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和”虚词的历史考察[*]_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论文

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虚词论文,汉语论文,近代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考察了近代汉语“和”类虚词“共”、“连”、“和”、“同”、“跟”的来源及发展,对前人和时贤的一些看法有所补充和修正。

近代汉语的“和”类虚词包括“共、连、和、同、跟”等,此类虚词大多出现在白话或文白夹杂的语料中。关于这一组词的虚化年代以及发展演变情况,洪诚、王力、太田辰夫、刘坚、孙锡信等先生曾分别作过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40多种语料,提出了一些补充和修正意见。

本文判断“和”、“同”等为介词还是连词,主要依据它们的前后成分是否为并列成分,是否共同充当句中的某一成分。如果是,就是连词;如果不是,则为介词。例如:

(1)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清平山堂话本》,卷1,《简帖和尚》)

(2)敢著小姐和张生结亲呵!(《西厢记》,第2本,第4折)(1)“简帖儿”与“两件物事”为并列成分,其前后位置可以互换,并在句中共同充当介词“把”的宾语,因此“和”为连词。(2)“张生”是“和”引出的动作对象,它与“小姐”的前后位置不可互换,“张生”和“小组”不是同一句子成分,所以“和”为介词。当然,有时候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在一些句子中仍不易辨识。

一共

“共”本来是一个动词,表示多人共同从事一种活动。如《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共”还表示多样东西共处某一部位。如《搜神记》卷7:“太兴元年三月,武昌太守王谅有牛生子,两头八足,两尾共一腹。”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共”已逐渐虚化,开始产生介词用法,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例如:

(3)花将而自许,人共影相怜。(刘琨《胡姬年十五》,《乐府诗集》,910页)

(4)后经月余,主簿李音共斐侍婢私通。(《搜神后记》,卷9)

(5)(服虔)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世说新语·文学》)

(6)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百喻经》,卷下)

(7)荣即共穆结异姓兄弟,穆年大,荣兄事之;荣为盟主,穆亦拜荣。(《洛阳伽蓝记·城内》)

(8)(朱膺)乃洁斋,共东灵寺帛尼及信佛者数人至渎口,稽首迎之,风波遂静。(《古小说钩沉·旌异记》)以上数例中,“共”仍带有表“共同”的词汇意义。(5)“稍共诸生叙其短长”指“渐渐与学生共同谈论他的优缺点”。“共+名词”后面所出现的动词系句中主语发出的动作。如果“共”为连词,则不可能受“稍”修饰,“稍”应置于“叙其短长”之前。(7)同此。

唐朝时期,“共”还能引出比较的对象,后面常出现“同、无异、无二、一般”等。例如:

(9)宫花不共外花同,正月长生一半红。(王建《宫词》,《全唐诗》,3444页)

(10)(登州城)虽是边北,条流僧尼,毁拆寺舍,禁经毁像,收检寺物,共京城无异。(《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4)

(11)阿耶若取得计(继)阿娘来,也共亲阿娘无二。(《敦煌变文集》,卷2,《舜子变》)

(12)众生虽在娑婆界,心共如来恰一般。(同上,卷5,《妙法莲华经讲经文》)

同上所述,“共”如果不是介词,而是连词的话,则(9)应作“宫花共外花不同”,(11)应作“……继阿娘共亲阿娘也无二”。那样的话,语义也有所改变,(9)义为宫花和外花跟别的什么东西有所不同,(11)义为继阿娘和亲阿娘跟别的什么人不同。

关于连词“共”是在什么时期产生的问题,《汉语大字典》等辞书举的都是宋或宋后的例子,刘坚先生(1989)所引的最早书证是《董解元西厢记》。其实,早在南北朝和唐代,“共”就已具备了连词的功能。例如:

(13)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文心雕龙·丽辞》)

(14)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庾子山集注》,卷1)

(15)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唯余水共天。(孟浩然《洞庭湖寄阎九》,《全唐诗》,1634页)

(16)诸贤没此地,碑版有残铭。太古共今时,由来互哀荣。(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同上,1891页)

(17)定觉身将囚一种,未知生共死何如。(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四》,同上,4593页)

(18)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锉锐分。(吕岩《敲爻歌》,同上,9715页)

