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牙周病;延续性护理;心理状况;护理效果
牙周病属于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具体是指牙齿支持组织发生的疾病[1]。临床研究发现,牙菌斑是导致患者出现牙周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牙周病患者,治疗应从控制患者牙菌斑生长开始,除了合理治疗外,还应给予患者相应护理措施,确保患者预后。针对牙周病具体病情及多发人群,临床提出了延续性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具体是指将护理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空隙里,通过具体的护理措施,了解患者在出院后的病情变化,通过护理干预,让患者掌握后期预防措施。本文主要以牙周病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作为研究方向,希望能为患者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牙周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指征;(2)全部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年龄22-63岁,平均(42.5±3.7)岁;对照组年龄25-67岁,平均(46.05±3.9)岁。本次研究排除存在认知障碍或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通过对比上述资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口头宣教,并指导患者口腔清洁。
给予观察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包括:(1)成立小组: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一名口腔科医师,一名护士长,三名责任护士,并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延续性护理的具体内容,并制定相关护理程序[2]。(2)健康护理:患者出院后,可通过电话及时了解患者牙周情况,并给予患者相应口腔护理及饮食护理,告知患者早晚刷牙及漱口,确保口腔清洁;同时,给予患者健康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促进肠胃吸收,但避免进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引起口腔创伤。(3)心理护理:由于牙周病治疗周期较长,因此,多数患者会产生焦虑及抑郁心理,责任护士针对患者这一现状,应给予患者相应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负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4)延续护理: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询问患者是否及时进行口腔清洁,同时,了解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对于患者提出的内容,详细、耐心的回答,纠正患者不合理自我护理方式[3]。除此之外,指导患者通过微信等网络软件进行后期咨询,并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更多护理方式,同时,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复查时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
1.3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心理状况越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护理有效率分值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取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相较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如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如表2。
表2 护理效果对比(n,%)
3讨论
牙周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由于患者牙龈长期被菌斑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的免疫反应,通常以牙龈发炎作为表现形式[4]。对于牙周病患者而言,发病初期病变部位仅局限与牙龈,待病情持续发展后,可造成牙周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对牙周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21.13±2.84)(21.32±2.63)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3.75%优于对照组71.87%,P<0.05,由此可得,延续性护理对牙周病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护理作用。延续性护理是近年根据出院患者提出的新型护理方式,旨在注重患者出院后可以继续感受护理服务,以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周期。责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可提前为患者发放口腔护理健康手册,以供患者浏览;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可通过电话沟通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给予患者相应心理支持及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在确保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可适当进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促进肠胃消化及吸收,并告知患者保持愉悦心情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通过电话告知患者早晚刷牙及漱口,并指导患者正确口腔护理程序,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5-6]。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促进患者康复周期,降低后期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对牙周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婧, 王颖, 安奇志, 等. 延续性口腔健康教育对老年牙周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24):3506-3508.
[2]钟秀芬, 李民冬, 施春梅,等.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J]. 广西医学, 2016, 38(10):1465-1466.
[3]鲁铭, 胡秀芬, 张婧.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督导式口腔健康的干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6, 16(11):1493-1498.
[4]高鹏, 姚茹, 荆玉洁. 3种口腔护理方法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临床指标的影响[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8, 28(4):237-239,224.
[5]张翠香, 王瑜琴, 王艾萍, 等. 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及强化运动指导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6):2381-2384.
[6]徐旭娟, 范琳琳, 赵小燕,等. 自我菌斑控制干预对牙周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江苏医药, 2016, 42(7):838-840.
论文作者:邓雪儿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牙周病论文; 延续性论文; 心理论文; 口腔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