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人才队伍发展构想_爱迪生论文

爱迪生人才队伍发展构想_爱迪生论文

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迪生论文,群体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的中国,将要实行包括增长方式转变在内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人才话题除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外,就是要抓好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开发。

一、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的价值认同

众所周知,爱迪生是人类的“发明大王”,他的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平均每3天就有一项,他发明的留声机、电灯、电话、电影等等,无一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因子,尤其是电灯的发明,把人们从黑暗中解救出来,使之进入一个灯光灿烂,大放异彩的美妙境界,“爱迪生”真可谓人类智慧的象征。迈向21世纪的中国,开发智能资源,培养一大批爱迪生式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一)优化思维方式,重塑“智慧之族”

自古中华乃礼仪之帮,智慧之族。曾有“四大发明”斐声环宇,举世独尊。但是,近100多年来,由于列强入侵,战乱不息等人所共知的原因,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智慧之族”的位次后移,“科技大国”的美梦难圆。时至今日,在基本国情中也不得不加上“经济技术落后”一条。早在40年前,毛泽东同志就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要改变这种状况务必抓好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人才开发群体即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得以优化,由守旧型变为创新型,从而形成巨大的生产力要素资源。“二战”后的日本,在工业技术上比先进国家要落后20年,而现在的日本,早已从一个“四等公民国”跃居为世界超一流水准的经济技术大国。“奇迹”的出现,就在于对国民创造发明智能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据统计,在本世纪的29项重大发明中,美国占了19项,欧洲各国占了10项,日本1项也没有。但是每年获得专利的数量,日本却位列世界第一。从70年代起,日本每年获专利50万件左右,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中国有12亿多人口,只要狠抓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人口数量优势就会转变为人口质量优势,进而形成创造发明的智能资源优势,重塑“智慧之族”的中华民族形象,跻身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真正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二)更新生活方式,推进现代文明

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其创造发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依靠自己的创造发明,不仅能够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其内心世界;不仅能够进入遥远神秘的宇宙太空,而且能够探索深奥莫测的人类个性。真正走出“必然王国”,自己解放自己,实现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新。如:发明与推广,使人类的文化生活方式焕然一新,以超常速的步履从愚昧走向文明;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使人类的劳动生活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汽车、轮船、飞机,特别是宇宙飞船的发明,使人类的交通生活方式冲破了自然的羁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普及,给人类的交往生活方式提供了极大方便,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总之,人类的每一个重大创造发明,都使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一次飞跃。

(三)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开发创造发明智能资源的最大价值,还在于转变增长方式,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研究资料表明:由于新创造、新发明、新技术的出现,1900年—1980年,世界石油产量增长了108倍,汽车产量增长了4240倍;截止到1980年,合成橡胶在43年里增长了2266倍;人造纤维在50年坦克增长了7倍;核发电量在25年里增长了13446倍;光纤生产每5年增长20—25倍……在我国,从1983年到1989年底,以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内容,在全国4000多万名青工参加的“五小”智慧竞赛活动,共取得大小成果300多万项,创造直接经济价值100多亿元。在珠海特区,生化制药厂厂长、高级工程师迟斌元研制的“凝血酶”,使一个几十人的厂一年创利润600多万元;通讯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沈定兴等推出的程控交换机,一年创利润1000多万元;丽珠医药研究所所长、副总工程师徐庆中等研制的“得乐冲剂”,一年创利润2700多万元,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社会生产有这种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能有这种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靠科学的力量”。

二、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的战略选择

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这不仅因为中国制定了跨世纪的宏伟纲领,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提出了实行从根本性转变强调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整体性人才开发。这将使中国由世界人口大国,变为世界智能大国。因此,应运而生的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自然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自己的战略选择。

(一)老少并重。据有关专家统计,1950年—1960年全世界1249名杰出科学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是25—45岁,1901年—1960年全世界21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最佳年龄区是30—45岁。然而,甘自强、甘研对我国当代发明家的定量研究表明:“我国第一批发明家中人数最多,出发明成果最多的年龄段是50—60岁。”“30岁以下的青少年只有53个,仅占2.8%”。因此,在进行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对50—60岁的老发明家继续看重,并进行第二次开发,使之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教给他们创造技法,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造发明竞赛,使之早出、多出爱迪生式人才。

