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中的五爱教育论文_李龙富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中的五爱教育论文_李龙富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会龙镇初级中学校 629012)

摘要:教育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富国强民的主要举措,教育是教给学生知识,并且在教育中渗透学生素质的培养。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培养性较强的学科,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教会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应具备的品德。“五爱教育”是新课改教学逐步实施以后提出的一种教学政策,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会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具有爱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快乐中慢慢成长。本文就从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中渗透五爱教育做简单的分析概述,从而为培养高品质、高质量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五爱教育;策略

引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祖国、对社会、对别人充满爱心的人,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心理上、生理上茁壮成长。在新阶段教学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将五爱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准方法,对学生要在教学中和生活中做到细心周到的开展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贡献,使他们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的栋梁之材。

一、在教育中将思想渗透,培养学生强烈爱国之心

小学阶段的教学需要教师做精心的准备和思想渗透才能在教育中把爱国主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是我们的同胞,在祖国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好爱国主义的渗透,将爱国主义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爱国主义并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做好合理的拓展和延伸,让爱国主义思想深入每位学生的内心。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祖国妈妈,我爱您》,这节教学内容时就能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来。教师可以通过讲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伟大祖国在交通上的发展,由原先的自行车,慢慢的向公共汽车,在向私家汽车过渡。这样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而这些功劳都离不开我们伟大的祖国劳动建设者,因此,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自己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身边的小事说起,让学生对我们的祖国产生无限的敬仰,从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学习,为报销祖国而努力。

爱国主义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具有很深的印象,不分种族,不分阶层,不分年龄,不分行业,只要一提自己的祖国,稍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为之倾倒,为之折腰,为之效命,而我们每一个学生,必须从小培养起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的雄心壮志,为实现强国富民而刻苦努力的拼搏精神。最关键的是将爱图心报国志落实在自己的平常的具体工作中,对学生来说,就是刻苦学习和钻研,成为又红又专的新一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爱科学,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将科学与学科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学生是组成课堂的主体。还记得有位科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科学没有国界,而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科学成果、科学技术是属于全人类的,它可以为全人类服务,但每个科学家都要为自己的祖国效力。科学的发明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方便快捷,爱迪生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电灯,所以,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明亮起来。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有很多的科学家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到1950年,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越功勋。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1937年赴法国留学研究原子理论,被小居里夫妇认为他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1948年,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们都再三劝说、挽留。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狠狠地威胁说:“看他能上得了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明白。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下毒手。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弹之父”。

从以上事迹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只有热爱科学才能真正的了解科学,研究科学,才能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科学。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渗透五爱教育尤为重要。

三、爱劳动、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好政策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可见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爱劳动、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好习惯。国家对教育实施的优惠政策使得学生能够在适龄儿童都可以去学校获得知识,因此,在德育课中贯疏学生初步具有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与劳动课的兴趣,使劳动实践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我自己会整理》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几个比较凌乱的卧室图片,让学生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之后再放出几张整理之后的图片,让两组图片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爱劳动要从小养成,让学生了解没有劳动的创造,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的学生要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来了解社会,学好本领,将来去改造社会。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师要从教学方法入手,在教学中渗透“五爱”,由课堂上进行教学补充,再延伸到课外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五爱”教育,悄悄地给学生心灵以无声的滋润,方能彰显出德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6(3).

[2]王德智.教育先行 德育优先——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弊端[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2013.

[3]郑飞云,胡金姣.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科研,2016(12):00056-00056.

论文作者:李龙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中的五爱教育论文_李龙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