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安全“三化”管理,构建健康保障体系论文_高超勇

践行安全“三化”管理,构建健康保障体系论文_高超勇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天宁小学 323000

莲都区天宁小学于2011年9月由原城区东北角的天宁小学、九里小学、长岗背小学、岩泉小学和青林小学合并而成,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花坛错落有致,环境优雅。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职教师90人,学生约1700人。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让每个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为天宁小学梦想中的“天清地宁,人灵谷盈”不断努力着,积极践行校园安全稳定网格化、清单化、信息化“三化”管理。

一、构建校园安全管理“1+4”网格,明确管理主体

学校根据实际构建了“1+4”校园安全稳定管理网格:“1”指校园工作岗位安全管理网格;“4”指四个专项安全管理网格,即校园空间区域安全管理网格、校园作息时间安全管理网格、校园值周安全管理网格和校园活动安全管理网格。

1.校园工作岗位安全管理网格。“一级网格”,第一责任人是校长,直接责任人是副校长,负责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方案及监管相关制度,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组织领导,学校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二级网格”,第一责任人是副校长,直接责任人是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将网格化管理列入日常工作内容,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将安全管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构建安全管理网格化机制,全面负责分管的各项安全工作。“三级网格”,第一责任人是各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功能室负责人、管理员、具体项目实施人等。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实施安全管理工作。

2.校园空间区域安全管理网格。从校园空间区域网格化建立基础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把校园空间划分成若干区域,明确各区域的安全管理具体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安全。

3.校园作息时间安全管理网格。从学生校园生活时间时段网格化建立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机制,根据校园师生作息时间表各时间段明确安全管理具体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通过“定时、定人、定责”的全程管理、全员管理、全覆盖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校园值周安全管理网格。根据学校学生上午到校时段、午间活动时段、下午放学时段的安全管理实际情况确定值周管理区域,并分成若干区域,明确各区域安全管理责任人。让值周领导、教师和值周班学生都明确各时段的负责区域安全管理的责任并予以实施,确保值周管理有序、校园安全稳定。

5.校园活动安全管理网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细化落实活动安全各级责任,建立责任到人、职责到位、全覆盖的活动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确保师生活动安全,如消防紧急疏散演练、春游等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节活动等。

二、实施校园安全管理“5+1”清单,落实管理事项

1.学校工作岗位安全管理工作清单。根据学校工作岗位安全管理网格内各级各岗安全管理的职责,明确19项岗位安全管理的内容和责任清单。

2.校园空间区域安全管理网格具体责任人管理内容和责任清单。校园空间区域安全管理网格把校园空间划分为各教室、办公室、公卫区、专用教室、楼道、厕所、食堂及风雨操场等区域,共有122个区域,覆盖全校,不留盲区。

3.校园作息时间安全管理网格具体责任人管理内容和责任清单。校园作息时间安全管理网格把学生在校时间划分为到校、早读、课间、上课、大课间、眼保健操、就餐、午间活动、放学整理等时段,共有18个时段,全覆盖学生在校时间。

4.校园值周人员的安全管理内容和责任清单。根据值周管理网格设置的8个管理岗位,明确8个岗位责任人的安全管理内容和责任清单,即值周领导、值周班主任、校门口值周教师、校门口公交车管理教师、学校东南角值周教师、学校西南角值周教师、一至三年级值周教师、四至六年级值周教师的安全管理内容和职责清单。

5.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清单。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和预防校园安全事故,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有关法规文件,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应急预案。

6.校园安全管理监督与处理办法清单。为了有效落实校园安全稳定管理网格和清单,监督和考评各级责任人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安全管理内容和责任情况,严肃责任追究,根据学校实际制订有关校园安全管理监督与处理办法。

三、运用校园安全管理两信息平台,提升管理效率

1.校园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有效利用互联网、APP、二维码等信息技术构建校园安全管理平台,运用平台学生考勤系统、学生习惯评价系统、学生晨检系统、学生心理危机筛查测评系统、校园隐患排查在线上报系统、文明班级评价系统、访客登记系统、阳光食堂系统等信息化技术为校园安全工作出谋划策、保驾护航,实现校园安全全员实时管理,每个人都是安全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提前防范校园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安全问题,及实施日常安全管理流程化和安全责任的层层传导。

2.校园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学校针对学生主要伤害事故和平台的资源,应用平台围绕“3.26”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预防溺水(4月—6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暑期安全教育(7月—8月)、秋季安全第一课、“1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这样对学生开展科学和系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高超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践行安全“三化”管理,构建健康保障体系论文_高超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