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预测与分析_农村人口论文

未来五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预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年论文,教育改革论文,未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健康平稳发展,迫切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标,释放人才创新潜力,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转向人力资本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健康平稳发展,迫切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此,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广泛培育和吸引积聚创新人才,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一、未来五年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各级各类教育都将进入新的阶段和新的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一)未来五年教育发展目标数量预测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决策模拟系统预测的学前教育3-5岁学龄人口数计算,从2015年到2020年,幼儿园在园人数将从4 132万人增长到4 79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84.1%增长到85.5%;同期,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将从13 861万人增长到14 706万人,巩固率从92.9%增加到94.8%;高中阶段在校生数从4 355万人下降到4 238万人,毛入学率从86.6%增加到90.5%;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从3 576万人增加到3 736万人,毛入学率将从36.4%增长到45.2%。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可能超出预期目标。

      全面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到2020年,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数从2015年的17 090万人增加到22 974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5年的10.2年提高到10.7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2015年的18.7%增长到2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5年的13.8年提高到14.1年,其中受过高中阶段以上教育的比例从91.8%提高到94%以上。①

      (二)未来五年教育发展任务

      为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教育改革发展主要集中于以下任务。

      1.支撑创新驱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民族前途命运。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优先转型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科教兴国”到“科教强国”,要将教育和科技进行有机结合,在继续用好“人口红利”的同时,注重“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培养培训上亿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支撑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创新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将道德、科学创新和国际意识贯穿教育体系,为2.6亿在校学生提供通识教育。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基本科学素养;本科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其专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思维和学术精神,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准的学者、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准创新团队。首先,实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战略,在“卓越计划”基础上继续加大理工学科教育的投入力度,使理工学生比例提高到60%,②培养上千万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和卓越科研人员。其次,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打造教育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学者互访、学生交流、共建学术团队等,出台更具吸引力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政策,培养和集聚数百万具有国际视野、处理国际商务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再次,实施高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建立基础研究基地,制定高校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计划,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调发展机制,组织高校教师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提高成果转化收入奖励科研人员的比例,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积极理顺薪酬体制和激励机制,让创造性智力活动得到应有的回报,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大力开展在职培训,提升劳动力技术技能支撑创新驱动转换。依托技校、职高、中专、高职、本科院校、大型骨干企业和其他技能培训机构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为全国在职在岗的经济活动人口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制定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实训计划,依托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培养上亿企业急需的技能劳动者和上千万高级技能劳动者。关注特殊人群的技术技能升级,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提供充足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2.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调整优化教育结构

      教育对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十三五”期间要不断推进教育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对现代服务人才和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使之提高到28%[1],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将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提升到44%以上。

      加快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升级发展需要。调整优化高等院校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人才,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支撑制造业提升改造和服务业大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高校要扩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农业科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文化产业、信息技术、国际商务、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招生规模,培养各类急需的紧缺人才。

      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20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达700多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大,要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提高到OECD国家青年就业率84%的平均水平[2]。对已建设的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实行动态监测与调整,激励项目校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提高到70%③。

      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试点推进、示范引领,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数百万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3.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教育公平

      落实国家教育公平政策,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改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落后面貌。首先,改造教育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978个县的每所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进行详细备案,记录学校的办学条件、所处地形特点和“十三五”期间学区内学生人数,保证学校都能达到办学标准。其次,支持中西部高校建设。支持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百所地方高校进行基础能力建设,努力将部委、地方政府、大型国企、教育部多方参与共建的中西部高校扩大到100所。再次,继续扩大重点高校在中西部农村的招生计划,保持重点高校新招学生中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大致相当。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首先,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乡村教育优先制度,优秀师资优先配置乡村学校,教育改革项目优先在乡村学校布点,教育专项经费优先安排乡村学校,公共资源安排优先考虑乡村学校。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特殊困难,办好8万所村小和教学点,根据村小和教学点地形特点确定专门的办学条件,明确教室、运动场地、生活设施、教育教学装备等教育教学设施。其次,完善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办好800所乡村高中,建立和完善省域内对口帮扶机制,实行市属以上优质高中与乡村高中结对帮扶,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再次,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力争超过80%。通过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小附设幼儿园(班)、教学点附设幼儿班,保证中西部地区1 300万适龄儿童顺利入园。最后,消除中小学校大班额现象。优化学校布局,通过学区招生、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合理分配、集团化办学、薄弱学校改造等方式,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让弱势群体的孩子上好学,能顺利融入社会。首先,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构建关爱弱势学生的工作机制,为2 100万农村留守儿童、1 60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 3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 000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寄宿生、700万学困学生建立个人档案,[3]对出现孤僻内向、情绪消极、自觉性差等心理缺陷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疏导和关爱。其次,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报制度,摸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底数,为1 3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就读公办学校的机会。再次,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设施,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保证1 000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最后,扩大特殊教育资源,在30万人口以上无特教学校的县建设1所“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1 933所特殊教育学校配足合格师资、配齐教育教学设施,确保残疾儿童接受优质教育。

