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_新能源论文

我国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_新能源论文

我国能源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及论文,能源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我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特点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1.能源生产增长低于消费增长。“八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01%,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率4.37%,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为0.364;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5.50%,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58。

2.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1995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例,分别为75.5%和75%,但与1990年的74.2%和76.2%相比,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的比例升高1.3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的升降, 主要是由于“八五”期间石油生产和消费变化的结果。

3.石油供应短缺日趋严重。“八五”期间,全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6.34%,年均增加量827万t,石油消费弹性系数为0.528, 高于能源总的消费弹性系数水平;而石油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64%,年均增加量235万t,石油生产弹性系数0.137, 低于能源总的生产弹性系数水平。基于石油生产量的增加远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为了满足国内石油消费增长的需要,不得不减少石油出口量,增加石油进口量。

4.电力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上升。 “八五”期间, 我国发电量由1990年6 212亿kW·h,增加到1995年的10 077亿kW·h, 年均增长率为10.16%,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为0.846。

5.人均能源消耗依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八五”期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已由1990年的869kg标准煤,增加到1995年1 071kg标准煤,但只相当于50年代初的世界人均能耗水平。

6.节能对解决能源供需矛盾起了重要的作用。按1995年可比价格计算,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由1990年2.99t 标准煤降到1995年2.21t标准煤,年均节能率达到5.81%,年均节能量达到7 184万t 标准煤,是历史上最高的时期。

二、各类能源的发展状况

1.煤炭工业。“八五”期间,全国累计生产原煤59.5亿t。1995 年产煤13.61亿t,比1990年的10.79亿t增加2.82亿t, 平均增长速度为4 .8%,年均增加5 640 万t , 提前一年实现了“八五”计划目标, 比1980年翻了一番。

回顾“八五”,煤炭工业的发展特点主要有:①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组织生产,提高经济效益。②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③坚持技术改造,走内涵扩大生产的路子。④依法办矿,依法治矿,用法律手段加强行业管理。

2.石油、天然气工业。“八五”以来, 我国原油产量稳步增长。 1995年原油产量1.487 9亿t,比1990年增长10.48个百分点。 我国石油勘探在陆上、海上和西部地区,都有重大的收获和成果。目前,全国拥有炼油厂约2 000家,平均加工能力约为470万t左右。1995 年原油加工量达到1.3亿t。

我国天然气工业一直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1982~1995年,天然气产量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01%。“八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工业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实现了天然气生产的稳步增长和东部产量的基本稳定。

3.电力工业。我国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和能源工业的中心,发展日新月异,1995年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二位,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三位。第一,电力总量扩张迅速,物质基础雄厚。到1995年,电力工业产值为1 492.42亿元,全国民电装机容量达到21 722万kW。第二,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联网日益增强。1995年全国百万千瓦电厂有49座,占全国装机容量的29.4%;100万kW以上的电网11个, 总计装机容量18412万kW,占全国装机容量的92.1%。第三,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经济效益逐步改善。1987年以来,不仅50、60万kW 级的大机组成倍增长, 500kW输变电线路也成功地投入运行, 使电力工业的科技水平大为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能耗的下降。第四,用电结构明显改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分别从1987年的7.05 %和80.98 %下降到1995年的6.27%和74.9%,而第二产业中的乡镇工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分别从4.25%和5.46%上升到6.96%和10.17%。

4.农村能源。1995年,农村能源消费总量达6.47 亿t 标准煤, 比1990年增长了20.3%,年均增长3.8%。 目前农村能源消费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供需矛盾初步缓解,商品能源需求量增加。二是农村生活用能向优质化发展。三是乡镇工业成为用能大户,环境污染加剧。四是地区差异明显。

“八五”期间,农村能源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获得了一批技术先进、效益好、很有推广前景的技术成果。如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能源——环境工程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固化技术等。

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当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有两大特点:一是作为农村和边远缺能地区的替代能源,尤其是缺电或无电地区,太阳能、风力发电等,较之建常规火力发电更易上马,经济上是可行的,可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如利用地热、生物质供暖或发电。二是与常规能源互补,利用新技术,用新能源发电填补常规电力的峰谷差,诸如蓄能电站、电动车充电、制冷、淡化海水等,可在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九五”新能源攻关计划中已有安排,并已制定“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新能源产业化计划已列入国家能源发展总体规划。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能源生产和消费形势

