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系统迅速发展,配输电线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输配电大多选择架空线路的方式进行建设,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而其是电网运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影响输配电线路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设备自身因素等,在进行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时,应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问题存在的原因,结合实践探讨优化措施,确保输配电线路运行的有效性。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电网运行
1 输配电线路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1.1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输配电线路的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各种天气都属于影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自然因素,其中自然产生的尘、电、雷、风、雪等是主要天气因素。近些年来,我国多地发生过雪灾,造成一些供电线路发生了断裂的现象,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供电铁塔倒塌现象,主要就是环境天气因素导致的输配电线路故障,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同时,由于输配电线路建设运行后会因为尘埃而造成绝缘子污染,以及老鼠和虫子咬坏电缆出现运行故障等,都属于环境自然因素引起的线路故障。
1.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市政施工和一些蓄意的偷盗输电设施的行为,其严重影响输配电线路安全的运行。根据大量的数据表明,市政施工导致的线路事故比较频繁,在有关的市政施工中,施工机械或者车辆无故碰到电杆,会造成输电线路的中断;同时配电线路在有关人员使用脚手架,施工器具的不小心碰触会造成线路损害以及人员伤害。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居民节假日期间孔明灯的违法放飞,通信线路同杆架设、线路无规则接线等现象也会造成线路的故障。
1.3 设备自身因素
传统的输配电设备由于技术落后以及缺乏一些必要的维护,故这些设备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也会导致线路的故障。由于设备问题导致的线路故障,如今也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也引起了相关人员的重视。我国目前的供电基础设施,设备还比较落后,很多地方的设备和线路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以及必要的维护。输配电的变压器、避雷器、金具等都是电力基础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主要因素。由于经济水平以及技术水准的制约,目前配电设备整体上比较落后,很难满足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很多地方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很难实现远程操作,增加了故障处理难度。另外,相关基础设备的质量不过关,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会发生爆炸、短路等现象而造成线路故障,例如劣质的绝缘套管经过电压后会发生击穿现象,使得线路被破坏,影响输配电的正常运行。
2 输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方法
2.1 做好输配电线路的更新换代,确保网络运行正常
随着国家对于城镇和农村的旧的电网改造的逐步深入,很大一部分输配电线路都得到翻新和更换,但是,国家电力网络改造还有很多地区并未实行,还有很多的旧的设施设备仍然在使用中,这些设施设备一般年代久远,虽然仍可以使用,但是随着电力负荷的不断增加,其远远不满足需要,如果不对其及时进行更换,会对输配电线路的正常使用构成威胁,其一旦发生故障,不但会影响区域内的电力使用,甚至有可能涉及周边范围电力供应,使整个供电网络出现故障,影响正常使用,因此,一定要对电力设施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查,对于老化的部分做到及时更换,并且将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设备淘汰,做好输配电线路的更新换代,确保网络运行正常。
2.2 合理设计输配电线路整体布局
在以往的小区域供电环境下,很多地方的输配电线路都存在设计不合理和分布不均的问题。首先,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变电站位置会偏离电力供应的中心区域,使得电力供应超出相应的范围。其次,输配电线路的分支较多,使得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加大。最后,在电力线路的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检修时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给电力正常供应带来困难。所以,合理的设计输配电线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力运行管理的难度。在变电站的设计上,要根据电力供应的范围划定中心区域,充分考虑变电站的供应半径。同时,要将电力线路的多余分支去除,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材料,减少电力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还要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对线路进行合理布局,减少故障产生的机率,保证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
2.3 加强对于输配电线路中的绝缘子保护
绝缘子是指用陶瓷或玻璃等绝缘材料制成的用以增加爬电距离的设施。在输配电线路中,其能够有效地防止短路和接地现象的发生。但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线路负荷变化,会使一部分绝缘子的特性发生改变,使其推动绝缘特性,从而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输配电线路的管理中,要加强对于绝缘子的维护工作,由专业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失效的绝缘子并进行更换,同时也要运用新的科学技术,用新型的防潮材料对绝缘子进行涂抹覆盖,使其性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保证其正常使用。
2.4 加强对于雷、雨、风等自然灾害的防护工作
雷、雨、风等自然现象对于输配电线路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多雨的地区,长期的雨水浸泡会使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容易出现短路和接地现象。在多风区域,大风有可能将输配电线路附近的物品吹落,其一旦砸中线路,会造成供电的中断。而雷击则会将输配电线路的绝缘点击穿,并有可能击毁变压器。因此,对于上述自然现象多发地区,要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防护工作,对容易被雨水浸泡的地方,要加筑防护堤进行保护,同时对电杆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大风影响,另外,要加装比较先进的避雷器,并定期对输配电线路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3 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制度
要做好安全运行管理方面的工作,需要从制度上给予进一步的完善,如维护管理及设备管理等制度。具体管理制度如下:
3.1完善维护管理制度
维护管理制度包含线路巡查、交接班及运行管理等制度,线路巡查制度作为输配电线路重要的维护工作内容,其巡查主要包含故障巡视、定期巡视及特殊巡视等,在巡视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设备缺陷就及时处理,以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依据实际情况加强巡视的次数,遇有雷电及大风等特殊天气,要对线路给予特殊巡视,电气设备投入运行后,短期内要加强巡视的次数,没有异常情况的时候,可定期巡视。交接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前到岗位,办理交接手续并签字之后才能离开,交接班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检修记录、报表整理及设备缺陷记录等,并在交接班的时候,交清设备变更、运行方式及设备检修等工作状况,巡视内的缺陷及处理状况,自动装置及继电保护动作状况等。运行管理制度要在预防为主及防治相结合管理思想,不仅强化线路运行管理,还要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在线路安全管理当中,构建岗位责任制度,对每位工作人员管辖的范围与项目进行明确,防止线路管理盲点的出现,对自然恶劣区域及污秽区域等进行针对性巡查及管理。
3.2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在线路的设备管理制度方面,需要做好设备缺陷、检修、技术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其中,设备缺陷方面,工作状态异常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设备,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缺陷管理制度,由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设备缺陷记录。如果设备缺陷比较严重,就在不影响线路运行的状况下给予检修;如果设备缺陷较轻,就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处理,以防缺陷加重。对于设备检修管理方面,要对检修原则及任务进行明确规定,及时修复输配电中的缺陷,保证线路设备运行的良好状态,避免设备故障的再次出现。在设备技术管理方面,关于线路故障统计、技术资料及运行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在生产管理方面,做好安全教育培训、生产活动及生产责任制等,建立生产监督的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实生产责任制,增强线路工作人员安全方面的观念,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
4.结语
想要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优化,争取降低外界因素对线路运行造成的影响,在整体上来保证电网运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胜军.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防护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6:140.
[2]胡江军.线路安全运行与保护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5:142.
[3]焦红喜.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J].科技风,2016,16:226.
论文作者:唐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线路论文; 输配电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缺陷论文; 因素论文; 绝缘子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