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论文_李菲 叶飞英 余秋容

李菲 叶飞英 余秋容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广东 惠州 516001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C034. 作者简介:李菲,女,1981年5月,籍贯:山东(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疾病诊治及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在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纳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行全病程个案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将未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能够定期复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评估指标差异.结果:在阴性与阳性症状的评分上,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上,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能力量表评估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显著,有效的提升患者恢复效果.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全病程个案管理; 干预效果Thewholecourseofschizophreniainterventioncasemanagement【Abstract】objective Toexplorethefullcourseofschizophreniacasemanagementintervention.Methods livinginthecommunityintothenationalseverementaldiseasemanagementtreatmentprogramthewholecourseofthecas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100casestothestudygroup,willnotbeincludedseverementaldiseasemanagement,toregularlyreferral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100casesascontrolgroup.Thenanalyticalassessmentindexdifferencesafter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 Inthenegativeandpositivesymptomsscore,SocialDisabilityScreeningratingscale,thelivingscaleassessGment,observationgroup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 Interventionwholecourseofthecas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signifiGcantly【K,etyoewfofredcsti】velyimprovepatientrecoveryeffect. schizophrenia; thewholecourseofcase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9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04-02

精神分裂症容易反复发作,据了解有80%患者在5年内出现复发.常规治疗管理下患者容易反复性发作,治疗依从性不高.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状态,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生活压力[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在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纳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行全病程个案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将未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能够定期复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范围为17岁至64岁,平均年龄为(46.8±5.2)岁;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67岁,平均年龄为(45.2±4.6)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未纳入到个案管理模式中,观察组运用全病程个案管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在全病程个案管理模式运用中,需要充分调动所有相关单位与人员的专业性,其中包括项目办公室、慢病防治站、护理人员、精神科医师、家属、社区全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工、社区民警等.其中项目组长有精神科医师担任,具体治疗计划实施由社区全科医生担任其个案管理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综合情况做评估,包括患者家庭情况、年龄、性格、病史情况、生理状况、经济水平等,分析出患者所具有的个人优势与劣势,了解疾病发病的根源以及相关环境的刺激因素,从而设计符合患者个人情况管理方案.在全病程个案管理方案上,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等多方面的康复进行康复计划[3-4].要针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治疗依从性、危险性、躯体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做全面评估,而后做专业的药物治疗、管理和行为等问题的管理方案.依据患者情况做对应的生活职业康复规划,对其个人的日常生活、家庭与人际交往关系处理、家务劳动与社区适应、学习与职业情况、康复的主动性与配合度状态等,进行对应的可执行的康复措施与指导.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康复应该以生活职业能力为主方向,尽可能的挖掘患者生存与恢复潜能力,提升其职业与社会生存适应能力;如果患者属于病情基本稳定,可以首先以医疗计划为起始,而后辅助生活职业能力的康复规划;如果患者属于不稳定病情状态,要集中以医疗计划为主方向,强调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精神状态改善,降低危险问题;依据患者情况做好三级管理,做针对性的具体操作.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采用百分制进行,分数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了解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其中包括患者家庭中活动能力、自立能力、家庭职能、关心与兴趣、责任与计划的情况,分数越高代表社会功能缺陷问题严重程度越高;生活能力评定表,其中包括个人心理、社会、生理、环境领域等情况,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能力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以p<0.05 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评定情况 在阴性与阳性症状评估评分上,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评定情况中,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对于患者的心理、行为、社会功能等做评估,了解其病情发展与社会中的状态;所有管理状态需要由个案管理员做跟踪性输入,进行患者治疗管理的信息化处理.在医院治疗期间,首先需要稳定急性期病情,通过药物治疗为主, 其他综合治疗为辅.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做药物剂量、给药方式的安排,保证药效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针对急性期病情作出必要的防护,做好患者个人安全管理,同时让患者能够充分信任医护人员,配合治疗的进行.在疾病缓解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则需要添加认知行为治疗, 通过医患双方沟通,让患者逐步的对自我有正确积极的认知,能够合理的调整自身行为控制,甚至可以通过康复人员的情况做成功案例展示,树立患者对自我的认可和治疗的信心,降低患者因为疾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自我否定,树立患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认知,能够积极的参与治疗进行.康复期患者主要依靠要项目办公室、慢病防治站、护理人员、精神科医师、家属、社区全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工、社区民警等参与,需要对相关人员做必要的专业培训[5-11].在专业培训方面要打破各环节人员的固定意识习惯,在对待患者的管理上,要摒弃将其视为患者的有形监护管理,更多的应该采取正常化的隐形管理.在实际的案例中会发现,患者在面对各方面力量的监督管理下,如果表现的过于明显,让患者自身感觉缺乏应有的尊重,特别是带有有色眼光去看待患者或者进行一定的沟通与人际交往,对于患者的监管会形成一种有形的压力,甚至引起患者病情的反复.因此在相关培训管理中,要积极地倡导相关人员运用亲和有礼和平视的态度与营造患者一个良性的疾病恢复环境,避免患者因为外在有形压力而导致疾病的恶化.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期间,要逐步的弱化患者服药至康复治疗环节内容,更多的通过正常的生活与人际交往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让患者融入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有利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而对于相关问题,可能对于非医疗人员在此方面的配合度较差, 缺乏专业态度与意识.因此,要加强相关人员在此方面的强调.

参考文献[1] 曾海燕,黄慈芬,林春洁.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个案管理模式干预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5,07:1446-1447. [2] 吴光怀,刘治萍,麦永辉,宋志文.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个案管理的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01:92-95. [3] 芮凤琴,顾建芬,沈静霞,黄诚.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个案管理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5:71-72. [4] 周强,林勇强,余英仪,张振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社区个案管理的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0,14:1836-1838.[5] 刘向明,刘翠美,王栋.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0:1155-1156. [6] 姚丰菊,吕路线,秦志华,王志敏,李秀梅,史丽,许家战.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19:3529-3531. [7] 赵静,吕钦谕,郭向晴,胡国芹,汪作为,姜雅琴,陈健,路聚保,伍毅,谢红涛,易正辉.积极式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复发及卫生经济学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11:666-672. [8] 袁勤,陆红英,陶丽,朱雪梅,刘瑜俐,沈英,吴继红.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5,02:182-18 [9] 熊焰,张银波,代光智.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 西部医学,2013,01:118-120. [10] 崔虹,邵华,何夏君,丁寒琴.个案管理在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8-40. [11] 甘郁文,吴淑华,潘瑞媚,郑宇婷,冯文锐,曹健伟,植圣亮,苏创文,黄惠莉,陈振富.个案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14,03:242-244.

论文作者:李菲 叶飞英 余秋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论文_李菲 叶飞英 余秋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