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系统理论分析_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资源的系统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论论文,旅游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忧虑,旅游资源的胡乱开发就是伴随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屡禁不止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除了人们认为的市场规范不力、管理不严、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短视行为等原因外,恐怕旅游学理论的研究也有着推卸不了的责任。理论对于实践的重大意义,此乃人所共知,不必深说。为什么我国旅游资源开发老是与市场需要脱节呢?为什么旅游地的开发与客源市场、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总是很难形成对应关系呢?为什么会造成盲目开发的局面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许多年来人们对旅游资源没有作系统的理解,没有将旅游资源视为一个系统的综合体。笔者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去重新探讨了旅游资源,建立了旅游资源的新的逻辑结构体系,相信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旅游资源的原本内涵就是指客观上已经存在着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对它的原始意义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并且旅游业在许多国家成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旅游的内涵和旅游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旅游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多,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就不仅仅囿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发掘。因此,从总的趋势来看,旅游资源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之所以要将旅游资源的内涵加以扩大,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这对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当今旅游理论界对旅游资源的界定基本上趋于一致:将旅游资源视为一种单一的吸引旅游者前去旅行的存在于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体,即表现为一定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它表现为存在于某一地理空间的单一的旅游客体和对旅游者的单向吸引功能。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目前不下几十种,尽管表述五花八门,可实质都一样,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对旅游资源的定义中,有几位学者关于旅游资源的论述值得重视。如郭来喜认为,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郭先生将“劳务”视为旅游资源,这在旅游理论界还是头一次。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看法,遗憾的是,没有看到郭先生的进一步论述。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阎守邕等人1986年在利用微机建立中国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时,在传统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人造景观的分类体系之外,新增加旅游资源的两项内容:第一,将旅游商品归入了旅游资源;第二,将旅游设施、交通设施等列入了旅游资源。同时,作者还认为:优良的设施和热情的服务,也常被旅游者看作是一种吸引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旅游设施和劳务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可惜作者没有进一步探究下去。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意识到,将旅游资源片面地、单向地看作旅游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存在着缺陷。如谢彦君说:“一般人往往认为,吸引物通常是指风景或其他类似的景观和附属设施及其组合。其实,这种认识恐怕不够全面。作为旅游地吸引物系统的,除了这种一般所指外,应该加上同样具有吸引功能或示范功能的旅游者以及各种能传达旅游地相关信息的标识物。”这又是一个新的认识,即旅游资源还应该包含旅游者和各种能传达旅游地相关信息的标识物(如广告、宣传品等)在内。这就将旅游资源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并对以往的认识提出了质疑。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认识和质疑更多的还是直观感觉,尚缺乏系统、全面的理性论证。

学者们认为,旅游资源表现为一种单向吸引功能,即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或者更进一步说,还包括旅游地的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地居民对游客的热情态度等因素对旅游者的吸引。旅游资源的这种吸引向性是单向的。为什么存在着这种认识呢?这是由于人们常常将旅游地资源与旅游资源混为一谈的缘故。在许多学者的眼里,在人们的下意识里,旅游资源就等同于旅游地资源,旅游资源只意味着人文、自然景观资源,人造景观,民族风情这一同类的资源客体。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关系表现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吸引。与之相应,旅游资源开发就表现为单向的对旅游地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不再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就不再会顾及与客源市场、旅游服务及其设施这些方面的对应协调发展。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随意开发的局面也就在所难免了。然而,在逻辑上,旅游地资源仅仅是旅游资源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旅游资源系统中的一个要素。

旅游资源不只是指一定地理空间区域内的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它是一个综合体,其涵盖的范围很广,指所有客观存在着的并相互产生吸引力的能带来旅游效益的人和物。旅游资源包括客源市场(旅游者是其主体)、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旅游服务设施三大主要因素。这三大要素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动,必然引起其余两个要素的相应变动。三大要素共同组成一个旅游资源系统。所以,旅游资源就是这三大要素相互间吸引关系的总和。三大要素相互吸引,同步协调,构成一个完整的自成系统的旅游资源体。旅游资源系统的吸引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旅游资源系统图

