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与沿海移民社会融合的困境分析_三峡水位论文

三峡移民与沿海移民社会融合的困境分析_三峡水位论文

三峡外迁移民与沿海安置区社会整合的难点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难点论文,沿海论文,移民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峡外迁移民是指将三峡水库移民从环境容量和土地承载力都难以承受的三峡地区迁至其他省市安置。沿海安置区是指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接受三峡移民外迁任务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山东等省市。由于三峡外迁移民安置是将移民从相对贫困的地区迁移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6省市,在经济格局中可谓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因而移民迁出区与迁入区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三峡外迁移民同安置区的社会整合增加了难度。[1]

一、自然环境差异是社会整合的首要难题

因为有了“差异”,也就有了“整合”的问题,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几个方面,其中自然差异是根本,“万事皆备于地缘”。地理环境中各种因素都对人类生活发生影响,使社会的组织、文化以及种族国家的形式或因环境优越而发展或因环境恶劣而受限制。

首先,在方位上,沿海发达地区相对三峡库区而言是东西之分。安置三峡外迁移民的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上以东径120°为中轴线,而三峡地区基本上以东径110°为中轴线,东西相距近10°。南北方位上,三峡地区居安置三峡外迁移民的沿海发达地区之中,三峡地区邻近北纬30°线,而安置三峡外迁移民的沿海发达地区则居北纬20°线和40°线之间。

其次,地形地貌上差别明显。三峡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地貌多样,大巴山和巫山纵贯南北,为典型的山区地貌,崇山峻岭,连绵逶迤,山高坡陡,江面狭窄。而沿海发达地区选择的安置区除少数为丘陵地区外,大多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再次,土壤条件相差较大。三峡地区的土壤条件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主要成土因素随海拔高低而异,所以类型多样,垂直地带差异显著,大体分属5个土类,8个亚类,18个土属,53个土种,37个变种。土壤中养分、有机质等含量偏低,含钾丰富。1500m以下的中低山区土壤为黄色石灰土,仅局部有山地黄壤残留,1500~2000m的中山区为山地黄棕壤,2100m以上的高山区为山地棕壤。而沿海发达地区的安置区土壤条件相对比较单一,但土壤肥沃,土地质量高。[2]

第四,气候条件差异明显。三峡地区邻近北纬30°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季主要受北方干冷空气影响,夏季主要以南方暖湿空气控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来平均雨日145~155天。日照充足,年无霜期303天,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由于境内存在巨大的地貌、海拔差异而呈现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而沿海发达地区6省市纵跨中国南北20个纬度,空间跨度大,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步递减,年平均降雨量则由北向南逐渐递增。广东省属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0~2500mm;福建、浙江、上海、苏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苏北和山东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二、生产差异影响移民安置目标的实现

地理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中国的地理画卷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带。三峡地区属中国的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生产差异非常显著。

第一,生产条件不同。三峡地区同沿海发达地区生产条件差异显著,但各有优劣。在土地资源方面,三峡库区幅员面积5.4万km[2],山地占74%,丘陵地占22%,平坝占4%。地带性土壤为黄壤并广泛分布着株罗系红色砂页泥岩。其中有耕地93万hm[2],占17.2%,林地和疏林地148.6万hm[2],占27.5%;柑桔及其他经济林地7.4万hm[2],占1.4%。而安置三峡移民的沿海发达地区6省市平原广阔,河网密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少,土质肥沃,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全,抗灾能力强,适宜于农业生产。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杭嘉湖、广东省等平原地区出现了一大片吨粮田,盛产稻、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因此,沿海发达地区6省市的土地资源优于三峡库区。

在水资源方面,三峡库区雨量充沛,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110.9mm,区内河流众多,并有长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多年年平均径流量大,地表水总量多,但经济利用系数低,可开发水力发电。三峡水库建成后,按正常蓄水位175m方案,水面面积为1084km[2]。而沿海6省市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由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逐渐向温带半湿润气候过渡。在水资源占有量上,南方地区可同三峡库区媲美,而山东、苏北就不及三峡库区了。

