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戒毒人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论文_吕丹华 何少颖

吕丹华 何少颖 福州大学 福建 350108 

摘 要:女性强制戒毒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她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更应该得到关注。本文采用SSRS和SCL-90量表进行测试,了解女性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并通过相关分析来探讨女性戒毒人员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为改善女性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的工作提供现实意义上的指导。

关键词:女性戒毒人员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毒品不仅严重威胁着个体生理及心理健康,而且也是破坏许多国家和地区社会稳定的极大威胁之一。在我国,毒品问题同样突出。《2015年中国禁毒报告》指出,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145.8万名,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45.9万名,分别占49.3%和49.4%;全年共查处吸毒人员88.7万余人次,新发现登记吸毒人员46.3万余名,强制隔离戒毒新收戒26.4万余人次,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新报到12.4万余名,全国三年未复吸人员达到100.8万名。各项数据同比均有大幅增长。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目前已发表的文献来看,近20年来关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证研究,使用测量手段对强制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另一类是理论研究,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对强制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研究。与男性强戒人员相比,女性的吸毒行为更容易受到歧视和偏见,甚至是其家人或朋友的抛弃和忽视。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女性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得到重视。

社会支持是社会或他人对个人提供的支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赵建平、葛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强的增益作用。本研究选取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她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强制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次研究选取福建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强戒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90份。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问卷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人口学资料和戒毒人员吸毒的基本情况。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于评定个体在特定时间(通常为一周) 的心理健康水平,包含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和其它(睡眠和饮食障碍),共90个项目。该量表为5级评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肖水源等编制,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项目。

3.统计处理。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相关分析。

三、结果

1.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人口统计学结果分析。受测者最小年龄是16岁,最大年龄为47岁,平均年龄为27.76±7.65岁,以16-30岁青年为主,占66.7%;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7.8%;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5.3%;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68.9%;吸食毒品种类以冰毒为主,占96.7%;吸食毒品的主要原因中,心情不好所占比例最大(63.3%),其次是无聊(45.6%)。

2.强制隔离戒毒人员SCL-90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将本次调查的强戒人员SCL-90的各个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得分进行了比较。经t检验后结果显示,强戒人员的各个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强制隔离戒毒人员SCL-90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对强戒人员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及总分与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及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因子与主观支持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5),精神病性因子与主观支持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5),敌对因子与客观支持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5);同时,敌对因子与社会支持总分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5),精神病性因子与支持总分存在非常显著性负相关(P<0.01);除此之外,SCL-90其他因子及总分与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及总分的相关均不显著(详情见表2)。

1.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次研究表明,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SCL-90测量结果中,除了偏执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得分存在非常性显著差异之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八个因子的得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是极度显著的。这个结果与以往关于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相一致。长期吸毒使个体的生活脱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其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其行为也不符合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再加上药物滥用对其神经系统的危害,使得吸毒者的情绪情感体验缺乏稳定性,高度紧张,心理健康状况也随之越来越差。同时,强戒人员对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和强戒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对于强戒行为的反抗等也是造成强戒人员心理问题突出的原因之一。因此,强制戒毒单位可以经常性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多与强戒人员交流的方式来全面深入了解她们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心理咨询、干预、团体辅导、宣传讲座等方式来改善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2.强戒人员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研究中可以发现,女性强戒人员的主观支持与人际关系因子及精神病性因子存在着显著性负相关;客观支持与敌对性因子存在着显著性负相关;支持总分与敌对因子及精神病性因子的相关也达到了显著的统计水平。这些结果均证明了女性强戒人员的社会支持能促进其心理健康状态。强戒人员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越趋于良好。

由于吸毒行为的违法性以及危害性,强戒人员在社会中受到的歧视和排斥现象非常明显。与正常群体相比,强戒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能得到的社会支持少之又少,尤其是女性强戒人员。因此,在强制戒毒过程中,如果能够提高她们的社会支持水平,使她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将增强她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戒毒单位一方面应该积极与强戒人员的亲人或朋友进行沟通和联系,努力消除他们对强戒人员的偏见和歧视;另一方面,应该积极为强戒人员与其亲人或朋友的互动创造条件,促进强戒人员与其亲人或朋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不断提高强戒人员的社会支持水平,为强戒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改善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国家禁毒委员会 2015年中国禁毒报告[M].北京:公安部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15。

[2]张世娟 梅晓雪 近20年来我国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电子制作,2015,(6):272。

[3]Tam.C.L Foo.Y.C Lee.T.H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mental health in young Malaysian adults[J].East Asi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11,21(2):73-80。

[4]Akiko.Kamimura Nancy.Christensen Jennifer.Tabler et.al.Patients utilizing a free clinic: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health literacy,and social support[J].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2013,38(4):716-723。

[5]赵建平 葛操 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2):132-135。

论文作者:吕丹华 何少颖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3

标签:;  ;  ;  ;  ;  ;  ;  ;  

女性戒毒人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论文_吕丹华 何少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