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浆果观光园植物景观设计论文_王超,石溪婵

寒地浆果观光园植物景观设计论文_王超,石溪婵

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2哈尔滨天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摘要:论文以寒地浆果观光园为研究对象,从寒地浆果和绿化植物两大类入手,在挖掘植物本身观赏价值的基础上,研究其在园区总体布局和不同功能区域内的配置融合;多方面探究新型产业寒地浆果观光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要点,使寒地浆果观光园植物景观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生态美观。

关键词:寒地浆果;观光果园;植物景观设计

观光果园是观光农业的一种项目形式,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认为,观光果园是利用果树“观花品果”特点,结合园林设计相关理论规划园区、布置景点,营造出人文景观、自然风景、场所精神与生产销售、观光采摘、科普教育等功能相融合的园林艺术形式。[1]

中国北部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带为寒地,抗寒果树种质资源共有16科、32属、87种[2],其中寒地浆果资源丰富,能鲜食和加工利用的有10科,13属,27种[3]。近年来, 以蓝莓、树莓、蓝靛果等小浆果为代表的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效的“第三代水果”成为热潮, 促使了浆果的引种驯化、栽培科研,同时兴起了寒地浆果观光园的建设。

1.设计原则

1.1 因地制宜,适地种树

寒地浆果果树对土壤、气温等条件要求相对苛刻,如树莓喜弱酸性土壤( pH 5.8-6.7),在浆果种类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基础、地理特质和改造可行性,选择最适宜的特色浆果进行种植。除浆果外,园区可辅助果树和园林植物,适量引进易于栽培的外来树种, 以丰富园区植物种类。

1.2 植物群落生态稳定

寒地四季分明,冬季温度低,对于寒地果园内部植物群落生态稳定性要求更高。首先,在突出主体浆果果树的同时,整体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要求配植植物种类相对丰富,抗寒性、抗逆性和抗病性强,按着植物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其次,着重考虑浆果与其他植物间的影响,在保证浆果生产的前提下营造抑制性小、干扰性少、稳定性高的植物群落。

2.浆果观光园景观设计

针对寒地浆果观光园植物景观特点,从整体规划和植物自身两方面入手,充分考虑植物的选择,植物间组合及植物与其他景观的协调配置。在整体设计上,主要考虑植物与总体布局、功能设置等方面融入配合,选择适宜的主体浆果树种并辅以园林植物,采用多种形式种植、合理单元配置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观;局部设计则针对不同类型植物(生产性浆果、辅助性果树等)的自身特性,在种类搭配、种植方式和化感作用等多方面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浆果品种简介

经过引种驯化适合栽培的寒地特色浆果种类丰富,其中灌木类包括:笃斯越橘、蓝靛果忍冬、北悬钩子、树莓、沙棘及黑穗醋栗;藤本类有:山葡萄、五味子、狗枣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等;另外还有部分草本类,如:东方草莓、酸浆等。[7-9]

2.2 植物景观整体设计

2.2.1 总体布局中植物景观设计

寒地浆果观光园的总体布局中植物景观主要由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和生产果林绿化三大主要部分组成。

(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道路按照功能不同分为林间生产道路与观光游览道路。林间生产道路主要以直线为主便于浆果生产管理。考虑寒地浆果多为低矮灌木,所以行道树种植既要遮荫纳凉又要减少对浆果的挡光影响。

观光游览道路多以曲线为主,“步移景异”植物可以种类多样化自然式种植。以乡土落叶小乔木为主调树种,配合花灌木增加季相色相变化,适量点缀乡土果树(山楂、毛樱桃、山梨等)烘托果园气氛。

(2)水系绿化景观设计

水系绿化体现在水边和水中绿化,水边绿化运用耐湿的草皮、花卉、乔灌木搭配来造景,自然种植软化驳岸;水中可以种植浮水、挺水等不同的水生植物。

(3)果林绿化景观设计

果林绿化包括浆果种植田和生态采摘区,浆果种植田栽植大片寒地浆果,浆果低矮难以形成壮美植物景观,在保证浆果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可以参考浆果自身特性进行适宜设计,如增加地形变化形成起伏的浆果种植园,种植区内部及周边可以适度点缀观赏性高的园林树木。生态采摘区内植物景观可以灵活多变,种类丰富满足人们游览采摘需求。

