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改革与探索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30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改革与探索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十年的改革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十年论文,我国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8)06-0108-0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顾和总结30年来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于继承优秀成果,创新和发展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队伍、理念、领域的创新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创新·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基本上都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之中。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创新历经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恢复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段为1978-1984年。在这一阶段,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着如何把“文革”中“左”的观点纠正过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强调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突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内容。课程内容是在1961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文科专业)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这一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列主义课,即《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科开设)四门课以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包含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课程设置还只是处于恢复阶段,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稳定,课程设置还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段为1985-1992年。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对大、中、小学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总体规划,提出了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方向,确立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为四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文科开设)。这表明了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的诞生,简称“85”方案。1986年在部分院校试点,然后逐步推广至全国各高校。

在这一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其中,马列主义理论课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中国革命史》代替《中共党史》;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合二为一再加入“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成为《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一改革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融合在一起,既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又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高等学校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改为《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增加了《法律基础》课程。与第一阶段相比较而言,“85”方案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受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全面改革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段为1993-1998年。“85”方案有它的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课程内容与中学的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程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学科组成,而当时的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知识结构单一,一个人很难胜任由三个学科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的教学,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99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同意了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简称“98”方案。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需要,决定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简称“7+1”。1998年6月10日,中宣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讨论决定的“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具体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要求、基本内容等。

改革后的“98”方案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一是新的课程体系更为系统,更为科学。两个“原理”和两个“概论”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外到国内全面科学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二是特色分明,重点突出。在五门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针对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两个“概论”中又突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学生学起来更为亲切,现实感更强;三是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新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按其内在逻辑联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两个“原理”,着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层次是两个“概论”,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第三层次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三个层次理论结构严谨,脉络清楚,比较符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规律。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新阶段

随着改革的深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对“98”方案进行改革。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98”方案中的部分课程融合起来,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融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2003年起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融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融合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另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原来已开设的《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仍作为选修课。合并后的课程并非是两门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内容上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这样,将“98”方案中的“7+1”课程(本科)精简为“4+1+1”课程,简称“05”方案。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教材质量,由中宣部、教育部负责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工作,组织学术带头人任首席专家,理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实际工作部门人员组成编写队伍,共同编写教材,制作“精彩一课”、“教学热点难点解析”、多媒体课件等行之有效的辅助教材系列,形成了包括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于2005年秋季率先在部分院校试点,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党的十七大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分别出版了修订本。

“05”方案的出台,标志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的开始,其改革的力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人力和财力都是空前未有的。在内容上它保留了“98”方案的优点,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特点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突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的教育主题,并增加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注入了新的内容,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实施要求上,全国高校统一教材,而且还配备了配套教材,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改革的演变过程,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历经30年的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和更加完善,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在改革中,一方面要把握时代和国情的脉搏,突出、拓展和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即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创新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既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重大变化,又要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要善于吸收当前理论界和具体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敢于正视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研究和回答学生思想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不仅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也满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由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关节点,其实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历了拨乱反正,不断探索、发展和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1978年到2008年6月共出版有关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创新的书籍30多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结果显示,有关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文章约有370多篇,其中,以“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新探)或(新方法)初探”命名的142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主要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保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正确方向,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多学科知识综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创新,逐渐系统化和理论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王玄武主编,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收集、分析和实施方法,该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育者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提出了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借鉴行为学理论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方法,社会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和工作方法,伦理学的道德教育方法,管理学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方法等等。这些新方法的产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所以,3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融合了众多学科理论,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综合发展趋势。

(二)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经过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所谓全方位主要是以“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方法;所谓多层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民主疏导式方法。即通过讨论、座谈和民主对话等形式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加强沟通,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关心和尊重,改变了过去强硬的教育方式。二是开放式教育方法。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让学生走出教室,广泛接触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三是自我教育式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各高校开始探索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增强了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渗透式教育方法。即注重显性教育同时,还重视隐性教育,让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实践证明,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3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也存在“经验过多,理论过少,重复严重,创新较少,论证浅显,亟待深化”[2] 的问题。