      二、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变化对教育的需求

      受产业升级、人口增长变动、流动劳动力规模扩大以及区域拓展等因素的冲击,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这不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也会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一)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提出了新要求

      2013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为10.01∶43.89∶46.09④,产业结构已呈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现代经济特征,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根据对“十三五”期间就业结构的预测,2020年我国总就业人口将达到7.9亿左右,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在1.4亿左右,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约在3亿左右,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将达到3.5亿,就业结构将调整为17.4∶38.2∶44.4。⑤

      从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将持续较快向外转移;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持续较快增长趋势,第三产业增长更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劳动力结构不断升级。(见图1)

      

      图1 1990-2020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变化,促使劳动力供求结构随之变化,由此也对教育提出了人力资本素质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协调的任务。

      1.发展现代农业急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具有生产物质条件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方式现代化等特点。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13年我国农业就业人口为2.4亿人,占就业人口总数的31.4%。[4]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农业劳动生产率将大幅度上升,一个农民能养活10人/年以上,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和指标。[5]据此推算,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需要1亿多具有现代技术和管理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如果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平均每年需要转移出1 400万农民到第二、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有84.4个是初中及以下学历⑥),农村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效率较低。为了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十三五”期间应把培育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整合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县域职教中心,农村成人学校以及成人中专等教育资源,设立一批“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

      2.发展中高端制造业需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加快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的升级改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中高端制造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依靠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的竞争优势,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有力保障,是决定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急需一大批掌握精湛技能和高超技艺的技术技能人才。当前,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且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建设滞后,成为制约中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瓶颈。2020年,技师、高级技师、中级工、高级工等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分别比2015年增加81万、18万、577万、349万,“十三五”期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量的高技术技能人才。⑦(见表1)

      加强中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以实施国家技术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龙头,以加强高级技师培训和职业技能为重点,通过大力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鼓励完善以制造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重大政策,推动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与素质稳步提升。

      3.发展现代服务业亟待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

      

      现代服务业是以高端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健全的网络设施为支撑,运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的高端服务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征。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和方向。

      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口是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的主要增长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多数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也一般在50%以上。2013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为2.96亿,[6]“十三五”期间将持续较快增长,到2020年将增加8 000多万就业人员,达到3.5亿左右,占就业总人口的44.4%。这些人员要求素质高、懂技能、善经营、会管理、能创业。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再构人才培养体系,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二)三个“一亿人”要求灵活多样的社会教育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三个“一亿人”(一亿农业转移人口、一亿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人口、一亿中西部就近就业人口)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需要努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再就业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生产生活技能。

      1.促进1亿农业人口转移需要加强融合教育

      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有1 400万左右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7]但进城务工人员常住人口并没有完成市民化的过程,他们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我们需要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融合教育”,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人文关怀;通过依托各类学校开设进城务工人员夜校等方式,开展新市民培训。实施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努力实现未升入普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开展针对性更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城镇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以使进城务工人员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2.提高棚户区城中村1亿人生活质量需要加强再就业培训

      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包括城镇困难家庭、企业老职工、农业转移人口及外来人口,是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突出症结,严重制约了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2011年,全国城镇贫困人口5 000多万,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地区。[8]2014年,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893万人。[9]目前,资源枯竭城市低保人口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不少工矿区和棚户区低保人口比例甚至达到50%左右。[10]

      解决棚户区和城中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再就业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策划实施“棚户区和城中村人口就业培训促安居”等支持计划,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人口再就业培训,力争每年为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0万人次。促进棚户区和城中村人口就业或再就业,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逐步化解并消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

