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分析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分析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若干问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政治经济学论文,若干问题论文,中国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社会经济关系与经济制度格局日益发生深刻的变化,亟待对此作系统、深入的政治经济学探研。然而近年来的经济理论研究更多侧重于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过程,政治经济学研究依然停留在改革初期水平上,尽管部分领域有些重要进展。本文拟就此作些探析。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什么

对中国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首先要解决政治经济学研究什么的问题。由于对政治经济学研究什么歧见甚多,理解各异,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势必各不相同,五花八门。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研究,最初由威廉·配第开创,经亚当·斯密系统深化后,到李嘉图达到古典政治经济学顶峰。此后的西方经济学便从政治经济学领域退至资源配置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在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应当研究隐藏在社会经济运行之中的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即研究一定社会经济或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变动、表现、展开过程,揭示人与人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律。马克思正是从这一研究定位出发,对资本主义早期的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进行了详尽、深刻地剖析。

与马克思的观点相反,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大都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对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人和物的配置,侧重描述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如何流通、分配的。同此相应,政治经济学研究逐渐演化为经济学分析,即所谓的研究社会经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问题。物品和劳务的生产、人与物,人与资源之间如何经济、有效配置,成为经济学的中心研究任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经济学研究一直是主流,而政治经济学除了部分皈依经济学之外,有的延伸向运用经济学去分析政治社会领域去了,成为研究政治、社会领域问题的经济学;有的则试图把各种对经济运行有影响的政治、社会、文化制度都纳入经济过程分析,以解释经济发展和社会再生产过程;有的仍关注经济运行中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结构,把经济研究聚焦于经济关系框架上。

我认为,经历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大分化,真正还可以称之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应当是沿着把政治经济学锁定于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分析的经济学派(马克思明确强调生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从西方经济学演变,发展来看,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理论学派,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变迁学派,基本上是沿着政治经济学轨迹前行的人。科斯先生把其经典代表作《企业的性质》一文的副标题定为“关于生产的制度结构”,实际表明科斯的研究重点是在人与人交易活动的生产制度关系上。诺斯则从历史分析、描述的角度,把经济史变迁的重心放在人与人经济、社会交往规则、交易的各种制度变迁上。从总体上来讲,包括科斯、诺斯在内的西方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是沿着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轨迹前行的。当然,他们对生产关系的理解同马克思当时的理解是有较大差异的。

根据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上述认识,我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当代生产关系的特点与变迁,揭示中国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交易或交往的过程、结构与规则,勾勒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关系完整的框架体系,并对转换中的一系列重大经济制度层面问题有较强的解释力。从这方面来看,我国目前还缺乏可以称之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是许多原本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著大都改名为社会主义经济学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其研究内容也主要涉及社会主义经济中资源配置的过程、方式、规律、机制等等。这些论著的体系都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前提分析,逐步展开微观经济分析,包括企业运行、市场体系与机制,再到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宏观经济总量的度量、运行、调节等(有的把结构问题也放入),进而伸展到开放过程和对外战略。尽管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体系结构安排,但均是上述内容几种不同排列组合。这些研究应当说还只是一般的资源配置经济学,稍稍加上社会主义经济的前提而已。

二是有些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命名的研究论著,虽然坚执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体系构建上也力图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靠拢。不过从总体上说,紧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践,兼收并蓄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各种积极成果,有较强理论解释力和严密、科学体系的,似乎尚未见到。

总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有别于社会主义经济学,前者的重心是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揭示人们之间经济权利、义务的配置,人们之间活动与权利的交易方式及其本质,而后者的重心是物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配置分析,揭示资源配置的机制和规律。同样,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应不同于传统的规范政治经济学,它不应是依据某些基本观点,抽象原则来逻辑推导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应当是什么,该如何调整,而应是以丰富,生动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为模本,运用实证方法系统地、深入地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制度结构的变迁过程,揭示当代中国经济关系,特别是财产制度和交易制度的深层关系之本质及其具体表现过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关键词是什么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那么,究竟怎样分析才能描述、揭示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的结构与演进过程。这就要找到切入口和研究的中心,即关键词。我们知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来讲,一定社会经济阶段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是通过人们之间相互交换活动、产品或资源而体现出来,生产关系就是人们之间这种交易关系,特定的生产关系正是通过人们之间交易的特定方式、特定规则、特定过程显示出来,通过人们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的地位反映出来。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演进,正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换活动、产品与资源的方式、规则等演进,是社会分工和交易过程和领域的拓展与整合。交易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包容了人们之间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大范畴。因此,我以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要从交易角度,并紧扣交易方式、交易规则、交易过程展开。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相互间关系变化的科学,不同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既具有变迁的连续性、前后的依赖性,又具有各自本质的差异。这种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的总和及结构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制度,不同的经济制度实际上是不同的交易方式、交易规则,经济制度的演进也就是人们为降低社会生产的交易成本所持续作出改进的过程。换言之,是人们不断探索更自由、更有效、更便利相互交换活动,扩展合作秩序,寻求个人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最佳制度结构的过程。