总起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维过于单一,思路不开阔。一些创新往往是孤立、静止地分析具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缺乏实质性的研究和借鉴。第二,研究过于纷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划分标准不一,“创新”一词使用过泛。不少标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字样的文章,其实只是对运用方法的操作过程的叙述,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种所谓的创新,价值不大。第三,理论深度不够,缺乏科学性论证。许多方法停留于经验的总结,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

我们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需要在以下方面深入:一是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是孤立的创新,需要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包括系统性的思维、发展性的思维、超前性的思维。采用系统性思维方式,就是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时,既要研究各个方法的特点,又要研究各个方法的理论依据、运用原则及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系统中的地位,探究其方法的本质和规律,寻找方法的实践方位;发展性的思维,就是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实时、实事”而变、不能以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超前性思维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情况的变化预测和动态发展,采取突发性、群体性的危机干预的方法。二是研究的重点上要突出时代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研究市场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推进过程中的国家主导;对外开放和多元文化激荡中的民族文化主导;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本主导;社会民主化和个体特色化发展中的核心价值主导”[3]。通过这些研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三是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研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法、网络方法、科学预测和决策方法的研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创新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创新包括外延拓展和内涵深化两个层面。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分别对上述两个层面进行系统阐述。外延拓展旨在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实现学校内部以及学校内部与社会各类队伍资源的整合。

一是学校内部各类队伍资源的整合。由原来的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转向“三育人”,呈现为以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教师队伍、学校管理队伍和后勤服务人员组成的多维队伍体系,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共振效应”。

二是以校内各类队伍资源的整合为基础,推动校内和校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合。把社会和家庭的育人队伍与校内育人队伍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育人”的局面。内涵深化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以“三化”为目标,即通过建设,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而其核心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展快,建设成效显著,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创新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有质量的科研成果。自1994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的论文就有300多篇,有近20本硕士、博士论文和近30本专著。学者们提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作为一种专业发展,它需要以专业学科、专业培训、专业地位、专业管理等为支撑,使高校辅导员由普通劳动者向专家转化,而完成这种转化的关键是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基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实践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背景,学者们探讨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张力,突出表现为角色冲突、心理焦虑和专业胜任力弱化,并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综合研究模式和个案研究模式。王文华提出构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道德、专业职责和专业管理等五个子系统[4]。翁铁慧在《高校学生辅导员情景模拟训练》中围绕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多重具体领域进行情景创设,通过角色模式和专项训练培养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5]。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创新,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主要呈现在从“政本”向“人本”的转化,并由此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领域、方法、内容、主体等要素的创新。围绕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73篇论文和10余本硕士、博士论文直接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人本问题。这些研究成果的创新表现在:一是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提升,从单一的“政治人”和“理念人”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开发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季文斌、宋俊成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自由成长”[6]。二是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实现路径,突出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和运行过程上。张耀灿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把“个体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使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与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知”与“行”相统一[7]。刘向阳强调以人为本应充分注重大学生需要的层次性和动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始终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8]。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创新研究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主课堂和主阵地,而大学生群体的演变和发展,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范围的拓展,由此引起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扩展。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由单一领域向多元领域发展进行整体审视。郑永廷等把领域发展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面向”的必然诉求,向外呈现为宏观领域、未来领域、微观领域、虚拟领域的发展,向内呈现为学习领域、政治领域、日常生活领域的发展[9]。二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领域进行专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建设、非正式团队建设、高校社区建设、朋辈群体建设等,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上述领域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拓展予以重点建设,这些具体领域呈现为由传统学习领域向大学生日常生活领域拓展,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摆脱文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收稿日期:2008-09-12

标签:;  ;  ;  ;  ;  ;  ;  ;  

30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改革与探索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