      3.引导中西部1亿人就近城镇化需要提高其生产生活技能

      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有48.5%、44.8%,[11]分别低于东部地区13.7、14.7个百分点。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将会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加快其城镇化进程。为适应结构调整、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转移人口的就近就业能力。到2020年,在中部地区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将增长900万左右,在西部地区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将增长850万左右。[12]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和鼓励地方的中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开设培训班,建立区域性和辐射能力强的市、县、乡三级综合性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开展就业培训,全面提高就业能力。

      (三)新增1 000多万劳动力就业需要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将新增1 000多万劳动力。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不同,就业能力不同,所需要的教育与培训层次与内容也有所不同。

      1.每年新增600多万“大学后”劳动力需要就业创业教育

      “十三五”期间每年将新增本专科毕业生约700万,其中有600多万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这600多万新增“大学后”劳动力中,本科毕业生与专科毕业生约各有300万。⑧(见图2)

      

      图2 2010-2020年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

      针对本科毕业生,首先要加强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及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创业成功率;其次加强专业技术技能实习实训,提高岗位适应度。国家层面,要给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为创业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条件;高校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强化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针对专科毕业生,要结合自身专业技能展开创业尝试,在此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重点提升学习能力和迁移能力,解决“未来发展潜力不足”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和专科院校需要增加创业教育及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后劲。

      2.每年新增500多万“高中后”劳动力需要加强技术技能教育

      “十三五”期间每年将新增1 200万高中阶段毕业生,其中500多万流入劳动力市场。在这500多万新增“高中后”劳动力中,普通高中毕业生50多万,中职学校(包括技工学校)毕业生400多万。⑨(见图3)

      

      图3 2010-2020年全国高中阶段毕业生数

      普通高中毕业生需要加强技术技能教育,学校要设置一定的就业指导及实践课程,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职业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为适应产业升级趋势,中职毕业生需要提高技术技能层次,一是增强中、高职课程衔接,开发适合中职毕业生的入学考试方式与内容,提高他们进入高等院校提升技术技能的机会;二是增强高职院校及职业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开展培训的力度,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增加中职毕业生进修机会。

      3.每年新增200多万“初中后”劳动力需要技能教育

      “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将新增初中毕业生1 400万左右,其中200多万流入劳动力市场。在这200万人中,初中毕业生100多万,进入高中但未毕业即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约100万。⑩(见图4)

      

      图4 2010-2020年全国初中毕业生数

      “初中后”劳动力需要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一是加大中职学校的资助力度,在免学费之外增加书费、生活费补助,减轻就学的经济负担,吸引他们接受中职教育;二是举办公立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免费或优惠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过上体面的生活。

      (四)“三大战略”需要教育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重点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一带一路”,三大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教育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1.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圈”

      京津冀土地面积只有21.6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的2%,但是总人口达10 860.5万,占全国的7.98%;地区生产总值达62 172亿元,占全国的10.9%,[13]未来将成为北方最重要的增长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打造世界一流国家首都圈、国家创新中心区域共同体、国家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区域治理现代化首善区的需要。[14]

      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圈”的形成,有助于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综合实力,为京津冀经济区战略实现提供人才支撑。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圈”在职业教育方面,要探索跨地区、同行业集团化办学模式,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打破地区界限,开发模块教学方式,实现实习实训环节的贯通培养;在高等教育方面,积极开展区域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研发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与扩散能力;在继续教育方面,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优质资源共享,建立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的学分认证与转换制度,为区域内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特别是从业人员创设终身学习发展的有利条件。

      2.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需要打造匹配的教育生态链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15]第二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50%,进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40%[16]。长江经济带战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促进产业集群有序衔接、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能够融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形成东中西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的中国开放新格局。

      长江经济带庞大的战略体系规划,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首先,建设符合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层次类型的合理结构,涵盖新型职业农民、中等技能人才、高等技术人才、高级研发与管理人才等多层次人才梯队;在行业领域分类上,打造囊括制造、物流、交通、贸易、环保、管理等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生态链,提高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其次,加快物流、交通、贸易、环保、管理等紧缺人才培养,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需要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为带动超过1/5国土发展提供新动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东、中、西发展差距。

      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战略需要建立跨境教育服务区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17]“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推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形成与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开展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重塑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战略位置。