交易过程是人们之间生产关系的拓展过程。没有交易,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发生某种经济关系,存在的只是孤立的罗宾逊式的个人。只有交易才使人们之间发生某种经济关系,交易的深度、广度决定人们之间生产关系的关联度,交易的方式与类型区别着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差异和特点。交易活动不仅发生在市场领域,交易活动也发生在企业内部,家庭内部。市场领域的交易活动只不过更多是产品,要素或资源的交换,而企业和家庭内部则更多是人们间活动的交换,透过对交易活动的分析,我们能够较好地揭示某种社会的生产关系或制度结构之特征。

以交易为关键词展开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据我理解是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相一致的。马克思一贯坚持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同时他强调交往或交换是研究生产关系所必须把牢的中心问题。在马克思那里,交往或交换的广义理解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易。他有时使用社会交往方式、社会交换形式同狭义的生产方式、生产方法相对应,这种交往方式、交换形式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易方式,即某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形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剖析,也是扣着交易活动展开的。他首先选择资本主义交易活动、交易过程的最普遍、最典型的结晶体或元素——商品,展开作为分析的起点,再逐步深入交易形式的背后,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分配过程深入揭示资本关系的本质及其展开过程。

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需要紧紧扣住社会主义经济中交易活动来展开。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生的最突出、最普遍的变化,是交易方式、交易规则等方面一系列重大变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交易方式,交易机制逐渐被市场发育中分散的、自由交易所取代。各种各样的交易行为、交易方式、交易手段纷纷迭出,使过渡时期中国经济关系呈现出空前复杂的图景。只有循序渐进,深入系统地去描述,剖析交易活动,才能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变化、发展的真实状况。以往那种根据几个抽象原则、规律展开,来勾勒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无法科学解释,真实揭示纷繁复杂的交易活动中人们之间经济关系结构的变化。

二是生产关系或制度结构的变迁过程是一个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寻求更有效的人与人之间合作、交往方式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制度变迁也是沿着这一方向推进的。交易成本是一种维持某种经济制度运行的成本,是交易活动中人们协调相互间经济关系所支付的费用。制度演进是交易成本更低的制度取代更高的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也需从节约交易成本角度才容易理解。如农村最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替代集体劳动下的工分制,即使委托、代理费用得到大大节约,又使农村生产的信息成本大大降低,并在集体土地产权不动的基础上明确了个人权利,降低了制度转换的摩擦阻力(这也应算作交易成本)。再如城市国营企业的制度变迁,也是循着逐渐降低交易成本来推进的。所谓奖金刺激,厂长和经理负责制、经营者竞聘上岗、职工劳动合同制,以至员工参股等等,都是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各种尝试。所以,从交易过程入手展开社会主义制度变迁研究,有利于研究的深入。

三是对交易方式,交易规则的分析是一种旨在涉及“人与人关系”的分析,改进生产的交易成本的各种努力是制度创新,并且这种创新经过现代经济学不断丰富和完善,能够借用新古典理论各种基本技术分析方法和工具加以解析。因此,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来讲,围绕交易方式等展开分析,可以有效地借用新制度学派创造、积累的各种积极成果,运用现代经济学规范的技术分析手段和一般理论范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全新理论体系和标准范式。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么变成纯粹西方宏观、微观经济学大杂烩;要么依旧是脱离实际的干巴巴规律、原则的排列;要么是在名词、概念各搞一套下的非规范创新。我认为,从交易入手,紧扣交易方式、交易规则展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能够逐步解决上述问题,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经济学派积极成果基础上,写出符合中国经济实际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框架

