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探究论文_ 赵红霞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探究论文_ 赵红霞

赵红霞 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第一中学 4412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学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的一项内容,因为它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吸引初中生的课程关注力,很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实施深度的理解,影响最终的课程教育质量。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革新之前的教学理念,借助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知识讲解,这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索,强化最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83-01

数学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改变之前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开展学科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打造更高层面的知识探索平台。传统的课堂讲解方式未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力,也很难提升最终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合理改变之前的教学方式和课堂侧重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实施多角度的探索。数学教师重视对学生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借助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对班级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

一、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吸引初中生的课程关注力,这是因为数学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记忆,重点对学生开展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开展主动探索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忽视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多样需求,制约最终的教学质量。为此,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合理革新之前的教学讲解方式,更加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开展主动性的探索,促使他们能借助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首先,数学教师应该分析核心素养所提倡的能力培养需求,思考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索和理解运用。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数学学科进行初步的认知,然后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引导他们感受学科魅力[1]。其次,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课程基础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方式。通过对合作学习以及导学案等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运用可以改变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的状态,也能强化最终的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感受学科魅力

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状态,提出应该通过课程教育让学生掌握的学科能力,是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的内容。因为灌输式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实施深度的理解,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科教育的关注力。而合作学习可以改变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的状态,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有着很强的教学应用价值。所以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引导学生感受学科魅力,利于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如对学生开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引导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能动性的分析。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然后提出几个探索任务引导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观点交流,这样能改变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状态,也有助于最终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一,算式到方程的演变过程是什么。第二,人们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的方式有哪些,分别体现出什么样的运算特征[2]。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运用探索,强化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索

本文认为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合理革新之前的教学讲解方式,更加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开展主动性的探索,这样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强化最终的教学质量。因为数学知识体现出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初中生未能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在运用中会出现错误的现象[3]。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引导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和应用分析,这样能提升学科教育的深度。

如对学生开展“全等三角形”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初步认知,有助于后期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之后,数学教师需要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引导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是什么?”“三角形实现全等应该具备的条件 有哪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全等三角形进行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会运用到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体现出什么样的应用价值?”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数学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探索,也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所学的课程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提升最终的教学质量。

同时,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也会实现思维逻辑的锻炼,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这样可以利于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有着较强的教学应用价值。

四、强化参与课程学习自信

核心素养的提出给当前的课堂教学提供指导,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和课堂教学渗透的研究,这样可以提升学科教育的创新性,也能帮助学生实现学科能力的培养。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开展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但是忽视班级学生的课程体验和探索需求。所以数学教师重视对学生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借助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对班级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课堂评价是教师需要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通过课堂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分析和点评,也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整改,有着很强的教学应用价值。

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开展激励性的课堂评价,强化他们参与课程学习的自信心。第一,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参与行为进行肯定,然后对整体课堂构建情况进行总结。第二,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各个环节中,对学生的知识探索行为进行评价。无论学生是否正确回答教师所提出的思考问题,数学教师应该肯定他们的学习行为,然后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引导,从而提升最终的教学质量。第三,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或者是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对后期的教学方式进行整改,促使学生接受更好的学科教育,这样有助于最终教学质量的提升。

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授课理念,合理借助翻转课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提升他们的课堂主体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探索。同时,数学教师也需要重视对班级学生开展激励性的课堂评价,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朱玲玲.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51.

[2]贾志妍.核心素养驱动教学,优化设计核心问题——例谈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101.

[3]阚艳滨.浅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47.

[4]胡一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以“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为例[J].数学之友,2018(03):47-49.

论文作者: 赵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探究论文_ 赵红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