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论文_叶光强

福建省政和县医院肾内科 福建政和 353600

【摘 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均为我院肾内科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n=50)与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n=50)效果、生化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率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相较对照组7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甘油三脂、血胆固醇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骨髓抑制、感染、血性膀胱炎各1例,不良反应率为1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激素、环磷酰胺应用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及血脂水平,并具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激素;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

临床肾内科多发性且危重疾病领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占较高病发几率,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包括:(1)激素抵抗:用激素治疗12~16周不缓解。(2)激素依赖:激素减量过程中或停药2周内复发。(3)经常复发:肾病综合症治疗缓解后6个月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或3次以上。临床以水肿、高血脂、大量蛋白尿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致急性肾衰、重度感染,促使死亡风险明增加。环磷酰胺、激素为临床重要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药物,在促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方面作用显著,但二者的副作用问题也同样较为突出,如继发性肿瘤、感染骨髓抑制等[1-2]。而取低分子肝素加用,可有效抑制肾损伤,对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加以抑制,纠正机体高凝状态,对上述并发症具防范作用,并促预后最大程度改善[3-4]。本次研究选择相关病例,就低分子肝素与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9-72岁,平均(35.9±2.4)岁;病程8-40个月,平均(23.5±4.7)个月;BMI指数17.7-29.5kg/m2,平均(24.8±2.9)kg/m2。病理类型:膜性肾病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5例,膜增殖性肾炎5例,微小病变肾病5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1例。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7-71岁,平均(35.7±2.2)岁;病程9-39个月,平均(23.7±4.5)个月;BMI指数17.8-29.2kg/m2,平均(24.9±2.7)kg/m2。病理类型:膜性肾病3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7例,膜增殖性肾炎4例,微小病变肾病6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0例。组间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在20岁及以上,病变类型明确;○2患者均自愿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签署,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畸形、恶性肿瘤者;○2对本研究所用试验用药激素、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存在过敏反应者。

1.3方法

对照组:本组针对所选病例应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即首先取甲泼尼龙500-1000mg/次,每日1次静滴,3d为一疗,间隔1周后,再行一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改为甲泼尼龙40mg/d静滴;并取环碗酰胺500mg/次静滴,每月2次。观察组:本组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同时,取低分子肝素加用,即取该药5000IU/次皮下注射,每日2次,持续用药时间为4周。

1.4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总有效率;(2)对比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包括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包括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4)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骨髓抑制、感染、血性膀胱炎等。

1.5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肾功能完全恢复或接近正常,24h尿蛋白<0.3g,水肿等症状消失;有效:肾功能好转,24h尿蛋白降低>基线值1 /2,水肿等症状消失;无效:24h尿蛋白降低程度为基线值1/2,水肿等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1.6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7.0展开统计,组间计量资料生化指标水平、血脂水平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相较对照组7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骨髓抑制、感染、血性膀胱炎各1例,不良反应率为1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肾内科日常工作中,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较为常见,其有较为复杂的病机,治疗极具棘手性,且预后较差。研究示,机体异常免疫反应诱导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于肾脏大量沉积,引发肾脏出现炎性损伤,为主要引发本病的因素[5-6]。在此因素的作用下,肾小球滤过膜稳定性可降低,促使滤过功能出现异常,对肌酐及脂类、蛋白质的代谢产生重要影响,引发高脂血症、水肿等症状出现,情况严重者,甚至可引发电解质紊乱,感染,肾衰竭,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7-8]。糖皮质激素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加以有效抑制,故抗炎效果理想,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对肾小球滤过膜和溶酶体膜稳定性加以保持,减少纤维蛋白沉着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进而使肾小球通透性改善;环磷酰胺除可对基因的转录、复制抑制外,且可使细胞的增殖受抑,将对抗原具较高敏感性的小淋巴细胞非特异性杀害,进而对免疫母细胞病理转化过程构成阻碍[9-10]。但糖皮质经对肝酶系统作用,可使环磷酰胺烷化功能增加,并促使细胞毒性作用增强,故极易引发不良反应,影响了药效的发挥。而低分子肝素以(5000±1000)U为分子量,以化学解聚或酶解聚为主要形成方式,除具理想的抗凝、抗栓效果外,还可对由纤维蛋白介导的肾损伤加以抑制,防范细胞增殖与活化,并可降压、扩张血管、降血脂,联合激素、环磷酰胺应用,可将后两种药物效果明显增强,且通过保护肾脏组织,抑制炎症反应,而防范并发症的发生,故联合效果更佳[11-12]。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居更高水平,肾功能指标、血脂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激素、环磷酰胺应用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及血脂水平,并具较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何琦.联用低分子肝素、甲泌尼龙和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9):73-74.

[2]连娜.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184-185.

[3]李中.低分子肝素与环磷酰胺、激素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4):2629-2630.

[4]郭皓.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53-54.

[5]袁小强.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118-119.

[6]曹慧敏,赵冰峰.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11):48-50.

[7]孙景.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7):125-126.

[8]赵海南.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8):112-113.

[9]徐白仙.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

论文作者:叶光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论文_叶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