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途径探究论文_纪光君

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途径探究论文_纪光君

哈密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哈密 839001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产品整体效果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为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据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致力于寻找出兼具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建筑设计发展思路。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应用途径

引言

现阶段,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建筑物规划设计的艺术性和美感,一方面这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建筑设计事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这对建筑规划设计人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探究传统文化应用于建筑规划设计中的策略和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深入研究传统文化,探讨出既有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设计理念,用巧妙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原则和理念

1.1体现深厚文化底蕴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保留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基本的文化礼制观念都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有所体现。比如历朝历代的宫殿、帝王的陵墓以及遗留的古建筑和古城,都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它们都风格独特,以庄严、恢弘的设计而闻名,引得全世界人民都争相来看。它们不仅具有恢弘的外表,其设计构思和建筑技巧更称得上是登峰造极。

1.2突出人文主义精神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本文化或人伦文化。人文主义精神随着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发展逐步延伸,最终发展出自己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系,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自然也有所体现。

1.3追求道法自然理念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念。这体现出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共处过程中,人们从敬畏逐渐发展到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也是我们对自然的终极理解和美好愿景。从很早的时候我国人民就知道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道理,因此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继续坚持这样的理念。

1.4坚持批判性原则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其中难免会存在不足与糟粕。对于这样的文化,设计人员一定要坚持批判性的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筛选,在设计方案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建筑物的审美和质量。

1.5坚持综合性原则

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中,一定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在建筑设计时直接复制拷贝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设计,这样往往会使建筑脱离实际需求,实用性降低。设计人员应该综合考虑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之间的契合点,这样既能提升建筑物的艺术性和设计感,又能体现和弘扬传统文化。

2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途径及策略

2.1促进规划设计创新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设计方案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出现雷同的情况,因此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在多种多样的设计元素中,传统文化最能够体现出创新的设计理念。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该主动学习和研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寻找设计灵感,还要注意综合考虑建筑实际需求以及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立足于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几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深刻的体现,即“人法自然”的道家理念,也就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赢,这就可以应用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规划,从而提升建筑的质量。

比如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就完美地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同时体现了创新性和独特性:首先,中国馆的色彩设计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红”元素,以一种突出、大气的方式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红色的吉祥、如意寓意的表达。此颜色基调广泛应用于我国著名古建筑,包括故宫,成功实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其次中国馆从造型结构上来看,运用了我国传统建筑的斗拱设计,加强了建筑整体的承重和抗震效果;最后在结构上还运用了独特的斗拱设计,使中国馆呈现出下窄上宽、形似冠冕的视觉效果,间接表现出“东方之冠”的设计主题。

2.2展示传统文化符号

在传统文化的应用中,建筑设计人员还可以展示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通过在建筑设计中抽象的文化符号展示,既能提升建筑的审美水平,又能体现出建筑的文化价值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深入了解我国古建筑以及传统文化不难发现,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应用有非常多的体现,比如我国的书法、汉字等元素,经常被应用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对建筑物外表进行修饰,增加建筑物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力。在对这些文化符号进行运用时,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其对于外观以及美学的贡献,更要重视其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传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舍弃糟粕,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传承下去,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3深挖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多以显性的概念和符号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其最重要的不是表现形式,而是它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理念,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应用时,设计人员必须加深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进行灵活应用和传承。比如当设计人员在运用“太极”这一经典传统文化符号时,设计人员不仅要懂得在美学中其构图及色彩运用的巧妙之处,还需要透彻地理解所谓道家“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并深入了解和感悟各古代典籍中对太极内涵的解读。只有这样,设计人员才能做到完美的理念融合设计,将太极的理念结合到空间、光影等虚实结合的设计规划中,呈现出较高的艺术效果,并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内涵的应用,使建筑规划设计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2.4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我国具有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地域特点,因此在文化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在设计人员考虑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建筑设计应用时也要注重当地文化的体现,实现建筑与人们情感的联结。比如在东北地区的文化中,“萨满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考虑将其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在建筑装饰中加入虎神、鹰神、鹿神等图腾元素,增强视觉和文化效果。这样既能契合建筑与当地民族的地域情感,又能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弘扬传统文化。同样的,比如设计人员在对四川、重庆等地的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以“巴蜀文化”为设计理念,应用当地的文化符号体现出“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提升建筑的亲切感和文化价值。

3结束语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民族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本质,将其应用于建筑规划设计中能够促进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因此各建筑单位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究传统文化内涵,坚持批判性和综合性的原则来实现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把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是实现建筑行业发展、推动社会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分析可知,通过明确传统文化继承应用的重要性,结合批判性、综合性两个原则,进而实施出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点等手段,并做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协调融合,能有效提升建筑产品的生命力、设计感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杨昌友.建筑设计与规划中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文化特色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9):114-115.

[2]赵芳.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27):102-103.

[3]徐长河.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16.

论文作者:纪光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途径探究论文_纪光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