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杨举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杨举

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510280

摘要: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施工技术,因此,认真研究并分析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极其应用至关重要。本文简单分析了桩基础技术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建筑工程基础的桩基施工工艺技术不断发展提高,正向着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桩的种类和桩基形式、施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桩基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演进。桩基已成为在土质不良地区修建各种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具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所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

一、桩基础施工技术概述

一般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必不可少,其主要是指,在施工中利用地基土体结构连接桩基与承台,通过桩基础实现地面连接上层建筑工程的作用,进而使地面可承接上层建筑的荷载,增强建筑地基的外部抗荷载能力、机构抗震能力,避免建筑结构出现沉降等问题。

常见的桩基施工技术包括:高/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单桩基础施工技术等。高承台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是桩体露出地表、承台底面高于地表的技术;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为桩身在土中,土体与承台底面连接,形成地基结构;单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是指桩与桩之间形成地基结构。对桩基础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承载能力较强的桩基,要求其在中密砾石地层、硬质黏土、坚硬基岩等土质中可成功承载上层建筑结构。要求每根桩体都具有足够竖向承载力,以保上部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建筑物倾斜、地基沉降等现象。进行桩基深入时,应当控制桩基础在硬度较强的基岩上,即使浅土层下陷偏移也不会影响桩基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二、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1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应用与之桩施工技术需要对桩基要求进行提前制作,随后直接向地层内打入预制桩,以此构建建筑结构基层。应用此技术的形式的桩基类型包括混凝土预制桩、钢管预制桩。其中混凝土预制桩以混凝土为施工原材料,操作便捷、坚定稳固,工程中应用范围较广。钢管预制桩,主要是以钢管桩、H型刚桩为原材料,多应用于有特殊需求的工程中。桩尖方向、打桩顺序是预制刚桩施工的基础,利用 锤击沉桩、振动沉桩、静力沉桩等方式从桩顶开始向桩尖灌注预制桩,合理规划沉桩顺序,降低挤压土层带来的影响,合理调控施工范围,准确的设置桩基数量、间距,降低桩基对土层的挤压影响。工程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沉桩技术工艺,对现场进行全方位把控,科学把控桩顶的高度及朝向,进而确定预制桩的可承载力、稳定性,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主要的预制桩施工技术流程包括,首先清理场地杂质及附着物,进而压实工作地面,放置桩基,对预制桩进行质量检测,开挖桩帽形成土模,随后完成预制桩绑扎等。

完成场地清理后,需要明确确定桩点位置,校核完成后进行放样,随后根据施工场地铺设碎石层,进而形成网格式工作面,有效控制桩基,防止其对土层造成挤压。场地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放置桩机,对各机械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合理调整桩机的放置位置,随后对预制桩进行起吊。起吊过程中,应合理安装捆绑索具,控制起吊速度,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随后慢慢向土中插入,利用小落距锤进行桩身锤击,加深桩身的同时保证其垂直度,随后利用小落距锤向低打入预制桩,为后续施工提供高质量桩基础。

2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主要的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挖孔灌注桩施工、城管灌注桩施工等。钻孔灌注桩主要是指通过机械设备进行钻孔,随后进行桩基浇筑及保养,合理控制施工中桩位中心与保护套中心的距离偏差,提升回填土的密实度,进而保证高质量完工。在此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注浆的方法,控制注浆层厚度在标准范围内。采用沉管工艺进行灌注桩施工时,需要采用综合性方法处理桩基,如反插法、复打法、单打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反插法时,需要进行拔管、下插反复操作;利用复打法时,主要是对统一的桩孔位进行连续单打;利用单打法主要是指边拔罐边振动,随后反复操作直至管道被拔除。

在进行现场施工时,主要的施工技术顺序为:首先清理施工场地、随后定位防线、确定桩位,固定桩机进行钻孔清孔,完成后检查桩孔质量,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等。其中确定桩基位置时,需要根据平面设计图中的设置要求进行确定,固定孔桩位置时需要通过埋设护筒来设置,防止出现孔桩塌陷等问题。护筒为钢板材质,需超出地面一定高度,埋设深度根据地质土壤进行确定。并以土质具体情况为依据确定泥浆制备要求,如:卵石层泥浆密度为在1.3~1.5g/cm3之中,粉质粘土黏土泥浆密度在1.1~1.3g/cm3之内,同时控制含沙量、土壤黏度等。成孔作业完成时,可通回转钻孔,检测桩孔合格后才可进行清孔工序,但应控制500mm孔底内泥浆密度不超过1.25g/cm3;清孔完成后进行钢筋笼吊放,浇筑混凝土,并控制其保护厚度大于35mm。

三、建筑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勘查工作

建筑施工离不开充分的准备工作,而现场勘查则是影响建筑施工的关键前期准备。对此,可组织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现场勘查,充分调研、了解、分析施工周围环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施工勘查时,管理人员应当利用勘查设备对现场环境、周边环境进行准确分析,确定勘查的高效性、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的真实性,随后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与分析,为后续施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现场清理工作

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对建筑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其准备工作中,对现场进行清理,对后续工作质量的影响极为重要。桩基础施工开始前,需要清理干净现场环节,及时移除可能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如拆除旧建建筑、清理建筑物基础等,以此保证具有平整的施工现场,提升后续工程的质量,降低现场环境杂乱对施工的干扰,提升施工现场的整洁度、平整度,提升桩基础施工的时效性。

3施工方式的编制工作

进行桩基工程施工前,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施工方案、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程序等进行编制准备。以分析桩基础施工的需求、特征为基础设计完整的、系统的施工步骤。施工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怎样应用机械设备、如何妥善进行人员配置、如何妥善安排施工等。建筑施工只有完成全面细致的施工准备后才能开始。

4遵守桩基施工流程

在工程建筑中,建筑桩基础的基本流程为,定位测量放线、桩机就位、复刻桩位、吊桩、、喂桩、对准校位、垂直度校准、压装。每一个流程环节都要遵守操作规定。如送桩时、对水平位置、桩基位置进行校准,及时移动桩机。在测量放线定位时,需要准确控制轴线确定桩位测量位置,采用小木桩、钢筋等对桩位进行固定,随后进行桩机就位、桩机复刻。对桩机使用前需要整平、压实打桩场地,使用送桩器探班桩机,试钻利用干钻、湿钻。干钻主要应用于强中风化交界处,以页岩不塌确定试钻成功。最中风化段处的工程桩深度选择湿钻进行探测。进行桩机定位时,需要空中钻头外径大小、钻杆垂直。钻具应当在对准位置、提离地面后启动,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钻头。软质粘土、砂土利用空心采芯钻头、硬质粘土、页岩利用硬质合金全破碎钻头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好做好桩基础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项目管理者以及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夏春林.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52):22-23.

[2]田庚.桩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思考[J].科技风,2013(24):138.

作者简介:

身份证号:522228198910251616

论文作者:杨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杨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