在矿产资源方面,三峡库区的大型矿床有磷、岩盐、石灰石,还有金、银、铜、铁、煤炭、硫、钾、石膏、大理石、石英、天然气等10多种金属、非金属矿。尤其是煤炭资源,三峡库区各县、市都有,据普查统计超过13亿t,远景储量30亿~40亿t。这些矿藏目前有的没有开采,有的也只是小规模开采、加工。而沿海6省市的情况参差不齐,江、浙、沪是著名的资源贫乏地区。[2]

在自然资源方面,三峡库区自然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如柑桔、蚕桑、茶叶、黄连、杜仲、党参、榨菜、山羊板皮、皮革等。而沿海六省市安置区相对来说自然资源贫乏些,尤其是平原地区。

在人力资源方面,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科技文化水平高,科技人才多。而三峡库区很多地方连六年制义务教育尚未普及,与沿海发达地区6省市无法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比较。

第二,生产方式差异。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相差较大,三峡地区和沿海6省市的生产方式差异明显。

耕作方式。三峡地区山高地少,基本上是河滩地和山坡地,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耕作,以果树和蔬菜为主,而栽种果树不需要连年耕作,只需技术性的田间管理。除部分平坝可以栽种水稻之外,旱地多以栽种小麦等旱作物为主,在传统栽种技术下,也无须繁重的田间管理。而安置区的土地大都是平原,又是水田,耕地、插秧、收割、播种,劳动强度大,又加上是一年两到三季,更是体现出劳作的辛苦。这使得三峡外迁移民颇为不适。

机械化程度。安置区居民经过多年摸索,家庭工业非常发达,生产方式上以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为主,这虽让三峡外迁移民羡慕不已,但因他们的新来乍到,无论是在财力还是在心理上一时还都难以适应。[3]

第三,就业方式的差异。三峡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几乎没有什么乡镇企业,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基本生存还是赖以土地,以农业耕种为主,第一产业发达。而安置区是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上就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就业方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不以土地耕种为主,乡镇企业非常发达,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在很多地区是倒置的。

第四,生产技能的差异。安置区二、三产业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其生产技能经过多年的培训和工作实践早就处于较高的水准。而三峡外迁移民除了部分经常外出打工者之外,大多没有接触过这种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对二、三产业的生产和服务缺乏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认识,所以存在着严重的生产技能问题。

安置区政府经多方努力,安置移民进入二、三产业。但因为乡镇企业改制后,除极少部分外大多属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即使发扬风格,安排移民就业,但因移民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原因,很难在企业中立足和发展。在福建、浙江和广东,当地政府努力通过二、三产业安置三峡外迁移民,以增加其收入,缩短社会整合的进程,但这些移民却因生产技能的障碍而很难胜任。虽然让他们频繁更换工种,依旧难以适应。

三、经济差异使社会整合缺乏坚强的支撑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存在着东中西三个经济带,沿海发达地区6省市同三峡地区分属东西部,经济水平存在着巨大差距,东部6省市发展迅猛,三峡地区则发展滞后。

第一,地区经济水平差异明显。三峡库区是全国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低。1993年,三峡库区19县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7.80亿元,第一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工农业总产值为2710899万元,与沿海发达地区6省市的经济水平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三峡库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农业也不发达,长期依靠国家财政支援。仅以1984年为例,中央和四川省给万县地区拨粮3万t,拨款470万元,减免农税4500万公斤(价值1000万元),到年底,国家给万县地区拨付9042万元的扶贫赊销物资,解决农民穿衣问题。到90年代,万县地区所辖9县、市还有80%的县吃着财政补贴。李鹏同志在视察三峡地区时说,这儿是汉民族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了。[2]

到90年代初,三峡库区19县市人均社会总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而东部沿海6省市,是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地区,在为国家创造财富的行列中,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位于前10位的省市中除福建外,其他5省市在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占据了前四名。[4]