(二)男女比翼。据多次人口普查,我国当代女性在全国总人口中占一半以上。但在我国第一批发明家中,女性仅占5.5%,比例实在太低。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女性在语言表达、听觉、记忆、造血、心理、扩散思维、操作、忍耐性等十个方面都比男性有明显的优势。女性中,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的藏量极丰。在日本国内600万有创造发明重大实绩的人员中,妇女占了60%。因此,应特别重视对女中学生、女大学生和女知识分子,进行发明意识的教育和发明技法的培训,实现男女比翼双飞。

(三)东西同步。如果在黑龙江的漠河、云南省的瑞丽两点之间连接一线,以此分出中国的东西两部,则我国第一批发明家按籍贯统计,几乎全都在东部各生活上区。西部各省区,除了宁夏回族自区有两名外,其余的青海、新疆、西藏各省区均为零。这说明,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爱迪生式人才奇缺,这是造成该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进行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在战略布局上,必须东西同步,以尽快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四)各业共进。从我国第一批发明家的职业状况来看,知识分子(含科研人员、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干部)占总数的84%;工人占4.4%,农民占0.3%;其他各业占11.3%。这说明知识分子是我国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的主要对象。其中,教师、医生、干部虽然不是以主要时间和精力搞创造发明,但他们中蕴藏的发明潜能很大,应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大搞创造发明;也说明我国现阶段工人农民,文化、科学的整体素质比较低,他们的创造潜能亟待开发利用。“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发明家,在进行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时,要坚持各行业共进的方针,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社会成员创造发明的积极性。

三、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的启动机制

在我国进行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大局,事关未来,必须从长计议,整体推进,建立一系列启动机制。

(一)领导挂帅运势。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之中,不约而同地把希望寄托在提高科技水平上。从各国首脑亲自把握科技发展战略方向的潮流中,我们完全可以预料:世界以科技为先导,来提高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这对我国进行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必将产生巨大的趋动效应,使各级各类领导者,不得不从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高度,审视这一开发的意义和价值,办几件有关跨世纪爱迪生式人才群体开发的实事。

(二)改革教育奠基。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爱迪生式创造发明人才,与这学历高低不无关系。美国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额,有一半是由于改善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取得的。在1939年到1972年期间,美国在农业科学教育中每投资1美元,可以在13年内从增产中得到4.3美元的收益。日本有关人士也认为,工人的技术革新程度与其教育水平相对应;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个年级,技术革新者的比例就增加6%。改革教育,不外乎三抓:一是抓超常教育。据我国心理学家对2万人的抽样调查表明,高智商的人约占3%。依此推算,我国约有超常少儿22万人。二是抓素质教育。即以改善学生智能结构为目标,通过科教培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动脑与动手紧密结合起来,产生巨大的创造欲望与兴趣。三是抓终身教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勒内·马厄说的,把教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终身教育的开幕很多,可以重返学校学习第二专业;可以参加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举办的岗位培训;可以参加社会举办的业余教育,进行知识更新和扩充,使创造发明者的“源头活水”,奔流不息。

(三)社会环境熏染。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只能豁出去,冲上顶,抢占制高点。这就需要一种“人人争当爱迪生”的社会创造发明氛围。在驰名世界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一进厂门,你就可以看到十尊电器发明家的塑像;在享誉天下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率先成立了“动脑筋创新委员会”,鼓励员工“出好产品,拿好主意”;在日本首都东京,还成立了“发明学会”,办起了“创造发明学校”,并成功地举办过29届“全国发明竞赛”,46次“全国少年儿童发明展”,36次“全国教师发明展”。不仅如此,日本内阁还把每年的4月18日,定为“发明节”。……中国要想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爱迪生式人才,没有这种高强度的社会环境熏染,是难以奏效的。

(四)悬赏重奖激励。

当珠海敢为天下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时,全国舆论哗然。其中,由此而产生的正效应是有目共睹的:重奖开了让一部分科技人才因为创造发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致富的先例,重奖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催化剂,重奖成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生财之道,重奖成为人们用以招揽人才,开发新产业、新产品、新工艺的无形广告。重奖实是一种优化生产力的要素组合的市场机制,最适用于重大科技攻关,激励所有爱迪生式创造发明人才奋力拼搏,大显身手。

标签:;  ;  ;  

爱迪生人才队伍发展构想_爱迪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