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

林子兰

摘 要: 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课程之一,既关系到学生的整体成绩,也关系到学生数理思维和能力的养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要想学生能够不断地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就要积极地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激发和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以求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的便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对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情景教学

一、外深度学习的教研情况

深度学习发源于国外,即deep learning,在国内也常被翻译为深层学习。深度学习的概念首先由黎加厚教授引入并介绍,他提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思维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随后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促进了深入学习这一理念在我国的发展。

二、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小学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并且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的。而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以及学生以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是很有必要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进行深度学习。具体地,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水生态系统首先是水文各要素过程与生态过程耦合作用的产物,水文过程是生态系统过程的联结纽带,其中生物过程是生态过程的基础,水文过程是指水循环所涉及的相关要素过程。生态水文耦合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水文过程对生态的决定性作用和生态过程对水循环影响。水生态系统中更关注水分与水生生境的关系,其中水分与水生植物、水生微生物、动物以及与有水力联系的陆生生境的相互联系同样也会影响水生态系统。

(一)数学的重要性和难度性

数学在小学教学的各个学科中具有卓然的地位和特质。它既不同于语文或者英语需要进行大量的背诵和记忆,也不同于音乐或者美术需要进行灵感的发挥,数学是具备很高的重要性和难度性的。就重要性而言,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可以培养学生数理能力的学科,不论是对于学生现阶段的整体成绩而言,还是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的夯实都是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的。我们知道不仅是小学阶段,甚至是初高中以及大学阶段,数学都是一直陪伴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而且数学也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如果数学成绩或者相关能力欠缺的话,那么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难取得显著的提高。更进一步地,在高等教育中,许多专业对于数学的要求程度也很高,因此数学的深度学习是很有必要性的。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地不断普及以及素质教育地广泛实施,教育部门和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受教育,身心各方面逐渐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样的阶段里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正确和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综合性的能力和核心素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小学数学具有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的功能,数学的学习很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的具体措施

教师在进行深入学习的研究之时,要时刻把握学生学习的成果与动态,从而做到研学结合,相辅相成,获得更加有效的结果。并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因此对于学习上的苦难很可能会产生退缩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不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从而造成人格上的一些缺陷,这是很不可取的。因此,教师除了作为引领者来带动学生学习,更需要引导他们自主地学习,在遇到难题时也不要慌张恐惧,而应该抱着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心理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学习的难度对于校学生而言是必须要想尽办法加以克服的,这只是他们学习道路的开始,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所面对的内容越发庞杂,知识的难度越发深入,因此必须在小学阶段就进行自主地探索,由简入难,一步一步夯实自己的脚印,在深度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也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导深度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研究员廖永安、王聪如是说,《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4日)

譬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换算”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面对长度单位换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展现出日常中常见的用具,像是可以展现家居装饰的图景,在图画内放入桌子,椅子,床,书本等具有明显长度差异的物品,然后让学生凭借自己的主观进行判断。这些物品分别对应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教师在通过介绍之后可引导学生一一进行对应。也可以利用周身的环境进行更为具体地比对。学生的身高是一米多,一张课桌的高度是八十厘米,一本书的长度是二十厘米,这样学生就会有具体地感知,而当学生进入这样的情景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进行讨论时,教师就可以引入长度单位换算的知识,用他们熟悉的那些物品进行实际的教学。这样既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性,也会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地夯实。从而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更加深度地学习,可以对更多的长度单位加以认知,并了解其换算制度的核心与本质。

数学虽然是典型的理科学科,但是它只是具有数理上的演算和逻辑上的推导,也有其本身的美感。并且数学还可以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展现出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内容。这是需要老师不断地进行引导,当然也是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发现美的眼睛。而一旦学生真正地受到多学科结合而进行的熏陶,他们就能够更加开阔自己的视野,对于学科的理解都能够更进一步。

(二)自主探索培养深度学习意识,研学结合促进学生发展

在意识到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之后,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和办法,进行实践性的活动,从而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目标。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每一项教学成果的形成,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里,他们对于未知有着很强的探索欲望,但同时他们又比较贪玩,往往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够完全地融入课堂的氛围之中,要想做到深度学习更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以求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

