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论文_郭丽君

做好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论文_郭丽君

潍坊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摘 要:实验设备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基础。良好的实验设备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现有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制度、意识不完善等问题,探讨了对应问题的解决措施,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设备 管理 制度

实验教学环节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实验设备是开展实验的基础装置。实验设备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实验效果的优劣。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实验设备负荷增加,对设备更新管理应用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管理、运用这部分教学保障资源,以便最大限度为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是现阶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实验室设备管理现存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验仪器设备是高校的重要资产,只有在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管理方法保护下才能发挥它本身作用,切切实实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但目前许多高校在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中却存在设备的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分离。缺少必要的制度去约束使用单位去爱护仪器设备,更谈不上培养仪器设备的使用者有意识地自觉维护设备的安全。设备的使用人和使用单位无压力,往往仅凭个人需要使用,责任心不强。导致一些实验设备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谁能用谁用、谁想用谁用、学生教师混用,甚至不甚了解仪器设备操作规范的人也去摸索使用,对于挂在墙上的设备管理制度视而不见,最终导致设备损坏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设备使用和管理单位不能自主安排和使用维修费用,也是导致了对仪器设备维护维修不及时、设备使用效益不高的原因。

2.设备采购论证不充分,仪器使用率低。随着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实验教学资源学生占有率下降,对新型实验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由于学校内部各院系之间实验室管理一般采用各自相对独立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在仪器设备的采购论证过程中,很多部门只考虑本部门或者本课题组的局部情况,缺乏与其他部门的交流和沟通,没有从大环境、大层面充分论证仪器设备的必要性、全面性和方案可行性,导致院系之间或者同院系不同课题组之间出现仪器设备资源紧缺与闲置并存的情况,阻碍了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有些部门对于自身实验室建设的思路不清,设备采购只是出于将划拨经费花掉的初衷,仅凭经销商的宣传和推荐,在没有深思熟虑、深入考究的情况下进行仪器采购,造成了无用购置或者购置仪器功能落后、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等后果。

二、设备管理改进对策

1.加强设备管理的功能。“凡事预则立。”通过对于高校设备的合理布局规划,可以规范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行为,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要注重设备管理的功能性管理,更要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经营性管理即通过对设备资源的合理规划,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管理。这样可以改变设备利用率低、重复购置率高等一系列问题。学校设置稳定的维修基金、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实施设备计量认证、在设备采购中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措施,改变设备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对设备进行实时跟踪和动态控制,掌握设备管理各方面的动态信息,高校主管部门介入对设备管理的战略思考和策划设计,对高校设备的投入进行合理规划并对于不合理设备购置计划做出及时的变更和调整。

2.实现设备优化配置。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强化设备资源的合理分配,使有限的设备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验室设备的优化配置势在必行。搞好设备资源配置工作,关键在于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和高校改革特点的设备管理运行机制;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防止设备的不合理配置和重复购置;加强设备资源配置工作的宏观管理,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编制好设备配置规划;建立闲置设备管理机构,及时调整设备资源的存量结构。

3.机构重组,建立实验测试中心,实现资源共享有限的资源。投入要想产生无限的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共建、联合、调整、合并的措施,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挥有限资源最大效益。”这为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指明了方向。一方面,高校内部可以对相似、相近或关联度较大的学科,采用合并、共建的方法,整合分散的、小规模的实验室,建立规模较大、资源相对集中的实验中心,既可以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又能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而且有利于实验人员的统筹和协调。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后的高校实验室规模相对较大,设备种类和数量有效集聚,为面向社会开放以及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发挥有效资源最大效益”便多出一种途径。

4.加强建设实验室队伍。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知识的人才,应按要求配备,才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因此,对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人员必须在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后方能操作,切勿随意使用。新到设备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需参加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性能和注意事项等。对于难操作和难掌握的设备,院系可派专人到相关单位学习进修,或者定期邀请专家或厂家技术人员来讲解新仪器的技术性能、维修保养技能等,使管理和使用人员及时吸收技术资料,逐渐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使设备的潜在功能得以有效利用。

做好高校实验室的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并坚持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操作、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挖掘设备的潜能,使仪器设备充分为教学科研服务。只有对高校仪器设备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参考文献

[1]杨宏 走自制实验设备之路 促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3,(1)。

[2]黄卫华 李力 许贵新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4)。

[3]林奇文 加强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

论文作者:郭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做好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论文_郭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