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中心问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新的体系框架。我们设想这一体系框架大致如下:

同一般的系统研究相应,开篇为导论,重点概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论争,尤其是围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点的理解,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总括性、一般性分析,该篇可分两章,分别讨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体系之比较,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界定与扩展。

第二篇集中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交易方式,通过交易关系分析,揭示社会主义经济中制度关系的变迁。该篇可分四章。一是分析社会主义交易方式的变迁和类型,包括在描述现阶段中国经济运行中交易方式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传统体制中的集中计划交易,揭示交易方式与交易结构演进的基本轨迹,回答理论界对交易方式的种种质疑和难点诠解。

二是在总括性抽象分析之后,深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之间的交易活动,透视个人交易活动的形式、内容与特点,比较传统体制与转轨过渡期个人交易方式等的差异。

三是集中描述企业的交易行为,交易方式,交易目的,分析企业交易活动与市场扩展间的关联,尤其是勾勒传统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企业交易行为市场化的演进过程。

四是在个人、企业交易分析基础上加入政府,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企业、政府间的交易关系、交易方式的变迁,揭示变迁的路径与方向,展现交易过程的总图景。

在对交易方式较为表层研究的基础上,第三篇转入对交易主体的深入剖析,即经济主体分析。该篇首先承续上篇的交易分析,从交易中引伸出财产制度,这也是主体分析的基础。在主体研究的基础—财产制度一章中,要弄清产权或财产权利的涵义和变迁,特别是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公有财产制度的内涵、外延、表现形式,描述,勾勒社会主义财产制度的演进程式、特点及趋向。

财产制度是具体的、生动的,一个社会的财产制度特点与该社会的个人主体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只有深入剖析财产制度中的个人,才能揭示隐藏在财产形式后的人与人关系的真谛。因此,接下来就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中最重要主体之一—个人展开经济分析,研究个人在社会财产关系中的地位,个人之间横向与纵向的分工关系,个人选择方式等。

个人之间关联的纽结是企业,只有剖析社会主义经济中企业的契约关系,科层制度与组织形式,才能把握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深化对某种财产制度的认识。所以,接着个人经济分析之后的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中企业,重点是公有财产制度的企业研究。

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前提下的国家不同,社会主义的国家不仅仅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而且是公有财产制度结构中的所有者。国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占据十分重要位置的经济主体。通过对国家主体的分析,有利于发现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表现形式,揭示国有财产制度下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变化,透析国家主体的内在职能矛盾,提出从经济关系角度重构国家主体的思路设想。

在第二篇交易方式,第三篇交易主体研究的基础上,第四篇则展开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更加具体、更现实的表现过程。该篇可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引人多元产权下的经济关系变化;第二章则是在多层次行政与经济分权中的经济关系演进;第三章要讨论对外开放条件下中国交易主体、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变动;第四章总结性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过程。这一排列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展开过程,从而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有极强的现实解释力。

具体地讲,第四篇首先讨论多元产权制度引入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两个重要主体,即个人和企业行为、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单一公有财产制度中有何差异,企业之间交易关系有什么改变。其次分析转向大国经济中多层次空间结构,从经济关系或体制演进角度讨论中央、地方多层级结构的形成,剖析跨层次之间的经济搏弈与规则变动以及同层级之间块状的合作与摩擦,进而提出经济制度关联重构的原则思路。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受开放的强烈拉动,生产关系的研究在开放条件下与封闭假设中无疑会有极大差异。政治经济学要揭示这些差异,分析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演进的趋势。因此开放中经济关系变化的分析不可缺少。在这里主要是要从开放中经济关系的国际、国内互动中研究中国生产关系、交易制度、主体行为等有哪些变化。

当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逐步展开过程有了一个由内向外,由表及里的认识之后,我们便可科学地判断、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了,因此最后一章展开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以期实证描述中国制度变迁过程,比较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判断目标导向与路径趋势,提供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度结构理性的理解。

以上是笔者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看法,希望能引起有兴趣的学者各抒己见,批评争论,尽快写出高质量、有创意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

标签:;  ;  ;  ;  ;  ;  ;  ;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分析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