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教育之我见论文_宫婷

日本小学教育之我见论文_宫婷

武汉中学 湖北 武汉 430068

摘 要:日本的教育可以说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早在近200年前就已经第一个100%普及小学教育了。日本的小学教育重视教育德性,其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体现于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中,包括教育环境、午间供餐、师生关系等。通过我在日本小学五年的亲身体验,在此略叙日本小学教育,学习日本小学的办学经验,以期为我们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力争把我们小学教育办得更好。

关键词:日本 小学教育 课程设置 课后俱乐部

一、引言

我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了一年级后,在日本京都市立小栗栖小学校度过了五年的时光。与父母一起在外留学的我,怀着一颗好奇心来到了日本,去体会日本的小学教育。只会说几句问候语的我,很快进入了一所公立小学校,父母亲对于我上日语学校心中充满忐忑:孩子能听懂课吗?能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吗?与老师、同学如何交流呢?但仅经过一个多月,他们的顾虑都打消了。学校为我配备了一位汉语老师,上课为我翻译,课间陪我到操场与同学们一起玩耍,边玩边为我讲解,并在同学们上国语课时,单独带我到日语教室去学习日语。就在这样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我很快地适应了日本的学习和生活,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我便可以用日语与老师同学们自由地进行交流。基于此,在小栗栖小学的学习经历,为我日后回国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日本小学校面面观

日本小学校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清洁和质朴。学生到学校要换白色软底布鞋,外来者都必须换上拖鞋才能进入教学楼。学生每日清扫教室、走廊和楼梯,我们那时也是双手推湿抹布把地板擦干净的。大多数学校格局一致,长廊连接着两栋教学楼,外建一座小型体育馆。教室内配有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教室后面为每位学生配备了放书包或衣物的木柜子,每个班级还有公用的药箱、削笔刀、餐巾纸等。我们班还放了一只兔笼子,饲养了两只兔子,每天值日生都会给它们喂食、打扫。

日本小学的教学楼是比较坚固的建筑,一旦发生地震,学校的教学楼和操场往往成为整个社区的避难所。与抗震建筑相关的,是对学生完备而细致的地震逃生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不仅有书面介绍的防震知识,还有定期进行的地震、火灾演习;不仅有详细绘制的学校逃生路线图、校园各栋建筑的抗震强度,还有对在发生灾害时如何在第一时间自救,并电话报警的实际指导。日本社会对下一代的关心可见一斑,这种以一贯之的教育也解释了历次大地震后日本民众秩序井然、神态安详地等待救助的情形。

我们的书包是由专业人士手工缝制的,坚固耐用,还是“急救神器”:当学生没踩稳向后倒时,书包会保护学生的头部;地震时,可用书包护住头部;溺水时,学生可借助书包的浮力自救。书包上往往还挂有报警器,学生在发生危险时便可以拉动警报引起路人的注意。虽然书包很重,但也不会有父母去帮忙拎书包,往往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我们通常都是自己走路上下学。在假期后的一两个星期,学校会组织学生集体上下学,以便让学生重新适应上下学的环境。为锻炼学生的独立性,学校不允许家长接送孩子,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居住区域分组,尽量让学生们能够结伴回家,不用家长接送。在通往小学校的各个路口会有教师、家长或社区志愿者轮流站岗,确保学生的安全。其实,日本小学生能独立上下学,最主要的是取决于社会、学校、社区与家长共同努力下构建的维护小学生安全上学放学的安全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日本小学生看似独立的行为,其实都是由各方的保护才实现的。除了各方努力保障安全之外,小学生从小就养成了遵守规范,排成一路纵队行走,不能在公共场所吵闹的习惯等。

日本小学每年都开的是国语、算数、绘画、音乐和体育。而随着年级的不同,会加开一些不同的课程,1-3年级会有教我们日常生活方法的生活课;3-6 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理科与社会;而 5-6 年级会加开“家庭”课程,教我们怎么缝补(我在学校自己手工缝制了一个双肩包,回国后我还经常背着它),怎么做饭等独立生活的技巧。英语教学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但一个月只有一次课,也只不过是外教带着我们玩耍。许多学校在校园开辟种植园,让我们从种植开始一直到收获,体验全过程,并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做成各种美食,与大家一起分享。

日本小学生的文化课程不仅比例不高,而且任务也不重。通常情况下下午三点多就放学了,接下来有许多课后俱乐部,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俱乐部。我曾经参加了茶道、多文化、足球、陆地高尔夫、乒乓球等。没有俱乐部活动的时候,我经常与同学在学校操场踢足球直到五点半的放学铃声响起。由于冬天晚上天黑比较早,所以冬季放学铃声设在四点半,以确保学生回家路上的安全。

日本小学校一个班限制在35人左右,学校硬件十分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标准的游泳池、体育馆、运动场、图书馆、食堂等基础设施。日本政府最重视孩子的健康,小学都配有专业营养师的食堂,每餐要有饭菜、酱汤、水果、牛奶,这是从明治时期开始国家为了强健国民体质开展并延续至今的。日本的“牛奶工程”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有的食堂供应商都是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监督,而小学生一顿的花费只需要 100 多日元(还不够买一罐牛奶的)。学生们要养成饭前洗手,每餐后刷牙的习惯,这是从小学开始就要求的,所以日本上班族很多人都有随身携带牙刷的习惯。从一年级第一天开始学生们就轮流到食堂取饭并分发,餐后喝完牛奶要把自己的牛奶盒子洗净,拆开回收,以备后期重复利用。

三、日本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

日本的小学生自己上学,学业较为轻松,俱乐部活动较多,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不是按照跑多少米,跳多远才合格,重点是在于超越自己。另外,日本小学每年有两个结合时令的大事,那就是夏天的游泳和冬天的马拉松。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游泳课,最初是教育孩子不要怕水,了解水的乐趣,到了小学就要学习游泳。冬天,为了锻炼意志,小学生穿短衣、短裤到户外进行马拉松训练,重在参与,只要你努力,每天的进步就是收获。日本小学的运动会全体同学都要参与,父母也来观战,整个学校分为红队和白队对战,项目也是极富趣味性,如叠罗汉抢帽子、接力传球等。有个人项目的同时也有集体项目,每个队还会有自己的啦啦队。日本小学重视对小学生天赋的挖掘,重点放在孩子的兴趣发展上。

日本小学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培养,倡导人际交往中的自律、自主、合作精神,锻炼衣食住行等生活技能。课堂上重视国语、算数及理解自然现象能力的培养,正确理解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能,绝对不能禁锢学生思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我期望在日本小学的留学经历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教育,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为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刘竑波 无声的教育德行——日本中小学见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60-62。

论文作者:宫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日本小学教育之我见论文_宫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