如上图所示,旅游资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其设施、客源市场这三大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制约,使这系统形成一个既相对封闭又相对开放的整体,以保持旅游资源系统的综合平衡。当旅游资源系统保持综合平衡时,表明该系统的三大要素基本上处于同步协调发展的状态,旅游资源系统呈现出有序的局面,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良性状态中。反之,旅游资源系统就会处于无序混乱中,旅游资源系统的三大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因为失调而出现难以制约的局面,正常吸引关系失去平衡。此时,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应尽力使该系统的运行从无序到有序,以保持三大要素相互吸引关系的平衡和同步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系统的逻辑结构表现为旅游的三大要素主体、客体和介体的相互吸引。旅游资源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相互之间的吸引向性(而不是旅游的三要素)。即旅游地资源如何才能吸引客源市场,客源市场的变化和演变趋势又如何影响旅游地,旅游服务及旅游服务设施如何吸引客源,又如何对旅游地施加影响。这些才是旅游资源学和旅游资源开发应解决的问题。

从上述旅游资源系统图中可知,旅游地资源与客源市场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关系。对这种相互吸引关系的把握实际上是在对旅游地资源特色和客源市场进行定位。也就是说,在对旅游地的旅游产品特色定位时要考虑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本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在哪里?其产品特色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同类产品中能否独树一帜?若产品本身很有特色,它吸引什么样的客源市场?产品是世界级的、国家级的抑或是地区级的?它能否吸引国际客源市场?究竟以吸引国际客源为主还是以吸引国内客源为主?在国际客源中,是以吸引北美洲、欧洲客源为主,还是以东亚、东南亚为主?在国内客源中,是以本地区为主,还是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游客到来后,能吸引其逗留多长的时间?这些就需要依据旅游地资源产品与客源市场的吸引向性功能对各自的特色进行定位,并由此决定开发建设规模、资金投入量等。旅游地资源产品通过对客源市场的定位研究而寻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反之,开发客源市场时也可以通过对旅游地产品特色的研究而寻求到开发的战略。旅游产品与其它工业产品不同,它特别忌讳相似性和可替代性。如果开发的旅游产品与别处的产品相似,缺乏自己独到的特色,这样的产品开发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同样,客源市场对旅游地产品也具有吸引功能,并通过这种吸引而对旅游地施加影响。客源市场对旅游地资源的满意程度、接受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某一区域客源市场指向某旅游地的流向和流量,这种流向和流量的变动趋势对旅游地的形象策划、广告宣传、促销活动、接待条件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旅游地产品特色的形成,使旅游地产品找准自己的市场位置。

与之相似,旅游服务及旅游服务设施作为旅游活动的中介体,与旅游地资源和客源市场之间也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吸引关系。并且,这一中介体在旅游资源系统中还起着相当大的调节作用,是旅游资源系统的调节器。具体而言,旅游服务及旅游服务设施这一中介体包含了旅游服务(如导游、前厅服务、客房服务等)、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以及一切介于旅游地和客源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形式,在旅游业中起中介组织和服务作用。旅游服务及旅游服务设施,作为旅游的中介体,表现出了对旅游地资源和客源市场相互间的双向吸引功能。也就是说,客源市场和旅游地的变化,会促使旅游服务与旅游服务设施相应地变化;同样,旅游服务及其设施的变化,也会导致旅游地和客源市场随之而变。客源市场的流向、流量,客源市场的淡季和旺季,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和开发规模等等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旅游服务及其设施。例如,如果客源市场流量大,又值旅游旺季,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又好,那就相应地要求旅游服务的水平高,服务接待条件好,服务设施规模和容纳量要增大。如果旅游地容纳量小,客源市场流量不大,大量修建宾馆饭店也是枉然,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除此之外,旅游服务和服务设施作为旅游产品,本身就对旅游地和客源市场产生着较大的吸引力。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服务的吸引力在旅游资源系统中所占比重会明显加大。有时游客之所以选择到某一旅游地去,就是冲着该地的服务质量而去的,这在宾馆饭店和旅行社接待服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果旅游地的资源质量品位高,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大,但旅游地环境承载力小,接待容量小,此时中介体就应自动地调节,使输送到旅游地的游客数量与其容纳量大体相适应。直到可进入条件及旅游地容量增大后,才相应地加大输送游客数量。

