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特性及提高通行能力对策研究论文_邢邦宁,高超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0000

摘要:城市主干线交叉口是城市路网中的重要节点,各个道路上的车流需要在城市交叉口进行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车流量是其他交通道路流量的总量,同时由于在这个交叉口各个车流量所驶向的方向不一致,导致容易引发车流冲突和事故。致使城市交通道路上的交叉路口成为限制城市交通路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城市交叉口交通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城市交叉口的流特性和通行能力。

关键词:城市交叉路口;交通流特性;通行能力;对策;研究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堵塞情况日益严重,其中又特别是平面交叉的地带,大量的车流在这一区域进行汇聚,这也是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带,这些情况的发生促使交通拥挤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现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拥挤混乱的现状,对城市交通交叉口交通的流特性和提高交通通行能力进行研究,对我国城市交通进行准确、有效规划和设计,促使城市交通通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特性

1.在现目前随着我国提倡的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促使我国城市交通设计、规划时越来越受到交通部门对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人员的重视和激励。同时我国城市居民运用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的比例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性。因此我国城市混合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主要特征。同时这种交通方式的运用促使我国城市交通成为以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与行人这三项为主体的现代交通状态,这就导致我国城市交通出现的堵塞情况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更加突出。其中又特别是现代交通的交叉路口,这一交通区域成为各项路口车流的汇集地,由于我国现有的交通规则对这一区域不明确,促使这一区域与其他交通区域相比较更加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给交通正常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导致交通的通行能力降低、交通堵塞。

2.衡量现代城市交通交叉口通行性能和对城市交通的控制效果,主要是通过对城市交通交叉口的交通延误能力和通行能力这两项指标为主要判断依据。其中第一项判断指标是交通延误,这一指标主要是指在城市车辆的行驶过程中,由于受到路段交通信号灯以及其他车辆的影响,促使车辆行驶时间发生损失,简单来说就是驾驶员所期望的驾驶通行时间与实际的通行时间差值的变化,就是时间延长的长度。如果在这一区域没有安置交通信号灯,那么不同车辆在这一区域中为避免发生冲突所进行相互避让所延误的时间,而在有交通信号灯的情况下,发生的时间延误主要是由于信号等造成的。

3.城市交通中,通行能力主要是指在一定的交通环境、道路和控制的条件下,在特定的时间之内,能够通过城市交通交叉口某一车道的冲突区域的最大车流量。因此交通中通行能力也是在饱和的情况下判断交通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通过这项指标可以有效对城市交通通行状态进行了解,同时也是判断交通供给表征的指标之一。当城市交通交叉口中信号灯切换到下一个路灯时,车辆驾驶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驶入到下一个道路交叉口。通过在其他通行条件下进行分析,促使车流通行能力与通行延误两者发生冲突,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交通中想要通行发生延误较少,就需要交通信号灯周期变小,促使通行能力的提升,那么就需要建立较大的交通信号等周期,在保证信号灯在城市交通交叉口的控制方案时,还需要针对城市交通交叉口的实际情况和建立设计目标,从而取得两者均衡发展的效果。

二、城市交通道路交叉口设计分析

(一)平面线性设计

1.渠化设计

在城市交通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时,主要是通过对交通道路中的导流岛和路面标线作为设计的依据,使之成为对发生冲突的车流量进行分割,从而完成对车辆导流的有效控制。通过将车流量导向一定的路线当中,通过渠化的方式促使车流的导向各自不同的位置,提高城市交通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交叉口的车辆和人流顺向各自的轨道,减少车辆与车辆、车辆与人流量之间的冲突,从而达到交通的有效控制。因此在城市交通中运用渠化设计可以对不同速度的车辆行驶进行优化,同时通过线路标线的明确划分,还实现了交通道路空间的优化配置,还保障了交通车辆行驶安全。在对城市交通交叉口运用这种方式设计时需要按照我国交通线路设计规定要求进行。如:在交通中运用渠化设计时在进口道的位置至少要设置一条提供车流左转的车道,如果有城市公交车需要在这一区域进行停靠,难么在这一区域就需要按照规定设置专门的公交车停靠车站。在参数的控制上主要是在进口道按照最小宽度进行计算,应该控制在3m。在出道口控制在3.25。在设计时还可以对交叉路口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城市交通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交叉角设计

城市交通中的交叉角设计是车辆进出口车道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交通交叉角设计时运用锐角交叉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在驾驶员行驶的过程中对这项设计不容易识别,同时针对大型的车辆运用,会加大行驶难度,不易于进行转弯。对行人来说,这种方式更加加大了通过路口的时间,因此在进行城市交通交叉角的设计时应该是采用直角或者是接近于直角的设计方式进行运用。有时也不排除一些客观因素促使交通道路交叉口呈现九十度困难,如:对交通地形特征、交通周边开发情况等。如果城市交通中交叉口的角度在六十度之间,那么就可以对交叉口进行重新划分。如:对道路进行调整、调整交叉口角。或者是通过设置交通信号灯、警示标志对道路交叉几何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实现城市交通交叉口的优化设计。

