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实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探讨_教育科学论文

当前实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探讨_教育科学论文

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重点探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研究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为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课题,需要教育科学工作者去加以认真探讨。笔者认为,当前应切实加强对以下几个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

1.加强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研究。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考察。他亲自抓教育工作,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内涵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邓小平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深刻,既涉及到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方针、德育、教育体制改革等重大的宏观发展战略问题,也包含有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养乃至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等内容。尤其是他关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论断,不仅是教育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我们要注重学习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核心内容,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建设中所起到的伟大的作用,研究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遵循他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勇于探索、大胆试验,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2.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研究。

我国要在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初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根据这一要求,教育科研工作要认真研究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研究这个基本框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研究从基本框架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及其基本途径和改革措施,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所应具有的本质特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会对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促使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加强对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研究。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有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也有其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做为培养人的活动,它最根本的功能还是育人功能,并且通过这些功能效益的整体发挥,最终起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历史作用,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就应当改变原来的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从那种以升学为目标的单纯的“应试教育”和经院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现代化的大教育观,使教育真正步入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教育和经济是人类社会两种不同领域中的活动现象,必然具有各自的活动规律,而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发展既要尊重经济规律,还必须切实遵循教育规律办事。如果忽视了自身的规律,仅仅按经济规律运行,或者说仅仅看到教育的经济功能,使其商品化,完全由市场去调节,这就等于否定了教育的其他功能,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也不可能使教育很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服务。因此,只有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教育诸方面功能,才能够使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当前,我们要重视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特征,在教育发展战略、教育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新思路和理论依据。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树立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服务,又坚持按教育的客观规律办事的办学指导思想。

4.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继承和发扬问题的研究。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形成了诸多优秀文化传统和良好的伦理道德,这些是支撑中华民族兴旺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我们五千多年的文化、道德、伦理和优秀传统集中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规范。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和新世纪的历史时期,要研究如何把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融入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之中,结合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及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研究如何利用优秀的文化传统及伦理道德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开创和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5.要研究21世纪教育的发展战略问题。

“小康”已经成为我国向21世纪迈进的奋斗目标,目前关于“小康”的含义、标准等已成为各领域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研究在实现小康的过程中,教育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趋势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小康社会必将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我们应从教育未来学的角度研究为适应向小康社会迈进,教育目标、教育体制、教育结构、课程计划及教材、教法等的全面改革,研究目标体系和运作机制,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一些区域性试验。

6.加强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及少数民族教育改革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从农村教育入手,推进城乡教育工作的全面改革。是我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已经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理论水平和典型意义的研究实验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从宏观上研究农村教育改革如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农村教育运作机制,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研究课题,必将对农村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应着眼于教育、科技、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促使城市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少数民族教育的科学研究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不仅是民族工作的主要方面,更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如民族教育改革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应关系)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7.重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的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是一个大的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多科性的学科群,应当建立在教育改革实践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新“三论”等众多相关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之上,由其主干学科及一些综合、边缘和交叉学科构建而成。我国教育科学体系的建设,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紧密地联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在研究和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开拓新的理论领域,提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尤其是要重视把在近些年的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些有重要价值的教育改革经验和做法,通过不断地总结、完善,逐步升华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学科门类。如农村教育学、少数民族教育学、劳动技术教育学等等,这些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体现出现代教育科学体系的时代特色。

在实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的过程中,首先应切实改进教育科研工作,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工作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事业,把它看作是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经常过问教育科研工作,给教育科研部门和科研工作者下达任务,提出工作要求,促进教育科学研究紧密地联系教育改革的实际。要在工作中很好地依靠教育科研,积极地运用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育改革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顺利健康地发展。其次,要进一步理顺教育科研体制。教育科研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工作的立法建设,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机构的性质、任务、作用和保证机制,使我国的教育科研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从职责任务方面来看,应当明确中央一级的教育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的宏观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决策服务;地方和部门的教育科研机构,应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以研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为当地的教育改革服务,为当地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高等学校的教育科研机构应当更好地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更多的承担一些学科发展建设等基础理论研究的任务,同时也要注意做好为本校的改革与发展服务的工作。如果职责、任务明确了,体制改革也将顺利得多。再次,在教育科研的组织上,要提倡三个结合,即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教育部门与社会所有关心热爱教育事业的机构、团体、个人相结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相结合,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教育内部与外部、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社会关注教育事业,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体现出依靠人民、依靠社会共同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的时代精神。在教育科研的规划上,要处理好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之间的关系。有的同志提出,我国教育科研中存在着宏观不宽,即研究的视野不开阔,多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中观不强,即教育科研的中介学科和综合学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应用性研究不能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微观不细,即定量分析不能深入,实验环节薄弱等问题。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在教育科研领域,应当注意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相互协调。例如,宏观上,要加强对教育发展战略、教育体制、教育结构等问题的研究。中观上,应加强综合学科的交叉和运用,注重研究的应用性、实效性。微观上,要注意教育科研及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和定性研究相互结合。尤其要加强科学实验的环节,克服理论脱离实践或盲目实践的现象,使实验和理论之间建立起一种“循环加速机制”。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开拓上,应大力提倡开展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建立一些有实力高水平的“国家队”、“地区队”,集中力量联合攻关,以求能在一些重大的、宏观的、带全局性的填补空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还应全面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长期以来,教育科研领域中争鸣气氛不够,自我限制过多,客观上影响了我国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我们应当解放思想,提倡和鼓励各种学派和观点的交流与争鸣,打破过去那种一味求全、求稳、求统一的传统思想观念,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向上的、和谐的科学研究环境,使各种理论在争鸣和深入的教育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不断开创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标签:;  ;  ;  ;  ;  

当前实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探讨_教育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