      “一带一路”涉及60个国家,数十个语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民族、宗教与文化习俗各异,新合作必将产生新规则。只有在精通业务、通晓国际规则的同时,把握当地的政治、经济、宗教与文化习俗,成为“当地通”,才能增强相互信任,进行深层次的合作。这需要成立跨境教育服务区,培养既精通业务,又熟悉外语,还熟悉当地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他们在各国交流合作中的桥梁作用。国家可设立专项计划,培养与油气、旅游、交通物流、基建、金融、贸易、教育等行业相关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着重强化他们的外语、外国文化、国际规则学习,使其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和中坚力量。

      三、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中,职业教育和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稳定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对经济新常态下“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充分就业,实现职业教育功能多样化

      1.完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培养各级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现代产业结构体系服务。在现有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组成的职业教育体系基础上,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层级,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提高中职和专科高职学生的升学比例。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升学渠道较窄。2013年,我国专科高职院校在校生约776万人,[18]升入本科院校就读的学生仅占10%左右;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仅占15.3%。[19]“十三五”期间,应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建设,将中职和专科高职学生的升学比例翻一番,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培养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避免技术技能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全面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具体而言,应继续实施和完善五年一贯制高职、“3+2”中高职衔接模式,试点“3+2”专本科衔接、“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的升学渠道,给予职业院校学生以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推动教育公平进步。

      2.推动普职教育灵活转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融合,给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学习转换渠道,在顶层设计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成长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入普通院校深造,打破普通院校向职业院校单向流动的局面限制。推动专科高职院校学生进入普通本科院校深造,促进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横向流动,形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教育体系和谐顺畅的双向流动机制。

      拓宽职业教育机构学习者的来源渠道。职业院校应打破生源仅限于适龄青年的局面,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开放,采取职教体系内部直通车、注册录取、资格证书换算学分、工作年限折算等多元化的录取方式,给每个公民提供方便的继续学习通道,提高职业院校招收企业职工比例。到2020年,中职和专科高职院校招收有工作经验学习者的比例都达到20%。[20]

      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十三五”期间,职业院校应率先突破学年限制,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与工作,实现进出学校学习自由,增加学习者的自主性,从根本上消除工学矛盾,方便终身学习,构建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院校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3.服务产业升级,发展职业培训

      广泛开展立足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职业教育机构尤其是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特别是实训教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并采用送教进企、引训入校等多种途径,为行业企业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立足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到2020年,使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开展培训人次的绝对数达到全日制在校生数的1.2倍以上,培训量比现在增加50%,达到3.5亿人次。[21]

      加强基本培训,促进社会公平。对于社会最基层的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和下岗再就业工人等群体培训费用,由国家财政以“培训券制度”的形式支出。政府对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师资水平、硬件设施以及社会声誉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定,设立公益性定点培训机构。基层劳动者根据自己技术爱好、发展定位和职业性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院校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社会公平进步。

      尝试高端培训,服务产业前沿。职业院校要发挥自身师资、科技信息资源等优势,紧贴地区和国家重点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需要,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开展高端人才培训,推动关键技术技能、工程工艺以及生产流程的研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扩散,培养培训企业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质量监测,开展工作评估。委托第三方建立信息数据收集平台,对职业院校培训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价。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培训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急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的培训工作进行科学、可信、公正的评价和认定,从而对职业院校的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和科学督导。

      (二)提高就业质量,提升职业岗位转换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已经开始由数量扩张阶段转入质量提升,学生规模整体趋于平稳。未来五年,应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岗位转换能力。

      1.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以致用

      推广职业性向测试和生涯指导。在中职和专科高职学生入学之初,对学生进行性向测试,分析学生的智能结构和兴趣爱好。根据测试结果建议其适合学习的专业,以扬长避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增强成就感。同时,职业院校以及培训机构要积极开展全程式、个别化的生涯教育,将生涯规划课程与生涯服务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生涯指导服务。

      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相关部门要建立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用人信息的平台和机制,便于职业院校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更新和调整专业方向,确立“招生跟着就业走,办学跟着市场走”和“办学围绕社会需求转,教师围绕学生成才转”[22]的发展思路,努力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相一致,人才培养与未来发展相一致。

      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逐渐完善支持政策,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多渠道筹集学生(学徒)培养培训经费,推进校企育人一体化。

      2.培养职业核心技能

      加强职业核心技能培养,使每个从业者都具有职业可迁移能力,提高其职业转换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中要将交流合作、语言数字、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革新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在专业教学过程之中;在课外活动中,积极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实现养成教育与职业素质同步提高。此外,还可以通过专题性培训,开设职业选修课进行集中培训,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就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3.培养创业能力

