,充电电流记为I1;当U1=24 V,充电电流记为I12,则变化率为

图4

在周口警方的通报中,对于案件的描述几次修改:最早的警情通报为“醒后发现孩子失踪”,当天晚上定性为“盗婴案”,19日通报婴儿“安全找回”,并告知公众事件为“婴儿丢失”非盗窃。三份警方通报中措辞的修改让公众困惑,进而网络上有舆论矛头直指警方,抨击警方隐瞒案件真相,认为警方疏职。

但警方并非上帝视角,他们也要随着案情的不断披露来不断矫正对案件的定性,措辞的及时修改恰是正确执法的表现。网民的抨击,恰恰反映了网络上民众的一些心理,当官民产生矛盾,根据经验与传统道德观,网民自觉将警方化作“黑暗”的一方。这也是网民“罗宾汉情结”的反映。

本实验主要研究应用于低、多层建筑的装配式节点,不须考虑重力二阶效应。采用柱两端固定梁自由端加载,水平荷载由往复作动器提供,H型不等宽翼缘钢梁通过加载头夹紧,与杭州邦威100 t液压伺服作动器连接,垂直于方钢管柱,在锚固钢梁前,通过激光测距提前画好定位线,保证钢梁、加载头,反力墙对中,用水平靠尺使钢梁垂直于地面。

罗宾汉是英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英雄。“罗宾汉情结”,也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扶弱抑强的人文关怀。在今日中国,“罗宾汉情结”则是指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心态,只要涉及官民和贫富之间的冲突,往往不辨案情的是非曲直,一边倒站在弱势群体一方。在周口男婴丢失事件中,网民对警方一边倒式的不理解、抨击,体现了网民的罗宾汉情结。

4 结束语

本文以2019年5月发生的河南周口男婴丢失一事为列,分析了这起反转新闻中舆论的周期和特点,也给媒体和相关部门以启示:媒体要坚守职能,及时引导舆论,相关部门对于舆情的处理要秉承速度第一、准确及时原则。同时在网络环境下,社交媒体平台要及时监测舆论,做好预警工作,自媒体等大V的意见领袖影响和网民的“罗宾汉情结”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刘峰.新闻反转剧背后的媒体课题[J].新闻与写作,2014(5):74-76.

[2]匡文波.论新媒体舆论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2-117.

[3]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303-304.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12-113.

[5]熊志.“周口盗婴案系女方策划”,别再为私利愚弄公众了[N].新京报,2019-05-20.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8-0015-03

作者简介: 姜玉涵,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标签:;  ;  ;  ;  

反转新闻中的网络舆论演变-以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件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