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经济新闻报道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盛晓飞

新媒体环境下经济新闻报道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盛晓飞

赤峰市松山区委宣传部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媒体发展十分迅速,传统媒体中经济新闻的生命力受渠道影响最弱,而在新媒体环境中,经济新闻比社会新闻受关注度更高。文章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经济新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其多元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经济新闻;多元化;内容付费

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的8大论断指明了接下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基调。十九大召开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各个领域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目标和底线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这为今后的经济新闻报道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新时期的经济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新闻素养,还要有更高的立意站位,具备能从经济全局着眼的专业知识,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方法,增加可读性和贴近性,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1经济新闻的特征

1.1政策性

从宏观角度科学准确理解政策,是对经济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任何工作者不能遵守政策都会受到政策的惩罚,因此政策性是经济新闻最本质的特征。不论是对具体经济事实的揭示,还是报道经济管理领域人物的相关事迹,都能从侧面印证政策存在的价值。现阶段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聚集在经济行业而非仅仅局限在政治领域,经济政策的宣传、解决在经济新闻中比任何信息都重要。

1.2专业性

经济新闻本身固有的专业性不容忽视,首先体现在有关报道中都是对专业性经济理论的阐述和解释。在所属经济领域内部,经济部门所包含的新闻报道,一般都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对经济新闻使用到的特定名词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此外,在报道非经济领域的经济活动中,也要相应表现出经济的专业性,具备相应的经济学常识。

1.3服务性

经济新闻面向的群体直接决定了具有服务性质,而且服务对象更加多样化、服务层次更加深度化,服务效果更加实在化。在服务对象群体中,经济新闻不仅服务于政府和企业,同时还必须适应整个社会人民的需求。在服务层次上,经济新闻更加重视市场中的划分,在不同媒体中提供差异化的新闻服务产品,将最适合的新闻推荐给受众群体。此外,实用性是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在属性,经济新闻尤其强调自身的影响力度,关注经济事件发生对人们经济思维和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

2新媒体环境下经济新闻传播的问题

2.1网络经济新闻质量偏低

在网络环境中,媒体机构的数量庞大,除了传统媒体创办的新媒体机构外,还有大量自媒体平台和商业媒体平台,其中包括一批专业从事经济新闻传播的机构平台。网络经济新闻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转载、政府和金融机构信息发布、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创作。其中最后一类在网络经济新闻传播中占据了较高比例,但却存在新闻质量偏低、追求新闻噱头、新闻失实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商业经济新闻传播平台对稿件质量把关不严、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网络传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等。多数新媒体平台过分追求传播速度和新闻数量,忽略了新闻质量的要求,大量粗制滥造的稿件被创作或转载传播,这与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定位有关,严重影响了网络经济新闻的整体形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是制约网络经济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新闻创作人员需要具备经济和新闻的双重专业基础,一方面可以对经济事件有高敏感度,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另一方面还需要有专业的新闻素养,将晦涩的经济事件或政策转化成多数读者都能理解的文字,形成较强的传播力。

2.2虚假新闻影响力广泛

新媒体环境中存在明显的“劣币驱逐良币”情况,虚假新闻和负面新闻比较容易传播,更易受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谣言在经济新闻领域出现时,往往紧跟当下热点,噱头十足,受到网民和新媒体平台的追捧,成为热点的几率高。经济新闻领域的虚假新闻,往往比多数虚假的社会新闻更加具有破坏力,比如一些网民制造谣言,唱衰社会经济走势、恶意中伤某些实体企业,为社会经济环境和实体经济带来创伤,而且在网络环境中,这种流毒会长期存在。经济发展关系到全民的利益,而网络环境中大量存在的虚假经济新闻,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新闻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提高造谣传谣者的成本付出,提升经济新闻传播环境的透明度。

2.3缺乏深度的经济新闻报道

由于新媒体的常规经济新闻报道质量偏低,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也难以为继,缺乏深度报道让网络新媒体的黏性不足,无法体现媒体机构的专业性和高水平。暨南大学学者谭天教授认为: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传媒经济是一种服务经济。而对经济事件和政策的深度解读,是经济新闻的重要服务内容,可以让普通读者通过深度解析,获得浅显易懂的阅读过程。经济新闻具有较强的专业属性,投资、股票、期货、区块链、汇率、杠杆等专业术语,市场出现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如果经济新闻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做好这些概念的解释和铺垫,缺乏新闻报道的科普性和通俗性,那么对多数读者来说都会有阅读障碍,无法让多数读者产生兴趣和认同感。

3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策略

3.1扎实理论水平,透过现象诠释理论政策

新闻报道所反映的新闻舆论,应当符合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符合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新闻工作原则,符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从根本上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发句,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新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应为其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并充分体现出主题报道的创新精神。经济新闻报道,必然要先了解当下经济发展所处的节点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传播内容上,需要体现出时代精神。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出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3.2增加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现阶段,不少媒体从业人员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挖掘出经济新闻中的不合理行为,并且对此进行修正和总结。经济新闻报道肯定离不开数字,有时利用数字资料才能够将整个经济现象表达完整。不少经济新闻工作者都在尝试转变数字,以使得经济新闻变得明亮化和活跃化。现阶段,最常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数字换算和数字对比两种。前者利用这种方法将传统的虚拟化数字转变成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转述;后者是通过两种不同数据之间的比较,将概念形象具体展示出变化曲线图,能够突出这种表达效果,实现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说服性效果。

3.3创新形式,强化新闻传播效果

重大题材的主题报道,由于需要高屋建瓴、观照全局、贯彻思想,就容易让读者有距离感。因此新闻从业者在写作这类稿件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在追求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尽可能通俗易懂,不一味照搬政治语态,能做到贴近现实、贴近心灵、贴近基层,多用数据、故事、案例等方式进行辅助说明。新闻事业必须真实地迅速地反映现实的变动,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始终和实际、和群众保持经常的联系,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在于:一位新闻工作者有没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渴望。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对有关经济新闻进行创新,需要全面考虑到全民大众的需求,运用通俗化和生动化的新闻语言,采取鲜明和简洁的处理方法,报道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事件,将传统经济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为新时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道荣.经济新闻定义辨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2):117-121.

[2]陈秋雷.新媒体语境下经济新闻报道角度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53-55.

论文作者:盛晓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新媒体环境下经济新闻报道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盛晓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