      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率。加强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的教育,重点加强经营管理、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提高创业能力。2013年,我国高职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2%,[23]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24]。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在全面加强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三方面内容在内的创业教育的同时,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合作,为实施创业教育搭建实践平台。整合有利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基地,使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供创业条件和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建立创业教育认证与评估制度。[25]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认证制度,检验创业教育成果,通过反馈评价结果进一步改进创业教育。认证与评估的内容是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创业的业绩作为其指标,构成测评体系,促使创业教育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4.推动终身学习

      积极推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全民学习创建良好氛围和环境。

      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将在线教育作为发展的新业态、新产业重点打造。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虚拟大学或虚拟学习社区,在线输送课程和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方式,完成在线课程学习,积累与转化学分,并进行成果认定和颁发相应证书。

      大力拓展在职教育。加强针对成人的文化基础教育、社区闲暇教育、企业人员继续教育,针对残障群体的特殊职业教育、失业者的再就业培训、青年无业者的就业培训、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转业培训,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使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都可以享受教育发展成果,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

      充分开展在校教育。进一步强化职业院校的就业、升学以及社会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衔接学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化”的学习指导,使学生能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增强职业竞争力和自身价值体现。

      (三)优化劳务输出层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和劳务输出发展迅速。2014年,我国全年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 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 320.5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全年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 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对外投资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6]与对外投资紧密相关的,是对外劳务输出与合作。2014年,我国共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6.2万人,同比增长6.6%,全年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0.6万人,增长15%,至年末,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人员748万人。[27]国际劳务输出已成为促进充分就业的重要增长点。(见图5)

      

      图5 我国对外投资与劳务输出增长趋势

      目前,受制于劳动力技能水平、语言能力、组织管理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对外劳务派遣规模仍然不大,外派劳务人员多集中于低端产业,分布地区狭窄,输出方式仍以对外承包工程带动的劳务输出形式为主,对外劳务输出的规模及创汇能力远低于其他一些国家。“十三五”期间,应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优化劳务输出层次,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劳务输出能力。

      1.培养国际劳动力市场紧缺人才

      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各国的劳务需求也发生明显变化。发达国家在新兴行业、朝阳产业与服务业中,对高技能人才存在着大量需求。特别是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小、出生率低和老龄化的矛盾,同时因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明显。(见表2)

      

      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门类广泛,涉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15大类,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2.5亿美元)、采矿业(193.3亿美元)、批发零售业(172.7亿美元)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大主要领域。[28]“十三五”期间,我国应瞄准国际劳动力市场人才紧缺行业,选取医护、建筑、旅游等相关专业重点培养培训对外劳务输出技术技能人才;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重点开展交通运输、物流、金融等行业人才的培养。

      2.加强国际通用职业资格高端人才输出

      获得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是促进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的重要凭证。目前,我国官方注册认证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涉及17个(类),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领域,包括外语、金融、管理、旅游等行业。(见表3)

      

      其中,金融、管理等领域的国际资格证书是面向企业高端管理层以及大学本科以上层次毕业生。今后,要立足于全球人才紧缺行业,针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同行业的需求,引进医护、教育、餐饮、旅游等行业内认可范围广、培训质量高的资格证书及其配套课程与考评体系,扩大国际通用职业资格引进范围,扩大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国际就业市场,提升海外就业质量。

      3.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高技能对外劳务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基础,熟练掌握现代化设备设施操作技能,能独立承担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术工作,同时还要具备满足服务国工作岗位要求的语言应用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大胆创新,艰苦创业。

      国际劳工组织和经合组织统计显示,全球跨国临时性流动劳动力超过3 500万人,全球每200人中就有一名跨国流动劳动力。[29]我国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按此推算,我国对外输出劳动力规模可以超过700万人,而目前仅达到该规模的6.89%。建议加强对对外劳务输出的引导和扶持,实施劳务输出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在对外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逐步建立40个左右的培训基地,帮助劳务输出人员提升技能水平、外语能力,熟悉国外情况。鼓励职业院校开设对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的专业和培训课程,加快提高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未来五年,需进一步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综合改革更加突出位置,把职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科学合理人才结构、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30]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点须聚焦到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上来。

