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口妊娠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邓慧萍

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300

【摘 要】目的:研究子宫切口妊娠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直接在肌注甲氨蝶呤后行清宫术,试验组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量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宫内残留发生率、不良反应和子宫切除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宫内残留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口妊娠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子宫切口妊娠;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

子宫切口妊娠是指胚胎组织或孕囊在剖宫产后子宫的切口瘢痕上着床,是一种发生率较低的异位妊娠[1]。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可能与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和孕卵运行过快等相关。根据本病的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存在剖宫产史,并且有停经史等早孕的表现。在患者出现子宫切口妊娠的时候,其在超声的检测下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但常规检验很难发现。本研究对子宫切口妊娠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4~34岁,平均年龄(28.365.34)岁,孕次在2~4次,平均孕次(3.120.28)次,停经时间在42~59d,平均停经时间(49.183.62)d。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和停经时间等基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直接在肌注甲氨蝶呤后进行清宫术,用药标准为20㎎/d,连续注射5d,于第6d行清宫术。手术时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完成常规消毒处理后对患者的宫腔深度进行探测并检查其子宫位置。清宫处理时出血量超过100ml时采用水囊压迫止血,并在24h后取出水囊。

1.2.2试验组

试验组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治疗,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实施心电监护并采用局部浸润麻醉,采用Seldinger法完成右股动脉后将6f动脉鞘置入其中,使用4F导管进行造影显示出血部位后,将50㎎甲氨蝶呤和10ml生理盐水注入造影管,之后用明教海绵颗粒对两侧子宫动脉进行栓塞处理,再次进行髂内动脉造影,出血后立即停止并将导管拔出。手术完成后让患者卧床休息24h并实施加压包扎,将穿刺部位用沙袋压迫6h。在完成介入治疗后的6~72h内行清宫术,与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清宫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量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宫内残留发生率、不良反应和子宫切除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则表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宫内残留发生率、不良反应和子宫切除率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子宫切口妊娠是剖宫产后很可能发生的一种异位妊娠,而近年来选择剖宫产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切口妊娠中受精卵的着床点基层较薄,并且收缩力相对较差,所以在直接采用清宫术进行治疗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膀胱损伤、子宫破裂和大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子宫切口妊娠在早期检查中很难被发现,其与正常的宫内早孕没有明显差别[3]。在介入手术为得到推广之前,清宫术是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大出血,因此需要对其子宫进行切除,导致患者的正常生育能力受到严重损害[4]。甲氨蝶呤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主要药物之一,其属于叶酸拮抗剂,能够通过对二氢叶酸合成酶活性的抑制来完成对DNA合成的抑制,从而将滋养细胞杀死,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大量出血[5]。但根据临床研究表明,肌注甲氨蝶呤的效果较子宫动脉灌注的效果明显更差,因此在开展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子宫动脉灌注的方式效果更优。

本研究对子宫切口妊娠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两组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宫内残留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钟文新,曾志斌,明建中,沈比先,楚二伟.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21:61-62.

[2]徐红.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5:690-691.

[3]谷春蓉.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刮宫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3:194-196.

[4]周莉.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22:100-101.

[5]邢旭娜.子宫动脉栓塞后刮宫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08:1-2.

论文作者:邓慧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子宫切口妊娠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邓慧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