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学员飞行前心理准备状态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_黄云蕾,胡本强

飞行学员飞行前心理准备状态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_黄云蕾,胡本强

93220部队场站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

【摘 要】飞行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具有风险大、责任大、难度大、工作繁重等特点,这便要求飞行员具有极其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飞行员飞行前心理准备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日常训练效果的好坏。飞行员自身情绪变化、自身个性以及飞行自信心等均会直接影响飞行训练效果。本文就上述三项直接影响飞行员飞行前心理准备状态的因素进行更进一步探究,进而制定提升飞行学员飞行前心理准备状态的有效对策,提升其训练效果。

【关键词】情绪变化;飞行学员;飞行自信;自身个性;训练效果;影响分析

一、飞行前心理准备状态的具体影响因素

1.飞行学员自身情绪状态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飞行学员飞行前心理准备状态同每位学员自身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在日常飞行训练过程中,飞行学员不仅背负着来自各种飞行活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日常学习、工作以及人事关系间的琐事也直接影响着飞行学员的情绪,进而干扰其飞行前心理的准备状态。加之飞行学员家庭、亲人的关切与日常琐事等也严重干扰着飞行学员的情绪。飞行领域将飞行前一切同飞行无关的且影响飞行学员生理、心理状态的事件统称为“背景负载”,背景负载的强度受飞行学员情绪的影响极大,飞行学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解决与调整这些负面情绪,而这些将直接影响飞行学员训练时的状态,进而影响其训练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当飞行学员背景负载超限时,将会影响飞行学员的睡眠质量及觉醒程度,将对飞行学员的听觉、视觉、注意力、警醒状态以及相关转换、反应能力带来消极影响,最终降低飞行学员心理及生理的储备功能,将有损飞行学员飞行操作能力[1]。

因此,飞行学员于飞行前应保证充分的心理准备,应调节好自身情绪,应具有一个稳定成熟的心理素质及情绪品种,面对挫折及困难时要沉着冷静、具有抵御挫折的能力。飞行教员及医护人员应密切注意飞行学员的情绪变化,积极主动的同飞行学员进行沟通,进而调节其情绪,使学员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情绪状态,最大限度上减少背景负载强度。

2.飞行学员个性特征的影响

每位学员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征与个性,因此,每位飞行学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将直接反应自身的行为习惯以及态度体系。每位学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也直接影响着飞行训练成果的好坏,飞行教员及医护人员能够通过飞行学员自身个性心理特征进而判定其飞行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够通过每位学员不同个性特征进行针对性教育与训练。对于认真负责、小心谨慎、勇敢果断的学员则可以进行示范性训练,进而激发其他学员的积极性。而对于粗心大意、优柔寡断的学员则应进行心理辅导与教育,进而帮助其克服自身缺点。同时,要在日常飞行训练过程中不断发现、挖掘认真负责、勇敢果断、敢于拼搏的学员,进而进行较为复杂危险的训练科目及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飞行教员也应筛选、鉴别不同个性特征的学员,进而因材施教,有效提升训练效果[2]。

3.飞行学员自信心的影响

研究显示,飞行学员的飞行自信心是其自身对飞行任务及训练成功的期望,也是每位飞行学员对自身飞行能力的确认与肯定。飞行学员自信心的有效建立将直接影响其飞行训练及飞行任务的成败。在飞行训练中若飞行学员未能准确估计自身的能力,将会出现盲目自信亦或是缺乏自信,而这些均会导致飞行训练失败的发生。有些飞行学员飞行经验不足,飞行能力与技术较差,往往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出现处置不当等情况,而这些均导致飞行学员在训练前缺乏自信,进而出现情绪低落、忐忑不安甚至失眠等情况的出现,进而严重影响接下来的飞行训练。而对于某些盲目自信的飞行学员,往往会自持其训练成绩优异,进而出现骄傲自满、盲目自大等情况,往往会在训练中出现不听命令、擅自行动等情况,进而危害飞行训练安全。正确自信心的建立同自我的正确认知及能力评估密切相关,提高飞行学员飞行前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其建立正确的自信心,严格要求约束自己,苦练本领,进而有效提升训练质量[2]。

二、提升飞行学者心理准备程度的对策

1.采用多层次选拔,完善科学有效的心理筛选机制

心理选拔为招选飞行员举足轻重的工作,作为防止以及降低飞行事故发生率的第一道“防火线”以及提高飞行训练效果的方式。对飞行员进行心理筛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招选飞行员阶段的淘汰适应性筛选,即淘汰心理素质不合格的飞行人员;第二阶段为对飞行人员进行培训阶段的“分类”匹配性筛选。空军的机种主要有歼击机、强击机以及运输机等,不同的技能和操纵特点以及需要执行的任务也均有所不同,因此对学员进行分类时应该根据其飞行技能、心理素养以及身体情况综合考虑来实现人员最佳的配置,完善相应的心理数据库,并建立各个岗位胜任特征的模型,实现人机系统效益的最优化[3]。

2.实现心理监控,全面完善心理训练系统

飞行心理训练即采用心理学的原理依据飞行员的心理活动有目的地对飞行员的心理过程、状态施加影响,以提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使其适应飞行活动所具备的心理品质的训练。而心理训练为提升飞行员心理素养不可或缺的方式,对飞行教育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飞行心理训练可结合理论教育共同科目训练以及体育和飞行教学训练等训练活动,形成覆盖全面、贯彻首尾以及相互融合的一个心理训练系统。针对飞行员每个阶段和科目的特征,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训练,如在飞行准备阶段进行心理放松、表象技能以及自信心训练等,来提升学员对操纵技术的把握能力和正常发挥的自信心,从而使学员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和稳定的情绪把控能力等飞行必须具备的心理素养。对学员展开心理训练,实施心理监控,将学员的心理档案建立起来,不仅需要对学员在起飞前进行心理素养把关,还需要注意学员的状态,降低生活事件增加学员的负载强度所导致的飞行事故的发生率。并且还要对飞行时学员心理状态进行动态监控,可及时掌握学员飞行时的状态变化,特别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学员的情绪会出现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过度的应激事件。因此对学员空中心理状态的把握,可及时发现并预防可能出现的事件倾向心理,对排除飞行的危险情况提供一个比较有力的保障。此外,还应该重视提高学员的飞行技能,提高飞行技能可通过以下两点实现:第一可通过不断提高学员操纵动作的质量,熟悉并固化飞行技术的动作,同时对学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把握,及时对学员的思想、情绪以及心理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第二要加强飞行组织管理工作,多与学员进行沟通交流,对学员进行定时的各种情绪自评量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3]。

参考文献:

[1]王丽,张雪松,肖全,等.论筛选期飞行学员应激心理及其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2):206-207.

[2]车彤.民航飞行学生心理及停飞预防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59-61.

[3]邓敏,吕亚妮,王源.空军院校飞行学员飞行前心理准备分析[J].国防科技,2013,34(3):75-77.

论文作者:黄云蕾,胡本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  ;  ;  ;  ;  ;  ;  ;  

飞行学员飞行前心理准备状态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_黄云蕾,胡本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