3.转弯车道设计

城市交通设计中对具有大通量的转弯车流路口进行设计时,一般在这一区域会设置专门的转弯车道。这一车道的设置除了促使车辆停靠在专门的区域内,还需要提供其他的车道促使后期驶入的车辆进行减速。如果城市交通中交通流量很大,那么就应该考虑是否设置双转弯车道的运用,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会促使道路用地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行人穿越道路的时间,不利于车辆的通行。

(二)纵断面线形设计

1.进口道坡度

如果在坡度为3%的路面上,车辆进行加速行驶和停车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如果实在超过3%的坡面上,就会导致车辆停止的距离加大,从而降低的车辆的加速能力,其中又特别是货车的加速能力。因此在城市交通交叉口进行设计时,需要一般坡度不超过3%,不高于6%。如果是对坡度较大的进出口进行设计,那么就需要在交通交叉口的前方设置减缓坡道的破断,给予车辆提供较为平缓的区域进行停车。

2.交叉坡度

在城市交通交叉路进行设计时还需要有效对横向坡度进行有效处理,主要是由于这一区域中横向的坡度主要是以直角交汇完成,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行人在这一区域的需求。对横跨进行优先的考虑,促使主要的道路与横向坡度相互贯穿,次要的道路服从于主要道路设计,注重在平整的道路与翘曲的交叉口纵断面以及横向的坡度出现的多个进口,导致交通路面不平整现象的发生。

3.横断面

横断面设计主要是对车道进行准确划分,其中还包括人行道、路拱、路面厚度等。其中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应该包含在这一设计当中,其中还包括人行道、石坡道等。在对行人的导向区域进行设计,交通道路交叉口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设施和路缘部分进行延伸,促使进口道变窄,这种方式的设计不仅可以降低车辆在这一区域的形式速度,还能够有效的给予行人穿过这一区域的时间。

三、提高城市交通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对策

(一)统筹兼顾影响要素,实现全面把握

交叉设计时城市交通道路设计中的重点,因此交通道路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影响道路交叉设计的各种因素实现统筹兼顾,实现全面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具有高质量的道路设计方案。在设计时首先需要对道路进行实地的考察和研究,对影响交通设计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道路的设计,从而保障最终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其次是根据现有的道路设计方案进行创新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以往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实现设计方案的优中选优。

(二)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

对城市交通交叉口进行信号控制,主要是利用交通信号灯实现。促使对驶入交叉口的车辆进行通行分配,同时在时间上分隔行人、车辆、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通过这种信号灯的形式对道路交叉口范围中的交通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保障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和安全通行。

1.其中运用两相位信号进行控制,促使车辆之间的有效运行,同时这种控制方法的运用相对简单,同时具有很高的配时效率,也更加方便与相邻之间的交叉口实现协调的通行控制。在现实中由于左转的车流对城市交通道路交叉口的影响最大,如果发生一方左转车流量大,就会导致车流与直行车流之间的干扰加强。以此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再引入一个道路左转的专用相位。

2.由于运用两相位和三相位的交通道路控制方案都能够有效避免左转的车流与其他行驶方向的车流形成冲突。其中车流流量最大的还是位于城中心主干道上的道路交叉口。因此在对这一区域进行设计时就需要设置两个左转相位,允许特定的车辆行驶方向流入这一区域。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只适合城市主干道相交的交叉路口区域。

3.在城市交通交叉口设置信号等控制,在进行设置之前需要对这一区域的车流量进行勘察,从而制定信号灯,如果流量较小就可以允许冲突的相位设置,但是如果流量较大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添加左转相位进行保护,促使交通的正常、有效通行。

结语:本文是基于对城市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特性及提高通行能力的对策研究,对此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现代交通的流特性展开,对这一部分分为三小段进行,对我国城市交通设置状况进行分析,其次是对城市交通交叉口设计进行分析,主要是从平面和纵断面线形设计进行具体的阐述,最后是对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对策进行分析,这些方法在城市交通中的运用,促使交通的流特性和保障交通的正常通行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林.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城市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

[2]李昕.面向环境的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优化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3]曹成涛.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方法[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6,30(5):616-621.

[4]谭国贤.智能交通在城市交叉口控制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0):148-148,150.

[5]王燕芳,叶青,倪富健等.城市交叉口路面结构协调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6,40(2):298-302.

论文作者:邢邦宁,高超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城市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特性及提高通行能力对策研究论文_邢邦宁,高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