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乳腺癌诊断中核磁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姜成宇

研究乳腺癌诊断中核磁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姜成宇

(富裕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200)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诊断中核磁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4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核磁检查与临床病理检查,将病理学诊断的结果与患者核磁检查的结果相比较。结果: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共24例,所占比例为52.17%。其中10例患者肿瘤物低于2cm,14例患者肿瘤物高于2cm。MRI检查结果显示24例乳腺癌,检出率为100%。同时,11例患者肿瘤物低于2cm,13例患者肿瘤物高于2cm,符合率为91.67%。组间差异比较无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诊断中核磁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疾病治疗,建议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核磁检查;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83-02

乳腺癌作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将会带来较大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会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预后情况。为了全面了解核磁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文章将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4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践探究结果加以分析,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4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32岁到61岁之间,中位数年龄为(46.71±6.51)岁。患者具有乳头溢液、乳腺肿块等临床症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1)患者均实施X线检查,或者临床检查无法确定是否为乳腺癌,为疑似病例;(2)患者无影像学诊断禁忌证;(3)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交流顺畅;(4)无其他合并症[1]。

1.3 方法

为患者实施核磁检查与临床病理检查,取俯卧位,直径15cm表面环形线圈,多序列检查,扫描患者的乳腺位置矢状面以及横轴位,层厚为5mm[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明确病灶位置后,静脉注射造影剂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为5min。扫描完成后,对图像实施全面观察,由至少两名资深影像学医师共同讨论结果,得出诊断结论[3]。

1.3 评价标准

将病理学诊断的结果与患者核磁检查的结果相比较。MRI诊断标准:患者病灶边缘不规则,四周边界呈现出模糊状态,具有毛刺状[4]。增强扫描后能够看到团状、斑点状以及条片状等症状。病灶内部信号不匀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理学检查与核磁检查的检出率对比

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共24例,所占比例为52.17%。MRI检查结果显示24例乳腺癌,检出率为100%。

2.2 病理学检查与核磁检查的肿瘤物大小对比

10例患者肿瘤物低于2cm,14例患者肿瘤物高于2cm。11例患者肿瘤物低于2cm,13例患者肿瘤物高于2cm,符合率为91.67%。同时,组间差异比较无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病因上不够清晰,多是因为遗传因素、患者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等造成。早期诊断有助于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一定的保障。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核磁共振技术逐渐在疾病诊断中得到推广应用。核磁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等特点。MRI检查下敏感度较高,安全性能突出。通过造影剂动态检查的方式,能够对患者的乳腺癌良性、恶性等状态做出判断,保证临床诊断的价值与临床诊断检出率。

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需要充分关注其检测要点。首先,检查前不能懈怠金属物品进入检查室;其次,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情况,则难以接受MRI检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检查中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各项操作,充分发挥MRI检查的价值,降低临床诊断误诊率与漏诊率,为乳腺癌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

基于本次临床诊断研究结果来看,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共24例,所占比例为52.17%。MRI检查结果显示24例乳腺癌,检出率为100%。病理学诊断结果与核磁检查的结果相符,充分证实了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重要价值。同时,10例患者肿瘤物低于2cm,14例患者肿瘤物高于2cm。11例患者肿瘤物低于2cm,13例患者肿瘤物高于2cm,符合率为91.67%。组间差异比较无明显区别,表明核磁检查的应用效果理想,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诊断与疾病的治疗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临床检查的可行性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乳腺癌诊断中核磁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疾病治疗,建议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才秀,王海平.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健康研究,2014,01(15):37-39+42.

[2]王素英,杨新兰.浅议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6(23):772-773.

[3]姚海东,刘强,林娇卡.高频数字化钼靶摄影与螺旋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的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1,33(11):13+55.

[4]兰雨,何秀丽.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12(12):1188-1191.

论文作者:姜成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  ;  ;  ;  ;  ;  ;  ;  

研究乳腺癌诊断中核磁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姜成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