(19)禁(王)贤狱中,贤共妇俱时自倒而死也。(《敦煌变文集》,卷2,《前汉刘家太子传》)

上述例句中,“共”连接的前后两部分都是并列成分。如果把所连接的部分次序颠倒,句子照样成立,语义基本不变。因此,“共”为连词。

元代以后,随着“和”与“同”的广泛使用,“共”字的介词和连词用法开始趋向消亡。“‘和’字完全取代‘共’字,大约是明朝的事。”(刘坚,1989)我们翻查了明代《水浒全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词话》,在两百多万字的语料中,“共”字作介词或连词的用例分别仅出现11条、10条和11条,而且多用在诗句唱词或环境描写方面,说明这样的用法已属仿古。我们又翻检了《醒世姻缘传》、《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三书,也仅发现5条用例:

(20)有钱莫弃糟糠妇,贫时患难相依,何须翠绕共珠围?(《醒世姻缘传》,第6回)

(21)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红楼梦》,第26回)

(22)伍圣道、邵强仁鼠共猫眠,擒纵惟凭指使。(《醒世姻缘传》,第13回)

(23)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腰俱绝。(《红楼梦》,第78回)

(24)我的小爷,你别着急!倘然你要急出个好共歹来,我们作奴才的可就吃不住了。(《儿女英雄传》,第3回)这五条用例中,前两例出自前代作品,后三例也属仿古用法。

综上所述,“共”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先虚化成介词,然后虚化成连词,唐、宋、元三代继续使用,到了明代才完全被“和”与“同”所取代。

二连

先秦时期,“连”是动词,有连结义。如《孟子·离娄上》:“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朱熹注:“连结诸侯,如苏秦、张仪之类。”

连结义的动词虚化成连同、包括义的介词,魏晋南北朝时已见端倪(孙锡信,1992,196—197页):

(25)余注此经以来,一千七百余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葛洪《神仙传》)

(26)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世说新语·政事》)

两例中“连子”、“连根”都不能独立,应看作介宾结构,在句中起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旁及对象的作用。太田辰夫(1987,251—252页)根据白居易“何时猛风来,为我连根拔”等例,认为包括义的介词“连”唐代已有,那么(25)(26)二例则表明,介词“连”的产生年代可以上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唐代,“连”字的连同、包括义用例,除太田辰夫和刘坚先生已举出的以外,另有三例补充如下:

(27)横遭狂风吹,惣即连根倒。(《王梵志诗校注》,卷2,《虚沾一百年》)

(28)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唐彦谦《蟹》,《全唐诗》,7680页)

(29)其年六月,大风拔树发屋,长安街中树连根出者十七八。(《朝野佥载》,卷1)

从宋代开始,介词“连”又产生了一种表示强调的意义,相当于“甚至”(刘坚,1989)。元明时期,“连”与“带”、“和”、“与”、“并”等开始组成前后呼应的句式,表示两种事物的连同、包括。例如:

(30)怕我连真带草,一铲数黑论黄,写仿描朱。(《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李太白贬夜郎》,第2折)

(31)(琴童儿)拿了四碟小菜,带荤连素……(《金瓶梅词话》,第35回)

(32)少年左手把住,右手轻轻一拽就满,连放连拽,就如一条软绢带。(《拍案惊奇》,卷3)

(33)(应伯爵)带邀带请的写一张回字。(《金瓶梅词话》,第54回)

(34)(番将)把王文斌连肩和胸脯,砍做两段,死于马下。(《水浒全传》,第88回)

(35)张清便撇了枪,双手把董平和枪连臂膊只一拖,却拖不动。(同上,第70回)

(36)八金刚闻得此言,刷的把风按下,将他四众,连马与经,坠落下地。(《西游记》,第99回)

(37)老鼋即知不曾替问,他就将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同上)

我们认为,这种句式中的“连”、“带”等仍然是介词,它们是现代汉语“连(汤)带(水)”、“连(拖)带(拉)”的源头。这种句式最后固定为“连……带……”,大约是在清朝后期,因为在《儿女英雄传》中都是这种形式,无一例外。

“连”除了充当介词以外,又有连词的功能。例如:

(38)这官人与足下非戚非亲,您两个旧友忘形,与夫人连大众,都有深恩。(《董解元西厢记》,卷8)

