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60例论文_向石梅

向石梅

曲靖市马龙区中医医院 云南曲靖 655104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6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小儿肺炎喘嗽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然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3.33%,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小儿肺炎喘嗽患儿进行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西药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临床疗效

小儿肺炎喘嗽是常见的儿科临床疾病之一,不仅具备了多发病的特点,还具有危害性大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并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是小儿群体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故提高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则是小儿肺炎喘嗽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多临床试验证明[1]。对此,本文作者以自己所在医院的60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60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小儿肺炎喘嗽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我国小儿肺炎喘嗽诊断标准。30例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0.3~5岁,平均年龄为(3.2±0.1)岁;临床症状:咳嗽、喘息、咽痛和发热患者为15例,扁桃体肿大患者有10例,肺部罗音患者有18例,白细胞增加患者有8例,肺部阴影患者有19例。30例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0.5~6岁,平均年龄为(4.1±0.8)岁;临床症状:咳嗽、喘息、咽痛和发热患者有14例,扁桃体肿大患者有9例,肺部罗音患者有20例,白细胞增加患者有9例,肺部阴影患者有21例。两组患者在诊断标准、性别、年龄及病例种类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均具有可比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中西医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西医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发病3天以上、体温<38℃、年龄在3个月~6岁之间、肺纹理增粗。②排除标准:心肌炎、心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消化系统功能障碍、酸碱平衡失调等。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其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如下:①纳入标准:风寒袭肺、风热犯肺和痰热壅肺,其中风寒袭肺包括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等临床症状;风热犯肺包括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和痰稠色黄等症状痰热壅肺:则包括发热、喉间痰鸣和痰稠色黄等症状。②排除标准:气血虚弱、贫血等患者[1-2]。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即服用标准为10~15mg/kg的巴韦林(1次/日)和50~100m g/kg 的头孢唑林钠(2~3次/日)治疗,至少接受一个疗程治疗(3~7d),并进行常规的退热等症状处理治疗。

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麻杏石甘汤加味中医治疗,具体的重要药材成分有:3g的麻黄、3g和杏仁、15g的石膏、9g的鱼腥草、6g的二花和3g的炙甘草,可以根据病情增加黄芩、连翘、贝母和天竺黄等中药药材,服用标准为早晚两次服用。

1.4临床观察指标

①治愈:3d内患儿的咳嗽、喘息、咽痛、发热、扁桃体肿大、肺部罗音和白细胞增加等临床症状消失且体温、血象恢复正常;②有效:3d内患儿的咳嗽、喘息、咽痛、发热、扁桃体肿大、肺部罗音和白细胞增加等临床症得到有效改善,且体温及血象得到好转;③无效:3d内患儿的所有临床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部分还出现了恶化,相应的体温及血象也没有得到好转[2]。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别表示为“%”和“”,组间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且有统计学意义的,用P<0.05表示。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肺炎喘嗽作为儿科中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故提高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迫在眉睫。相关研究显示,小儿肺炎喘嗽实际上使一种病毒性肺炎病症,其发病率高达44.1%,成为了发病率最高的儿科疾病,导致小儿肺炎喘嗽病发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素体虚弱且肺脏娇嫩,导致卫外不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痰阻气道、肺气闭郁等发生,从而形成小儿肺炎喘嗽[2-3]。

小儿肺炎喘嗽主要包括了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但相比之下,中西医治疗的效果最佳,所使用到的西医药物包括巴韦林和头孢唑林钠;所使用到的中医药物为麻杏石甘汤,中药药材则包括了3g的麻黄、3g和杏仁、15g的石膏、9g的鱼腥草、6g的二花和3g的炙甘草,能够有效清肺热、解毒消痈、祛邪宣肺和止咳平喘[3]。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只接受西医治疗的观察组(P<0.05),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小儿肺炎喘嗽的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小儿肺炎喘嗽患儿进行中医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清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素材积累引导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8(04):228.

[ 2]雷士超.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素材积累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56+58.

[3]尹广,赵英召.中西医治疗58例小儿肺炎喘嗽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4):219-220.

论文作者:向石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60例论文_向石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