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占飞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占飞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本文就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原则、内容意义和规划重点等进行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 实施原则 内容意义 规划重点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整体规划实施,达到学校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协调,传承历史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协调,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办学行为、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相协调,将学校发展的一切融入文化建设之中,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2、人本性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文化育人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和发展人,促进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升健康的文化品位,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实现师生的文化认同。

3、特色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在体现民族优秀文化特点、时代精神、现代办学理念的同时,应充分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继承学校办学传统,在创新与融合中注入生机与活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以积极鲜明的个性彰显办学理念和办学文化,形成与时代特征相符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坚持“物质文化润心、制度文化立心、精神文化强心”的三维学校文化体系建设理念,着力打造以物质文化为外壳、制度文化为支柱、精神文化为核心的“三心”学校文化。

1、物质文化润心。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学校物质文化,属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服务,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2、精神文化立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学校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校风建设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校风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风是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3、制度文化强心。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人言行的关键环节,学校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学校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学校文化活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意义

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师生的视野,培养新时代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四、学校文化建设的规划重点

在继承传统建筑风格和校园原有风格的同时,对着重强调如何体现出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教育与教学目标、学科建设规划和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等诸多元素,实现建设规划立足点的转变。具有对内、对外的开放意识,突出公众参与理念、特色理念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及其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教学空间和非教学空间、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联系,重视校园、校舍自身与社会不可分割的联系等。

春风化雨、润人心田,学校文化建设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方见成效,要紧扣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瞄准教育质量,深入实际,切近生活,注重实效,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坚持进行,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论文作者:张占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  ;  ;  ;  ;  ;  ;  ;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占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