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剪力墙结构住宅PC构件的安装技术和质量控制论文_杨君琦

预制剪力墙结构住宅PC构件的安装技术和质量控制论文_杨君琦

【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建筑生产方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相比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节约建筑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各项目情况不同,装配式建筑工艺亦有所不同,本文以上海市某项目施工为例,采用叠合楼板、预制剪力墙为主要构件的装配式结构,阐述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PC构件在住宅项目施工中的安装方法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装配式 安装 PC构件 质量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三栋住宅建筑均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采用预制剪力墙体系。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主要水平受力构件和垂直非承重构件采用工业化生产预制的方法,在现场经过装配式施工,将垂直受力构件和节点现浇连接,有效保证了建筑物的整体性、抗震性。

2 工艺流程

PC构件的运输、验收、堆放及吊装准备—PC剪力墙安装—PC叠合梁安装—PC叠合楼板安装—PC阳台板安装—PC楼梯安装

3 安装方法

3.1 无PC构件堆放场条件下的装配式构件物料运输与吊装

本工程为对既有建筑拆迁改造,新建楼盘距离周边红线距离较小,施工场地狭小,没有构件堆放场地,导致无法在现场堆放构件后再集中吊装。针对此特殊情况,项目采用了基于BIM技术的平台化物流组织吊装技术。

3.1.1组织思路

通过工地与工厂的联动,利用BIM模型信息进行平台化管理。该技术步骤大致包括:

(1)首先通过BIM技术,对构件进行零件化,生成每个构件的ID号,构件与ID号一一对应;

(2)再根据施工部署、工序安排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构件的吊装顺序和吊装方案;

(3)将吊装顺序与装车顺序相结合,在平台上进行物流组织,构件进场后,直接按照确定吊装顺序和方案进行吊装。

3.1.2 PC构件的运输

(1)外墙板以立运为宜,车上设有专用槽钢靠架,外墙板饰面层朝外,且需有可靠的稳定加固措施;运输墙板时,车起动应慢,转弯错车时要减速,防止倾覆。预制叠合楼板、阳台板、空调板等应采用平放运输,堆放层数不超过 6 层;预制叠合梁及楼梯构件运输时平放不宜超过 2 层。

(2)构件运输到现场后,应按照 PC 构件的型号、构件所在部位、施工吊装顺序分别分区域停放,直接从运输车上起吊安装。

3.1.3吊装准备

(1) 依据设计建筑蓝图和构件生产公司设计的工艺图纸确定 PC 构件的吊板顺序,将各 PC 构件的吊板顺序在外墙板、墙板、内墙板、叠合梁、叠合板、楼梯等工艺图纸上分别用红笔标示。

(2) 在所放的墙板纵、横轴安装线边缘 500mm 位置的地面上,按工艺设计图纸,将该段墙体的 PC 墙板编号用醒目的标示颜色标识在地面上,并反复核对确保 定位正确,吊装时按工艺图纸设计要求按图就位。

3.1.4构件吊装顺序:

外墙板安装→内墙板安装→叠合梁安装→内隔墙板安装→楼梯踏步板安装→叠合板安装

3.2 PC剪力墙构件安装

塔吊缓缓将PC剪力墙吊起后,在距作业层上方60cm左右略作停顿,施工人员可以手扶墙板,控制墙板下落方向。墙板在此缓慢下降,待到距预埋钢筋顶部2cm处,墙两侧挂线坠对准地面上的控制线,套筒位置与地面预埋钢筋位置对准后,将墙板缓缓下降,使之平稳就位。完成预制墙板的临时固定工作后,方可使吊具与墙板分离。

3.3 PC叠合梁安装

叠合梁吊点采用预留拉环方式。就位前,将叠合梁吊运至安装部位的正上方,缓缓下落至安装部位,然后根据标高控制线与梁轴线位置控制线,调节支撑体系顶托并利用楔形小木块嵌入叠合梁进行位置校正。同时注意叠合梁不同节点之间连接的锚入钢筋要求。叠合梁面层钢筋绑扎时应根据在叠合梁上方钢筋间距控制线进行钢筋绑扎,保证钢筋搭接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扎完毕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PC叠合楼板安装