      四、广泛吸引集聚创新人才

      (一)因材施教,广泛培育多样化的创新人才

      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实施人才战略是国家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大战略选择,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则是人才战略的核心内容。从目前到2020年,国家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很高的需求,这就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必须适应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见表4)

      

      1.支撑国家创新发展,造就学术领军人才

      学术领军人才是引导社会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科技创新、应用创新和理论创新等方面对社会发展都具有主导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而其他创新型国家则高达70%以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31]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2]这充分表明我国在学术研究领域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加强我国学术队伍建设,培养能够支撑国家创新发展的学术领军人才迫在眉睫。

      首先,为各类人才提供多样化的成长环境。开展中小学生超常人才培养实验。支持部分高等学校探索建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水平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其次,改革适应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招生考试制度。贯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开设特殊人才的成长“绿色通道”,设计适应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多样化招生考试制度。再次,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保障机制。为高校研究人员提供良好学术环境、使其安心学术研究,以项目支持等方式鼓励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改革评价机制,引导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

      2.引领产业升级,造就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是技术革命的核心骨干和优秀代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建设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者、技术技能的重要传承者,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2010年高技能人才数量达到了2 863.3万人,2015年将达到3 400万人,到2020年则达到3 900万人。(11)这要求我国近几年一定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保障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门类齐全、技艺精湛、数量充足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首先,打造适应高素质技能人才成长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企业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再次,营造适宜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

      3.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造就高级管理人才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具有现代治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他们能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整合团队竞争力,实现国家、社会和各类组织的效益最大化。我国2010年企业经管人才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 979.8万人,在2015年要达到3 500万人,在2020年要达到4 200万人,面临较大缺口。而且众多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党、群、团等组织都需要一大批能力强、政治过硬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如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政治领导人才,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管理专业优势培养管理人才。依托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专业优势,重点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管理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双重需要。其次,利用MBA与MPA等专业学位优势培养人才。进一步加强高校工商管理硕士与公共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建设,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公共事务管理人才。最后,完善党政干部骨干人才培训体系。探索“校政合作”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学校在党政干部培训中的作用,加强党政干部培训专门机构建设,对各级各类党政干部提供有针对性的提升培养,提高党政干部的政治觉悟、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营造自由开放的用人环境,吸引创新人才

      1.搭建创新平台,吸引海外人才

      大力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是新的形势下统筹国际未来市场的重要发展战略。

      一是加大对留学回国人员的吸引力度。近几年学成回国留学人员逐年增加,2011年学成回国留学人员为18.62万人,2012年为27.29万人,2013年上升到35.35万人。[33]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留学人员信息库,搭建高校和留学人员网上在线交流等双向互动平台,实现与海外优秀留学人员的对接,吸引留学人员回国。

      二是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技术突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如“千人计划”自2008年年底实施以来,已分十批引进4 18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34]要继续增加“千人计划”的吸引力,明确引进专家的工作支持条件和生活待遇,解决后顾之忧。

      三是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为引进人才提供生活便利措施,在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予以优待。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科技研发和创业机制,凝聚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2.优化流动环境,吸引社会行业人才

      各行各业集聚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专利申请授权量可以看出,企业集聚大量优秀人才,2013年企业三种专利申请授权量占专利申请授权量的57.32%。(12)高校是集多学科门类为一体的机构,设有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吸引各行各业创新人才提供了条件。

      加强创新人才在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流动。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人才流动补偿机制。打破高校与社会的壁垒,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党政机关等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激发教育系统和教育外系统的活力,扩大不同人才利益的交集点,实现共同发展。

      3.营造宽松的用人环境,吸引退休人才

      目前,我国人均寿命逐渐延长,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201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 288万人,2012年为12 714万人,2013年为13 161万人。[35]退休人员经验丰富,可以对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退休人员进行返聘,提供其发挥余热的平台,有利于激活全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应根据退休人员的特点,制定区别于一般雇佣关系人员的人才资源规划,在招聘条件、福利待遇、调配任免、评定考核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激发退休人员创新的动力。

      (三)协同攻关,集聚创新人才

      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研发和协同创新集聚创新人才。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和提高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