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八五”期间,原煤产量保持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保持世界第五位,发电量则由世界第四位上升到世界第二位。1995年,我国一次商品能源总产量为1 287 .28百万t标准煤,比1990年增加23.87%,1990~1995 年平均每年增长4.3%。因此,除了在电力方面的全国缺电局面尚未缓解外,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没有引起能源产品的严重短缺。

但是,按照目前发展的格局,如不采取有效政策措施,2000年后我国的能源工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难题:一是优质能源的紧缺;二是人均能耗水平低;三是能源环境日益严峻;四是能源利用效率依然很低。当然还有能源生产后劲不足问题,能源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问题等。在这些问题中,特别应指出的是我国能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环保局最近开展的“能源与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目前我国的能源政策,到2000、2010和2020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率将分别是4.7%、2.9%和1.8%,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长率分别为3.9%、2.7%和1.3%。

四、“九五”能源发展展望

1.能源生产量目标。“能源工业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逐步缓解瓶颈制约”,这是《纲要》提出的要求。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能源生产的具体条件出发,建议“九五”期间能源生产量目标为:到2000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4.6亿t标准煤,其中, 原煤15.5亿t,原油1.6~1.65亿t,天然气250亿m[3],发电量14 000 亿kW·h(其中,水电2 200kW·h,核电150亿kW·h)。

2.能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上述建议的能源生产目标,“九五”期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61%,年均增加量3 533万t标准煤,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为0.326。经测算, “九五”期间我国能源的需求方案为: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3.25%,年均增加量4 417 万t标准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07。可见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依然跟不上消费增长的速度,预计到2000年的国内能源供应缺口在5 000 万t标准煤左右。

3.能源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①能源生产结构依然是以煤为主。根据一次能源生产目标,到2000年,我国原煤产量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例为75.6%;原油为15.6%;天然气为2.3%;一次电力为7.5%。②电力能源总量中的比重达到38.6%。“九五”期间,我国发电量将由1995年的10 077亿kW·h,增加到2000年的14 000亿kW·h,年均增长率为6.80%。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为0.850。③石油需求旺盛, 国内石油供应缺口4 500~5 500万t。从一次能源品种来看, 石油的供需矛盾最大。“九五”期间,我国石油需求年均增加量将超过1 000万t;而石油生产年均增加另低平300万t。到200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2.1亿t左右,为1995年消费量的1.3~1.4倍,与石油生产量目标相比,国内石油供应缺口超过4 500~5 500万t。④节能任务繁重。 在能源供应总量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节约是解决供需不平衡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九五”期间的节能目标是, 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8 %的情况下, 2000年全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按1995年可比价格计算)的能源消费量要降到1.77t标准煤,年均节能率为4.40%,年均节能量6 535万t 标准煤。若进一步要求在不增加能源消费量的情况下,达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9%,年均节能率应为5.27%,年均节能量7 912万t 标准煤。这是在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没有达到过的,节能的任务相当艰巨。

五、“九五”各种能源的发展战略措施

1.煤炭工业发展战略措施。①调整煤炭工业建设方针,搞好综合开发和重点产煤基地建设。②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③对乡镇煤矿发展坚持“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方针。④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⑤深化改革,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和资金。⑦加强法制建设,把煤炭工业逐步纳入健全的法制轨道。

2.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措施。①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指导思想,陆上石油工业要坚持“稳住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扩大开放”的方针。海上石油工业实行“继续开放,扩大自营,油气并举,稳步提高”的方针。②迅速为石油工业准备必要的后备资源,增强发展后劲。③积极落实资金,多方增加投入,确保石油生产的稳定增长。④认真贯彻执行“油气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⑤改革油气价格体制,由国家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⑥实行石油天然气工业上下游一体化。⑦积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和市场。我国利用国际石油资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二是到产油国勘探开发石油资源,建立海外石油生产基地。近期应当根据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抓住油价较低的机遇,适当进口原油,增加石油储备。

3.电力工业发展战略措施。①要继续坚定地贯彻执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省、因网制宜”的办电方针。②继续坚持能源建设以电力为中心和“开发和节约并重”的能源发展方针,认真贯彻“因地制宜,水火并举,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国家能源产业政策。③实行节煤、节电、节水、节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电力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

4.农村能源发展对策。①各级政府要把农村能源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持作用。②强化法制建设,促进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③制定促进农村能源发展的经济政策。④加强研究开发工作,不断提高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科技含量。⑤加强部门协作,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5.新能源发展政策措施。①加大投资力度,支持新能源发展。②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研、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强产业化建设。③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给予政策支持。④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金。

标签:;  ;  ;  ;  ;  ;  ;  ;  ;  

我国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_新能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