(39)(潘金莲)一日在园中置了一席,请吴月娘、孟玉楼连西门庆,四人共饮酒。(《金瓶梅词话》,第11回)

(40)月娘众人连吴银儿、大妗子,都在房里瞧着,那孩子在他娘怀里,把嘴一口口搐气儿。(同上,第59回)

(41)吹打毕,三个小厮连师范,在筵前银筝象板,三弦琵琶,唱了一套《正宫·端正好》。(同上,第71回)以上四例中,“连”的前后成分都是名词,这些名词如果前后换位,并不影响语义的表达,因此这种“连”应当是连词。如果认为“连”是介词,那么例(39)应写作“……请吴月娘、孟玉楼三人,连西门庆共饮酒。”例(40)应写作“月娘众人都在房里瞧着,连吴银儿、大妗子也来了……”。

三和

“和”的本义是应和、和声,原来也是动词。应和、和声义引申为拌和、混和义,又由拌和、混和义虚化为和同义而成为连词。连词“和”最早出现于唐代(刘坚,1989)。兹补充几条例证:

(42)花,花,深浅,芬葩,凝为雪,错为霞。莺和蝶到,苑占宫遮。(张南史《花》,《全唐诗》,3361页)

(43)感君澄醴酒,不遣谓和泾。(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同上,4539页)

(44)饮醴和甘雨,非烟绕御帷。(贯休《寿春节进》,同上,9392页)

(45)愚徒死恋色和财,所以神仙不肯召。(吕岩《敲爻歌》,同上,9715页)

(46)出军日,龙现众人惊。急命帅回休强进,若还坚执向前营,枉损马和兵。(易静《兵要望江南》,《全唐五代词》,294页)

(47)人生七十古来稀,叹愚迷,不修持。光阴有限,成败是和非。(吕岩《江神子》,同上,1032页)

(48)上下撤花波对当,行间铺锦草和真。(《敦煌变文集》,卷1,《捉季布传文一卷》)

唐宋时期,连词“和”主要用于两项间的连接,明以后则可连接三项以上的成分。在多项连接中,“和”还带有分类作用和表示多项列举完毕的作用。例如:

(49)李瓶儿在屋里守着不出来,看见李桂姐、吴银儿和孟玉楼、潘金莲进来,连忙让坐的。(《金瓶梅词话》,第58回)

(50)讨头的、拾钱的和那把门的,都被他打倒在里面。(《水浒全传》,第38回)(49)“和”连接的前一部分“李桂姐、吴银儿”是妓女,后一部分“孟玉楼、潘金莲”是女主人。(50)用“和”连接,表示多项连接的完毕。

连词“和”主要用于连接名词和代词,连接动词或形容词时,往往以一正一反或语义相近的形式出现,例如:

(51)师父道:“与和不与,不由你那!”(《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3折)

(52)做生活是你本分的事,问有和不有做甚么?(《元本琵琶记校注》,第3出)

(53)是和不是,问取我婆则个。(《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张协状元》,第19出)

(54)讲经和回向,全然尴尬。(《元本琵琶记校注》,第33出)

(55)这冤家莫竟信刁唆,把奴家,恩和爱,尽奚落。(《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小孙屠》,第9出)

“和”在虚化为连词的同时,也逐渐虚化为介词,表示连同、连带义。例如:

(56)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杓直以员外郎判盐铁乐天以拾遗在翰林》,《全唐诗》,4571页)

(57)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杜荀鹤《山中寡妇》,同上,7958页)

(58)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宋齐丘《陪游凤皇台献诗》,同上,8414页)

(59)栗不和皱落,僧多到骨贫。(贯休《秋末长兴寺作》,同上,9384页)

这种“和”虽在诗文的上下句中多与“带”字对文,但其词性已明显虚化,王力先生(1990,212—213页)把它归之为介词,是有道理的。

“和”由连同、连带义进一步虚化,又引申出强调义,与“甚至”相当。最早的用例见于晚唐五代:

(60)在生恨你极无量,贪爱之心日夜忙,老去和头全换却,少年眼也拟碗将。(《敦煌变文集》,卷6,《地狱变文》)

(61)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全唐五代词》,754页)

