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对古建筑研究的意义的探究论文_李楠

符号学对古建筑研究的意义的探究论文_李楠

李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0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传统聚落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紧迫形势。因此,本文基于对陕南传统古镇的符号学特征研究,用符号学理论对陕南空间构成和物质要素进行归纳和分类解析。根据符号与认知主体之间的关系,总结陕南传统空间的保护设计原则,为陕南传统古镇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符号学;传统文化;传统建筑;表层结构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过快的城市化发展导致传统文化的明显衰落,尤其是在建筑方面,新建城市建筑外观千篇一律,缺乏民族特色;片面追求土地利用率,对传统建筑的大拆大改,导致许多原有的传统古城镇和古村落消失;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原本保存完好的古城镇遭到商业化侵蚀,原有的传统风貌屡遭破坏;种种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正造成我国传统建筑的大面积衰败甚至消失。因而如何在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传统古城镇,如何把传统建筑中的文化特色在新建建筑中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我辈建筑设计从业者面临的严峻问题。

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以古村落,古城镇为代表的传统建筑群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吸收,融合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时时刻刻保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此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迫在眉睫。在对传统建筑的研究领域内,我国很早就有相关的研究论述,方法也不尽相同,笔者在对各位前人的著作拜读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著作另辟蹊径,以符号学来研究传统建筑,达到的效果令人意外。

符号学,起源于西方语言学,由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1894年提出。后经莫里斯,皮尔斯以及一大批学者的研究和发展,成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进入19世纪后,符号学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于是建筑符号学也在这种语言符号学与自然、人文科学结合的大背景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意大利学者将符号学应用于建筑学研究,提出了建筑符号学概念,之后意大利语言学家艾柯建立了一般符号学理论使得符号学学科及其理论思想的发展更加广泛。建筑符号学作为符号学的分支之一,与其他工具性学科一样,并不是从建筑学本身发展而来的,而是将符号学的理论嫁接到建筑学的研究中去,从而是建筑学的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同时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和方法去研究建筑。时至今日,建筑符号学在建筑的形式和内容,建筑的意义,建筑与环境的文脉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中意义重大,对传统建筑群落的保护和发展以及今后建筑学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的进行过程中,不断提高的不仅仅只是经济指数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条件下,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追求也在同步发展,就居住条件来说,在满足了住的基本要求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怎样才能住得好,怎样才能让居住环境陶冶人的精神追求。相比于经济刚刚发展之时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崇拜,盲目的复制西方建筑来满足居住要求已不再是首要目标。人们希望在建筑中更多的反映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来达到精神上的寻根溯源。但是近现代的传统风格建筑的营造也仅仅是在表层及结构的简单模仿,并没有对建筑符号进行深层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通过对建筑符号学的运用,对传统建筑符号做深入的具体分类分析,将传统建筑进行结构,挖掘其深层含义与现实意义,能够使传统古镇建筑更加容易被了解,也能比较容易的运用到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去。

目前对古建筑的研究和发展都停留在建筑的表层结构,只是对其外形和结构的复制和模仿,但是古建筑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能在线条,形状,轮廓外在形式上给现代设计给予参考和指导,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建筑符号所代表的深层含义,即要吃透古建筑的建筑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古建筑中的能指优势符号和所指优势符号熟练运用。

以符号学来研究古建筑,不能停留在建筑本身,需要结合建筑以及古建筑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由于在不同的地区,文化的形成所经历的过程往往大相径庭,所以对古建筑符号学的研究,也要深层次的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不同文化区域中,相同或相似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可能并不相同。比如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尊贵祥瑞的象征,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龙却是邪恶残酷的标志。所以地域文化是符号研究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

传统建筑中有许多地方特有的建筑型式,如“牌坊”。牌坊是我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门洞式建筑型式,起源于古代的衡门,经常作为一个区域的入口出现,这种可作为出入口的特质,使其具备了标识和表彰的功能。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为了追走这种功能,演变成为不同的牌坊型式如达官显贵追求的乌头门,文庙、佛寺、道观、陵墓等庄重场所前面的横星门。由此可知,牌坊的原型本是门,但是在演变成为牌坊之后,其作为门的使用功能已经降到最低,只起到标识的作用。牌坊在传统建筑文化中多以指示符号出现,以功能性和指向性指示符号最为常见。首先,牌坊指示为可穿行的开口,因此牌坊常作为景观出入口使用;其次,由于牌坊本身具有穿透性特点,用它来围合的建筑空间更加通透、开朗和活拨,有增强指示性的效果,将牌坊组合到公共建筑群体序列的端点或建筑序列中,可以引导轴线的方向,使建筑的序列增加可理解性;最后,牌坊由于其自身形式的特殊性,容易形成视觉焦点,作为空间界面的节点,自然就起到吸引视线的作用。

运用符号学来研究古建筑,建筑的结构,型式,意义都能得到更清晰的阐述,这就使现代的建筑设计师更能从中汲取古建筑的精华之所在,为其之后的建筑设计工作提供更好帮助,也能为传统建筑的发扬和继承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建筑从实用性和艺术性上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提出一个将建筑符号的形式、意义和运用手法整合考虑的创作方向,以实现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今后的建筑创作必将产生深远的额影响。

参考文献:

【1】胡恬.基于传统符号的中国现代地域建筑研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21-30.

【2】吴知易.徽派建筑体系中婺源古民居艺术符号及审美取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1-4.

【3】易西多.论建筑符号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及运用【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4-11.

【4】潘晓博.陕南汉中地区传统建筑元素解读—以民居建筑为例【D】.西安:舀去建筑科技大学,2010:1-20.

作者简介:李楠(1992.4~),性别:女,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历(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论文作者:李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符号学对古建筑研究的意义的探究论文_李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