所以,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及其设施相互吸引的结果,是使旅游资源系统达到综合平衡,旅游资源三大要素通过相互间的这种吸引功能而给自己定好位,并使相互之间能够协调发展。旅游资源系统就是通过其三大要素的调节从无序到有序,走向良性循环发展。于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也随之而出现良性循环发展局面。

那么,如何给旅游资源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呢?综上所述,所谓“旅游资源”,是指由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构成的相互吸引、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是有关这三大要素相互间吸引向性的总和。在旅游资源系统中,三大要素还各自由多种因子组成,构成一个庞大的旅游资源体系。如旅游地资源就包含了自然风景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主题公园、旅游地服务及设施条件等因子;旅游服务与服务设施包括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旅游线路等因子;旅游客源市场涵盖客源市场分布、结构、流向、流量等因子。旅游资源体系或可称为旅游资源分类,如图2所示:

图2 旅游资源分类模型

在旅游资源分类模型中,用A表示旅游资源,B[,1]—B[,3]是旅游资源结构,C[,1]—C[,16]是旅游资源结构因子,下面还可细分为若干个分因子。比如,C[,1]还可细分为山岳型、河流型、湖泊型、溶洞型、瀑布型旅游资源;C[,2]还可细分为古建筑、古寺庙、古园林、历史人物遗迹、民族风情等类型的旅游资源……。所以,在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时,B[,1]—B[,3]、C[,1]—C[,16]是必须进行评估的。评价方法可采用目前通行的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法,也可以用模糊数学十分制法,求得各因素的权重值,从而评价出旅游资源中哪些因素最重要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除对旅游资源系统进行总体开发评价外,对B[,1]—B[,3]各因素还可以进行分别评价。目前对B[,1]因素评价较多,对B[,2]和B[,3]还未见评价的实例。在对B[,2]和B[,3]进行同样评价的基础上,可得出B[,1]—B[,3]即旅游资源的综合值。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既然旅游资源是由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有机构成的庞大系统,那么,相应地,旅游资源开发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绝不仅仅是对旅游地资源进行单向的开发,单向的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片面的旅游资源观引起的。因此,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中盲目开发现象的泛滥成灾,旅游学的理论研究也有着推卸不了的责任。在建立了旅游资源的逻辑体系和进行了对旅游资源系统的三大要素相互间吸引制约关系的论述之后,我们知道,开发旅游资源绝非易事,更非行政命令和想当然所能解决问题,它必须对旅游资源系统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旅游资源开发应当依据旅游资源系统内部三大要素相互吸引和相互制约的原则,注意协调好三大要素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使三大要素在总体上保持同步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应避免在某一方面实行单兵突进,偏重于一方或两方都将造成旅游资源系统的不协调,致使旅游资源系统混乱,旅游资源开发也将呈现出无序的局面。因此,旅游资源开发有两大任务:其一,在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一开始就要将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保持旅游资源系统的综合平衡,对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综合评估及总体开发;其二,当旅游资源系统不协调时,比如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承载力不适应客源市场的大流量,旅游服务硬件设施比较滞后,就应当增加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或新辟景点,或增开旅游线路等等,同时也应当更新旅游服务硬件设施。这些开发措施,其实质就是保持旅游资源系统三大要素的同步协调发展。这类开发,称为旅游资源再开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发旅游地资源时,应当保护好生态环境,因为生态环境与一定的旅游地资源融为一体,构成一个旅游地资源的整体。旅游地资源开发必须遵循旅游资源系统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旅游资源的再开发实质上是在旅游资源系统出现不协调时对其进行协调开发。二者所遵循的是同样的原则,即旅游资源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原则。这一原则是旅游资源学研究和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最高原则。

由于旅游资源的系统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性,笔者认为,应当在旅游学领域里建立一门新的学科——旅游资源学,其研究的对象就是旅游资源系统及旅游资源开发。有鉴于此,就应当将旅游资源开发从旅游地理学中独立出来,作为旅游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将它作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已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更与旅游资源的系统性理论相悖。新的旅游资源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运用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在理论上才有新的突破,在实践方面才能更科学地指导旅游资源开发。

标签:;  ;  ;  

旅游资源系统理论分析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