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至2010年我国资本配置战略及其政策取向的思考_财政支出论文

“九五”至2010年我国资本配置战略及其政策取向的思考_财政支出论文

“九五”和到2010年我国资金配置战略及其政策取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资金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对比1978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实现第二个翻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50年,我国国民经济总量赶上世界最先进国家,人民生活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富裕水平。“九五”和到2010年期间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仍然面临长期以来一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而且将来可能更为突出的产业“瓶颈”和资金短缺两大障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必要要素。因此,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制定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我国财政金融发展战略及其相应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关于中长期我国财政发展战略及其政策取向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的职能将主要是满足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维护社会公平。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我国公共消费支出和公益工程的投资。财政将完全退出经营性项目的直接投资,属于国家政策性项目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投资,财政提供贴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使用,我国中长期财政政策的取向应当是:保持适当的财政收入水平和收入集中度,公平税负,为经济主体建立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合理分配财政支出,调整支出结构,建立预算约束机制,努力减少浪费,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1、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应逐步提高到25%,在此前提下,尽量对企业实行低税负的税收政策。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改革一直沿着减税让利的轨迹行进,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1980年,我国财政收入(含债务收入,下同)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4.3%,1992年下降到17%,1993年进一步下降到16.3%。这一比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较低,因此,我国财政收入的水平应有所提高。但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到2000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2010年达到25%。在达到上述目标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对企业实行低税负的税收政策。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一是要大力加强税收征管,充分发挥现有税收的功能作用,将该收的税收一定要全部收上来,减少直至避免税收流失。二是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居民收入水平,配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适时开征社会保险税等新税种,逐步扩大消费税等税种的征收范围,完善和充实我国的税收体系。三是严格税收减免,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2、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60%左右。以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和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保证。我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1978年以来呈下降之势,由1979年的46.8%下降到1992年的38.6%,1993年进一步下降到36.7%。这一比率远远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水平,也大大低于世界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应逐步提高,力争“九五”末提高到60%左右,2010年提高到6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中央与地方各自的税收体系,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范围。对于共享税分成比例,国家可以根据中央财政状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并在充分考虑地方利益的基础上定期进行调整,保证中央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取消用基数法确定中央与地方收支水平的做法,逐步过渡到按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自然资源等因素即因素法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补助数额。

3、调整税收结构,逐步加大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收的比重,努力作到公平税负,避免重复征税。按照新的税收制度,我国实行的是所得税与流转税并重的税收体系,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税收制度,是经济落后国家积聚资金的有效方式。但这种制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流转税是一种转移税收,对赋税人经济行为不能起直接调节作用;二是流转税往往是在商品未销售之前征收的税收,该类产品一旦出现积压或损失就会导致财政虚收。随着我国经济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我国的税收结构也应适当进行调整,逐步减少流转税,提高所得税的比重。特别是要重视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从中长期来看,应逐步将个人所得税发展成为我国税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税种。为此,一是应尽早建立个人收入财产申报制度,堵塞税收流失的漏洞;二是规范职工收入分配,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逐步实现职工收入分配货币化和信用卡化。

4、财政支出主要是维持国家公共消费,支持国家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支出增长超过收入增长,赤字逐年扩大;支出结构不合理,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行政支出增长过快;支出约束不严,浪费严重。我国中长期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是: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总量,收缩财政支出范围,压缩不必要的开支,逐步使财政退出竞争项目投资和生产建设领域;调整支出结构,保持适度的经济建设支出水平,控制行政事业经费支出,减少浪费。财政支出主要是提供社会公共产品,重点是政权建设支出、事业单位经费供应、国防支出、公益事业投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增长必须与财政收入的增长相适应;同时,财政支出应突出重点,压缩一般性开支。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财政支出才能增加。财政支出增加主要用于发展农业、教育、科研、国防、能源交通等重点事业和基础产业的投资或经费支出。各项事业费的支出,应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浪费。为了合理有效地控制财政支出,应实行弹性预算制,即依据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财政支出水平,在不同的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单位的财政支出水平是不一样的。各单位的经费支出可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部分,对于固定费用实行包干制,每年固定不变;对于变动费用,根据物价水平、人员增减等因素确定控制标准,逐年调整。年终考核时,只对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经费超支予以弥补。