譬如学生在学习“面积和体积”时常常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同学,更是如遇到了拦路虎一般拦住了他们成绩提高的道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将课本上的内容和公式与现实中的模型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更具深度的理解和探索。像是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测算他们各自的文具盒的面积和体积。先让他们用尺子分别测量出其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再引入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告诉他们面积和体积所具备的数学含义,这样就能够较为准确地测算出他们的文具盒的面积和体积。而在学生不断地经过实践之后,他们就能掌握其中的规律,也就能更具深度地学习后续的更为复杂和艰深的知识内容。

(三)建立模型进入深度学习,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教师在讲授“圆”的基本知识和内容时,就能够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可以准备好古代的铜钱以及现代的硬币进行对比,探讨它们形状和材质的异同。古代的铜钱渊源已久,一直流传了上千年,而其基本的形状都是保持着圆形,这是因为圆比较美观,又便于使用和携带。这种人文学科内容和数学知识的交叉,让学生既能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图2为不同浇注温度下雷达外壳试样的显微组织.从图2可见,当浇注温度处于660 ℃时,合金显微组织呈现较多的树枝晶,晶粒大小不均匀;当温度处于680 ℃时,树枝晶明显减少,晶粒变得细小、圆整,并且无组织缺陷;当温度达到700 ℃时,晶粒变得粗大,并且出现严重的缩孔.分析其原因,浇注温度过低不利于充型,易产生冷隔、充型不满等缺陷;而当浇注温度过高时,易产生飞溅、毛刺,以及在压铸件内形成严重的缩孔、疏松等缺陷.

(四)多学科结合进行熏陶,开阔学生视野

类别转换主要是发生在词与词之间的转换,即使用属于不同语法类别的目标语词项来翻译源语词项[4]。通过改变词性,以期顺应目标语的表达方式。

建立模型,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这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深度了解所学习的内容,从而获取更为深刻的体验。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方法虽然总体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对于学生一些难以直接理解的知识采用建模的方法,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把握。

四、关于小学数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相关建议

(一)家校合作,为学生构建良好学习氛围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频繁。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完全就可以和家长配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和任务是相当繁杂的,且他们面对的学生众多,是根本无法对每一个学生都面面俱到的。而为了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也为了他们能够在数学上进行深度地学习,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转交给家长,让家长在课外的环境中辅助孩子学习。这样通过家校的合作,就能够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于学生的深度学习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二)总结回顾,师生共同促进深度学习

每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的成效都是需要经过实践地检验并且不断地加以修正和改进的。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来说也是如此,因而教师在开展深度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定期地进行总结和回顾,与学生一起找到其中的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和研讨,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而言是很有作用的,会让他们及时修正方向,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其得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不仅如此,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过程不断地提升教研上的能力,同时也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构建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地不断提高,深度学习已然成了一种趋势,它鞭策着老师不断进行教学上的完善和创新,也激励着学生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取得进步,获得成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教学是很有必要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小学生不仅能通过这种方法取得成绩上的提高,也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培养综合性的能力。更深一步地,通过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会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意义,这对于我国未来发展和建设中数学等相关领域的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是很有积极意义和现实作用的。

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选择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2370,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 ,规 格 2.0 mg∶2 mL,批 号 :091201、120915、141015)2 mg加入0.9%NaCl注射液100 mL中静滴,1次/d。观察组给予纳洛酮结合疏血通注射治疗,纳洛酮使用方法同对照组,同时选择疏血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10100,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 2 mL/支,批号:09111524、12032108、14101215)6 mL加入0.9%NaCl注射液100 mL中静滴,1次/d。两组都治疗观察28 d。

参考文献:

[1]徐军.“一课一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一种样式[J].教育科学论坛,2019(22):17-19.

[2]焦欢欢.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9(14):43-46.

[3]蔡燕茹.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23.

作者简介:

林子兰,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

标签:;  ;  ;  ;  

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