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厉河靖远入黄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论文_欧阳横

祖厉河靖远入黄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论文_欧阳横

甘肃省靖远县水务局 甘肃省白银市 730600

摘要:祖厉河流域是黄河支流中著名的多泥沙河流之一,自然条件独特,生态环境恶劣,要实现靖远入黄段山川秀美,应突出地方特色的治理措施:经济林网、经济农田建设、退耕还林(草),节水灌溉配套,主沟护堤岸建设。

1、基本概况

祖厉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定西,干流纵贯会宁、靖远南北,干流横穿南北,祖厉河全长219公里,总流域面积1065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45亿立方,出口距县城西3Km处直入黄河,支流沟通东西,深入腹地。靖远境内流域面积是1000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10,辖区涉及到4个乡镇,30个村,138个合作社,5.20万人,总土地面积为9.40×104hm2,其中耕地2.40×104hm2,林地0.10×104hm2,草地6.9×104hm2。海拔高程1392~2858m,无霜期180天左右,平均日照时数2800h,年平均气温9℃,年降水量30mm左右。境内大致可分为一川二山三塬,川区土地平坦,交通便利,光热资源丰富,山区荒地荒坡、宜草宜林面积大,塬区宽阔,且较为平缓,土质松散,属强湿陷性黄土,土壤侵蚀模数为5418t/km2。干旱、植被稀少和水土流失严重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流域内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把本流域入黄段的开发治理放在优先地位,对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祖厉河靖远段现状

祖厉河作为靖远县的第二母亲河,又是靖远境内最大的黄河支流,为本域内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提供了充沛的水资源供给。随着区域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人类活动频次加大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来水量却逐年减少,水污染持续加重。部分河道堵淤积塞严重,作为城郊型流域,祖厉河汛期暴涨暴落,非汛期干旱少水,水环境日趋恶化,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对防洪标准也提了更高的要求。祖厉河道蜿蜒曲折,历经多年洪水冲刷,特别是流经靖远段48.2公里河道,岸砍丹塌,支离破碎,甚至违章占河垫地建房,堵塞河道,致使河道变窄,防洪能力低,严重威胁郊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改善祖厉河入黄段水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3、工程治理措施

2012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治理工程,先后委托多家设计单位对祖厉河靖远城郊区综合治理进行踏勘规划,编写完成了《甘肃省祖厉河靖远段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报告》。具体治理措施是:经济林网,修梯田,退耕还林(草),节水灌溉配套,主沟堤岸建设。

3.1经济林网建设

南川是流域靖远县的蔬菜经济区,光热充足,水土资源丰富,207线拓宽建设,交通十分便利,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为主的特色蔬菜产业外,主要是兴建绿色长廊,大力营造生态林,沿公路营造混交用材林、观赏林、沿祖厉河主沟两岸营造防岸护堤林岸,沿渠道营造田间防护林带网。并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便利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和花卉基地,突出名优特新品种,经过治理、既可改善美化城郊生态环境,又可拓宽农户的经济收入。

3.2基本农田建设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也是祖厉河入黄段治理的主攻方向。水土流失不仅是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加剧洪旱灾害的根源之一。梯田是治理坡耕地的主体,对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发展农业极其重要,不解决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就不能实现山川秀美的目标。根据区域三声塬、西塬、海东塬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坡改梯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还要加强,并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土地流转进程,招商引资,政府积极配合,五年来,开发土地2.2万亩,其中水浇地0.8万亩,大力发展地膜种植,扩大靖远县蔬菜经济区规模,改善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水不出沟土不下山”的综合治理思路。

3.3生态植被建设

水土保持工作一定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确立“生态优先”的指导思想,以崛吴山、云台山二座大山为主的植被建设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核心。水是制约生态植被建设成败的关键,针对区域内干旱少雨,宜林宜草面积大的特点,应选择抗旱耐旱的优质草种,加大种草面积是最佳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干旱地区,种植乔木在无水源的自然条件下很难成活,即使成活了也是“小老树”,若再遇到旱灾,就会大面积死亡,没有什么效益。牧草需水量远远小于树木,能在短时间内发挥拦泥蓄水作用。种草还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舍饲养羊是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发展方向之一,种草即解决了当地草资源缺乏的问题,而且是沙棘、枸杞等灌木又能给农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农户又会加倍的保护和合理作用,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应大力推广应用。

3.4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到单位灌溉水量地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实施措施有,土渠变为预制“U”型渠,发展滴管灌,喷灌。将传统型工程灌溉向资源型工程和环境型工程发展。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南川农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新路子。为保证退耕还林还草的质量,提高林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使干旱山区的农林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尽可能得以保证。生态环境的改善,关键在水,无水就难以恢复绿色覆盖,没有生物措施的治理是不彻底的治理,甚至是无效的治理,因此,树裁到那里滴管就要铺设到那里,实现生物措施水利化。

3.5主沟护堤岸建设

祖厉河流域入黄段主沟道长度48.20km,河床面积10.89km2,邻近县城,交通便利,沟道内砂源丰富且质量好,是建筑业的优质上等地方材料,当地农户在沟道长期采砂,即解决了城乡建筑用料,又增加了农户收入,但无序和过渡地开发,严重地影响了河势稳定,加剧了河岸的坍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加上主沟道弯曲不直,洪水经常冲刷左右岸水浇地农田、村庄、道路,给当地社济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工程治理措施要按照“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重点修建漫顶不垮坝,防冲不防淹,抗冲能力强,外形又美观的半圆形混凝土防洪护堤岸工程,祖厉河出口采用浆砌块石护坡,部分段采用围栏和植物护堤岸措施相结合,保证上游来洪安全排泄,还要对采砂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做到开发、治理、预防结合。

4、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加强领导,责任到人,确保工程如期发挥效益为加强对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靖远县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公办室,县水务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任项目法人,具体负责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在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中,努力做到思想认识、技术力量、工作措施和组织领导“四到位”。首先,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县政府组建了祖厉河靖远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法人,项目法人采取集中管理的形式,具体负责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内设工程建设组、综合协调组、办公室。并从全系统抽调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工程建设技术力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其次,认真做好招投标工作。对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材料供应、监理,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按照招投标法规定,从发布招标公告、制定评标办法、严格执行国家在招标投标方面的有关规定,规范招标、评标和定标行为。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材料供应商,打破地区和行业保护,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第三,严格规范监理行为。通过招标确定监理单位担任祖厉河靖远段综合治理工程的监理,同时选配符合要求的技术力量,成立祖厉河靖远段综合治理工程监理部,承担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的监理任务。第四,加强合同管理。该工程涉及的合同类型主要有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材料供应合同等,合同由县水务局执行。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甘肃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与合作单位签订了合同。

5、治理开发成效

5.1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后,林草覆盖面积大幅度增加,它既能涵养不源,又能增强保土保水能力,改良土壤,并缓解坡面积洪水对下游的压力,改善区域自然环境。

5.2经济效益。经过治理,提高了土地的商品率,粮食产量翻番,经济林果见效,养羊业发展,农户增加收入,使山区农户摆脱贫穷,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5.3社会效益。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率,开发农林牧副产品,实现农业增产、农户增收、农村社会稳定,为城郊产业高效开发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总之,祖历河流域入黄段开发治理,必须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尊重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做到工作量化、管理细化,考核硬化,奖惩制度化。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规模,五年创效益。

论文作者:欧阳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  ;  ;  ;  ;  ;  ;  ;  

祖厉河靖远入黄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论文_欧阳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