5、调整财政补贴方式,压缩财政补贴总量,以减轻财政包袱,保障社会公平分配。自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较大规模的财政补贴政策。历史地看,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对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少副作用。突出的问题:一是经济效益比较差。由于我国财政补贴过量、过滥,且没有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作相应调整,长期依赖补贴的落后产业没有追求效益的动力和被市场淘汰的压力。二是财政背上沉重包袱。1979年至1992年国家财政直接提供补贴9211亿元,占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26.6%。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居民个人倾斜的格局变化的需要,克服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弊端,必须对我国财政补贴体制进行深入而又全面的改革和调整。在总量上,逐步缩小财政补贴的范围和尽量减少补贴数量,减轻财政负担,有利于财政宏观调控;在结构上,调整分配布局,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有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近期政策取向:调整财政补贴政策,严格控制各种补贴范围,尽量减少补贴数量。中长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尽量依靠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取消价格补贴和企业经营性亏损补贴,补贴的范围控制在农业生产,执行国家政策的特殊企业(如军工、航天、新兴产业等)的政策性亏损范围内。调整补贴方式,主要是通过贴息的方式和建立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如农业的补贴就可以采取此种方式)促进产业的发展,以减少补贴和提高补贴的经济效益。

二、关于中长期我国金融发展战略及其政策取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加强,金融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货币政策也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长期我国金融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独立性较强,主要运用间接手段调控金融运行的中央银行及由该行领导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国家政策银行为之配合的、其它各种形式金融机构为重要力量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全国统一管理、分层次动作、竞争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步骤地将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接转,走金融业和货币流通国际化的道路。

1、继续大力发展金融业,适度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企业,努力形成全国范围内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机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由1978年以前的基本上是单一的中国人民银行独家经营体制发展到目前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的,国家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相配合、其它金融机构为补充的新的金融格局。但金融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仍比较低,对比国外特别是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金融业还非常落后,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后,国家应从政策上鼓励商业性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鼓励民办金融机构的发展。大力发展商业性的股份银行,适度发展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发展地方银行。建设现代银行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和准则,建立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督机制,保证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公平有效地开展竞争。拓展国际金融,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

2、拓展金融市场,健全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并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逐步将上海建成新的世界金融中心。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只是刚刚起步,与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金融市场,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相差甚远。一是市场规模小,市场体系不完备,发展水平低;二是市场行为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法制约束。今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是:(1)健全市场体系,拓宽金融市场领域。继续发展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进一步拓展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特别是发展金融二级市场,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体系。(2)放松利率管理,逐步推进金融利率市场化,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以及资金供求状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决定贷款利率,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地进行调整。(3)健全金融法规,尽快出台票据法、结算法、证券法等金融法规,改变目前一些金融行为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的局面。

3、努力拓展居民银行储蓄,有控制地适度发展居民股票债券投资,为银行提供稳定而又不断增长的资金来源。储蓄是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增加积累,扩大投资,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加快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储蓄是国家积聚资金最有效的方式。对比财政积累,储蓄具有不影响社会经济主体的利益,积聚资金容易、快速、对比发行债券成本低等特点。世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都注重扩大银行储蓄水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证券筹资方式应不断发展,但发展应有一个过程,应在不影响银行储蓄业的前提下进行,债券业可作为银行业的补充。因此,国家仍应以不断扩大银行储蓄为筹资主体。应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扩大居民储蓄,使储蓄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的和稳定的资金来源。

4、调整贷款结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国家重点行业的发展。我国90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方向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努力增加农产品供给,使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适应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和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大力充实基础产业结构,努力缓解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紧张的局面;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合理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按照以上产业政策的要求,银行应相应调整信贷支出结构,支持国家重点产业的发展。商业性银行尽管不再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但贷款取向必须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安排资金的投向,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的生产和建设;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投向必须用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国家鼓励发展的社会效益较好而经济效益不理想的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国家财政通过贴息弥补政策性银行利益缺损。

5、逐步将人民币推向国际舞台,使其最终变成国际上可兑换的货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是不可分割的,一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由此带来的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扩大,我国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客观上要求人民币与国际贷币自由兑换。再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会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应采取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彻底放开外汇管制,允许外汇与人民币自由兑换。

三、关于中长期我国全社会资金配置战略及其政策取向

从全社会资金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金分配规模迅速扩大,资金结构趋向优化,资金效益得到改善。然而社会总需求较多超出总供给、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效益不高仍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九五”和到2010年我国全社会资金分配总的发展战略应当是:以调整经济结构为出发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采取基本均衡、适度偏紧的资金总量政策和适当倾斜、保证重点的促进全社会资金特别是存量资金结构优化的结构调整政策;同时,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非政府利益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与银行等方面之间分配关系,实现资金分配的良性循环。

1、实行基本均衡、适度偏紧的资金总量分配政策,既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又维护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避免通货供应增幅过大而引发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长期面临资源短缺,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为了保护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从长远来看,应实行资金来源与运用总量基本平衡。控制通货膨胀的战略。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过渡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价格的调整)、保持经济增长等政策实施不可避免地要增加货币需求。为此,未来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通货膨胀也是不现实的,在某一比较短的时期内应允许低度通货膨胀的存在。但在指导思想上,应坚持反对通货膨胀的政策方针,不搞刺激性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