叠合板起吊采用钢扁担吊装架进行吊装,4个吊点均匀受力,保证构件平稳吊装。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20cm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停稳慢放。根据标高控制线与轴线位置控制线调整板位置时,要垫以小木块,不要直接使用撬棍,以避免损坏板边角。楼板安装完后进行标高校核,调节板下的可调支撑。

安装叠合板时底部必须做临时支架,支撑采用可调节钢制PC工具式支撑,安装楼板前调整支撑标高与两侧墙预留标高一致。在结构层施工中,要双层设置支撑,待一层叠合楼板结构施工完成后,现浇混凝土强度≥70%设计强度时,才可以拆除下一支撑。

4 质量控制

4.1 测量控制

装配式构件安装的的质量控制首先要做好测量定位和标高控制,控制线偏差不大于3mm。外墙板、承重墙、隔墙板标高通过硬塑垫块进行抄平,标高控制必须精准,标高允许误差在 3mm 以内。

轴线与标高控制要点:

(1)采用“内控法”放线,在房屋的首层根据坐标设置四条标准轴线(纵横轴方向各两条)控制桩,定出建筑物的四条控制轴线将轴线的交叉点作为控制点。

(2) 每栋建筑物设标准水准点3个,在首层墙、柱上确定控制水平线。

(3) 依据控制轴线及控制水平线依次放出建筑物的纵横轴线,依据轴线放出墙、柱、门洞口及结构各节点的细部位置线和安装楼板的标高线、楼梯的标高线、异型构件的位置线及编号。

(4) 轴线放线偏差不得超过3mm。

4.2预制构件质量控制

首先,要控制预制构件的主要生产材料:水泥、粗骨 料、细骨料、掺合料、外加剂、水等原材料质量合格。其次,生产场地要平整坚实,并且重视排水效果。模板必须综合考虑到整体的稳定性、刚度、力度,明确混凝土的承载力,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变形。再次,预制构件在现浇模式之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养护可以采取自然养护、热模养护、覆盖养护等方式。一般生产厂家会为了节省时间,采用蒸汽养护。

每栋楼同一部位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第一次生产时,组织项目相关人员到工厂进行首件验收。

对每批进场的构件都应该复核,复核结果形成文字记录,详细的记载构件的尺寸、外观质量、配筋等情况,当复测结果符合下表要求后按规定上报监理公司。

4.3预制构件安装质量控制

装配式结构主要属于装配整体式结构,因此,构件与现浇之间的永久固定连接成为质量控制的关键。

(1) 墙板底部与基层的连接:墙板与基层的连接采用套筒灌浆连接。上下部预埋的钢筋均插入套筒中,灌浆料采用钢筋连接用高性能灌浆料,从灌浆套筒底部PVC灌浆孔依次灌入,待其对应的上部PVC溢流孔冒出灌浆料时表示灌浆筒中已灌满;灌浆应根据灌浆分区分段同时先从灌浆孔处灌入,待灌浆料从溢流孔中冒出表示PC墙板底2cm灌浆缝灌满。接头灌浆灌满厚利用灌浆堵头将两个孔封堵严实。

套筒灌浆流程施工完毕后,将PC外墙板与暗柱、暗梁等现浇约束边缘构件绑筋,并安装现浇约束边缘构件模板。

(2) 墙板侧面与柱的连接:墙板侧面上口暗梁部位伸出预留锚固钢筋,锚入剪力墙支座内,墙板侧面整体现浇入柱内。

(3) 墙板上部与整体框架梁连接:墙板上部暗梁部位伸出预留钢筋环,在钢筋环中按设计图纸穿入水平钢筋,绑扎连接,然后整体现浇通长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把整个楼层墙板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层出不穷。装配式建筑作为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新技术,其优势逐渐凸显,尤其是环保、节能、高效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该项目对装配式结构施工的的勇于实践,从而摸索出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及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论文作者:杨君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预制剪力墙结构住宅PC构件的安装技术和质量控制论文_杨君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