2.2.2 不同功能区中植物景观设计

一般寒地浆果观光园中分为种植区、采摘区、设施区和休闲区等,而植物景观设计则应根据不同功能区因地制宜地配置造景,更好地迎合不同功能需要。

(1)种植区植物景观设计

种植区主要展示植物的群体美,但是寒地浆果有别于一般果树,株高较矮难以表达壮阔的群体美,所以在设计中应该深度挖掘浆果自身特性,形成独具特色的浆果群体美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方法营造浆果植物景观:利用浆果叶色变化,如笃斯越桔秋季叶色红艳,大片种植会给游人带来强劲的视觉冲击;从果实颜色出发,可以将颜色相近的浆果邻近种植,如托盘儿、刺玫果、树莓和五味子等红色果实植物邻近种植,秋季红果累累会烘托丰收的气氛;合理布置藤本浆果植物,五味子、山葡萄、软枣猕猴桃等藤本类种植需要支架立柱从而增加竖向高度,合理布局可以优化整体种植区的观赏功能等。

(2)采摘区植物景观设计

采摘区既是园区植物种类展示区又是游人参与体验区,也是园区植物景观功能性的体现。采摘区内种植不必拘泥于行列,可采取适宜自然式群植。山梨、山丁子等乔木类的乡土果树构成景观骨架,低矮灌木类的不同浆果种类可以高低错落相互组合,五味子、山葡萄等藤本类的浆果可以依附于廊架支柱形成景观,地被植物除了花卉外可以种植酸浆、东方草莓等匍匐类浆果。

(3)设施区植物景观设计

由于寒地低温限制,浆果露地过冬需要覆土等措施。寒地浆果观光园应设有设施区,主要为大棚和温室。大棚主要用于浆果的育苗、推广等作用, 内部植物并无景观可言。

温室(主要指观光温室)内部的植物景观设计应具备观赏和采摘特点。首先,在植物种类方面,选择新、优、特浆果植物或南方特色浆果(兔眼蓝浆果、狭叶蓝浆果等),突出温室植物与露地植物的区别;其次,在浆果种植形式方面,无土栽培、垂直种植、盆景培育等多种形式可以丰富浆果的展示内容,体现多样化栽培技术;还有,在温室内部观赏性植物景观方面,注意体量,切忌喧宾夺主,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4)休闲区植物景观设计

休闲区注重游人的参与,满足人们休憩、娱乐等需求,所以其植物景观设计应该以人为本。首先,选择无毒、无刺、无白色污染的植物,保证游人安全;其次,注重展示植物个体美,充分利用植物花叶果的美学特点,注重五感设计。

4.结语

园林设计离不开重要的植物景观,在观光果园设计中植物景观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果园的发展。本文就新兴的寒地浆果观光园中经济性浆果、乡土果树和园林绿化植物等不同类别植物自身展开探究设计途径,强调植物在整体布局和不同功能区域的融合,希望对今后寒地浆果观光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卿平勇,弓弼,赵政阳.我国观光果园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2):188-192.

[2]宋洪伟,张冰冰,梁英海,等.我国抗寒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现状[J].吉林农业科学,2012,37(6):53-55.

[3]徐伟钧,敬德身.寒地野生浆果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1990,6(5):25-26.

[4]张光,高原.黑龙江省主要野生浆果植物资源简介[J].林业勘查设计,2011,3:100-101.

[5]王凭,韩德果,杨国慧.伊春市野生浆果资源调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3:156-157.

[6]刘海军,代艳梅.黑龙江省寒地特色浆果的开发及优势浅析[J].北方园艺,2004,(5):8-9.

论文作者:王超,石溪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寒地浆果观光园植物景观设计论文_王超,石溪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