      1.以国家战略项目集聚创新团队

      加强高端引领,突出科技前沿、重点领域和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重大项目集聚人才的作用。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这五类科技计划,造就和汇聚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应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开展布局,建成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的作用,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若干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汇聚的主要阵地,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源头,是国家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研究与开发(R&D)作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集了大量知识技术创新人才。201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研究与开发机构9 225个,高等学校的R&D人员全时当量为31.4万人年,比上年增长5%,占全国总量的9.7%。[36]高等学校R&D人员逐年增长,2012年为67.8万人,其中理工农医类R&D人员34.8万人,占总数的51.3%,人文社科类R&D人员33.0万人,占总数的48.6%。人文社科类R&D人员在数量和比例上低于理工农医类R&D人员,但增长速度快于理工农医类R&D人员,理工农医类R&D人员与人文社科类R&D人员在数量和比例上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见图6)

      

      图6 高等学校各类研究与开发人员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2013)》。

      高等学校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校的分布为260个,占总比例的52.2%。高等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34项,占该计划项目总数的57.6%;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25项,占该计划项目总数52.2%;承担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的34.6%;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27.3%;承担了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04项,占该项目的31.6%;承担了星火计划项目102项,占该项目的6.9%;承担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7项,占该项目的54.4%。[37]2014年,高等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80.07%,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76.71%,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66.67%。[38]“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高等学校集聚研究与开发人才的作用,通过实施国家的重大战略项目,汇聚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以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创新团队

      产业集群产生的集聚效应是吸引创新人才的动力源。2014年,我国已有32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十三五”期间,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为导向,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集群培育聚集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构筑人才发展的战略高地。

      建立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系统。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需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从创业苗圃(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到孵化器、加速器,再到产业园等,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通过大学、研究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等为集群内部的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知识、信息、资源的传递,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研发和技术成果转移功能,推动创业人才孵化及新创企业成长。

      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要更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支持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集聚区内建立研发中心,提高创新能力。

      3.以科教创业园区集聚创新团队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流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是高校科技企业重要的孵化基地,有利于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2015年,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有115家。[39]“十三五”期间,应继续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继续实施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促进”行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健全科技创新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在产业集聚区兴办科技型企业,创办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培训基地。促进创新人才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间的流动,并通过组织非正式的交流活动,促进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4.以学科集群集聚创新团队

      加快学科创新集群建设,积极推动具有不同属性的大跨度学科之间的聚合。将学科创新集群作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结合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依托大学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基础和重点学科,大力开展跨学科、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重视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

      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开发中心,集聚创新人才团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同时推进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促进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培养能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能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加强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实现科学家、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和企业技术专家等人才的集聚,推动技术创新,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无缝连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

      ①2015年和2020年预测结果数据基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决策模拟系统预测值得到,其中学龄人口预测采用分要素人口预测方法,即将人口数按性别、年龄分组,并分别预测死亡、生育、迁入与迁出,全国教育人口模型暂不考虑迁移因素;在校生人数预测采用多状态预测方法,将人口按照不同的教育状态进行划分,根据历史数据构建各个状态之间的转移率矩阵;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值则基于教育发展目标值进一步测试得到。

      ②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数计算所得。

      ③根据发达国家现有比例推算,“不少发达国家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的比例往往为3∶7,甚至是2∶8”,参见:《“十三五”教育规划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沪举行,高等教育结构面临调整——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将协调发展》,《文汇报》,2014年12月6日。

      ④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所得。

      ⑤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1990-2013年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预测所得。

      ⑥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的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计算所得。

      ⑦据《全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计算所得。

      ⑧“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大学后毕业生数根据高中阶段招生数、巩固率、升学率及大学招生数、大学毕业率测算,流入劳动力市场人数根据大学毕业生数、硕士招生数及出国留学人数测算。高中阶段和硕士招生数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十三五”期间高中阶段巩固率与升学率、大学毕业率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测算。

      ⑨“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高中阶段毕业生数根据初中招生数、初中巩固率、初中升学率及高中阶段招生数、高中阶段巩固率测算,流入劳动力市场人数根据高中阶段毕业生数、高中阶段巩固率与升学率测算。初中与高中阶段招生数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十三五”期间的初中巩固率与升学率、高中巩固率与升学率根据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测算。

      ⑩“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初中毕业生数根据小学招生数、小学升学率及初中招生数、初中巩固率测算,流入劳动力市场人数根据初中毕业生数和初中升学率计算。小学与初中招生数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十三五”期间的小学升学率与初中升学率根据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估算所得。

      (11)数据来源:《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2)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标签:;  ;  ;  ;  ;  ;  ;  ;  

未来五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预测与分析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