第二,人均经济收入与支出水平、家庭经济积累方面。1991年底,万县地区宣布全区48万多户,195万多名贫困农民全部越过温饱线,然而其温饱线是年收入200元以上。到1992年,三峡库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仍然只有300~500元,不仅大大落后于全国农村人均年收入764元的水平,而且也四川省的人均年收入620元的水平也有相当大的差距。难怪有记者慨叹,在三峡地区,贫困像苦菜花一样开遍了每一个角落。在大城市的街上,穿着补丁衣裤的人已经绝迹了,而在这里的县城、乡镇上却比比皆是。[2]

199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77.7元,共中上海市为4245.6元、浙江为2966.2元、广东为2699.2元、江苏为2456.9元。虽然全国的经济水平和农民人均收入都在提高,但农村改革20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同全国平均增长的相对水平相比,增长最快的是浙江、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和广东。按照相对水平发展速度高低排序,沿海发达6省市全部名列前10名以内。这又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持续地拉大。[4]

很显然,较低的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使三峡地区的人均支出水平、家庭资本积累、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无法同沿海发达地区6省市相比,而且三峡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很多不是现金统计,而是将实物折算累计进来的,同东部地区的计算方法有差别,因而其银行储蓄等也就微乎其微,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是极其脆弱的。

四、社会差异使社会整合缺乏文化和心理基础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沿海发达地区6省市同三峡地区分属东西两个不同的社会区域,因而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其生活习惯、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为社会的特点是由人群组成的,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具有心理的和精神的联系。在人群组成上,沿海6省市和三峡地区虽同属中华民族,但却是不同的亚群体和子群体,交往的人群和范围是不同的。文化和组织系统也因地域和群体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沿海地区同三峡库区相隔千山万水,但同属儒家文化圈,然而各自却又形成了不同的亚文化圈。三峡库区属典型的巴蜀文化,沿海6省市从南到北纵跨珠江、闽江、钱江、长江、淮河、黄河几大流域,各自亚文化特征也异常显著。影响移民社会整合的难点,随着移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经济相关的因素可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调整,但文化心理的整合不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

五、进一步做好三峡外迁移民安置工作的建议

1)讲政治、顾大局,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健全机构,加强领导,为接收和安置三峡外迁移民提供良好的思想、舆论和组织环境。

2)确定原则,正确决策,随移民安置工作向纵深发展,应制定相关新政策,或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歧义理解做出解释,并坚持安置后与迁出区政策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讲求实际,编制富有地区特色的移民实施安置计划。

4)推广“相对集中,分散安置”与统一规划条件下的自建房屋和购买闲置房屋的模式。

5)重视和搞好移民安置点的选择,这是为移民在成功安置和整合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关键。

6)严审查,把好关;细考察,重交接。加强移民实施管理。

7)明定标准,划拨土地,重视与搞好移民生产资料分配。

8)高度重视移民就业、收入恢复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移民帮助扶持,合理补贴,减贷结合,为移民站稳脚跟,适应安置区的生产,逐步致富打下基础。

9)重视移民技术培训,使移民尽快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加快移民整合的步伐。[5]

10)利用现存的社会服务体系为移民安置提供服务,缩短移民同安置区的情感差距。

11)进行全过程移民跟踪监测评估。

12)在安置区和迁出区,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的移民教育和培训,转换移民的思想观念,变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非自愿移民为自愿移民。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这种思想的转变,并放在移民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考虑。

13)做好安置区与迁出区政策与管理方面的协调。

14)增强社会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做到各级政府、村民委员会和移民共同协商,共同解决安置工作的问题,提高民主程度,做到移民与当地居民群体的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和相互满意。

15)做到信息正确与公开,增加透明度,避免移民的猜疑和误解,以便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标签:;  ;  ;  ;  ;  

三峡移民与沿海移民社会融合的困境分析_三峡水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