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途径论文_林锦康

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途径论文_林锦康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八甲景胜学校 519000

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交往和其他各种活动的环境,班级组织机构和人际关系是社会组织及社会关系的反映,班级情境中的活动和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处理,实际是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处理社会关系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及机会。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风氛围熏陶下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进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的,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班级的凝聚力从让孩子学会去爱和感受到爱开始

班级是由每一个学生组成的,并不是一部分或者个别的一两个学生组成的,因此,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级成员包括班级里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孩子的力量聚集起来就是班级的凝聚力,缺一不可。因此,凝聚班级的力量就是激发班级每个孩子的力量。让每个孩子在班级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很难相信一个在班级里受冷淡、受嘲笑的孩子愿意竭尽全力为班级贡献力量的。

那一年我当一年级的班主任,第二节课是语文课,今天是家荣值日,怎么铃声已响起了,家荣还没出现在讲台前呢?我环视教室,家荣的位置是空着的。我问志彬家荣去哪了?志彬说他在厕所。我一听觉得有点不妥,于是布置作业让孩子安静在教室做,叫一个乖巧的孩子把戴老师叫过来帮忙看着。我去厕所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还没进厕所,已有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我走进去,厕所门关着,家荣把自己关在里面。我叫他开门。他哭着把门顶着不肯开。我再三柔声叫他开门。他终于把门打开了。我一看,怪不得如此臭!他一身都是屎!臭气扑鼻而来,我沉住气,柔声叫他别害怕。我把他带到楼下的厨房帮他清洗干净,然后打电话给家荣爸爸带一套干净的衣服过来。

下午校门开了,家荣哭着进校,我那天值日,我见到这种情况就问他为什么哭呀?他先是不肯说,我再三询问。他告诉我说有同学笑他。我安慰他几句然后叫他回教室。

午写课我走进教室时,志恒就问我:“老师,家荣怎么啦?”我看着一脸丧气的家荣,问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曾经肚子痛?”很多孩子都回答说:“有过。”我接着说道:“家荣早上就是因为肚子痛才换衣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里我要表扬志恒,因为老师刚才进教室时他一直在询问家荣怎么啦?志恒是个懂得关心同学的好孩子。”

第二天的下午,家荣跑进办公室,说要送给我一支笔。好可爱的笔呀!我笑着谢谢他。看来,家荣的厕所事件已经顺利度过了。

我就是通过这些班级常常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明白到:我们是同学,要互相关心。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取笑同学,要伸出援助之手,或者张开小嘴,吐出温暖的话语,表示自己的友好。营造爱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氛围下健康成长。

二、班级的凝聚力从树立好榜样开始

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班级的耻辱就是自己的耻辱,班级的光荣就是自己的光荣,让每个孩子以班级为荣,以自己能为班级争荣誉为荣。我就是这样: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契机,发现榜样,树立榜样,让每个孩子都把班级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荣誉。

三、班级的凝聚力从每一个细节开始

第一次进行单元测试,孩子们交卷时教室里闹哄哄的,交上来的试卷乱七八糟,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情也是乱七八糟的。

第二次测试时,我要求一组一组上交,并且要求孩子们排好队才交。排得整齐、保持安静的小组我给整个小组加分(这些分数的高低将会影响到孩子领奖品的机会的)。就这样,每次的交卷,我都会特别留意,特别认真注意他们的纪律,如果发现全班都很认真,我就会给所有的小组加分。慢慢地,孩子们就养成了静静轮候的习惯。

有一次,科学老师上课需要吸管,因为是临时通知的,很多孩子都没有准备。有些孩子就到我这里来询问。我刚好准备了一包,孩子很多,吸管可能是不够分配的。但孩子们还是有序地排队拿取。子翔是一个调皮的男孩,但在这种情况下,子翔也并没有插队,而是静静地轮候着。有孩子上交试卷后顺手整理试卷,让试卷叠得更整齐的;有孩子主动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让我们的班级变得更整洁的;有孩子把同学忘记摆好的椅子摆整齐,让我们班级的桌椅更整齐的;有孩子主动帮请假的同学把作业带回给同学,让同学可以按时完成作业的……

所有这些这些,我都会表扬。这些细节的关注,让整个班级有条不紊,让每个孩子时刻处于充满善意的氛围中。用个人的行为促进群体的进步,同时,群体的良好氛围也促进着个人的成长。

四、班级的凝聚力从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开始

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为参差不齐,普遍不高,有些父母为生活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对此,我只能从教育孩子身上下手,督促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如果因为某些同学做得不够而导致班级扣了分的,我会利用班会课让大家进行小结,从中找出原因。就这样,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以学校开展的活动为契机,激励孩子努力做好,争取为班级争荣誉,慢慢地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着孩子们不断进取!

论文作者:林锦康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  ;  ;  ;  ;  ;  ;  ;  

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途径论文_林锦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