“和”在这二例中都表示一种强调语气,如果不用“和”字,句子依然能成立,仅仅失去强调意味。表示连同与强调语气的“和”字用例,宋元时明显增多,明代起被“连”字所替代。

宋元以后,介词“和”又逐渐产生出介绍动作行为的另一施事者义。例如:

(62)暗思向日,和他共鸳衾,效学秦晋。(《董解元西厢记》,卷7)

(63)朱外郎,不是奴家设此一计,今日怎得和君家相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小孙屠》,第13出)

“和”又能引出动作行为对象或服务对象:

(64)平生事,想只和天语,不遣人知。(郭居安《声声慢》,《全宋词》,3316页)

(65)你如今和我去勾阑内打唤王金榜,来书院中与它说话。(《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宦门子弟错立身》,第2出)同时,“和”还产生出引进比较对象的用法:

(66)张待诏见是个女儿,却和那没眼婆婆一般相似。(《清平山堂话本》,《雨窗集》,《花灯轿莲女成佛记》)

(67)你弗要男儿,我须要他。也道我和他相似,也不放我笑一笑。(《元本琵琶记校注》,第3出)

从明代起,随着“和”字连同、连带与强调义的逐渐消失,介词“和”主要用于介绍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和引进动作对象,直到现代汉语仍如此。

四同

“同”原来是动词,表示共同、相同。如《诗·王风·大车》:“穀则异室,死则同穴。”《左传·成公元年》:“虽晋人伐齐,楚必救之,是齐、楚同我也。”也可表示偕同。如《诗·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有关后一例“同”字的词性,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介词。向熹《诗经词典》和《汉语大词典》等持此说。2.动词。王力先生(1990,215页)认为:“那是‘偕同’的‘同’,是动词,不是介词。”介词说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麻烦,即《诗经》以后的近千年中,“同”几乎没有类似的用法,因此我们赞同动词说。

由共同、偕同义虚化来的介词“同”在唐代开始出现(马贝加,1993)。兹补充几条例证:

(68)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钱起《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全唐诗》,2616页)

(69)朝与城阙别,暮同麋鹿归。(马戴《山中寄姚合员外》,同上,6442页)

(70)(弘智)武德中为詹事府主簿,……又同令狐德棻、袁朗等修《艺文类聚》。(《大唐新语》,卷6)

(71)顾云,大顺中制同羊昭业等十人修史。(《唐摭言》,卷12)到了宋代,连词“同”也开始产生。例如:

(72)蚕共茧、花同蒂、甚人生要见,底多离别。(吕渭老《贺新郎》,《全宋词》,1125页)

(73)春到园中,见寒梅同春雪乱飞。(沈瀛《野庵曲》,同上,1663页)

(74)阿姑同健夫偕老。(郭应祥《鹧鸪天》,同上,2220页)

(75)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李曾伯《沁园春》,同上,2823页)

(76)待看椿同桂,洗馥迈燕山。(无名氏《水调歌》,同上,3801页)

这里,“同”字前后两个成分都是并列成分,其中(72)跟“共”对文,(75)跟“与”对文,所以应视为典型的连词。洪诚先生(1964)认为宋代“同”只作介词,不作连词。太田辰夫(1987,250页)所举连词“同”的最早书证是《红楼梦》,看来时代过晚。

元明以后,“同”作连词的用例不断增多:

(77)(曹操)令赐酒肉与张飞同十八骑军卒。(《宋元平话集》,《三国志平话》,卷上)

(78)这日,却好陈巡检撞见真君同罗童远远而来,乃急急向前跪拜。(《清平山堂话本》,卷3,《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79)知县叫取长枷,且把武松同这婆子枷了,收在监内。(《水浒全传》,第27回)

(80)思厚当灵筵下披读祭文,读罢流泪如倾,把祭文同纸钱烧化。(《古今小说》,第24卷)

明清时代,“同”用作介词有增多的趋势。例如在《水浒全传》10至30回、80至90回中,“同”作介词26次,连词12次;《金瓶梅词话》20至50回中,“同”作介词37次,连词10次;《红楼梦》60至90回中,“同”作介词39次,连词2次。这表明“同”正趋于主要作介词作用。当前,在一些比较庄重的法规条例、论文和报告中,“同”一般都用作介词(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文中,“同”共出现41次,都用作介词),看来,这是符合“同”字的历史演变规律的。

