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标准及骨质疏松的成因、治疗和预防论文_杨万桂

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标准及骨质疏松的成因、治疗和预防论文_杨万桂

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密度检查科 437000

【摘要】目的:根据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标准,分析骨质疏松的成因,探寻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治疗3个月后、治疗1年后的VAS评分、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以及骨折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VAS评分降低;治疗1年后,患者VAS评分较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显著提升(P<0.05),骨折率显著降低,发生骨折例数明显减少。结论:结合骨质疏松的成因,采取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预防措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骨质疏松;临床疗效

骨质疏松是老年常见病,主要与骨量、骨密度减少有关,出现骨组织的微结构退化,容易造成骨骼疼痛和骨质的变化,增加骨折的风险。因此,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不容忽视[1]。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准,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标准,分析骨质疏松的成因,探寻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62例,女性88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3.2±6.4)岁,其中椎体骨折68例、髋部骨折82例。

1.2治疗方法

1.2.1诊断

根据WHO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同时结合其他各类风险因素,应用DEXA方法进行检测,进而提升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准确性,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2]。

1.2.2健康宣教

加强健康宣教,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知识,对患者的饮食及日常活动加以指导,患者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摄入高钙食物、禁烟禁酒,少饮或尽量不饮浓茶、咖啡以及碳酸饮料,坚持运动锻炼,但要保证适当的运动量,对于骨质疏松症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患者家属予以陪护,预防发生跌倒而造成骨折。

1.2.3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适当补充钙剂(600~800mg/d),给予骨化三醇(0.5mg/d)进行治疗,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给予福善美、静脉点滴密盖息、雷诺昔芬鼻喷降钙素等治疗药物,适当进行选择,持续用药1年复查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再行后续治疗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康复指导

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诊,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予以康复指导,纠正患者的生活方式,对家庭护理提出合理意见,主要包括饮食、用药以及日常锻炼,患者及其家属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合理饮食和用药,适当进行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3]。

1.3诊断标准

参考WHO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1994年),比较骨密度下降标准差,分为骨质疏松(T值≤-2.5SD)、骨量减少(-2.5SD<T值≤-1SD)和正常(T值>-1SD)。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表示计量,(%)进行计数,资料通过t值和2检验,结果满足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VAS评分

150例骨质疏松患者初次就诊时,存在腰酸背疼、腿抽筋症状95例(63.3%),VAS评分为(6.3±3.1)分;经抗骨质疏松治疗3个月后,存在腰酸背疼、腿抽筋症状35例(23.3%),VAS评分为(3.6±2.1)分;经治疗1年后,存在腰酸背疼、腿抽筋症状2例(1.3%),VAS评分为(1.2±1.7)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

2.2骨密度

根据DEXA检查结果,治疗前患者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分别为(0.712±0.042)g/cm2和-(3.054±0.621),治疗后患者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分别为(0.732±0.065)g/cm2和-(2.852±0.531)。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

2.3骨折率

治疗前患者发生骨折44例(29.2%),治疗后患者发生骨折1例(0.6%),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主要由于骨质密度降低所引起,造成骨骼强度降低,骨量减少,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则会导致残疾和死亡。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常见脊柱或髋部骨折,严重者会致残或死亡。

加强对骨密度的检测,进而评估骨骼强度,骨密度作为骨折的诊断和预测尚无明确的定论。一般认为骨密度值的下降则代表着骨骼骨折风险的增加。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往往会出现人椎体退行性改变或钙化情况,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假性增高。综合脆性骨折史、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及骨质疏松病因,结合多重风险因素,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标准,采取SAP、SXA、QCT以及DEXA等方法进行检测,目前DEXA检测方法的应用率更高。根据骨密度测量结果,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分析骨质疏松的成因,探寻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加强健康宣教,普及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合理饮食和用药,适当进行运动。补充钙剂并给予基础治疗药物,考虑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给予适当的药物。定期随访并给予康复指导,1年1次复查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4]。

本组研究以15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治疗前后VAS评分、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以及骨折率,治疗3个月后患者腰酸背疼、腿抽筋症状基本减轻,治疗1年后存在腰酸背疼、腿抽筋症状的患者明显减少,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均有显著提升骨折患者明显减少,骨折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根据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标准,结合骨质疏松的成因及相关风险因素,采取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预防措施,改善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在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当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丹,孔西建,叶进,王锐. 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阈值及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探讨[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05:382-385.

[2]黄淑纾,林华.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预防[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04:381-386.

[3]殷晓雪,宋纯理,杜国红. 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折率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04:421-423.

[4]陈晓侠,贺太平,于勇,吕干民. QCT检测骨密度T值和Z值临床应用初探 附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回顾性诊治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04:230-232.

论文作者:杨万桂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6

标签:;  ;  ;  ;  ;  ;  ;  ;  

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标准及骨质疏松的成因、治疗和预防论文_杨万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