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初探_图书馆论文

高师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初探_图书馆论文

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范院校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图书馆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作出关于将在今后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重要基地的高等师范教育将面临着师资培养的艰巨任务。面对新的形势,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如何参与信息素质教育,以便使这些未来的教师能更好地为中学生进行该方面的教育,同样是当前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作粗浅探讨。

1 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信息素质,英文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其含义是: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所应具备的信息处理实际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本文所述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指对高师院校的教师、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普及信息知识教育和计算机教育,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增强信息能力,提高其信息素质。

1.1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不断的信息化,信息已成为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社会所需的中学教师素质之一必须具有将是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中学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还必须具有应用各种信息技术,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在高师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跨世纪教师必备的教育内容,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1.2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高等师范院校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高等师范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即培养政治合格、专业过硬、素质全面、身体强健的中学师资队伍。这些师资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学的教学质量,影响着21世纪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近年来学校从教育指导思想、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过去只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转变,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上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信息的指导。一个不具备较高信息素质的中学教师,是无法胜任信息社会中教学任务的。因此,提高高师院校信息素质教育水平,也是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的需要。

1.3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良好途径

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提出了终身学习观这一重要思想,并阐述了它对现代和未来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对人才提出了多样性、发展性要求,使得学校教育不可能一次性地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每个人必须终身学习。作为跨世纪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并将新信息带给学生,除少数教师通过进修方式获得提高外,大部分教师则需要自修来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而教师具备这种涉取新知识的能力离不开迅速高效地吸取各种信息,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是教师终身学习的最佳途径。

2 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做为教学和科研重要基地,学生学习、活动最活跃场所的高校图书馆,通过其自身丰富的图书情报资源优势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自学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选择和运用新知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持续的、稳固的。

2.1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作用

图书馆通过对学生进行怎样利用图书馆、文献检索教育等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他们高度重视知识和信息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信息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使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动向。信息意识的增强、信息能力相对也会提高。

2.2 培养信息能力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对学生能力培养正在从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向传授如何获取知识的方向转变,而获取知识的方法除教师传授外主要是通过自身信息能力来实现的。高师院校图书馆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展,在图书馆他们不仅可以查阅到与本学科相关的文献,而且也可以接触到其他学科的报刊、图书,为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以及个性的培养提供了自由空间。学生通过对图书馆的利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要获取的知识并进行系统而又深入地钻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文献分析、选择、取舍、提高了他们的信息能力。

2.3 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作用

目前,高师院校图书馆开始陆续配置了计算机联机检索网络,检索方式逐渐实现从手检到机检的转变。由于这种特殊的工作内容和表现形式,学生、教师通过利用联网的计算机终端所进行信息检索、阅读、提取、吸收、存贮、传递等实践活动,提高了计算机应用水平,强化了信息意识,在独立检索和综合处理文献资料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针对高师院校学生和一些教师信息素质薄弱的现实,应普遍对他们进行信息教育,使他们掌握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一般方法、技能和技巧,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中学生进行该方面的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低年级同学可通过“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使他们熟悉、了解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流程,如采编、流通、期刊、参考咨询等,重点掌握图书文献的检索方法,包括各种传统的检索方式和计算机检索体系等。使学生认识到查询和阅览文献是学习和科研的基础,使他们高度重视知识和信息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提高捕捉和利用信息的自觉性,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

(2)对本科高年级同学和研究生可结合学位论文的选题,开设信息分析与研究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信息分析与科学研究的内在联系,注重学习方法、科研方法和思维方法的传授,使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吸收、信息处理和信息研究能力。

(3)为学生、教师开办网上信息检索培训班,讲授各种网络信息检索技术、技巧,使他们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查找和获取所需的知识与信息,独立掌握信息收集方法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可做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终生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

(4)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研实际开办专题讲座、短期培训班,讲授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文献信息学等基础知识,使教师掌握本学科常用中外文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现代信息手段,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5)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是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图书馆现代化,实现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联机网络和借用通信网络使图书馆之间实现联机编目、馆际互借、网上检索等,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结构,开展各种高层次、多功能、多导向的信息咨询服务。同时还要把网络资源建设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结合起来,优化文献资源配置,形成馆藏特色,充分开发利用馆藏文献,建立数据库,确保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

(6)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情报处理能力和外语水平。同时学校应重视图书馆工作研究和经费的投入,确保图书馆队伍的稳固和发展。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给图书馆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标签:;  ;  ;  ;  

高师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初探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