五跟

“跟”的本义是指脚后跟,名词。元明以降,“跟”逐渐引申为动词,有跟从、跟随义,例如:

(81)一日,跟明宗出郊打围,赶得一只白狐。(《宋元平话集》,《五代晋史平话》,卷上)

(82)众文武都跟我来。(同上,《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下)

(83)任屠!兀自不省哩!跟师父出家去!(《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2折)

(84)今奉紫阳真君法旨,教我跟陈巡检往南雄沙角镇去。(《清平山堂话本》,卷3,《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85)你众兄弟可竭力向前,跟我再去攻打祝家庄。(《水浒全传》,第48回)

(86)玳安即便掇茶,跟西门庆出去迎接任太医。(《金瓶梅词话》,第54回)

(87)王则跟了瘸师走出庄院。(《平妖传》,第32回)

(88)这歪剌姑,一定跟得奸夫走了。(《二刻拍案惊奇》,卷38)我们认为这些“跟”都是动词,理由有四:

1.元明作品里,“跟”一般出现在:“N[,1]+跟+N[,2]+V”的句式中,其中N[,1]和N[,2]之间在语义上大多并非平等关系。如(86)“玳安”与“西门庆”为主仆关系;(85)“你众兄弟”与“我”(指宋江)为上下级关系;(83)“任屠”与“师父”为师徒关系。因此,“跟”作为动词,前后出现的名词一般来说多有“前次后主”的关系,即次要人物“跟从”主要人物。

2.这种句式中V大多补充说明跟从的方向或目标,充当V的动词有“来、去、出、往”等“去类动词”。

3.“跟”后常带后缀“了、得”等。

4.明张自烈《正字通·足部》“跟”下注:“俗谓随行曰‘跟’。”

明朝后期,动词“跟”开始逐渐虚化,例如:

(89)我比先曾跟一个闲汉去投奔他,因此我认得。(《水浒全传》,第18回)

(90)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西游记》,第19回)

(91)(罗刹女)跟我为仇,不肯借扇,与我争斗。(同上,第59回)

(92)我(指应伯爵)跟你爹在他家吃酒,他还小哩。(《金瓶梅词话》,第58回)

(93)摆设下刑具,监中提出陈三、翁八,审问情由,只是供称:“跟伊家人苗青同谋。”(同上,第47回)

(94)我们跟大郎拿得狐精,却来回话。(《平妖传》,第3回)例(89)N[,1]N[,2]已非“前次后主”关系,(90)“修行”已非“去类动词”。接下去的四例中,N[,1]N[,2]都不是“前次后主”的关系,V也不属“去类动词”,句中“跟”已经虚化成介词,相当于介词“和”。目前辞书中所能见到“跟”用作介词的最早书证出于《老残游记》(见《汉语大字典》),太田辰夫(1987,250—251页)在论述介词“跟”时所引的材料是《红楼梦》,看来时代还可以提前,即大约明代后期。

到清代,介词“跟”的用例逐渐趋多:

(95)书也不是恁般死读的,你不信,你跟先生商量。(《歧路灯》,第3回)

(96)你没在家,出门七八天,我跟谁说话哩?(同上,第22回)

(97)倘或后日你又跟许多人来闹我,我必和你不依。(《红楼梦》,第10回)

(98)别样事都不晓得,谈尔音这桩事,是我天天跟老伯在那里眼见的,难道那还叫作个“德”?(《儿女英雄传》,第39回)

大约在晚清时期,连词“跟”也产生了。例如:

(99)我想,昭君娘娘跟那西施娘娘难道都是这种乏样子吗?(《老残游记》,第13回)

(100)俺们的胭脂花粉跟身上穿的小衣裳,都是自己钱买。(同上)

(101)现在尚秋已到,只等石农跟纯客两个,一到就可行礼了。(《孽海花》,第11回)

这样,现代汉语中“跟”的各种用法在晚清时期已经具备。

六小结

关于“共、连、和、同、跟”的产生年代,前辈和时贤多有论述。本文的补充和修正情况,列表说明如下:

* 本文蒙孙锡信先生审阅,谨志谢忱。

标签:;  ;  ;  ;  ;  ;  ;  ;  ;  ;  

现代汉语“和”虚词的历史考察[*]_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