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马珍,魏小燕,韩兴华

马珍 魏小燕 韩兴华

(甘肃武威解放军第十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探究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于对照组选择产房一般的管理方法;而观察组予以基于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对照组的总产程要远远多于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顺产率较高,而剖宫产率要低。结论:危机管理常常说的是针对在事先不能预测何时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十分可怕后果的意外事件管理。将危机式护理管理应用在产妇分娩护理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了产妇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危机式护理管理;产妇分娩;安全护理;安全质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259-02

产房护理管理对于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能否安全分娩有着直接的联系。产房护理工作具有严格的要求、很大的危险和很快的变化,再加上护理人员与助产士在进行工作时需要独立开展,因此产科产房属于医院各部门的高风险地区[1]。最近几年来,伴随人们慢慢增强的健康认识以及法律意识,带来很多的妇产科护理纠纷事件也逐渐变多。实施危机管理理论,主要是对意外事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预防,更好的巩固医、护、患之间依赖和了解,从而确保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现阶段危机式护理管理的侧重点是加强预防,关键是医院事先实施预防计划,来应对危险事件的出现。我们总结探讨了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应用于产妇分娩中的成效,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7年1—7月期间在本院顺产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作为本次的研究目标,入选的标准有:单胎初次妊娠;产妇无重大妇产科疾病或脏器功能衰竭,符合顺产条件;产前检查表明胎儿没有发育异常;产妇无精神疾病,具备正常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把产妇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有100例,观察组的平均年龄是(27.32±4.91)岁;平均孕周是(40.23±2.81)周。而对于对照组,年龄范围在(27.13±5.02)岁;孕周在(40.17±2.94)周。比较两组产妇在孕周、年龄等基本资料的区别,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存在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选择产房常见的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条件上实施基于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法:

1.2.1组建包括护士长、助产士、责任护士在内的产房危机式管理护理安全小组,确定各自肩负的职责。护士长出任组长,主要负责找出产房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督各项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责任护士则主要负责按照规章进行各项操作,在此中间需要时时留意行为是否会存在危险性。

1.2.2计划阶段 寻找常规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不过关、缺乏护患有效交流、制度不规范、责任心不够、管理部门监管不严等。

1.2.3制定预防措施 (1)强化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有关医疗法律法规,再根据本院实际详情,制作并完善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有关制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和进修,要求护士和助产士了解岗位职责内容,务必遵守常规护理准则、查对制度、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消毒隔离制度等有关管理规定。较全面的制度是确保分娩顺利的先决条件,不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还要举办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2)加强综合能力:通过年长护士与年轻护士成立“一对一”小组,经常进行演练,强化年轻护士的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鼓励护士进行多种途径的再教育,提高与患者的理解沟通能力。(3)提高法律观念:自主培养产妇在先的理念,经常举办一系列的法律拓展知识讲座,使护士能够把法律有关知识恰当结合到日常护理工作中。(4)搭建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对产妇及家属的教育指导,经常与护患交流,对产妇隐私予以保密,提高护理质量;详细回答产妇家属的问题,耐心舒缓产妇的情绪。(5)强化监督管理:要求医院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产科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随机抽查,加强对产科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6)加强产房环境管理,经常对空气和地面消毒,保持空气清新,做好相关物品的清洁工作,严格约束陪产人数,防止交叉感染。(7)完善产妇产程图、分娩记录、新生儿等护理工作中各类文书的填写,避免误写、漏写和改写发生,确保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1.2.4措施实施阶段。落实事先制定好的计划与规划,落实防范措施。对患者产后发生的一些列并发症采取的措施,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预案。

1.2.5分析总结阶段。详细记录护理整体成效,依据评估经验逐渐完善护理措施。

1.3 评定标准

对两组的产妇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还有产程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并对新生儿的会阴侧切率、娩出情况、产后产妇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4 数据统计

运用SPSS13.0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将所得数据准确填入表格。

2.结果

2.1 观察组运用危机式护理管理模式后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护理后的对比中,P<0.05,相关数据表示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危机管理通常解释为对于事先没办法得知何时发生,但是假如发生就会造成重大后果的事件的管理。产科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地区,同样也是护理危机频发的敏感区。因此在产妇分娩护理工作中,应该把危机管理融入到护理管理中,确保让所有护理人员拥有基础的应对危机能力,协助处理突发危机,尽量降低危机带来的损伤[3]。根据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安全管理体系大体包括:首先,建立危机护理理念的管理小组,可以让科室加强对产妇风险的关注程度,并建立有效的管理理念,加强管理观念,并且小组内组员可以带动科室内其他护理人员,以形成全新的护理观念,加快产科护理工作的步伐,还大大有利于加强新护士的责任心,减少因为护理不周到引发的护理疏忽等不良事件。其次,注重安全护理细节,对产房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搜查和分析,并寻找先进的护理理念,对护理工作展开探讨研究,以形成细节护理措施,而这种安全护理的开展进一步让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符合产妇的实际情况[4],比如高危风险评估可以让护士对风险进行提早预防,将风险减小到最低,切实做好产程的跟踪和记录,做到认真、客观分析,在开始分娩之前和产妇做好沟通,拟定随时出现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而顺产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剖宫产率比对照组要低,说明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应用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能够大大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本研究结果又发现观察组的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意外情况发生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运用可以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特别是在观察组的危机管理中,在每班都指定了护理组长,能及时做到专业性、关键性技术的分析指导,并可以在突发事件处理中起到模范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意外。在危机管理中,护理管理者与临床一线护士做好沟通和交流,在具体执行中做好团队协作,强化预防危机的意识。本次试表明示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产妇的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宇.风险管理在产房助产实施过程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455-456.

[2]侯雪燕.影响产房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电子期刊,2016,22(3):370-372.

[3]袁迎春.影响产房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5(5):97-98.

[4]谢惠琼,刘丽娟,薛常春.产房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5):349-351.

论文作者:马珍,魏小燕,韩兴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马珍,魏小燕,韩兴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