2、努力扩大增量资金规模,更注重存量资金调整,实现资金优化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金融资金的分配规模应逐步扩大,以尽可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缩小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差距。然而,仅仅依靠资金增量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往往是不够的,国家应在资金存量上下功夫。对比增量资金调整,存量资金调整尽管其难度大,但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布局分散。规模经济水平低等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应通过运用租赁、兼并、参股和破产等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重组和结构优化,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间接减少资金需求。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国有企业,逐步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制,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参股的方式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对于一些较小的国有企业,或是采取拍卖的方式转移所有权,或是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也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对于经济效益差、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坚决实行破产。积极发展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营;同时避免企业经营垄断,促进企业之间开展竞争。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具有企业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据有关部门测算,自80年代初以来,国有资产流失累计大约5000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亿元。因此,应将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考虑。第一,广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一是要继续贯彻和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各种自主权和权利;同时,也要保证国有企业对所经营的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应广泛推行公司制,公司以法人财产为基础,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第二,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第二,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和立法工作。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有关国有资产经营、转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国有资产法》、《产权交易法》、《国有资产监管条例》等,规范产权转移和交易行为。第三,严格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对所分管的国有企业的资产严格负起监管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四,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和资产资信评估机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监督和促进国有资产合法运营中的积极作用。

4、理顺资金分配关系,挖掘潜力、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长期以来,我国资金的使用效益一直比较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资金分配体制不合理。一是无偿性分配的面过大,导致大量资金有去无回,形成资金流失的漏斗;二是过分强调福利性,造成资金使用上的浪费;三是缺乏严格的约束机制,许多开支具有随意性,支出后缺乏检查,致使支出膨胀。为了促进资金效益的提高,政策重点是:

——改革后勤服务体制,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商品化。

我国现行的后勤服务体制与社会化生产所要求的专业生产不相适应,必须进行改革。推行后勤服务商品化、社会化,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或福利机构全部推向社会,使其投身于市场经济大潮,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为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服务的各种服务业以增加需要后勤服务单位的市场选择性,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商品流通费用和各单位固定费用,减少浪费,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

——改革公费医疗,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随着我国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的深入,自建国开始建立起来的我国公费医疗制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药费开支缺乏约束机制,浪费严重,而且很不公平。改革方向是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是负担分流,即坚持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医疗保险费由企业(用人单位)与职工共同缴纳,以企业为主,个人缴费应根据职工个人承受能力逐步提高,力争在“九五”期间个人支出占全部医疗支出的20—30%后,医疗费用开支一般应以大病保险为主,保障危重病人基本医疗,其它一般疾病由个人直接负担。也可以根据“八五”期间实际人均医疗支出,扣除由个人负担的20-30%后,确定每人每年定额支出医疗费用的数量。定额内,个人不负担医疗费,节约可以跨年使用;超过定额,由职工交纳医疗保险,从保险费中开支。

——推进住房商品化。

自建国以来,我国对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一直实行微租或近似于无偿提供住房的制度,近年来虽多次提高租金标准,但仍很低。实行住房商品化制度,可以考虑分两步走:“八五”期间,在适当提高职工工资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公有住房的租金,使租金能保证房屋维修和管理费用支出的需要,同时对新建住房尽量按照合理价格采取出售的方式。从1996年开始到本世纪末,国家全面推行住房商品化,不仅新建住房全部按商品出售,而且对公有旧住房也按照合理的价格折价卖给职工。同时,建立住房金融制度,为低收入者优惠贷款,解决职工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特困户,国家提供低价优惠住房。

5、着力挖掘本国资本,积极审慎地利用国外资金,逐步减少对国外资金的依赖性。自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较大规模利用国外资金发展经济,这对于我国发展起步的初始阶段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我国将来的发展也离不开外来资金。为了弥补国内资金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应尽量扩大国外资金来源。然而,利用外资并不是无限的,应有一个数量界限,以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无限度地利用外资产生的债务危机。据国际经验,外债规模的安全线是:外债余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偿债率25%,外债余额占当年出口的比率200%。我国的外债规模应严格掌握在此限度以内,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比上述指标更应从紧把握,不应把发展经济建立在依赖外资的基础上。作出这一判断是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的。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大国,发展经济的资金应主要立足于国内。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大国能够主要靠国外资金发展起来的先例。此外,我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内部资金潜力很大,经济建设所需资金的绝大部分完全可以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求得自助。因此,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应由较大规模利用外资或者说过分依赖外资的模式,转变到走适度利用外资,主要依靠国内储蓄积累提供资金保证的路子。

标签:;  ;  ;  ;  ;  ;  ;  ;  ;  ;  ;  ;  ;  ;  ;  

“九五”至2010年我国资本配置战略及其政策取向的思考_财政支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